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孟德 秦东春 +5 位作者 岳保红 苏堤 王东升 苏天水 燕桂香 盛光耀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易感性与HLA DRB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 ,找出ALL的易感基因。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DNA分型技术对 5 6例ALL患者和 10 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HLA DRB1基因分型。结果 :AL...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易感性与HLA DRB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 ,找出ALL的易感基因。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DNA分型技术对 5 6例ALL患者和 10 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HLA DRB1基因分型。结果 :ALL组与HLA DR7基因关联 ,基因频率为 2 4.1% ,RR =2 .5 6 ,χ2 =7.34 ,P <0 .0 1,病因分数为 0 .2 9;其他等位基因频率ALL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基因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诱变固体DNA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杰芳 李富广 +2 位作者 郭茂田 梁二军 沈书泊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13,共2页
报道了用拉曼光谱法测定紫外线诱变脱氧核糖核酸(DNA)前后的拉曼散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紫外线诱变以后,A- DNA型结构特征谱线810cm -1 减弱;分别反应脱氧核糖磷酸盐链振动和C- O 伸缩振动的谱带884cm... 报道了用拉曼光谱法测定紫外线诱变脱氧核糖核酸(DNA)前后的拉曼散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紫外线诱变以后,A- DNA型结构特征谱线810cm -1 减弱;分别反应脱氧核糖磷酸盐链振动和C- O 伸缩振动的谱带884cm -1 和1010cm -1 、1068cm -1 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属于脱氧核糖在1468cm -1 处的谱线显著减弱;还有个别碱基谱带出现(在670cm -1 处的胸腺嘧啶T) 、增强( 在1304cm -1 处的腺嘌呤A)和消失(在652cm -1 处的胸腺嘧啶T)、减弱( 在1526cm -1 处的鸟嘌呤G和胸嘧啶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诱变 DNA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质粒pUC18 DNA结构变化的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杰芳 王进 +2 位作者 杨柳 刁振奇 李富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5-247,共3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研究了质粒 pUC18DNA经过γ射线电离辐射以后结构的变化。其脱氧核糖 磷酸主链中各振动模式产生的谱带强度有所增加 ,包括 884cm-1处的脱氧核糖 磷酸主链振动谱带、146 0cm-1处的 CH2 弯曲振动谱带和 2 939cm-... 采用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研究了质粒 pUC18DNA经过γ射线电离辐射以后结构的变化。其脱氧核糖 磷酸主链中各振动模式产生的谱带强度有所增加 ,包括 884cm-1处的脱氧核糖 磷酸主链振动谱带、146 0cm-1处的 CH2 弯曲振动谱带和 2 939cm-1处的C—H伸缩振动谱带。碱基杂环弯曲振动谱带 187cm-1位移到 2 0 8cm-1处 ,强度明显减弱。在 32 98cm-1处出现了一个源于N—H伸缩振动的新谱带。此结果表明碱基受损 ,主链断裂 ,超螺旋结构部分解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质粒pUC18DNA 结构变化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 消毒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粒pUC18DNA的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杰芳 杨柳 +1 位作者 李富广 刘婉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45,共2页
用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研究了质粒 pUC18DNA的结构。其脱氧核糖 -磷酸主链中各振动模式产生的谱带强度相对较强 ,包括 884cm-1处的脱氧核糖 -磷酸主链振动谱带、145 9cm-1处的 -CH2 弯曲振动谱带和 2 939cm-1处的C -H伸缩振动谱带等 。
关键词 质粒PUC18DNA 傅立叶变换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染法与产物杂交法检测端粒扩增产物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雷俊霞 曹孟德 +5 位作者 张莹 秦东春 岳宝红 陈宗德 苏堤 刘宏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9-410,共2页
目的 :选择简便、灵敏地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方法 :以HL 6 0细胞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单个核细胞为检测对象 ,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基础上 ,采用同步扩增产物杂交法和产物银染法检测其... 目的 :选择简便、灵敏地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方法 :以HL 6 0细胞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单个核细胞为检测对象 ,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基础上 ,采用同步扩增产物杂交法和产物银染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结果与结论 :产物杂交法操作简便 ,比产物银染法有更高的灵敏度 ,还可用于半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TRAP HL-60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银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肾炎性疾病ANCA的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杜献堂 郭如轩 +1 位作者 赵曼瑞 徐永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71-371,共1页
