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容量的河南省资源环境公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邓素君 李青松 +1 位作者 王洪川 张少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0-204,共5页
文章基于生态环境容量,定量分析了河南省2007-2012年资源环境的公平性问题。结果表明:(1)近6年来,河南省基于生态容量的各指标基尼系数大小顺序为: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能源消耗>工业废水。其中前三者的基尼系数均大于0.4,超... 文章基于生态环境容量,定量分析了河南省2007-2012年资源环境的公平性问题。结果表明:(1)近6年来,河南省基于生态容量的各指标基尼系数大小顺序为: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气>能源消耗>工业废水。其中前三者的基尼系数均大于0.4,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平。河南省各地市在固体废弃物、废气排放和能源消耗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性;(2)郑州、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许昌、三门峡和济源等10个地市的4项生态负荷系数均大于1。这些地市是造成河南省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的不公平因子;(3)河南省整体能耗及污染物的排放不公平性受产业空间布局影响。河南省应兼顾"公平和效率",注重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容量 资源环境基尼系数 生态负荷系数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Tobit模型的河南省生态效率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青松 徐国劲 +2 位作者 邓素君 孙江伟 孟庆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4-199,共6页
从考虑污染变量角度运用SE-DEA模型对河南省2007-2012年的生态效率进行静态评价,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了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并结合Tobit回归探讨了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2012年河南省生态效率(静态)总体上呈平稳上... 从考虑污染变量角度运用SE-DEA模型对河南省2007-2012年的生态效率进行静态评价,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了生态效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并结合Tobit回归探讨了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2012年河南省生态效率(静态)总体上呈平稳上升趋势;河南省各地市(洛阳、许昌除外)生态效率(动态)呈现随时间进步特征,生态效率的改善主要是技术进步的作用所致,受技术效率变动影响较小;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是阻碍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而市场化程度显著促进了生态效率的提高;环境保护支出对生态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出口贸易和外商投资分别对生态效率产生一定的负向和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SE-DEA MALMQUIST指数 TOBIT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与农业资源意识的培养
3
作者 王宜伦 刘楠 任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84-185,188,共3页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增强对学生农业资源意识的培养是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本文介绍了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总结了多媒体教学、案例...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增强对学生农业资源意识的培养是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本文介绍了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总结了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和互动式教学三种教学方法;提出了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农业资源意识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利用 利用与管理 课程教学 资源意识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 培养学生 环境专业 管理课程 案例教学 综合性 新时期 实践性 创新性 必修课 总结 增强 特点 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濮阳市经济与环境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青松 邓素君 +2 位作者 郭子龙 孟庆香 郝晨晨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依据濮阳市2003-2012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各个环境指标的模型,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探析了其环境污染成因。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呈现典型的倒"U&q...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依据濮阳市2003-2012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各个环境指标的模型,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探析了其环境污染成因。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呈现典型的倒"U"型,刚跨过拐点,随着人均GDP的增长,排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工业烟尘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则为正"U"型,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其排放量呈现先下降又上升的趋势;工业烟尘排放量与经济规模显著正相关。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是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原因。技术因素在减少工业废水排放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高烟尘排放行业并不足以抵消行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濮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营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5
