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10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怀杰 刘桂亭 +1 位作者 张聚真 李美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4年第4期25-29,共5页
本文报道河南省10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查结果;同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食管癌高、低发区健康成人的微核出现率进行了比较。结果100例健康人外周血微核淋巴细胞出现率为42%,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为0.61%,微核淋巴细胞中多微... 本文报道河南省10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查结果;同时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食管癌高、低发区健康成人的微核出现率进行了比较。结果100例健康人外周血微核淋巴细胞出现率为42%,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为0.61%,微核淋巴细胞中多微核淋巴细胞出现率为11.44%;男女性别间微核淋巴细胞出现率,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及微核淋巴细胞中多微核淋巴细胞出现率均无统计学差异;随着年龄增大,微核淋巴细胞出现率及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均增高;食管癌高发区组微核淋巴细胞出现率和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均高于低发区组(P<0.01)。结果表明,要确定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时,应考虑年龄及不同地区的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 肿瘤 正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肽对Alzheimer样大鼠海马Aβ含量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红梅 王黎 +2 位作者 陈洁 李宜培 裴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肽(GLPP)对Alzheimer样大鼠海马Aβ含量及海马线粒体和神经突触的影响。方法:♂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NS组、GLPP组(按不同剂量50mg/kg、250mg/kg和1250mg/kg分为GLPP1、GLPP2...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肽(GLPP)对Alzheimer样大鼠海马Aβ含量及海马线粒体和神经突触的影响。方法:♂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NS组、GLPP组(按不同剂量50mg/kg、250mg/kg和1250mg/kg分为GLPP1、GLPP2和GLPP3组)、Mel组和DMSO组;除正常对照组(正常昼夜节律)外,其余各组连续光照(光照度400Lx,24h)30d,其间GLPP组按不同剂量igGLPP,每天1次;NS组ig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Mel组ipMel(1.0mg/kg),每天1次;DMSO组ip相同体积的DMSO,每天1次。光照30d后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各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放免法检测海马Aβ含量,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线粒体和突触结构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寻台潜伏期明显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GLPP2组、GLPP3组和Mel组寻台潜伏期明显缩短,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GLPP1组、NS组和DMSO组寻台潜伏期明显延长,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Aβ含量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GLPP2组、GLLP3组和Mel组大鼠海马Aβ含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GLLP1组、NS组和DMSO组大鼠海马Aβ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GLPP2组、GLLP3组和Mel组大鼠海马线粒体神经轴突和神经突触基本正常;模型组、GLPP1组、NS组和DMSO组大鼠海马线粒体膜结构破坏,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模糊、消失,结构紊乱,神经髓鞘内神经细丝稀少,神经突触缺失、减少,突触密度降低,突触间隙不清,突触小泡减少。结论:中剂量和高剂量GLPP可减少Alzheimer样大鼠海马Aβ含量,并可防止持续光照对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破坏和减轻Alzheimer样大鼠的空间记忆障碍;而低剂量的GLPP则无上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P 海马 Β淀粉样蛋白 线粒体 神经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3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Tca8113细胞活力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郑红 张文玲 +3 位作者 林波 张赛男 刘瑞敏 薛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96-1899,1904,共5页
目的:研究舌癌组织中miR-203的表达,分析它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人舌癌Tca8113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的关系。方法:收集28例舌癌手术标本,每例标本分别取癌灶及远端5 cm处正常黏膜组织(即远癌正常组织)2个部分。实时定... 目的:研究舌癌组织中miR-203的表达,分析它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人舌癌Tca8113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的关系。方法:收集28例舌癌手术标本,每例标本分别取癌灶及远端5 cm处正常黏膜组织(即远癌正常组织)2个部分。实时定量PCR检测舌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203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脂质体2000介导miR-203 mimic和无关序列对照转染Tca8113细胞株,并通过CCK-8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上调miR-203对Tca8113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28例舌癌组织中miR-203表达水平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显著降低(P<0.05),miR-203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Tca8113细胞转染miR-203 mimics上调miR-203表达可显著抑制Tca8113细胞株的活力及侵袭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上调miR-203表达能有效抑制舌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miR-203可能成为舌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3 舌癌 细胞活力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脑脊液和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曲跃华 陈清 董林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49-750,共2页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脑脊液、血浆内皮素 1(ET 1)含量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高血压组 ,牛磺酸组和对照组 3组 ,高血压组和牛磺酸组建立大鼠主动脉狭窄 高盐摄入性高血压模型 ,牛磺酸组饲料中加牛磺...