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承载力和秸秆资源的河南省牛养殖潜力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聂胜委 张巧萍 +4 位作者 罗鹏 闫祥洲 潘秀燕 王辉 李金平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5期29-36,共8页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及各地(市)的牛饲养潜力,为牛养殖业合理规划布局,推动种养循环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土地生态承载力、秸秆资源量等为基础,研究分析了河南省各地(市)的饲养量潜力和增量潜力。[结果]基于土地生...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及各地(市)的牛饲养潜力,为牛养殖业合理规划布局,推动种养循环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土地生态承载力、秸秆资源量等为基础,研究分析了河南省各地(市)的饲养量潜力和增量潜力。[结果]基于土地生态承载力、年可收集利用的秸秆资源量因素,河南省牛年饲养量潜力分别达5235.85、1907.81万头,分别有4597.96、1269.95万头的增量空间;其中南阳、周口、驻马店、新乡、商丘、信阳分别有588.77、577.32、552.90、335.18、435.97、395.86万头和107.74、203.27、136.05、103.43、134.93、140.84万头牛增量空间;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焦作、濮阳、许昌、漯河、鹤壁、济源分别有136.15、212.37、174.78、192.07、268.41、124.44、181.77、167.54、110.77、80.78、15.88万头和29.16、44.93、15.78、29.60、91.51、41.61、67.22、56.89、44.42、27.39、1.40万头牛增量空间。[结论]总之,河南省发展牛养殖业秸秆资源富足,饲养量潜力和增量潜力大;应加强政策引导和区域差异化养殖模式的研究,促进种养循环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秸秆资源量 河南省 牛养殖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作物营养和施肥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沈阿林 杨占平 马政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7-140,共4页
简要介绍了河南省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的历程,全面总结了河南省有关研究的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今后需要关注和加强的6个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河南 作物营养 施肥技术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肉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
3
作者 张子敬 王香南 +6 位作者 刘贤 李明 聂胜委 李静 薄东东 王二耀 闫祥洲 《中国牛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基于对2024年河南省肉牛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展望了2025年河南省肉牛产业发展趋势,并对河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河南 肉牛产业 展望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科院节水农业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4
作者 武继承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0-143,共4页
通过对河南省农科院节水农业研究历程、阶段性进展的系统分析,探讨了节水农业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在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中节水农业研究的重点领域。
关键词 旱作农业 节水农业 历程 问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土壤氮素指标与小麦/玉米产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世杰 黄绍敏 +5 位作者 张水清 郭斗斗 宋晓 张珂珂 岳克 郭腾飞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9,共13页
为明确施肥对典型潮土区土壤氮素指标的影响以及氮素指标与作物产量的量化关系,本研究利用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系统评估施肥对土壤全氮、碱解氮、酸解有机氮组分、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定量分析氮素指标与小麦、玉米产量间的关系... 为明确施肥对典型潮土区土壤氮素指标的影响以及氮素指标与作物产量的量化关系,本研究利用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系统评估施肥对土壤全氮、碱解氮、酸解有机氮组分、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定量分析氮素指标与小麦、玉米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或不施肥相比,长期化肥与秸秆或有机肥配施在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含量的同时,对碱解氮、酸解总氮、酸解铵态氮、氨基酸态氮与微生物量氮含量的提高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除土壤全氮外的其他氮素指标含量在高量化肥-有机肥配施、化肥-秸秆还田和常量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和碱解氮含量是对作物产量影响程度相对较大的氮素指标。土壤全氮含量每增加0.1 g·kg^(−1),小麦和玉米分别增产822.7和968.2 kg·hm^(-2)。土微生物量氮与碱解氮含量每增加1 mg·kg^(−1),小麦增产195.2与58.1 kg·hm^(-2);玉米增产189.9与79.1 kg·hm^(-2)。酸解总氮与氨基酸态氮含量对小麦产量也有显著影响,酸解总氮与氨基酸态氮含量每增加1 mg·kg^(−1),小麦分别增产15.8与30.0 kg·hm^(-2)。综上所述,化肥与秸秆或有机肥配施可提高潮土氮素库容与供氮能力。小麦、玉米产量随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与碱解氮含量的提高呈线性增长,小麦产量与酸解总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典型潮土区地力培育与粮食丰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施肥 土壤氮素指标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典型覆膜作物地膜残留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郭战玲 张薪 +3 位作者 寇长林 杨占平 张香凝 李太魁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8-61,71,共5页
