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营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
作者 李金峰 聂兆君 +2 位作者 赵鹏 高巍 刘红恩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9-656,共8页
硒作为人类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也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但硒缺乏和硒污染均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文章从硒的生物学功能、硒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含量安全标准、土壤中硒的含量及有效性、植物中硒的含... 硒作为人类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也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但硒缺乏和硒污染均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文章从硒的生物学功能、硒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含量安全标准、土壤中硒的含量及有效性、植物中硒的含量及吸收转运、硒与磷、硫的营养关系等进行综述,提出今后应加强土壤硒形态及形态转变、硒蛋白及含硒氨基酸分离和纯化、植物体内硒的生理生化作用机制及农作物富硒机理研究;同时,应从筛选富硒突变体入手,优选出富硒的植物新品种,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硒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植物系统 有效性 含量 分布 吸收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的营养与施肥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宜伦 任丽 +1 位作者 张许 孟彩霞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128,共3页
为推动芝麻的科学施肥,简要介绍了芝麻生长发育与营养施肥的关系。概述了近几十年来对芝麻营养特性、养分吸收和积累规律的研究现状。从合理施肥量、施肥时期、氮磷钾配比以及叶面喷肥等方面介绍了芝麻施肥技术,提出全面研究芝麻营养特... 为推动芝麻的科学施肥,简要介绍了芝麻生长发育与营养施肥的关系。概述了近几十年来对芝麻营养特性、养分吸收和积累规律的研究现状。从合理施肥量、施肥时期、氮磷钾配比以及叶面喷肥等方面介绍了芝麻施肥技术,提出全面研究芝麻营养特性和需肥规律、建立施肥指标体系、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实现芝麻平衡施肥、开发芝麻专用肥和芝麻专用缓/控释肥等研究方向与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营养 施肥 研究 现状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堆与覆盖工艺对猪粪秸秆堆肥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化党领 刘方 +1 位作者 李国学 江滔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0-216,共7页
为了解翻堆与覆盖工艺对堆肥过程及堆肥理化性质的影响,开展了70天的猪粪、秸秆冬季室外半敞开式自然通风堆肥试验。试验共设计6个处理,分别为翻堆频率1周1次、2周1次、不翻堆。每个翻堆处理均设覆盖和不覆盖2种方式。经过对多个指标测... 为了解翻堆与覆盖工艺对堆肥过程及堆肥理化性质的影响,开展了70天的猪粪、秸秆冬季室外半敞开式自然通风堆肥试验。试验共设计6个处理,分别为翻堆频率1周1次、2周1次、不翻堆。每个翻堆处理均设覆盖和不覆盖2种方式。经过对多个指标测定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翻堆工艺在加快堆体物料减量化(P=0.0001),加快堆体升温(P=0.0000)和有机质(TOM)降解(P=0.0080)方面影响极显著,并显著提高发芽率(GI)(P=0.0330),但同时导致氨气(NH3)的大量挥发,造成更多氮素(TN)损失(P=0.0190)。不同翻堆频率的处理在物料减量化、pH值、电导率(EC)、有机质降解率和发芽率指数方面差异不显著,而翻堆1周1次极显著缩短高温期(P=0.0000),显著加速氨气排放(P=0.0190)。覆盖可延长高温期(P=0.0001),当翻堆频率为2周1次和不翻堆时覆盖显著减少氨气挥发和氮素损失(P=0.0130),但同时减慢堆肥腐熟进程。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因素后认为:不覆盖,翻堆频率为2周1次的条件下冬季室外自然通风堆肥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中小型企业冬季堆肥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堆肥 降解 翻堆 覆盖 堆肥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气肥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宜伦 张倩 +2 位作者 刘举 李盼 任丽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365-1370,共6页
在介绍沼气肥养分组成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概述了沼气肥在主要粮食、果蔬及其他农作物上的应用现状,施用沼气肥可使作物增产4.82%~26.14%,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提高作物抗逆性。分析了沼气肥生产量低、成分复杂、... 在介绍沼气肥养分组成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概述了沼气肥在主要粮食、果蔬及其他农作物上的应用现状,施用沼气肥可使作物增产4.82%~26.14%,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提高作物抗逆性。分析了沼气肥生产量低、成分复杂、价值及经济效益尚需明确等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加强沼气肥科学研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和推行大中型沼气工程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肥 农作物 应用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黄棕壤中钼磷配施对甘蓝型油菜苗期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红恩 胡承孝 +2 位作者 聂兆君 孙学成 谭启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8,共7页