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脑脊液、血浆内皮素 1(ET 1)含量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高血压组 ,牛磺酸组和对照组 3组 ,高血压组和牛磺酸组建立大鼠主动脉狭窄 高盐摄入性高血压模型 ,牛磺酸组饲料中加牛磺酸 ,观察 3组大鼠脑脊液、血浆ET 1含量及血压的变化 ,测定脑组织和主动脉组织牛磺酸含量及主动脉肌条的舒缩功能。结果 :应用牛磺酸后 ,高血压大鼠pMA,脑脊液和血浆ET 1水平均下降 (P <0 .0 5 ) ,血管舒缩功能得以改善。结论 :牛磺酸可降低脑脊液、血浆ET 1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高血压 内皮素 大鼠 脑脊液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高血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曲跃华 李淑莲 许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1-542,共2页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高血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影响。方法 :16只高血压大鼠 (SHR)分为 2组 ,1组术前饲喂牛磺酸 2周 ,另 1组饲喂常规饲料。 16只正常大鼠同法分组饲喂作对照。分别测定大脑皮质、丘... 目的 :研究牛磺酸对高血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影响。方法 :16只高血压大鼠 (SHR)分为 2组 ,1组术前饲喂牛磺酸 2周 ,另 1组饲喂常规饲料。 16只正常大鼠同法分组饲喂作对照。分别测定大脑皮质、丘脑和延髓ET 1,CGRP和牛磺酸含量。结果 :与正常大鼠相比 ,SHR大鼠大脑皮质、丘脑和延髓CGRP显著升高 ,丘脑和延髓ET显著升高。应用牛磺酸治疗后 ,SHR大鼠大脑皮质、丘脑和延髓CGRP均显著下降 ,丘脑和延髓ET、牛磺酸显著升高。牛磺酸对正常大鼠脑组织ET和CGRP无显著影响。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高血压 大鼠 中枢神经系统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波酯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细胞分化和凋亡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黎 杨红梅 +2 位作者 盖英弟 尤笑迎 陈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88-1689,1699,I002,共4页
目的 :探讨佛波酯 (TPA)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 (HL - 6 0 )分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TPA体外培养HL - 6 0细胞 ,依据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的变化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7 2× 10 -6mol/L的TPA可使... 目的 :探讨佛波酯 (TPA)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 (HL - 6 0 )分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TPA体外培养HL - 6 0细胞 ,依据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的变化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等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7 2× 10 -6mol/L的TPA可使HL - 6 0细胞出现向单核 /巨噬细胞分化的形态特征 ,随培养时间延长 ,可见HL - 6 0细胞核固缩、染色体断裂、凋亡小体形成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TPA处理 2 4h可使酸性非特异酯酶 (α -NAE)的活性和四氮唑蓝 (NBT)还原能力显著增强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典型的“梯子”状带纹。TPA处理 0、2 4、4 8h凋亡细胞百分数分别为 (4 31± 1 2 3) %、(15 10± 1 31) %和 (2 3 2 0± 3 36 ) %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细胞周期时相、Bcl-2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TPA可诱导HL - 6 0细胞向单核 /巨噬样细胞分化与凋亡 ,且此凋亡过程可能与细胞周期时相、Bcl- 2蛋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酰佛波乙酯 白血病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对兔失血性休克血液流变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红梅 王黎 +3 位作者 陈洁 裴瑞 郭安齐 桂兴芬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5期914-915,共2页
目的 :研究家兔失血性休克和再灌注时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及灵芝多糖 (GLP)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再灌注 (HS -R)模型 ,观察休克和再灌注过程中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PH值、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目的 :研究家兔失血性休克和再灌注时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及灵芝多糖 (GLP)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再灌注 (HS -R)模型 ,观察休克和再灌注过程中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PH值、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压积 (HCT)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以及GLP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休克前相比 ,休克时血浆MDA、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压积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红细胞SOD活性和红细胞变形能力及血浆PH值则明显降低 (P <0 .0 5 ) ;生理盐水 (N -S)再灌注时可明显降低休克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细胞压积 (P <0 .0 5 ) ,而血浆MDA进一步升高 ,红细胞SOD活性、红细胞变形能力和血浆PH值与休克时相比则进一步降低 (P <0 .0 5 ) ;GLP再灌注时可明显逆转休克时上述指标的变化 (P <0 .0 5 )。结论 :GLP可明显改善HS -R时的血液流变学特性 ,改善微循环 ,对HS -R损伤起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为GLP提高红细胞SOD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失血性休克 再灌注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蝌蚪提取液对HL-60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红梅 白蓉 +3 位作者 尤笑迎 丁明杰 王黎 田爱琴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52-56,共5页