肾小球肾炎性疾病ANCA的检测杜献堂,郭如轩,赵曼瑞,徐永鲜(河南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郑州450052)1992年5月至1993年8月,我们用免疫荧光技术对50例非新月体、非间质性肾炎的肾小球肾炎的抗嗜中性... 肾小球肾炎性疾病ANCA的检测杜献堂,郭如轩,赵曼瑞,徐永鲜(河南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郑州450052)1992年5月至1993年8月,我们用免疫荧光技术对50例非新月体、非间质性肾炎的肾小球肾炎的抗嗜中性白细胞抗体(ANCA)进行检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嗜中性白细胞 抗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提取液电泳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阮丽荣 杜英 +2 位作者 张清勇 李富广 王东升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深入探讨胸腺在重症肌无力 (M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DS PAGE电泳对MG患者胸腺提取液进行分析 ,并用MTT法研究了胸腺提取液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胸腺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30 %MG患者胸腺提取液中存在异常蛋白 ,其相对分子... 目的 :深入探讨胸腺在重症肌无力 (M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DS PAGE电泳对MG患者胸腺提取液进行分析 ,并用MTT法研究了胸腺提取液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胸腺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30 %MG患者胸腺提取液中存在异常蛋白 ,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144 0 0 ,而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胸腺细胞培养上清中未见这种蛋白。异常蛋白组MG患者的胸腺提取液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与非自身免疫病患者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与其他非异常蛋白组MG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对胸腺细胞的增殖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MG患者免疫功能的异常与胸腺提取液中小分子异常蛋白的存在有关 ,与MG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提取液 SDS-PAGE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炎患者TTV感染情况及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国强 苏堤 +3 位作者 陈宗德 刘宏伟 卢新亚 胡军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24-28,共5页
目的 :新发现的DNA病毒 (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简称TTV)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肝炎病毒。为了研究肝炎患者中TTV的感染情况 ,对 10 8例肝炎患者 (ALT >2 0 0IU/L)进行了TTVDNA的检测。方法 :利用巢式PCR方法扩增TTV基因 ,并对两例... 目的 :新发现的DNA病毒 (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简称TTV)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肝炎病毒。为了研究肝炎患者中TTV的感染情况 ,对 10 8例肝炎患者 (ALT >2 0 0IU/L)进行了TTVDNA的检测。方法 :利用巢式PCR方法扩增TTV基因 ,并对两例TTV分离株的部分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 :10 8中有 2 4例TTVDNA阳性 ,阳性率为 2 2 2 % ;在非甲~非庚型肝炎中TTV的阳性率为 3 4 6% ( 9/ 2 6) ;甲型肝炎病例中TTVDNA的阳性率为 9 1%( 1/ 11) ;乙型肝炎病例为 2 3 2 % ( 13 / 5 6) ;丙型肝炎病例 7 1% ( 1/ 14 )。两个TTV分离株 (TTVHN 1AF15 15 3 2 ,TTVHN 2AF15 1683 )的核酸序列与GenBank资料中TTV对应序列的核酸同源性高于 90 %。结论 :TTV病毒可能是非甲~非庚型肝炎的重要致病因子 ,并且能够与甲、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V 聚合酶链反应 肝炎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状青霉提取物对大肠杆菌infA基因的致突变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胜利 赵国强 +4 位作者 于国强 韩绍印 丁兰萍 宋爱云 宫亚欧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40-43,共4页
为了研究分离获得的引发桔子霉烂的优势真菌指状青霉提取物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将E.coli k12菌株作为诱变对象,利用PCR扩增得到infA基因片段,通过T载体克隆并作序列分析。结果:infA基因片段中 有5个点突变存... 为了研究分离获得的引发桔子霉烂的优势真菌指状青霉提取物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将E.coli k12菌株作为诱变对象,利用PCR扩增得到infA基因片段,通过T载体克隆并作序列分析。结果:infA基因片段中 有5个点突变存在;推导氨基酸序列有一个氨基酸变异(Lys→Val)。结论:指状青霉提取物可引起 E.coli k12菌株 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致突变性 指状青霉 大肠杆菌in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型肝炎病毒RNA巢式逆转录PCR检测
10
作者 王秀林 赵国强 +2 位作者 苏堤 程勉学 付庆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97-99,共3页
为了提高丁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水平,建立一个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丁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HDV的核酸序列设计出巢式引物,采用逆转录巢式PCR方法对40例肝炎患者进行检测。结果:20例丁型肝炎病毒抗... 为了提高丁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水平,建立一个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丁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HDV的核酸序列设计出巢式引物,采用逆转录巢式PCR方法对40例肝炎患者进行检测。结果:20例丁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的HDVRNA均为阳性,10例丁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中HDVRNA阳性6例,10例单纯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的均未检出HDV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逆转录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提取液对人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11
