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李菲 栗燕 张开明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5期201-203,206,共4页
“花卉学”是园林、风景园林、观赏园艺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专业型人才的功能。对于农林类院校,能否扎根当地,把园林花卉教学和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在教学过程中... “花卉学”是园林、风景园林、观赏园艺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专业型人才的功能。对于农林类院校,能否扎根当地,把园林花卉教学和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增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树立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主人翁意识,是上好这门课程的关键问题。针对“花卉学”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将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探究以服务地方特色产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实践推动课堂理论教学,使课程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园林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卉学 实践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 服务地方特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 河南农业大学 作品选登
2
作者 侯锐 王玉 +1 位作者 张磊 张云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I0005-I000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河南农业大学新旧校区景观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鲁黎明 张晨曦 +1 位作者 杨芳绒 张艺鸽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5期196-200,共5页
以河南农业大学新旧校区为研究对象,应用AHP法建立景观评价模型。将总体景观、建筑及小品景观、植物景观、人性化景观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选取新旧校园多处景观样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认为,新老校区的景观均属于Ⅲ级,评价标... 以河南农业大学新旧校区为研究对象,应用AHP法建立景观评价模型。将总体景观、建筑及小品景观、植物景观、人性化景观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选取新旧校园多处景观样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认为,新老校区的景观均属于Ⅲ级,评价标度为一般,新校区(3.4825)的综合评价得分优于老校区(3.305)。总体景观方面,老校区综合评分(3.68)稍高于新校区(3.56);植物景观方面,老校区(3.70)在各个方面均优于新校区(3.12);建筑及小品景观方面,偏向于新校区(3.98)欧式风格建筑,小品景观更受欢迎;人性化景观方面,新校区(3.27)高于旧校区(3.12)。人性化景观在校园景观评价中处于重要地位,建筑及小品景观的重要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评价 校园景观 植物景观 人性化景观 AHP法 河南农业大学新旧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市文化路校区生境划分与营造
4
作者 汤瑶 郭玲子 +1 位作者 徐恩凯 田国行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23-131,共9页
以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市文化路校区为例,在校园内选取70个样点,采用植物冠层仪(CI-110)拍摄了107张鱼眼镜头照片获取SVF数据,分析校园内各场地空间围合程度,并在Rhino软件中建立校园模型,使用Ladybug参数化插件,模拟校园场地的日照时长,... 以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市文化路校区为例,在校园内选取70个样点,采用植物冠层仪(CI-110)拍摄了107张鱼眼镜头照片获取SVF数据,分析校园内各场地空间围合程度,并在Rhino软件中建立校园模型,使用Ladybug参数化插件,模拟校园场地的日照时长,找出其对绿地生长所需生态因子的影响。最终从城市局地气候、城市空间组成、空间形态、空间围合程度和场地设计因素5个方面,将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市文化路校区划分成15种生境类型。其中,种类最多的生境类型为建筑旁绿地生境,共7种,面积最大的生境类型为室外运动场生境,占36.7%。根据场地条件提出30条生境营造策略,以此来改善校园绿地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生境 生态因子 Ladybug插件 城市局地气候 城市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承洪韧性的校园绿地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文化路校区为例
5
作者 刘汉宇 张雯 +1 位作者 邢浩杰 刘保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70-75,共6页
通过整理国内外有关承洪韧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提升城市承洪韧性的策略与方法,并以此为导向构建校园绿地承洪韧性体系,并以郑州老城区的河南农业大学文化路校区为研究区域,应用SWMM模型模拟验证了该区域在不同暴雨重现期下,经过承洪韧... 通过整理国内外有关承洪韧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提升城市承洪韧性的策略与方法,并以此为导向构建校园绿地承洪韧性体系,并以郑州老城区的河南农业大学文化路校区为研究区域,应用SWMM模型模拟验证了该区域在不同暴雨重现期下,经过承洪韧性策略改造前后的暴雨径流总量的控制率、洪峰的削减率、外排总量的削减雨洪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洪韧性 校园绿地 SWMM 雨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森林公园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6
作者 宋玉培 胡宗上 田国行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55-61,共7页