为探讨不同方法制备的蝌蚪提取液对HL60细胞作用的差异,利用水提法、醚提法、醇提法制备不同的蝌蚪提取液,依次称为T8711、T8712(此二者均为水提法制备,区别在于前者在水提的基础上用盐酸沉淀去除酸性蛋白)、... 为探讨不同方法制备的蝌蚪提取液对HL60细胞作用的差异,利用水提法、醚提法、醇提法制备不同的蝌蚪提取液,依次称为T8711、T8712(此二者均为水提法制备,区别在于前者在水提的基础上用盐酸沉淀去除酸性蛋白)、T8713、T8714,分别将其以不同浓度与RPMI1640培养基混合,以培养HL60细胞。结果显示:几种蝌蚪提取液对HL60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其中以T8713的抑制效应最显著。经蝌蚪提取液作用后,Wright染色显示HL60细胞的形态表现为向单核/巨噬样细胞分化的特征,细胞还原硝基蓝四氮唑盐(NBT)的能力和酸性非特异性酯酶(αNAE)的活力均显著提高。提示蝌蚪提取液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且诱导其向成熟的单核/巨噬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蝌蚪 提取液 HL-60细胞系 细胞培养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和金属硫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9
作者 孙玉生 陈清 +3 位作者 张永雪 李淑莲 王晓红 唐朝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6-468,共3页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时小鼠肝、心、肾组织金属硫蛋白 (MT)含量的变化 ,以及MT对Hcy损伤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 :①昆明种小鼠 12只 ,分为对照组和高Hcy组 ,高Hcy组小鼠腹腔注射Hcy(16μmol/kg) ,复制高Hcy血症模型 ,对照... 目的 :观察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时小鼠肝、心、肾组织金属硫蛋白 (MT)含量的变化 ,以及MT对Hcy损伤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 :①昆明种小鼠 12只 ,分为对照组和高Hcy组 ,高Hcy组小鼠腹腔注射Hcy(16μmol/kg) ,复制高Hcy血症模型 ,对照组同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以Cd 血红素饱和法测肝、心和肾组织MT水平。②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 ,分为空白对照组 ,单用Hcy(1mmol/L)组及MT(2× 10 -5mol/L)和Hcy(1mmol/L)同时应用组 ,孵育人血管内皮细胞 6h测定细胞存活率、培养液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和蛋白漏出量。结果 :Hcy组小鼠肝、心和肾组织MT水平较对照组分别增加 2 10 %(P <0 .0 1)、133%(P <0 .0 5 )和 6 0 %(P <0 .0 1)。MT +Hcy组培养的内皮细胞存活率较Hcy组培养的内皮细胞升高 13.9%(P <0 .0 1) ,培养液LDH和蛋白漏出量较Hcy组分别降低 2 7.1%(P <0 .0 5 )和 31.4%(P <0 .0 1)。结论 :Hcy诱导小鼠肝、心、肾组织MT生成 ,MT拮抗Hcy的细胞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金属硫蛋白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后金属硫蛋白及丙二醛含量变化
10
作者 陈清 李淑莲 +3 位作者 孙玉生 张永雪 王晓红 唐朝枢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5-718,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后血浆及组织金属硫蛋白 (MT)及丙二醛含量变化 ,探讨再狭窄与氧化防御系统的关系。方法 :对照组常规饲养 2 1d ;球囊导管拉伤大鼠胸主动脉 3d ,10d ,2 1d后 ,分别取大鼠血浆及心、肝和肾组织 ,以10 9Cd... 目的 :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拉伤后血浆及组织金属硫蛋白 (MT)及丙二醛含量变化 ,探讨再狭窄与氧化防御系统的关系。方法 :对照组常规饲养 2 1d ;球囊导管拉伤大鼠胸主动脉 3d ,10d ,2 1d后 ,分别取大鼠血浆及心、肝和肾组织 ,以10 9Cd血红蛋白饱和法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MT含量 ,以硫代巴比妥酸钠法测定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球囊拉伤 3d组大鼠肝、心和肾组织及血浆MT含量分别升高 5 5 .8% ,73 .5 % ,49.9% ,5 6 .2 % ,MDA含量分别升高 94.0 % ,49 1% ,31 4% ,141 1% ;球囊拉伤 10d组大鼠肝、心、肾组织及血浆MT含量分别升高 31.8% ,6 8 2 % ,5 8.0 % ,41 8% ,MDA含量分别升高 148.0 % ,41.6 % ,2 9.1% ,83.8% ;球囊拉伤 2 1d组大鼠肝、心、肾组织及血浆MT含量分别升高 5 6 .8% ,38.8% ,39.4% ,48.1% ,MDA含量分别升高 98.0 % ,48.4% ,44 .8% ,49.2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球囊拉伤 丙二醛 胸主动脉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神经元损伤情况
11
作者 孙玉生 皇甫超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0-612,共3页
目的 :观察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纹状体、皮层神经元损伤情况。方法 :夹闭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 5min制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电镜、Tunel染色观察前脑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第 2d ,纹状体和皮层神经元坏死... 目的 :观察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纹状体、皮层神经元损伤情况。方法 :夹闭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 5min制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电镜、Tunel染色观察前脑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第 2d ,纹状体和皮层神经元坏死、凋亡情况较明显 ,第 4d ,海马神经元坏死轻微 ,凋亡情况最明显 ,神经元凋亡形态学典型表现持续时间较短 ,呈色深浅不一 ,第 2d后坏死神经元数量不再增加。结论 :脑缺血可致神经元坏死和凋亡 ,凋亡持续时间较短 ,以后细胞的形态改变与坏死近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元损伤 再灌注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制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和氧的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文浩 刘守彦 张蕴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4年第4期64-66,共3页
用平衡法进行血气酸碱分析时,需用含CO24%及8%的混合气体(氧占96%及92%)。在部分组织培养,离体器官实验中和临床呼吸监护时多用5%二氧化碳供气。而要配制上述混合气体时。
关键词 二氧化碳 CO2 工业气体 混合气体 气体分析仪 钢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