2011 -2 0 1 4 年采用问卷调查及取样检测方法对河南省典型覆膜作物(花生、棉花)地膜残留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定点试验监测方法研究地膜残留系数,以期为河南省地膜残留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河南省花生、棉花覆... 2011 -2 0 1 4 年采用问卷调查及取样检测方法对河南省典型覆膜作物(花生、棉花)地膜残留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定点试验监测方法研究地膜残留系数,以期为河南省地膜残留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河南省花生、棉花覆膜种植区土壤耕层地膜残留量为6.8 ~37 . 3 kg/ hm^2,平均值为2 0 . 4 kg/ hm^2.花生地块地膜平均残留量为2 4 . 9 kg/ hm^2,棉花地块为13.5kg/ hm^2.不同取样点地膜残留量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与作物类型、地膜用量、覆膜比例、覆膜年限、土壤质地及回收情况有关,地膜用量越大、覆膜比例越高、覆膜年限越长,地膜回收率越低,地膜残留污染的风险越大;棉花地块的地膜残留量明显低于花生地块.花生和棉花地块的地膜残留系数分别为0 . 7 1 % 和1. 1 1 % .目前,河南省花生、棉花覆膜种植区地膜污染状况较轻,但如果不注重地膜回收工作,残留量会逐年增加,成为地膜残留污染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花生 棉花 残留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土区小麦高产与环境友好的磷肥施用量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郭战玲 寇长林 +3 位作者 杨占平 马政华 骆晓声 沈阿林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55,共4页
为了确定河南省潮土区小麦合理的磷肥施用量,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磷量处理对小麦产量、土壤有效磷残留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及地上部吸磷量,但过量施磷抑制小麦产量提高。随着施磷量增加,... 为了确定河南省潮土区小麦合理的磷肥施用量,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磷量处理对小麦产量、土壤有效磷残留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及地上部吸磷量,但过量施磷抑制小麦产量提高。随着施磷量增加,小麦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施磷(P2O5)量90 kg/hm2处理最高,180 kg/hm2处理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磷肥利用率逐渐下降,耕作层土壤Ca Cl2-P、Water-P、Olsen-P残留量增加,土壤磷素盈余量增加。综合考虑小麦产量、有效磷残留量及磷肥利用率,90~180 kg/hm2是小麦高产与环境友好双赢的磷肥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磷肥 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土区小麦高产与环境友好的施氮量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郭战玲 寇长林 +3 位作者 张香凝 杨占平 马政华 沈阿林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5-49,共5页
为了确定河南省潮土区小麦高产与环境友好双赢的施氮量,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地上部吸氮量和土壤无机氮残留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小... 为了确定河南省潮土区小麦高产与环境友好双赢的施氮量,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土壤无机氮残留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地上部吸氮量和土壤无机氮残留量。随着施氮量增加,小麦产量先增加后降低,以施氮量250 kg/hm^2处理最高,200 kg/hm^2和300 kg/hm^2处理次之,三者差异不显著;小麦地上部吸氮量先增加后降低;氮肥利用率逐渐下降,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增加,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考虑小麦产量、土壤硝态氮残留及氮肥利用率,162.2-250 kg/hm^2是小麦高产与环境友好双赢的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氮肥 环境安全 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战玲 沈阿林 +2 位作者 寇长林 马政华 王守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5-189,共5页
选择近年来在河南推广的8个小麦品种,在低氮和高氮2个水平下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品种的产量都有所提高,提高的幅度与品种对氮的敏感性有关。在2个氮水平下,8个小麦品种氮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选择近年来在河南推广的8个小麦品种,在低氮和高氮2个水平下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品种的产量都有所提高,提高的幅度与品种对氮的敏感性有关。在2个氮水平下,8个小麦品种氮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郑麦004号、太空6号、郑麦9023、周麦16号和豫麦50号在2个氮水平下的氮效率都较高。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氮水平下,氮效率主要由氮吸收效率决定,在高氮水平下则由氮吸收效率和氮利用效率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氮吸收效率 氮利用效率 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氮素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翔 李刘杰 +2 位作者 张新友 毛家伟 李珍 《花生学报》 2010年第2期41-44,共4页
简述了氮素对花生碳氮代谢及生物固氮的影响、氮素与其他营养元素配施效应、花生氮肥施用技术等研究新进展,并对今后花生氮素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 碳氮代谢 根瘤固氮 氮肥施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不同土壤类型烤烟吸钾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家伟 韩锦峰 +2 位作者 张翔 李国平 高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49,共4页
