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脑干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发育 被引量:2
1
作者 方智慧 黄大鹏 +1 位作者 王金兰 楚宪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和方法;实验用依赖还原型辅酶Ⅱ的黄递酶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在大鼠脑干的分布及发育.结果: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在各日龄大鼠的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别.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在上丘浅灰质... 目的和方法;实验用依赖还原型辅酶Ⅱ的黄递酶酶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在大鼠脑干的分布及发育.结果: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在各日龄大鼠的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别.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在上丘浅灰质层、中脑水管周围灰质背外侧部、中缝背核、被盖背外侧核、中缝大核、三叉神经脊束核等部位.结论:比较各日龄大鼠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发现,随着日龄增加,上述各核团内阳性细胞数量增加且染色加深,细胞突起逐渐增多加长.提示一氧化氮同神经元的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发育 一氧化氮合成酶 神经元 分布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中缝背核三种递质传入纤维的脑干起源-免疫细胞化学和酶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贤奎 楚宪襄 +1 位作者 方智慧 范天生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39,共5页
实验用HRP逆行追踪法和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研究了大鼠中缝背核内5-羟色胺、P物质以及亮脑啡肽三种传入纤维的脑干起源。发现中央上核,中缝大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脚间核和第Ⅳ脑室中央灰质均有数量不等的5-羟色胺、P物质和亮脑啡肽能... 实验用HRP逆行追踪法和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研究了大鼠中缝背核内5-羟色胺、P物质以及亮脑啡肽三种传入纤维的脑干起源。发现中央上核,中缝大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脚间核和第Ⅳ脑室中央灰质均有数量不等的5-羟色胺、P物质和亮脑啡肽能神经元向中缝背核投射。结果提示:中缝背核接受脑干许多核团不同性质神经元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菱形窝 中缝背核 神经肽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胸腺细胞在发育时期的体外培养
3
作者 李世校 李逊霞 +3 位作者 张国荣 吴爱群 景润峰 张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3年第2期100-102,105,共4页
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鼠胸腺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的生长增殖。观察发现:胎鼠第14至16天时胸腺细胞在加胎牛血清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 KC_(2000)培养液中。易于成活。胎鼠第17天和18天及生后第1、3、5、7、9、11、1... 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鼠胸腺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的生长增殖。观察发现:胎鼠第14至16天时胸腺细胞在加胎牛血清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 KC_(2000)培养液中。易于成活。胎鼠第17天和18天及生后第1、3、5、7、9、11、13、、15、、17天的鼠胸腺细胞,在不加胎牛血清,只加 IL-2的 KC_(2000)培养液中均能生长增殖,而且发育全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增殖高峰;第一个增殖高峰在胎鼠第17天;第二个增殖高峰在生后第7天。鼠胸腺细胞在体外生长时期呈现了抗原抗体反应,说明体外培养的鼠胸腺细胞能出现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胸腺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掌部伤指浅腱段带蒂滑行移植修复鞘内屈肌腱缺损的研究
4
作者 张树桧 李同森 +5 位作者 李亚平 郭漳生 时宏富 郑召民 马希峰 陈清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4年第3期196-201,共6页
为给修复鞘内屈肌腱缺损提供一种带血供的滑膜腱移植体和方法,根据有关腕部屈肌腱的解剖文献[1~3],对腕掌部浅腱段的血供来源、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证实腕部及掌部近侧段的浅腱位于滑液囊内,腱表面覆盖着脏... 为给修复鞘内屈肌腱缺损提供一种带血供的滑膜腱移植体和方法,根据有关腕部屈肌腱的解剖文献[1~3],对腕掌部浅腱段的血供来源、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证实腕部及掌部近侧段的浅腱位于滑液囊内,腱表面覆盖着脏层滑膜,称作滑膜腱。其血供主要来自腱系膜的血管。因此在腕上和鞘区同时切断同一浅腱后,该腱段的血液供应仍很丰富,且该腱的滑行距离由原来的2.5cm增大到5cm以上。经尸体摸拟试验证实,用该段腱带腱系膜血管蒂滑行移植修复鞘内5cm以内的屈肌腱缺根的方法是可行的。为确保临床的可靠应用,进一步用鸡足长趾屈肌腱制成鞘内屈肌腱缺损,分别进行踝跖部浅腱段带蒂滑行移植和游离移植的动物模型,对两种移植腱的愈合全过程连续进行大体、光镜、电镜组织学和最大抗张强度、滑行距离生物力学的对比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滑行移植腱的血液供应始终很丰富;其愈合速度比游离移植腱快约14天;吻合处粘连轻而局限,呈膜状;愈合早期(3周)最大抗张强度、晚期(8周)滑行距离均明显优于游离移植腱。从而证明了血供在腱愈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腕掌部伤指浅腱段带蒂滑行移植的方法,对7例9指鞘内屈肌腱缺损的病人(最长5cm)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掌部浅腱段 带蒂滑行移植 鞘内屈肌腱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鼠皮质脊髓束的生后发育
5
作者 周祥庭 张华 《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4期325-327,共3页
本研究共用18只大白鼠。用Fink-Heimer氏法,研究皮质脊髓束的生后发育。损毁一侧感觉运动皮质,追踪溃变的皮质脊髓轴突,生后1天入延髓锥体。生后5天至对侧颈髓背索。7天至胸髓。9天至腰骶髓。表明皮质脊髓束有一生后发育过程。动物年令... 本研究共用18只大白鼠。用Fink-Heimer氏法,研究皮质脊髓束的生后发育。损毁一侧感觉运动皮质,追踪溃变的皮质脊髓轴突,生后1天入延髓锥体。生后5天至对侧颈髓背索。7天至胸髓。9天至腰骶髓。表明皮质脊髓束有一生后发育过程。动物年令愈小发育速度愈快。随动物年令的增长,发育的速度逐渐减慢。约至生后30天,皮质脊髓束接近成年动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 溃变 动物 生后发育 脊髓 大白鼠 家鼠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