作者 李金峰 聂兆君 +2 位作者 赵鹏 高巍 刘红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9-656,共8页
硒作为人类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也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但硒缺乏和硒污染均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文章从硒的生物学功能、硒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含量安全标准、土壤中硒的含量及有效性、植物中硒的含... 硒作为人类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也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但硒缺乏和硒污染均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文章从硒的生物学功能、硒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含量安全标准、土壤中硒的含量及有效性、植物中硒的含量及吸收转运、硒与磷、硫的营养关系等进行综述,提出今后应加强土壤硒形态及形态转变、硒蛋白及含硒氨基酸分离和纯化、植物体内硒的生理生化作用机制及农作物富硒机理研究;同时,应从筛选富硒突变体入手,优选出富硒的植物新品种,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硒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物系统 有效性 含量 分布 吸收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双氢氧化物和镁铁铝改性蒙脱土去除水体中磷的吸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文豪 饶伟 +4 位作者 张亚楠 王代长 胡媛媛 张永全 黄国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61-2067,共7页
通过间歇式批实验和动力学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磷酸盐在镁铝双氢氧化物(Mg-Al-LDH)、钠基膨润土(Na-Mt)及镁铁铝改性膨润土(Mg-Al-Mt、Fe-Mt和Fe-Al-Mt)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pH4.5~9.0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Na-Mt,Fe-Mt和Fe-Al-Mt... 通过间歇式批实验和动力学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磷酸盐在镁铝双氢氧化物(Mg-Al-LDH)、钠基膨润土(Na-Mt)及镁铁铝改性膨润土(Mg-Al-Mt、Fe-Mt和Fe-Al-Mt)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pH4.5~9.0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Na-Mt,Fe-Mt和Fe-Al-Mt3种矿物对磷的吸附率相应减少,镁铝双氢氧化物对磷的吸附率有所增加;Mg-Al-LDH、Fe-Mt和Fe-Al-Mt的对磷吸附率约为95%,比Mg-Al-Mt高40%,比Na-Mt高80%。用Langmuir方程描述磷的等温吸附过程,最大吸附容量(Qm)大小顺序为Fe-Al-Mt>Fe-Mt>Mg-Al-LDH>Mg-Al-Mt>Na-Mt,b值大小依次为Mg-Al-LDH>Fe-Mt>Fe-Al-Mt>Mg-Al-Mt>Na-Mt,最大缓冲容量(Qmb)以Mg-Al-LDH的为最大,Na-Mt的为最小;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参数KF代表相对吸附容量,以Mg-Al-LDH的KF值最高,依次是Fe-Mt、Fe-Al-Mt和Mg-Al-Mt,Na-Mt的KF值最小,这与Qmb的结果一致;决定系数(R2)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更好地拟合铁改性蒙脱土和铁铝改性蒙脱土,而Freundlich方程对钠蒙脱土,双氢氧化物和镁铝改性蒙脱土的拟合效果要好。磷酸盐吸附过程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用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够更好的拟合改性蒙脱土和Mg-Al-LDH对磷的动力学吸附数据,其决定系数为0.999;Elovich方程拟合改性蒙脱土磷酸盐的吸附数据也有很好的相关性(R2为0.89~0.94)。Na-Mt矿物磷酸盐的吸附用抛物线扩散方程描述最为合适,原因可能是磷酸盐镶嵌在矿物层间是一个扩散过程,不涉及化学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双氢氧化物 镁铁铝改性蒙脱土 磷酸盐 等温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土区超高产田与高产田土壤肥力差异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宜伦 李慧 +2 位作者 韩燕来 张辉 谭金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7-201,共5页