为探讨不同土壤类型对烤烟钾吸收特性的影响,给河南省各烟区科学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黄褐土、褐土和红黏土3种土壤类型烤烟的钾吸收状况。结果表明,黄褐土、褐土和红黏土施钾处理与不施钾相比,在移栽后60d烤烟... 为探讨不同土壤类型对烤烟钾吸收特性的影响,给河南省各烟区科学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黄褐土、褐土和红黏土3种土壤类型烤烟的钾吸收状况。结果表明,黄褐土、褐土和红黏土施钾处理与不施钾相比,在移栽后60d烤烟生物学性状指标都有一定的提高,3种土壤类型的施钾处理烤烟干物质积累强度表现为红黏土>褐土>黄褐土。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烟株中各部位全钾含量,褐土施用钾肥对叶片中钾含量的提高最显著,移栽后90d的烤烟叶片钾含量为3.404%。3种土壤类型施钾处理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均呈现初期迅速增加后期逐渐下降的过程,褐土的速效钾含量下降最多(33.0mg/kg)。黄褐土、褐土和红黏土钾肥利用率分别为15.24%、40.96%和38.85%。因此,在褐土上应特别注意钾素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土壤类型 烤烟 吸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潮土区主要粮食生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伟锋 武继承 和爱玲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48,共3页
为探讨河南省的粮食生产潜力,发掘限制粮食产量的限制因子,以通许和延津2个县的潮土区试验为例,在对试验区的光、温、水、土诸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河南省潮土区粮食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河南潮土... 为探讨河南省的粮食生产潜力,发掘限制粮食产量的限制因子,以通许和延津2个县的潮土区试验为例,在对试验区的光、温、水、土诸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河南省潮土区粮食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河南潮土区粮食生产潜力为15 535-21 927kg/hm2,粮食生产潜力指数在0.21-0.67。进一步分析出限制粮食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水分,其次为温度和土壤,并提出了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区 粮食生产潜力 资源限制因子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拮抗及ITS序列分析的河南香菇主产区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崔筱 刘芹 +6 位作者 孔维丽 张玉亭 胡素娟 王彦坡 康源春 孔维威 袁瑞奇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1-38,共8页
应用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域(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及拮抗法对河南食用菌主产区香菇栽培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遗传多样性。以收集的41个香菇栽培菌株为样本,两两之间进行拮抗测试分析,提取DNA并进行PCR扩增、回收、测序... 应用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域(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及拮抗法对河南食用菌主产区香菇栽培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遗传多样性。以收集的41个香菇栽培菌株为样本,两两之间进行拮抗测试分析,提取DNA并进行PCR扩增、回收、测序,采用比对邻接法(neighbor-joinging,NJ)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16个差异菌株拮抗现象明显,其余菌株无拮抗或者拮抗不显著,41个香菇菌株初步分为16个不同菌株及7个不同亚种;ITS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将41个香菇品种聚为独立进化的4个大类,即3个不同的菌株和8个不同的亚种,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0.0065,与Pleurotus ostreatus(KY962509)种间遗传距离为0.3740。综上所述,“ITS+拮抗法”结合可以明确区分菌株间拮抗、无拮抗及拮抗不明显现象基因序列的相似度、遗传距离的差异及亲缘关系的远近,为香菇品种的鉴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ITS 拮抗鉴定 遗传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农业区不同田间集雨措施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史福刚 武继承 杨永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1-64,共4页
分别对冬小麦和夏玉米进行了不同田间集雨措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起垄可使垄背土壤变得疏松,孔隙度增大,有利于土壤通气透水,增加土壤水库容。这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并可以减少地表径流使表土土壤结构体免遭破坏。因... 分别对冬小麦和夏玉米进行了不同田间集雨措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起垄可使垄背土壤变得疏松,孔隙度增大,有利于土壤通气透水,增加土壤水库容。这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并可以减少地表径流使表土土壤结构体免遭破坏。因土壤贮水能力增加、地形对降水的再分配、土壤水的运移及蒸发强度的不同,使更多水分可以被作物利用。秸秆覆盖也可以缓冲雨滴的冲击力而减弱对土壤结构体的破坏,并且可以减少土壤水的蒸发损失。冬小麦生育期由于降水较少且强度不大,田间地形对降水的再分配效果不明显;而在没有覆盖措施的情况下因加快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会降低冬小麦降水利用率。垄沟种植对夏玉米有明显的增产效应,而覆盖的效应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集雨 旱作农业 垄沟种植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8
15
作者 聂胜委 郭占玲 +2 位作者 张巧萍 张玉亭 吕书凡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599-602,共4页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据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南省的秸秆资源量、分布区域及利用途径进行了较为客观详细的阐述,针对不同类型的作物秸秆(如小麦、玉米、水稻、花生)从分布的地域性、分布密度、可搜集量以及利用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据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南省的秸秆资源量、分布区域及利用途径进行了较为客观详细的阐述,针对不同类型的作物秸秆(如小麦、玉米、水稻、花生)从分布的地域性、分布密度、可搜集量以及利用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秸秆资源存在总量大,利用及分布在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利用率整体偏低等特点;并提出了提高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方向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资源 分布现状 利用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优质烤烟生产体系中的养分管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翔 宝德俊 毛家伟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4-146,166,共4页