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的河南省92个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最近邻距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指数和规模度指数5种方法,依托GIS平台分析其空间布局,并结合定性分析,概括河南省森林公园发展进程。结果表明,河南省森林... 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的河南省92个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最近邻距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指数和规模度指数5种方法,依托GIS平台分析其空间布局,并结合定性分析,概括河南省森林公园发展进程。结果表明,河南省森林公园整体呈集聚型分布,空间布局极不均衡;空间分布密度呈明显的差异性,整体特征为“T”字形;森林公园空间分布规模指数较高地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和北部,良好的资源优势、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优势是助推森林公园保护、利用和发展的有利因素;河南省森林公园发展进程总结为4个重要发展阶段。提出发挥集群效应,形成优势互补,提升服务能力,打造亮点,迎接全新需求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空间布局 森林旅游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插花艺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7
作者 石力匀 李南 +1 位作者 杨辉 申玉晓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9期152-156,共5页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发挥其在农林院校中美育浸润、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的作用,支撑园林、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梳理“插花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目标需求,搭建了虚拟仿真插花平台,并与线上慕课、...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发挥其在农林院校中美育浸润、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的作用,支撑园林、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梳理“插花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目标需求,搭建了虚拟仿真插花平台,并与线上慕课、公众号、线下课堂教学多形式相结合,构成了“线上+线下”“理论+实践”“虚+实”“第一课堂+第二、三课堂”等多维立体的教学体系,实现学生沉浸式、互动式、泛在式的自主探索学习模式。同时,将美育思政、创新创业等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提高了学生在“插花艺术”课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综合人文等高维能力,从而促进插花艺术“课、岗、赛、创”协同育人的发展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美育思政 颗粒化教学资源 创新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理念下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中农业文化元素的融入路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田甜 王鹏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01-105,112,共6页
以文旅融合为研究背景,以农业文化元素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例,对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中农业文化元素的融入进行分析,从而在这种模式引导下,打造出更具深度和特色的农业观光景观。提出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应当... 以文旅融合为研究背景,以农业文化元素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例,对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中农业文化元素的融入进行分析,从而在这种模式引导下,打造出更具深度和特色的农业观光景观。提出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从而将其农业结构、基础设施、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多元融合和立体交叉,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开创农业园区规划和发展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理念 农业观光园 景观设计 农业文化元素 融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农区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特征及乡村振兴路径——以河南省扶沟县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文倩 韩婧 +1 位作者 范利瑶 蔡天毅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3,共7页
以平原农区河南省扶沟县为研究区,通过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和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析农产品生产、非农经济发展、人居生活、社会保障和生态保育5类乡村地域功能的空间格局特征,并结合优势功能法综合划分乡村地... 以平原农区河南省扶沟县为研究区,通过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和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析农产品生产、非农经济发展、人居生活、社会保障和生态保育5类乡村地域功能的空间格局特征,并结合优势功能法综合划分乡村地域功能类型区。结果表明:(1)扶沟县乡村地域多功能整体上表现出“社会保障功能最强,生态保育功能较强,非农经济发展、人居生活和农产品生产功能相对较弱”的位序特征,并且各类功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2)基于优势功能识别结果,将扶沟县14个乡镇划分为综合型、单功能主导型和双功能并重型3种功能类型区,并按照“强化优势、补齐短板”的思路,提出分区差异化发展对策,为推进扶沟县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和分析策略可为平原农区其他类似县域明确乡村地域功能特征、探寻乡村振兴科学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多功能 功能类型区 乡村振兴 扶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滩区园林植物设计及生态修复研究——以河南省长垣市黄河滩区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双 王晗 +1 位作者 李倩倩 王鹏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1-148,157,共9页
