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浅析——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
罗鹏
李国领
|
《农业科技通讯》
|
2019 |
4
|
|
2
|
小麦小孢子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
付亮
徐鹏亮
李洋
周思远
范永胜
马华平
郭战备
李永珍
蒋志凯
胡卫国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面团黏性与小麦醇溶蛋白组成关系研究 |
曹颖妮
王俊艳
辛玉杰
赵光华
冯丹
胡卫国
裴金花
王红旗
尹海燕
刘冬梅
王允
郑嘉
曹成
刘继红
|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河南省60a来小麦品种株型和光合特性的遗传改良研究 |
常萍
张煜
张建周
胡琳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5
|
2000-2020年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亲本利用和亲缘关系研究 |
王会伟
李国领
李居政
张建周
何盛莲
李琴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6
|
基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小麦燕麦类似蛋白TaALP-4A互作蛋白分析 |
何宁
晁岳恩
王沙沙
黄超
汪庆昌
宋晓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从河南省小麦品种的表现及利用现状谈科学用种 |
赵虹
王西成
范和君
田云峰
皮杰恩
纪利坤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
1997 |
0 |
|
8
|
小麦品质生态及品质区划研究 Ⅰ.河南省小麦品质现状及地区差异 |
王绍中
李春喜
章练红
崔转玲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39
|
|
9
|
黄淮南片育成小麦品种(系)的穗发芽抗性研究 |
张玉娥
王岩
胡卫国
杨剑
王西成
曹廷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高产广适专用型小麦新品种郑麦0926的选育及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
张丹
相志国
李金仓
赵献林
杨红珊
赵永英
|
《农业科技通讯》
|
2025 |
0 |
|
11
|
河南省小麦品种春化特性和光周期特性的研究 |
郑少萌
许为钢
方宇辉
李正玲
李春鑫
张煜
齐学礼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2
|
不同茬口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转运、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
王海洋
靳海洋
宋航
潘秀燕
闫雅倩
杨习文
曾昭海
臧华栋
郑念
李向东
贺德先
|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3
|
近十年河南省半冬性小麦品种育种特点及性状演变分析 |
李春盈
齐建双
张建周
刘明
|
《耕作与栽培》
|
2024 |
0 |
|
14
|
花后喷施氨基酸螯合锌对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合成积累的影响 |
张博文
靳海洋
许海霞
郑飞
何宁
苏亚中
赵国建
程红建
程西永
李向东
|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优质小麦品种郑麦158不同发育时期籽粒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 |
王沙沙
何宁
晁岳恩
王刚
李艳
张伊欣
|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小麦γ-醇溶蛋白基因Tagli-γ-11的克隆及其互作蛋白质分析 |
王沙沙
何宁
汪庆昌
黄超
宋晓
晁岳恩
|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洋麦91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
邓旭先
张丹
贺元晴
黄彦宗
|
《农业科技通讯》
|
2025 |
0 |
|
18
|
小麦超高产品种筛选的研究初报 |
王绍中
赵虹
王西成
范和君
田云峰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65
|
|
19
|
大麦DNA导入小麦产生抗白粉病变异的遗传研究 |
阎新甫
刘文轩
王胜军
王西成
王锡锋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35
|
|
20
|
关中地区小麦品种产量与产量结构遗传改良的研究 |
许为钢
胡琳
吴兆苏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