作者 张清勇 张国荣 +5 位作者 王铁栓 杨俊杰 李世校 乔美丽 张静 张斌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3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用~3H-TdR掺入法观察了不同稀释度的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提取液(TEMG)对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5稀释度的TEMG对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人淋巴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而对正常未经PHA诱... 用~3H-TdR掺入法观察了不同稀释度的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提取液(TEMG)对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5稀释度的TEMG对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人淋巴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而对正常未经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无影响,当稀释度为1:500时,TEMG对PHA诱导的人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提示:TEMG有人胚胸腺素类物质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 提取液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IL-6在沙门菌x4550中的表达
12
作者 赵国强 苏堤 +4 位作者 程勉学 阮丽荣 龚光明 贺向荣 王东升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89-91,共3页
为在鼠伤寒沙门菌x4550中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IL6),利用定点突变、聚合酶链反应、体外重组DNA技术构建出重组表达载体pYA3333IL6;利用IL6依赖性的小鼠杂交瘤细胞株B9测定重组人IL6HGF... 为在鼠伤寒沙门菌x4550中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IL6),利用定点突变、聚合酶链反应、体外重组DNA技术构建出重组表达载体pYA3333IL6;利用IL6依赖性的小鼠杂交瘤细胞株B9测定重组人IL6HGF的活性。结果:从全菌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后薄层扫描分析表达产物产率为176%,相对分子质量为21×104;测定重组人IL6HGF活性为2×106U/L。提示:鼠伤寒沙门菌x4550能够表达人I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重组 伤寒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群中TTV感染的检测
13
作者 苏堤 赵国强 +1 位作者 卢新亚 陈宗德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 :研究新近报道的一种与输血后肝炎有关的病毒在中国郑州地区正常人群中以及不同性别人群中感染的检测情况。方法 :采用TTV(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 ,TTV)基因组ORF1区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 PCR)的方法对 96份郑州地区... 目的 :研究新近报道的一种与输血后肝炎有关的病毒在中国郑州地区正常人群中以及不同性别人群中感染的检测情况。方法 :采用TTV(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 ,TTV)基因组ORF1区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 PCR)的方法对 96份郑州地区正常体检者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96例正常体检者 (男性 5 7人 ,女性 3 9人 )中有 17例TTVDNA为阳性 ( 17 7% )其中男 10人 ( 17 5 % ) ,女性 7人 ( 17 9% )。结论 :TTV在正常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 ,并存在“健康携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V 正常人群 性别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杆菌外膜蛋白的提取和分析鉴定
14
作者 赵凤兰 李福胜 胡志荣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3年第4期302-304,共3页
采用超声波破碎、Tritonx-100处理和超速离心的方法提取鼠伤寒杆菌外膜蛋白(OMP)。经电镜和SDS-PAGE分析鉴定,鼠伤寒杆菌的主要OMP带位于36~41kD之间,应用Western blot分折抗-OMP的免疫血清,显示血清抗体所识别的主要是36kD蛋白带。试... 采用超声波破碎、Tritonx-100处理和超速离心的方法提取鼠伤寒杆菌外膜蛋白(OMP)。经电镜和SDS-PAGE分析鉴定,鼠伤寒杆菌的主要OMP带位于36~41kD之间,应用Western blot分折抗-OMP的免疫血清,显示血清抗体所识别的主要是36kD蛋白带。试验证明,用该种方法提取OMP是可行的,36kD蛋白可能是OMP中主要免疫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蛋白 伤寒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伤寒沙门菌L型变异引起细菌质粒和外膜蛋白的丢失 被引量:1
15
作者 骆卫锋 胡志荣 +2 位作者 赵凤兰 胡军 徐友梅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55-57,共3页
了解鼠伤寒沙门菌L型变异对细菌质粒和外膜蛋白的影响。方法:在鼠伤寒沙门菌L型的诱导 传代过程中,取传不同代的L型细菌提取质粒,观察质粒图谱的变化。提取鼠伤寒沙门菌稳定L型的外膜蛋白,通 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外膜蛋白... 了解鼠伤寒沙门菌L型变异对细菌质粒和外膜蛋白的影响。方法:在鼠伤寒沙门菌L型的诱导 传代过程中,取传不同代的L型细菌提取质粒,观察质粒图谱的变化。提取鼠伤寒沙门菌稳定L型的外膜蛋白,通 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外膜蛋白的变化。结果:鼠伤寒沙门菌L型在诱导传代过程中原菌的质粒逐渐以致全 部丢失,大多数外膜蛋白亦丢失。结论:鼠伤寒沙门菌发生L型变异后,原菌的质粒不能稳定遗传,且有外膜蛋白 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细菌L型 质粒 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细胞毒活性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先敏 陈宗德 +1 位作者 田文志 李凌波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4期361-363,共3页
