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与眼科微量元素研究
1
作者 聂维嘉 雍医英 张效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8-51,共4页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对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的认识日益深入。存在于人眼中的微量元素就有十余种之多,它们在维持眼的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微量元素参与一些人体中重要酶的合成,构成体内重要载体和电子传递系统。缺...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对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的认识日益深入。存在于人眼中的微量元素就有十余种之多,它们在维持眼的生理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微量元素参与一些人体中重要酶的合成,构成体内重要载体和电子传递系统。缺少这些微量元素,则将导致眼部疾病的发生。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法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效果的眼震电图评定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景存 曹木荣 +2 位作者 王国军 张志强 武亚东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4期219-221,共3页
报告了21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前后眼震图对比情况,提示手术总有效率为76.2%,列举了典型病例的手术前后眼震图检查结果,并探讨了采用脑电图机作眼震图检查的方法和特点。
关键词 先天性眼球震颤 眼震电图 眼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细菌性眼内炎的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彭广华 曹木荣 杨景存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268-270,共3页
采用玻璃体切除和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治疗30例儿童细菌性眼内炎。结果:治疗的效果与治疗时机、细菌毒力的大小、眼外伤的程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细菌培养结果:70%为球菌感染,30%为杆菌感染,且80%的细菌用庆大霉素治疗... 采用玻璃体切除和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治疗30例儿童细菌性眼内炎。结果:治疗的效果与治疗时机、细菌毒力的大小、眼外伤的程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细菌培养结果:70%为球菌感染,30%为杆菌感染,且80%的细菌用庆大霉素治疗有效。提出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是治疗儿童细菌性眼内炎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 眼内衣 儿童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患者发中微量元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国军 王凌 +3 位作者 杨景存 曹木荣 刘兰琦 武亚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9,共2页
近视患者发中微量元素分析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眼科王国军,王凌,杨景存,曹木荣,刘兰琦河南省焦作市五官科医院眼科武亚东目前已知眼组织中含有十多种微量元素,它们对维持眼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眼的一些病理性改变与眼的某些微... 近视患者发中微量元素分析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眼科王国军,王凌,杨景存,曹木荣,刘兰琦河南省焦作市五官科医院眼科武亚东目前已知眼组织中含有十多种微量元素,它们对维持眼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眼的一些病理性改变与眼的某些微量元素代谢异常有密切关系。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肌边缘切开术治疗斜视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曹木荣 杨景存 +1 位作者 彭广华 王国军 《眼科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对82例行直肌边缘切开手术的斜视病人进行了较长时间随访(平均3年2月),治愈70例,占85.4%,矫正不良12例,占14.6%,82例病人无一例旋转斜视发生。肌肉边缘切开的宽度根据斜视程度、性质、融合能力、肌肉力量等... 对82例行直肌边缘切开手术的斜视病人进行了较长时间随访(平均3年2月),治愈70例,占85.4%,矫正不良12例,占14.6%,82例病人无一例旋转斜视发生。肌肉边缘切开的宽度根据斜视程度、性质、融合能力、肌肉力量等情况决定,指出直肌边缘切开术是一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肌边缘切开 斜视 眼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单眼白内障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 被引量:5
6
作者 郭海科 张效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儿童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jun和c-fos基因在单眼视觉剥夺性猫视皮质表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乐今 赵堪兴 +2 位作者 王立 朱豫 刘金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了解单眼视觉剥夺 ,c- jun、c- fos基因在视觉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方法 应用 FVEP检测弱视 ,RT- PCR检测视皮质神经元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视觉剥夺组猫对侧视皮质神经元 c- fos m RNA水平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目的 了解单眼视觉剥夺 ,c- jun、c- fos基因在视觉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方法 应用 FVEP检测弱视 ,RT- PCR检测视皮质神经元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视觉剥夺组猫对侧视皮质神经元 c- fos m RNA水平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同侧视皮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在早期即有降低 ,到成年时稳定在低水平 ;c- jun基因表达在剥夺组早期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以后在剥夺组表达降低并在成年稳定于低水平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在单眼视觉剥夺性弱视猫两侧视皮质 c- fos基因表达不平衡 ,c- jun基因在两侧视皮质表达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UN C-FOS 基因表达 弱视 视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出血对视网膜损伤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聂维嘉 张效房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4期257-258,T013,共3页
通过对家兔玻璃体出血模型的视网膜电流图及视网膜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出血后7天,a、b波幅显著下降,28天时仍有明显改变,与病理改变相一致;且a波幅下降的幅度大于b波,对其意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玻璃体出血 视网膜 电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铁铅锰镉与眼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国军 杨景存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1期66-68,共3页