黄河下游滩区是滩区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本研究以长垣市... 黄河下游滩区是滩区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场所。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本研究以长垣市黄河滩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为案例,剖析研究区域生态现状,分析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最终提出基于“三滩分治”理念的植物种植规划策略:(1)植物规划设计原则;(2)“三滩分治”理念的形成;(3)植物种植规划总体布局;(4)基于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配置;(5)嫩滩生态修复策略。以期通过针对滩区提出的生态修复研究策略和植物配置方案,为黄河下游滩区植被的修复与生态治理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景观 黄河下游 滩区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AHP的洛阳市龙门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莹玉 孙林林 +1 位作者 高健康 卫红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97-102,197,共7页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风景区的无节制开发,风景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以洛阳市龙门风景名胜区为例,选取9个生态敏感性因子,利用GIS法和AHP法,进行生态敏感性单因子等分析。结果表明,龙门风景名胜区整体生态敏感性中,不敏感区面积...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风景区的无节制开发,风景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以洛阳市龙门风景名胜区为例,选取9个生态敏感性因子,利用GIS法和AHP法,进行生态敏感性单因子等分析。结果表明,龙门风景名胜区整体生态敏感性中,不敏感区面积为462.29 hm^(2),占比14.58%;低敏感区面积为921.23 hm^(2),占比29.05%;中敏感区面积为787.69 hm^(2),占比24.84%;高敏感区面积为635.74 hm^(2),占比20.05%;极敏感区面积为363.86 hm^(2),占比11.48%,高敏感性和极敏感性区占比较高。通过量化分析,得出区域各因子对生态敏感性影响等级,并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AHP 龙门风景名胜区 生态敏感性 洛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锡尚林苑造园艺术的新江南园林范式探究与实践
12
作者 梁文玉 孔德政 +1 位作者 王文姬 甄月惠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2期225-230,共6页
为探究新江南园林的造园范式,丰富新江南园林造园理论和方法,增强新时期风景园林文化自信,以无锡市尚林苑为例,对其造景艺术特色、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新江南园林造景理念、方法和创新手段,认为无锡尚林苑以江南园林造园艺术理... 为探究新江南园林的造园范式,丰富新江南园林造园理论和方法,增强新时期风景园林文化自信,以无锡市尚林苑为例,对其造景艺术特色、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新江南园林造景理念、方法和创新手段,认为无锡尚林苑以江南园林造园艺术理论为指导,运用新材料、新格局,满足园林新功能,做到了对传统园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江南园林 造园艺术 植物配置 乡村旅游 尚林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和GM(1,1)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
13
作者 张瑶 李帅 王鹏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62-169,共8页
为探究洛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及主要影响因子,基于DPSIR模型,选取24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障碍度模型(ODM)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2010—2020年洛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洛... 为探究洛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现状及主要影响因子,基于DPSIR模型,选取24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障碍度模型(ODM)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2010—2020年洛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2010—2020年洛阳市土地生态安全呈上升趋势,2010—2017年波动幅度较小,2018年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大幅增加,从0.4805增加至0.6027;2020年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从临界安全等级上升至较安全等级,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耕地农药消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等指标因素是指数上涨的重要动力;权重最大的子系统为响应子系统,权重最大的单一指标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障碍因素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指标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来看,洛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将在2023年达到安全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指数 DPSIR模型 灰色系统GM(1 1)模型 障碍度模型(ODM) 河南省洛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柱型区域概念下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研究
14
作者 宋鑫淼 马超群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1期156-160,共5页