为明确潮土区超高产田与高产田的土壤肥力差异,选取河南省温县、浚县和兰考县3个试验点,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及生物学状况等方面对超高产田和高产田的土壤肥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超高产田土壤容重普遍低于高产田,土壤孔隙度明... 为明确潮土区超高产田与高产田的土壤肥力差异,选取河南省温县、浚县和兰考县3个试验点,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及生物学状况等方面对超高产田和高产田的土壤肥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超高产田土壤容重普遍低于高产田,土壤孔隙度明显高于高产田;超高产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高产田无显著差异,土壤速效养分均显著高于高产田,其中,超高产田0~2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8.99 g/kg和142.75,42.93,246.47 mg/kg,分别比高产田高1.59%,10.64%,85.01%,33.40%;超高产田土壤细菌、自生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显著高于高产田,硝化细菌数量显著低于高产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超高产田 高产田 土壤容重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的营养与施肥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宜伦 任丽 +1 位作者 张许 孟彩霞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128,共3页
为推动芝麻的科学施肥,简要介绍了芝麻生长发育与营养施肥的关系。概述了近几十年来对芝麻营养特性、养分吸收和积累规律的研究现状。从合理施肥量、施肥时期、氮磷钾配比以及叶面喷肥等方面介绍了芝麻施肥技术,提出全面研究芝麻营养特... 为推动芝麻的科学施肥,简要介绍了芝麻生长发育与营养施肥的关系。概述了近几十年来对芝麻营养特性、养分吸收和积累规律的研究现状。从合理施肥量、施肥时期、氮磷钾配比以及叶面喷肥等方面介绍了芝麻施肥技术,提出全面研究芝麻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建立施肥指标体系、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实现芝麻平衡施肥、开发芝麻专用肥和芝麻专用缓/控释肥等研究方向与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营养 施肥 研究 现状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堆与覆盖工艺对猪粪秸秆堆肥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化党领 刘方 +1 位作者 李国学 江滔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0-216,共7页
为了解翻堆与覆盖工艺对堆肥过程及堆肥理化性质的影响,开展了70天的猪粪、秸秆冬季室外半敞开式自然通风堆肥试验。试验共设计6个处理,分别为翻堆频率1周1次、2周1次、不翻堆。每个翻堆处理均设覆盖和不覆盖2种方式。经过对多个指标测... 为了解翻堆与覆盖工艺对堆肥过程及堆肥理化性质的影响,开展了70天的猪粪、秸秆冬季室外半敞开式自然通风堆肥试验。试验共设计6个处理,分别为翻堆频率1周1次、2周1次、不翻堆。每个翻堆处理均设覆盖和不覆盖2种方式。经过对多个指标测定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翻堆工艺在加快堆体物料减量化(P=0.0001),加快堆体升温(P=0.0000)和有机质(TOM)降解(P=0.0080)方面影响极显著,并显著提高发芽率(GI)(P=0.0330),但同时导致氨气(NH3)的大量挥发,造成更多氮素(TN)损失(P=0.0190)。不同翻堆频率的处理在物料减量化、pH值、电导率(EC)、有机质降解率和发芽率指数方面差异不显著,而翻堆1周1次极显著缩短高温期(P=0.0000),显著加速氨气排放(P=0.0190)。覆盖可延长高温期(P=0.0001),当翻堆频率为2周1次和不翻堆时覆盖显著减少氨气挥发和氮素损失(P=0.0130),但同时减慢堆肥腐熟进程。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因素后认为:不覆盖,翻堆频率为2周1次的条件下冬季室外自然通风堆肥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中小型企业冬季堆肥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堆肥 降解 翻堆 覆盖 堆肥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气肥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宜伦 张倩 +2 位作者 刘举 李盼 任丽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365-1370,共6页
在介绍沼气肥养分组成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概述了沼气肥在主要粮食、果蔬及其他农作物上的应用现状,施用沼气肥可使作物增产4.82%~26.14%,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提高作物抗逆性。分析了沼气肥生产量低、成分复杂、... 在介绍沼气肥养分组成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概述了沼气肥在主要粮食、果蔬及其他农作物上的应用现状,施用沼气肥可使作物增产4.82%~26.14%,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提高作物抗逆性。分析了沼气肥生产量低、成分复杂、价值及经济效益尚需明确等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加强沼气肥科学研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和推行大中型沼气工程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肥 农作物 应用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施硒肥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芳 胡华锋 +4 位作者 刘巘 刘世亮 赵京 介晓磊 李德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为探讨微量元素硒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 L.)抵抗逆境环境的能力和机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基施硒肥用量对其草产量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硒可提高紫花苜蓿草产量,各生育期均以施硒量为0.45kg.hm-2草产量最高,... 为探讨微量元素硒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liva L.)抵抗逆境环境的能力和机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基施硒肥用量对其草产量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硒可提高紫花苜蓿草产量,各生育期均以施硒量为0.45kg.hm-2草产量最高,当施硒量再增加,草产量增幅反而降低;不同生育期其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施硒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施硒量为0.45kg.hm-2(Se4)时达到最大值;其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随施硒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其中施硒量为0.35kg.hm-2时,MDA含量最低。