微量元素是一个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领域,它涉及到医学中的生化、免疫、营养、遗传、地方病、抗衰老及抗肿瘤等许多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量测定技术的发展,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已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眼部微... 微量元素是一个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领域,它涉及到医学中的生化、免疫、营养、遗传、地方病、抗衰老及抗肿瘤等许多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量测定技术的发展,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已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眼部微量元素的研究最早见于Tauber等(1953)的报告,曾简单介绍了眼组织中的铁、铜、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球铁锈症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成 张效房 《眼科研究》 CSCD 1989年第3期188-190,共3页
在所有的眼内异物中,铁异物最为常见,由于这些异物的存在,造成铁在组织内的扩散,从而引起眼的特殊改变,临床上称之为眼球铁锈症。从1890年。
关键词 眼内异物 铁锈症 眼球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脂质过氧化与玻璃体出血 被引量:1
11
作者 聂维嘉 杨景存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玻璃体出血是一些眼病的常见并发症,其不仅影响屈光间质的透明性,而且常导致视网膜的损伤。多年来,不少学者对玻璃体出血所产生的视网膜毒性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就铁、脂质过氧化在玻璃体出血中的作用。
关键词 过氧化脂质 玻璃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基因在出生后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成 林玲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原位杂交组化法研究视网膜生后发育过程中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OM)基因的表达。方法:10只SD大鼠分为5组,每组2只,年龄分别为1、2、3、4、8周。原位杂交探针为地高辛标记SOM反义cRNA探针。结果:1周时,SOM mRN...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原位杂交组化法研究视网膜生后发育过程中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OM)基因的表达。方法:10只SD大鼠分为5组,每组2只,年龄分别为1、2、3、4、8周。原位杂交探针为地高辛标记SOM反义cRNA探针。结果:1周时,SOM mRNA杂交显色在神经母细胞层内侧及节细胞层,呈弱阳性;2周时,杂交信号逐渐增强,节细胞层呈中等强度染色,内核层为弱阳性;3-4周时,显色明显增加,节细胞层呈深紫色着色,而内核层仍为中等强度染色;8周时成年大鼠,节细胞层阳性细胞散在分布,染色较强,而内核层为弱阳性。结论:大鼠出生后,视网膜内SOM基因表达逐渐增加,于3-4周时达高峰,至成年时又下降,可能在视网膜生后发育过程中,对视网膜神经元的分化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M 原位杂交 视网膜 发育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现代处理
13
作者 任力濛 杨景存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2-64,共3页
葡萄腆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简称U.M.)是成年人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眼内肿瘤,恶性度较高,易经血液转移,一经确诊,早期手术摘除患眼是过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诊断和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眼球摘出率大大降低。传统上做... 葡萄腆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简称U.M.)是成年人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眼内肿瘤,恶性度较高,易经血液转移,一经确诊,早期手术摘除患眼是过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诊断和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眼球摘出率大大降低。传统上做为主要治疗措施的跟球摘出巳受到了不同意见的挑战,成为当前争论的课题。很久以前人们就认识到U.M.病人眼球摘出后会加速瘤的全身转移。也许术前病人就已经有了亚临床转移,只是被宿主防预功能所抑制,处于暂停活动状态。在外伤、手术、肝炎等情况下被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葡萄膜 眼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母细胞瘤术后随访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美兰 彭广华 +1 位作者 左冰 尹玉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3期202-203,共2页
复查69例视网膜母细胞瘤,56眼进入青光眼期。病理检查:未分化型占80%,对肿瘤细胞已浸润至视网膜、玻璃体及视神经断端者,术后深部X线或钴^(60)照射,很有价值,可提高存活率。本病易误诊为眼内炎、青光眼等。
关键词 视网膜 母细胞瘤 病理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视网膜铜沉着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盛迅伦 张效房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3期146-149,共4页
测定了家兔眼球内铜异物伤后,视网膜中的抗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MDA含量,以及玻璃体中铜离子浓度。SOD活性随玻璃体中铜离子浓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7天时下降53.2%,4周时下降93.8%。MDA值在整个观察期间明显增高,最高达对... 测定了家兔眼球内铜异物伤后,视网膜中的抗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MDA含量,以及玻璃体中铜离子浓度。SOD活性随玻璃体中铜离子浓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7天时下降53.2%,4周时下降93.8%。MDA值在整个观察期间明显增高,最高达对照组的3倍,且与玻璃体中铜离子浓度的升高呈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视网膜SOD活性下降可能是眼铜质沉着症视网膜变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异物 超氧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联合皮质类固醇防治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囊混浊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建敏 郑广瑛 刘运甲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简单易行的白内障囊外摘除(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ECCE)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远期(半年至2年)后囊混浊(posteriorcapsularopacity,PCO... 目的探讨简单易行的白内障囊外摘除(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ECCE)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远期(半年至2年)后囊混浊(posteriorcapsularopacity,PCO)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8例(31眼),其中外伤性白内障16例(16眼),并发性白内障6例(8眼),老年性白内障6例(7眼),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第7天开始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结膜下注射,全程用5-Fu(45mg),半年后随诊,按后囊混浊分级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1只眼中0级(后囊透明)者29眼占93.55%,Ⅰ级和Ⅱ级(后囊混浊)各1眼占6.45%,即后囊混浊的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其它报道(40~50%),而且所发生的2例后囊混浊未引起明显的视力下降,故有效防治率达100%。结论5-Fu联合皮质类固醇局部应用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防治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后囊混浊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