采用马尔科夫链、人口加权马尔科夫链、经济加权马尔科夫链和基于支柱型区域概念的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趋同俱乐部空间分布及演变趋势,得出:河南省县域存在低水平、中低水平、中等水平、中高水平及高水平5个... 采用马尔科夫链、人口加权马尔科夫链、经济加权马尔科夫链和基于支柱型区域概念的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趋同俱乐部空间分布及演变趋势,得出:河南省县域存在低水平、中低水平、中等水平、中高水平及高水平5个趋同俱乐部。其中,低水平和高水平趋同俱乐部最为稳定;低水平县域分布在豫东和豫南地区,发展依赖劳动力,高水平县域集中分布在中北部地区,发展依靠经济优势;以支柱型县域为邻时,各水平县域经济发展均表现出积极态势。最后提出:加强区域适配政策支持、助力趋同县域发展转型、支持支柱型区域高质量发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型区域 空间马尔科夫链 俱乐部趋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13种常绿灌木叶面微结构对大气颗粒物滞留能力的影响
15
作者 贺丹 原江琴 +4 位作者 高振飞 李朝梅 雷雅凯 刘艺平 董娜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523,共11页
【目的】探究园林植物叶面微结构对大气颗粒物滞留能力的影响,为城市园林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郑州市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和夹竹桃Nerium oleander等13种常绿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究园林植物叶面微结构对大气颗粒物滞留能力的影响,为城市园林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省郑州市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和夹竹桃Nerium oleander等13种常绿灌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级滤膜过滤法测定单位叶面积不同粒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TSP)、大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滞留量,利用扫描电镜、超景深显微镜观察叶面微结构,并对叶面微结构特征与颗粒物滞留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13种常绿灌木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留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滞尘能力最强的为火棘、八角金盘和夹竹桃,单位叶面积滞留量分别为2.59、2.23和1.97 g·m^(-2),为滞尘能力较弱的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和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的3.58~4.70倍。(2)颗粒物倾向于分布在靠近中脉和叶尖的位置上。叶表微结构观察发现:上表面存在沟槽、绒毛、凸起等多种结构,气孔大部分位于叶片下表面。这些结构协同作用影响植物对颗粒物的滞留,同时增加了叶表面的粗糙度。夹竹桃叶表面粗糙度最高(4.53μm),上表面有规则的半圆形凸起,下表面气孔凹陷且气孔面积较大,周围存在毛状组织,有助.于粉尘颗粒物的附着。(3)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面积、粗糙度、气孔长度与单位叶面积TSP、PM10和PM2.5滞留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气孔宽度、气孔面积与PM10和PM2.5滞留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在郑州市治理大气污染时,火棘、八角金盘和夹竹桃可作为优良的园林滞尘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灌木 颗粒物滞留 叶表面微形态特征 粗糙度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建成区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16
作者 张玲玲 谢珊珊 +5 位作者 高嘉惠 孔维汉 杜冲 刘艺平 冯艳 孔德政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2-433,共12页
【目的】探究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郑州市植物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建成区设置349个样本点,构建一个覆盖整个区域的梯度分析系统。通过获取各样本点的植物种类、数量及... 【目的】探究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郑州市植物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建成区设置349个样本点,构建一个覆盖整个区域的梯度分析系统。通过获取各样本点的植物种类、数量及其生长环境等数据,经统计与分析,解析郑州市建成区植物多样性梯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研究范围内植物种类共计110科357属596种。乔灌草种类比例为1∶1.17∶3.45;乡土与外来树种比例为1∶3.08。蔷薇科(Rosaceae)、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Poaceae)、木樨科(Oleaceae)和豆科(Fabaceae)为优势科。以环为单元的梯度下,栽培植物和自生植物分别在第8环和第9环达到最高;其他不同植物类群物种丰富度呈单峰或双峰等分布形态。此外,植物物种多样性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这与环境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房价及500 m范围内不透水率等对植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结论】揭示了郑州市建成区植物多样性的梯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其中城市化特征因子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梯度 分布格局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钙依赖性蛋白激酶基因PlCDPK24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17
作者 贺丹 尤啸龙 +5 位作者 周平西 华超 郭浩楠 张明星 王警琨 何松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2-613,共12页