说明在施硒量较低时,硒提高了紫花苜蓿抗氧化作用的能力,而施硒量较高时,硒对其抗氧化能力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草产量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腐解对石灰性褐土酶活性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芳 王明娣 +4 位作者 刘世亮 介晓磊 刘红恩 冯梦龙 王代长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9-153,共5页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玉米秸秆腐解量与腐解时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秸秆添加量对石灰性褐土酶活性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腐解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在培养的第45天,腐解量可达45%左右,而45天后腐解速度明显... 通过室内培养,研究玉米秸秆腐解量与腐解时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秸秆添加量对石灰性褐土酶活性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腐解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在培养的第45天,腐解量可达45%左右,而45天后腐解速度明显下降。在腐解的前60d,常规秸秆添加处理的腐解速率小于加倍量秸秆添加量处理,而在培养后期处理间腐解速率无差异,且腐解速率均随腐解时间延长而减小。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但不同秸秆量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碱性磷酸酶活性随秸秆添加量增加而增大,且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质量分数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且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腐解 土壤酶活性 土壤有机质 土壤活性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磷配合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子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红恩 胡承孝 +2 位作者 聂兆君 孙学成 谭启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8-688,共11页
利用酸性黄棕壤进行连续2年的盆栽试验,研究了钼肥和磷肥配合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子粒含油量、油产量、蛋白质含量、硫甙和芥酸含量以及脂肪酸组分等品质指标的影响。钼肥和磷肥各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Mo0、0.15、0.30 mg/kg土和P2O50... 利用酸性黄棕壤进行连续2年的盆栽试验,研究了钼肥和磷肥配合施用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子粒含油量、油产量、蛋白质含量、硫甙和芥酸含量以及脂肪酸组分等品质指标的影响。钼肥和磷肥各设置3个水平,分别为Mo0、0.15、0.30 mg/kg土和P2O50、0.20、0.40 g/kg土,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施钼能够显著(P<0.05)提高油菜子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显著增加油菜子粒含油量、油产量及油酸、亚油酸含量,降低子粒硫甙、亚麻酸和硬脂酸的含量;施磷则能够极显著提高子粒产量和子粒油产量,显著增加生物学产量和亚油酸含量,降低芥酸、硫甙及二十碳烯酸的含量;钼肥和磷肥对提高油菜子粒产量、油产量和油酸含量,降低芥酸含量存在显著(P<0.05)的协同效应。因此,钼肥和磷肥在提高油菜产量、改善油菜子粒品质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且两者配合施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理特性、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介晓磊 杨先明 +3 位作者 刘世亮 化党领 刘芳 黄绍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7-163,共7页
在国家潮土肥力监测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监测基地18年不同施肥制度的基础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生长、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施用化肥处理的处理中,施用氮肥及与磷钾肥配施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 在国家潮土肥力监测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监测基地18年不同施肥制度的基础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生长、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施用化肥处理的处理中,施用氮肥及与磷钾肥配施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和不施氮肥(PK)处理,其中以NP和NPK最高;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处理中,以1.5MNPK和MNPK2处理最高;且氮磷配施、氮磷钾全量配施以及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提高了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P和NPK处理的小麦产量、穗粒数、穗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N和NK处理小麦千粒重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但小麦产量最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与NPK处理差异不显著,千粒重、穗数均高于NPK处理,以增施有机肥料(1.5MNPK)处理最明显;不同处理对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影响顺序是:NK>N>NP>NPK>PK,而对其产量影响顺序是:NP>NPK>NK>N>PK,长期施用NPK和有机肥配施的处理中,MNPK的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SNPK最低,说明施用有机肥料比秸秆还田更有利于氨基酸含量的提高。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出粉率影响较小,增施有机肥料对小麦的出粉率促进作用不明显,而对小麦面粉产量的影响较大,长期不施肥处理的面粉产量最低,而以NPK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小麦 生理特性 产量 面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褐土中磷锌交互作用及磷对锌吸附-解吸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忠珍 介晓磊 +4 位作者 刘世亮 刘芳 化党领 崔海燕 王代长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9-1085,共7页
