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大蒜秸秆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宋建华 李勇 +2 位作者 王泽仁 赵庆枫 朱平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9-54,共6页
为研究发酵大蒜秸秆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00只体重接近[(43.06±1.45)g]、1日龄罗曼鸡为试验动物,随机分配到A、B、C三个不同处理组中,即对照组(基础日粮)、基础日粮+2%未发酵大蒜秸秆组、基础日粮+2... 为研究发酵大蒜秸秆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00只体重接近[(43.06±1.45)g]、1日龄罗曼鸡为试验动物,随机分配到A、B、C三个不同处理组中,即对照组(基础日粮)、基础日粮+2%未发酵大蒜秸秆组、基础日粮+2%发酵大蒜秸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C组显著提高肉仔鸡21 d和42 d体重,1~21、22~42 d以及全期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42 d肌肉pH_(_(24h))、肌肉pH_(48h)、肌肉红度a^(*)_(_(24h))、肌肉红度a^(*)_(48h)以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22~42 d料重比(P<0.05),42 d肌肉亮度L^(*)_(_(24h))、肌肉亮度L^(*)_(48h)、蒸煮损失率、血清尿素氮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P<0.05);且有趋势提高42 d肌肉红度a^(*)45 min(P=0.090)和血清球蛋白含量(P=0.074),有趋势降低42 d肌肉亮度L^(*)45 min(P=0.059)、肌肉黄度b^(*)_(_(24h))(P=0.067)和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61);而B组的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总之,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2%合益生菌和酶制剂发酵的大蒜秸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和血清生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大蒜秸秆 生长性能 肉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肉仔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环境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调查及携带mcr-1和tet(X4)菌株的传播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胜男 王倩倩 +6 位作者 申家兴 丁鹏云 冯一鸣 苑丽 潘玉善 胡功政 贺丹丹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养殖场中抗菌药的长期使用促使耐药菌株快速出现和传播,并可以通过粪肥和污水向环境排放,给公共卫生带来巨大威胁。为了调查猪场环境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评估耐药基因的传播风险,本试验采集163份猪场粪便、污水和土壤样本,通过平板划... 养殖场中抗菌药的长期使用促使耐药菌株快速出现和传播,并可以通过粪肥和污水向环境排放,给公共卫生带来巨大威胁。为了调查猪场环境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评估耐药基因的传播风险,本试验采集163份猪场粪便、污水和土壤样本,通过平板划线分离培养法分离大肠杆菌,通过药敏试验检测分离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临床重要耐药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检测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接合试验和质粒复制子分型检测接合子的质粒类型。结果显示,共分离获得150株大肠杆菌,其中粪便源大肠杆菌耐药情况最严重,污水源大肠杆菌次之,土壤源大肠杆菌最低;污水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出种类最多,粪便源大肠杆菌次之,土壤源大肠杆菌最少。10株携带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大肠杆菌和18株携带替加环素耐药基因tet(X4)大肠杆菌分离自粪便和污水样本,且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10株携带mcr-1大肠杆菌经PFGE分为9种脉冲场图谱,其中9株与大肠杆菌C600接合成功,接合子中有IncFIA、IncW、IncFIB、IncI2和IncP五种质粒类型;18株携带tet(X4)大肠杆菌经PFGE分为15种脉冲场图谱,其中16株与大肠杆菌C600接合成功,接合子中有IncFIB、IncFrepB和IncHI1三种质粒类型。结果表明,必需持续监测猪场环境中的临床重要耐药基因,特别需要关注mcr-1和tet(X4)基因的流行情况,并且在养殖中合理使用黏菌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环境 大肠杆菌 药敏试验 耐药基因 mcr-1 tet(X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业类专业新形态教材开发的困境、机制与路径
3
作者 王艳丰 张丁华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9期135-140,共6页
[目的]构建畜牧业类专业新形态教材开发机制与实践路径,为畜牧业类专业新形态教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聚焦新形态教材的概念、内涵、特征及现状,基于校、行、企多元开发教材逻辑,解析新形态教材开发的困境、机制与实践路径。[结果]形... [目的]构建畜牧业类专业新形态教材开发机制与实践路径,为畜牧业类专业新形态教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聚焦新形态教材的概念、内涵、特征及现状,基于校、行、企多元开发教材逻辑,解析新形态教材开发的困境、机制与实践路径。[结果]形成了包括多元主体编写、多元教材评价、教材动态更新、教材信息反馈等在内的新形态教材多元开发机制,构建了行业企业调研、组建多元化团队、建立开发标准、重构课程内容、配套数字资源建设等实践路径。[结论]破解了新形态教材开发的难题,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为畜牧业类专业新形态教材开发提供了实践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类专业 新形态教材 困境 机制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