【目的】在芍药中克隆钙离子(Ca^(2+))响应基因PlCDPK24并进行表达分析,为探究CDPK基因调控芍药远缘杂交花粉管生长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已有芍药转录组RNA-seq数据库对钙依赖性蛋白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以芍药‘粉玉奴’柱头为试... 【目的】在芍药中克隆钙离子(Ca^(2+))响应基因PlCDPK24并进行表达分析,为探究CDPK基因调控芍药远缘杂交花粉管生长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已有芍药转录组RNA-seq数据库对钙依赖性蛋白基因家族进行鉴定,以芍药‘粉玉奴’柱头为试验材料克隆PlCDPK24基因,对其基因结构及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生信分析;通过亚细胞定位确定其在细胞内作用的位置;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PlCDPK24在芍药柱头内花粉管生长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对Ca^(2+)以及Ca^(2+)抑制剂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的响应。【结果】鉴定筛选出15个在杂交不亲和组合中高表达的PlCDPK基因,基因编码区均含有STKc-CAMK结构域、EF-hand手性结构域以及motif 1~10,其中芍药PlCDPK24与在拟南芥中已报道花粉管生长相关AtCDPK24同源,其基因序列完整,长1599 bp,编码532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5.69,是一种带负电荷的亲水性蛋白。PlCDPK24定位在细胞核,且与牡丹PsCDPK24蛋白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相比于芍药其他部位,PlCDPK24在芍药柱头高表达;相比于自交组合,PlCDPK24在杂交后期(24和36 h)表达量显著上调,显著高于自交后期的表达;Ca^(2+)以及Ca^(2+)抑制剂EGTA处理后的杂交柱头,PlCDPK24的表达量相对于自交柱头显著上调,Ca^(2+)及EGTA处理均会不同程度降低PlCDPK24的表达量。【结论】PlCDPK24可能参与调控了花粉在柱头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远缘杂交不亲和 钙依赖性蛋白激酶 基因克隆 花粉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与花韭花朵开放过程的解剖观察
18
作者 逯久幸 朱晓仪 +5 位作者 王珂珺 刘梦 许朵朵 赵理想 李永华 刘红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5,共9页
【目的】花的开放过程伴随着各种花器官,特别是花瓣的协调运动,然而花瓣运动和花朵开放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百合和花韭花朵开放的物理过程和表皮细胞解剖观察,探讨两者花瓣开放运动机理与解剖结构的异同。【方法】以东方百合... 【目的】花的开放过程伴随着各种花器官,特别是花瓣的协调运动,然而花瓣运动和花朵开放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百合和花韭花朵开放的物理过程和表皮细胞解剖观察,探讨两者花瓣开放运动机理与解剖结构的异同。【方法】以东方百合“西伯利亚”和花韭“玫红”为试验材料,结合解剖学和生理学方法,测量不同开放时期的花瓣长度,统计细胞数量,并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分析影响花朵开放的影响因素。【结果】百合花朵开放过程分为5个时期(S1~S5),S1—S5期花瓣长度逐渐增长且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S1—S2期细胞数量明显增长且内表皮细胞数量增长显著大于外表皮,但S2—S5期细胞数量增长不明显。花韭花朵开放过程分为3个过程(T1~T3),T1—T3期花瓣长度和细胞形态均无明显变化,在T1和T3时期,内表皮细胞数量大于外表皮细胞数量,但T2期则相反。【结论】百合内外表皮细胞数量在S2期存在明显差异,促使百合花瓣突然绽放,S3、S4和S53个时期内外表皮细胞数量差异较小,可能是由于细胞的膨胀生长导致花瓣进一步开放,直到花朵枯萎凋谢;花韭在T2时期外表皮细胞数量明显大于内表皮,在T3时期内表皮细胞数量明显大于外表皮,推测花瓣两侧细胞数量不对称增长是导致花韭在T2期花朵开放T3期闭合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花韭 开花过程 解剖观察 花瓣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生”系统动态耦合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以长株潭地区为例
19
作者 卢洁 焦胜 +1 位作者 牛彦合 杨雨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8-44,共7页
目前针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研究相对宏观,难以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由斑块状的脆性结构向网络化的稳态结构转变。文章剖析了国土空间与“三生”系统的动态关系,对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生产、生活与生态子系统进行空间网络特征分析和冲... 目前针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研究相对宏观,难以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由斑块状的脆性结构向网络化的稳态结构转变。文章剖析了国土空间与“三生”系统的动态关系,对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生产、生活与生态子系统进行空间网络特征分析和冲突点识别,提出了基于“三生”系统动态耦合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方法,并探索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模式,从而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构建提供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国土空间规划 “三生”系统 动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6处理对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烟草酶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邢国珍 孟南 +2 位作者 王晓军 李海霞 刘华山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126-128,共3页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正常对照(正常土壤+清水)、胁迫对照(胁迫土壤+清水)、修复处理(胁迫土壤+DA-6),于烟草8叶期,研究DA-6喷施对二氯喹啉酸胁迫烟草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蔗糖转化酶(Inv)和三磷酸腺苷酶(ATP)活性的影响...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正常对照(正常土壤+清水)、胁迫对照(胁迫土壤+清水)、修复处理(胁迫土壤+DA-6),于烟草8叶期,研究DA-6喷施对二氯喹啉酸胁迫烟草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蔗糖转化酶(Inv)和三磷酸腺苷酶(AT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烟草叶片中3种酶活性为正常>DA-6修复>危害,表明DA-6喷施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的烟草烟叶中3种酶活性均高于危害烟株略低于正常烟株,DA-6处理危害烟株能增强烟株氮碳及能量的代谢,显示DA-6对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烟草3种酶活性具有一定的修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6 二氯喹啉酸 烟草 酶活性 修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