简述了河南优质烤烟生产体系中的养分管理技术研究背景历程、阶段性研究结果及其应用情况;根据目前烤烟生产体系中的养分管理技术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今后优质烤烟养分管理技术研究重点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关键词 河南 烤烟 生产 养分管理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在瓜菜工厂化育苗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凯 杨凡 +4 位作者 段亚魁 唐艳领 蔡毓新 史宣杰 原玉香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对于根系的健康发育、植株的茁壮生长意义重大。在瓜菜工厂化育苗过程中,幼苗根系生长空间小,持水保肥能力弱,微生态环境差,目前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热点逐渐聚焦在通过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或添加微生物有机肥来调控... 植物根际微生态环境对于根系的健康发育、植株的茁壮生长意义重大。在瓜菜工厂化育苗过程中,幼苗根系生长空间小,持水保肥能力弱,微生态环境差,目前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热点逐渐聚焦在通过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或添加微生物有机肥来调控瓜菜幼苗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期达到活化养分、防控病害、促进幼苗生长的目的。笔者阐述了植物根际微生物的作用及其在瓜菜工厂化育苗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菜 植物根际促生菌 根际环境 工厂化育苗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牛养殖业废弃物资源产业化结合途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聂胜委 张巧萍 +2 位作者 王二耀 张玉亭 何宁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1949-1953,1958,共6页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总结归纳了当前牛养殖业废弃物研究的分布情况;以统计资料为基础,阐述了河南省牛养殖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截至2016年底,牛养殖数量大的(≥40万头)有南阳、驻马店、开封、洛阳、商丘、周口6个地市,其中,牛养殖数量以南...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总结归纳了当前牛养殖业废弃物研究的分布情况;以统计资料为基础,阐述了河南省牛养殖业的区域分布情况,截至2016年底,牛养殖数量大的(≥40万头)有南阳、驻马店、开封、洛阳、商丘、周口6个地市,其中,牛养殖数量以南阳最多,出栏数、存栏数分别为93.94万,113.97万头。介绍了牛养殖业废弃物与种植业、园艺瓜菜产业、食用菌、其他养殖业以及产业资源化利用途径;最后对河南省牛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养殖业 废弃物 资源化 利用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序列对河南省山区部分野生食药用菌种质资源鉴定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筱 付晓雨 +7 位作者 胡素娟 宋志波 刘芹 孔维威 康源春 袁瑞奇 张玉亭 孔维丽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8,共8页
为了对收集的河南省野生食药用菌资源开展分类鉴定,应用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方法对收集于不同地区的51株野生食用菌菌株进行鉴定,基于NJ(Neighbour-Joining)法构建rDNA ITS1、ITS4序列的分子进化系统树,同时对相... 为了对收集的河南省野生食药用菌资源开展分类鉴定,应用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方法对收集于不同地区的51株野生食用菌菌株进行鉴定,基于NJ(Neighbour-Joining)法构建rDNA ITS1、ITS4序列的分子进化系统树,同时对相同属间各菌株ITS序列进行比对分析。NCBI数据库比对结果表明,51个菌株的核酸序列相似性在92.9%~100%,隶属于2个亚纲5目14科14属28种;遗传进化树分为3个分支,侧耳属(Pleurotus)的盖囊侧耳(Pleurotus cystidiosus)单独聚为一支,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哥伦比亚侧耳(Pleurotus columbines)、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和美味侧耳(Pleurotus sapidus)聚为第二支,丝膜菌属(Cortinarius)、马勃属(Lycoperdon)、口蘑属(Tricholoma)、乳牛肝菌属(Suillus)、灵芝属(Ganoderma)、乳菇属(Lactarius)等聚为第三支,种间各自聚为小支,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侧耳属的25个菌株为6个差异菌株,丝膜菌属、马勃属、口蘑属、乳牛肝菌属、灵芝属、乳菇属等的18株菌株为14个差异菌株。本研究为深入了解河南省野生资源分布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食药用菌 鉴定分析 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管秀娟 武继承 杨永辉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1期33-38,共6页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依据PSR框架模型,结合河南省区域环境及土地利用特点,构建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1990年、1995年、2000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7个时...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依据PSR框架模型,结合河南省区域环境及土地利用特点,构建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1990年、1995年、2000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7个时段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生态安全呈现先下降后回升态势,安全等级处于Ⅳ~Ⅴ级,安全状态从风险下降到恶化态;2003年是农业生态安全变化的转折点,从2003年起,农业生态安全有所回升。最后分析了影响河南省生态安全的主要胁迫因子,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农业可持续发展 动态评价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