采用室内培养和吸附解吸两种方法,研究了石灰性褐土中磷、锌交互作用.培养试验表明,在本研究浓度范围内,施磷明显提高了土壤中DTPA提取态锌含量,提高率为15%—134%,且这种作用在培养前3天之内就已经很明显,在整个培养期比较稳定.施锌也... 采用室内培养和吸附解吸两种方法,研究了石灰性褐土中磷、锌交互作用.培养试验表明,在本研究浓度范围内,施磷明显提高了土壤中DTPA提取态锌含量,提高率为15%—134%,且这种作用在培养前3天之内就已经很明显,在整个培养期比较稳定.施锌也增加了磷的有效性,这种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培养的第7天始)逐渐增强.施锌可减缓有效磷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吸附试验表明,石灰性褐土磷含量或磷吸附量的提高均可降低其对锌离子的吸附容量和吸附能力.吸附磷提高了KCl解吸的活性较高的锌量,降低了HCl解吸的专性吸附态锌(活性很低的锌)量,即磷含量(吸附量)增加了土壤中锌的有效性.因此,石灰性褐土中磷锌交互作用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土 交互作用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黄棕壤中钼磷配施对甘蓝型油菜苗期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红恩 胡承孝 +2 位作者 聂兆君 孙学成 谭启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8,共7页
利用酸性黄棕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钼磷配施对甘蓝型油菜苗期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和施磷均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地上部干物质重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油菜苗期叶片硝态氮含量;且钼肥... 利用酸性黄棕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钼磷配施对甘蓝型油菜苗期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和施磷均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地上部干物质重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油菜苗期叶片硝态氮含量;且钼肥和磷肥配施对促进油菜苗期碳氮代谢存在协同效应。钼肥和磷肥提高油菜光合速率的机制有所不同,钼肥主要提高叶肉细胞光合活性,而磷肥则增加气孔导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碳代谢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土中磷锌交互作用机制探讨及磷对锌吸附-解吸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芳 刘忠珍 +2 位作者 刘世亮 介晓磊 化党领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70-1776,共7页
采用室内培养和吸附解吸两种方法,探讨了潮土中磷、锌交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土壤中DTPA提取态锌质量分数随添加锌量的增加而增加,低磷质量分数处理可提高土壤锌有效性,但高磷质量分数处理却降低了土壤锌的有效性;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 采用室内培养和吸附解吸两种方法,探讨了潮土中磷、锌交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土壤中DTPA提取态锌质量分数随添加锌量的增加而增加,低磷质量分数处理可提高土壤锌有效性,但高磷质量分数处理却降低了土壤锌的有效性;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均随锌添加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在施锌25 mg.kg-1背景下,土壤中DTPA提取态锌质量分数随施磷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添加磷量小于180 mg.kg-1时,土壤DTPA提取态锌质量分数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但随添加磷量的增加,土壤DTPA提取态锌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当磷添加量大于540 mg.kg-1时,土壤DTPA提取态锌质量分数明显低于其他磷处理,说明当添加磷量小于180 mg.kg-1时,磷提高土壤中锌有效性的主要机制是二者竞争吸附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点位的竞争机制;当添加磷量大小540 mg.kg-1时,磷影响锌有效性的主要机制为沉淀作用。在土壤施磷量为180 mg.kg-1时,随添加锌质量分数的提高,土壤中速效磷质量分数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吸附-解吸研究表明,随土壤中速效磷质量分数的提高(27.60~2773.86 mg.kg-1),土壤对锌的吸附量先降低再增加,而KCl解吸的锌量却是先增加再降低。因此潮土中磷锌交互作用机制为,土壤中磷和锌质量分数均较低时,磷与锌有效性呈协同作用;当磷或锌质量分数过高时,协同作用减弱;磷和锌质量分数再增加二者的有效性将出现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交互作用机制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Cu、Zn、As在植株累积和土壤中垂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金峰 聂兆君 +5 位作者 赵鹏 刘世亮 于华 苏红丽 高巍 刘红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7-140,共4页