比较MTT比色分析法、中性红摄取法、结晶紫染色湿测法、结晶紫染色干测法和~3H-TdR摄入法五种方法检测L929细胞毒活性的敏感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五种方法检测的TNF活性有明显差异,以结晶紫染色干测法具有较敏感、稳定、简便之优点.并... 比较MTT比色分析法、中性红摄取法、结晶紫染色湿测法、结晶紫染色干测法和~3H-TdR摄入法五种方法检测L929细胞毒活性的敏感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五种方法检测的TNF活性有明显差异,以结晶紫染色干测法具有较敏感、稳定、简便之优点.并用此方法检测TNF对三种不同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不同的肿瘤细胞对TNF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提示可用结晶紫染色干测法检测TNF对不同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的敏感性。以供临床治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坯死因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rotein A-Sepharose CL-4B亲和层析法纯化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红乐 王宏卫 +5 位作者 夏辉明 张东升 潘卫东 高晓东 宫亚欧 陈小兵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11-12,共2页
目的:纯化单克隆抗体( 单抗,McAb) 。方法:应用Protein ASepharose CL4B制备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载脂蛋白(Apo)E4、ApoE6、抑制素(inhibinINH)α、βA、βB5 种McA... 目的:纯化单克隆抗体( 单抗,McAb) 。方法:应用Protein ASepharose CL4B制备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载脂蛋白(Apo)E4、ApoE6、抑制素(inhibinINH)α、βA、βB5 种McAb。结果:McAb 纯化后电泳呈一条带,并有较好的免疫活性。结论:应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可以纯化Mc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化 单克隆抗体 载脂蛋白E 抑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甲至非戊型肝炎患者TTV检测和部分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宏伟 陈宗德 +1 位作者 赵凤兰 赵国强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 :研究新近报道的一种与输血后肝炎有关的病毒在中国郑州地区正常人群、HBsAg阳性者、非甲至非戊型肝炎患者中的感染和基因序列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TTV基因组ORF1区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 PCR)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检测 ,并对... 目的 :研究新近报道的一种与输血后肝炎有关的病毒在中国郑州地区正常人群、HBsAg阳性者、非甲至非戊型肝炎患者中的感染和基因序列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TTV基因组ORF1区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 PCR)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检测 ,并对非甲至非戊型肝炎患者中的TTV分离株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TTVDNA在非甲至非戊型肝炎患者中检出率为 45 % (1 8/ 40 ) ;在正常体检者中检出率为 1 7.7% (1 7/ 96 ) ;在HBsAg阳性者 (ALT≤ 34IU/L)中检出率 2 2 .7% (1 0 / 44 )。TTV分离株序列与日本株 (CLON2 2 )相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为 99.1 %。结论 :TTV在非甲至非戊型肝炎患者TTV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可能是非甲至非戊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TTV 核苷酸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髓性白血病易感性关联的研究<英文>
19
作者 曹孟德 秦东春 +4 位作者 岳保红 王东升 苏堤 燕桂香 苏天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为了探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易感性与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试图找出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易感基因。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DNA分型技术对48例CML患者和10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了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显... 为了探讨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易感性与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试图找出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易感基因。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DNA分型技术对48例CML患者和10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了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显示,CML与HLA-DR4基因关联,基因频率为22.9%,RR=5.076,x^2=17.88,P<0.01;其它等位基困频率在CML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在河南汉族人群中,HLA-DR4与CML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等位基因 基因分型 慢性髓性白血病 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等位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人血型抗A和抗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0
作者 张先敏 陈宗德 +2 位作者 阮丽荣 王盛典 李凌波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用人A型及B型红细胞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脾细胞与同系SP2/0骨 髓瘤细胞融合,经克隆筛选出8株抗A和5株抗B杂交瘤细胞株,用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分 别做凝集试验。亲和力测定、标本检测及CPV、PHA、Con... 用人A型及B型红细胞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脾细胞与同系SP2/0骨 髓瘤细胞融合,经克隆筛选出8株抗A和5株抗B杂交瘤细胞株,用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分 别做凝集试验。亲和力测定、标本检测及CPV、PHA、ConA对单克隆抗体效价的影响。结果表 明除A4和B4株外,其余各株凝集效价均在1:1280以上;亲合力与抗A、抗B血清相似;标本 检测符合率为100%。结果提示:用含PHA、ConA、CPV的杂交瘤细胞注射小鼠,所产生的单 克隆抗体效价比单独用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均高出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血型 A型 B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