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卵巢促性腺激素受体的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维菊 谭丽 郑英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胎儿卵巢是否具有促性腺激素受体 (FSHR ,LHR) ,为临床胎儿卵巢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抗卵泡刺激素 (Anti FSH)、抗黄体生成素 (Anti LH)多克隆抗体和黄体生成素受体 (LHR)抗体 ,采用免疫组化法 (LSAB)测定胎儿卵巢促... 目的 :探讨胎儿卵巢是否具有促性腺激素受体 (FSHR ,LHR) ,为临床胎儿卵巢移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抗卵泡刺激素 (Anti FSH)、抗黄体生成素 (Anti LH)多克隆抗体和黄体生成素受体 (LHR)抗体 ,采用免疫组化法 (LSAB)测定胎儿卵巢促卵泡素结合位点 (FSH binding)、黄体生成素结合位点 (LH binding)、黄体生成素受体(LHR)出现的具体时间。结果 :FSH binding、LH binding、LHR阳性表达最早出现于 2 0周的胎儿卵巢 ,随着胎龄增加 ,其阳性表达逐渐增高、增强 ;小于 2 0周的胎儿卵巢中 ,无FSH binding、LH binding、LHR阳性表达。胎儿卵巢经组织培养后 ,FSH binding、LH binding、LHR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未培养组。结论 :大于 2 0周的胎儿卵巢经组织培养后 ,可望成为临床卵巢移植的良好供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卵巢移植 促性腺激素 受体 胚胎组织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