为了研究畜禽粪便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及对植株、土壤中重金属Cu、Zn、As含量变化的影响,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农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发现: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一定量的畜禽粪便,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 为了研究畜禽粪便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及对植株、土壤中重金属Cu、Zn、As含量变化的影响,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农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发现: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一定量的畜禽粪便,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及其产量构成要素,增产率达到17.23%,然而过量的畜禽粪便会导致冬小麦后期倒伏减产。另外,随着畜禽粪便配施量的增加,冬小麦植株各部位对重金属Cu、Zn、As的累积量及总累积量显著增加,同时重金属Cu、Zn、As含量在土壤垂直分布中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农业生产中配施畜禽粪便对食品安全及土壤环境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因此,合理施用畜禽粪便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效,实现粮食安全,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化型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冬小麦 重金属 累积量 土壤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液pH值对烟草苗期矿质营养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金峰 刘芳 +3 位作者 刘世亮 介晓磊 化党领 雷广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6-190,共5页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营养液对烟草主要几种矿质养分的吸收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养分形态与浓度一致条件下,当营养液的pH值由4.5升到8.5时,烟草生长量呈倒抛物线型变化,在pH值为6.5时烟株干物质积累量最大。...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营养液对烟草主要几种矿质养分的吸收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养分形态与浓度一致条件下,当营养液的pH值由4.5升到8.5时,烟草生长量呈倒抛物线型变化,在pH值为6.5时烟株干物质积累量最大。随营养液pH值的升高,烟草全株和叶片氮含量均呈抛物线趋势变化,以营养液pH值为7.5时含量最低;烟草全株和叶片磷、锌、铜、锰含量随营养液pH值升高而明显下降,呈负相关关系;钾、钙、镁含量总体上随营养液pH值的提高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氮、磷、钾、钙、镁、锌、铜等在烟草全株和叶片的积累量变化趋势相同,随pH值的升高呈倒抛物线型变化,基本上都是以营养液pH值为5.5~6.5时积累量达到最大值;而锰积累量均随营养pH值的升高而下降,呈负相关关系。可见,适宜的营养液pH值可促进烟株干物质积累,并影响烟株矿质营养的含量和积累量,从而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PH值 营养液 矿质养分 含量 积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褐土中柠檬酸对土壤Cu(Ⅱ)、Cd(Ⅱ)吸附-解吸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世亮 陈娇君 +2 位作者 刘芳 介晓磊 田春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9-855,共7页
通过室内培养和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不同柠檬酸含量土壤对Cu2+、Cd2+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对Cu2+的吸附量随加入柠檬酸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达到峰值后(柠檬酸含量为0.5 mmol.kg-1),吸附量随柠檬酸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即Cu2+的... 通过室内培养和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不同柠檬酸含量土壤对Cu2+、Cd2+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对Cu2+的吸附量随加入柠檬酸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达到峰值后(柠檬酸含量为0.5 mmol.kg-1),吸附量随柠檬酸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即Cu2+的吸附曲线呈峰型.在低柠檬酸含量时,土壤对Cu2+的吸附量受Cd2+浓度影响较小,但随柠檬酸含量的增加,在低铜浓度处理(Cu2+浓度为600 mg·L-1,Cu600)下,土壤对Cu2+的吸附量随Cd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高浓度铜处理(Cu2+浓度为1000 mg·L-1,Cu1000)下,土壤对Cu2+的吸附量随Cd2+浓度的增加而减少.Cu2+的解吸量随柠檬酸含量的增加而总体上降低;相同柠檬酸含量下,Cu600处理下,Cd2+浓度为10 mg·L-1(Cd10)条件下Cu2+解吸量明显低于无Cd2+(Cd0)和Cd2+浓度为1 mg·L-1(Cd1)条件下.而Cu1000处理下,Cd2+的浓度对Cu2+解吸量的影响较小.Cd2+吸附量随柠檬酸含量的增加无明显变化,但随Cu2+浓度的增加下降明显,其中无Cu2+处理Cd2+吸附量极显著地高于Cu600和Cu1000处理,而Cu600和Cu100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且土壤对Cd2+的吸附随镉添加量增加而增加;Cd2+的解吸量随柠檬酸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保持稳定,在柠檬酸含量为0.5 mmol.kg-1时达到最大,Cu600处理的Cd2+的解吸量显著地高于Cu1000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Cu(Ⅱ) Cd(Ⅱ)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