利用酸性黄棕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钼磷配施对甘蓝型油菜苗期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和施磷均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地上部干物质重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油菜苗期叶片硝态氮含量;且钼肥... 利用酸性黄棕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钼磷配施对甘蓝型油菜苗期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和施磷均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地上部干物质重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油菜苗期叶片硝态氮含量;且钼肥和磷肥配施对促进油菜苗期碳氮代谢存在协同效应。钼肥和磷肥提高油菜光合速率的机制有所不同,钼肥主要提高叶肉细胞光合活性,而磷肥则增加气孔导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碳代谢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褐土中磷锌交互作用及磷对锌吸附-解吸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忠珍 介晓磊 +4 位作者 刘世亮 刘芳 化党领 崔海燕 王代长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9-1085,共7页
采用室内培养和吸附解吸两种方法,研究了石灰性褐土中磷、锌交互作用.培养试验表明,在本研究浓度范围内,施磷明显提高了土壤中DTPA提取态锌含量,提高率为15%—134%,且这种作用在培养前3天之内就已经很明显,在整个培养期比较稳定.施锌也... 采用室内培养和吸附解吸两种方法,研究了石灰性褐土中磷、锌交互作用.培养试验表明,在本研究浓度范围内,施磷明显提高了土壤中DTPA提取态锌含量,提高率为15%—134%,且这种作用在培养前3天之内就已经很明显,在整个培养期比较稳定.施锌也增加了磷的有效性,这种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培养的第7天始)逐渐增强.施锌可减缓有效磷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吸附试验表明,石灰性褐土磷含量或磷吸附量的提高均可降低其对锌离子的吸附容量和吸附能力.吸附磷提高了KCl解吸的活性较高的锌量,降低了HCl解吸的专性吸附态锌(活性很低的锌)量,即磷含量(吸附量)增加了土壤中锌的有效性.因此,石灰性褐土中磷锌交互作用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土 交互作用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Cu、Zn、As在植株累积和土壤中垂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金峰 聂兆君 +5 位作者 赵鹏 刘世亮 于华 苏红丽 高巍 刘红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7-140,共4页
为了研究畜禽粪便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及对植株、土壤中重金属Cu、Zn、As含量变化的影响,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农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发现: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一定量的畜禽粪便,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 为了研究畜禽粪便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及对植株、土壤中重金属Cu、Zn、As含量变化的影响,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农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发现: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一定量的畜禽粪便,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及其产量构成要素,增产率达到17.23%,然而过量的畜禽粪便会导致冬小麦后期倒伏减产。另外,随着畜禽粪便配施量的增加,冬小麦植株各部位对重金属Cu、Zn、As的累积量及总累积量显著增加,同时重金属Cu、Zn、As含量在土壤垂直分布中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农业生产中配施畜禽粪便对食品安全及土壤环境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因此,合理施用畜禽粪便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效,实现粮食安全,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化型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冬小麦 重金属 累积量 土壤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褐土中柠檬酸对土壤Cu(Ⅱ)、Cd(Ⅱ)吸附-解吸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世亮 陈娇君 +2 位作者 刘芳 介晓磊 田春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9-855,共7页
通过室内培养和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不同柠檬酸含量土壤对Cu2+、Cd2+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对Cu2+的吸附量随加入柠檬酸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达到峰值后(柠檬酸含量为0.5 mmol.kg-1),吸附量随柠檬酸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即Cu2+的... 通过室内培养和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不同柠檬酸含量土壤对Cu2+、Cd2+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对Cu2+的吸附量随加入柠檬酸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达到峰值后(柠檬酸含量为0.5 mmol.kg-1),吸附量随柠檬酸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即Cu2+的吸附曲线呈峰型.在低柠檬酸含量时,土壤对Cu2+的吸附量受Cd2+浓度影响较小,但随柠檬酸含量的增加,在低铜浓度处理(Cu2+浓度为600 mg·L-1,Cu600)下,土壤对Cu2+的吸附量随Cd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高浓度铜处理(Cu2+浓度为1000 mg·L-1,Cu1000)下,土壤对Cu2+的吸附量随Cd2+浓度的增加而减少.Cu2+的解吸量随柠檬酸含量的增加而总体上降低;相同柠檬酸含量下,Cu600处理下,Cd2+浓度为10 mg·L-1(Cd10)条件下Cu2+解吸量明显低于无Cd2+(Cd0)和Cd2+浓度为1 mg·L-1(Cd1)条件下.而Cu1000处理下,Cd2+的浓度对Cu2+解吸量的影响较小.Cd2+吸附量随柠檬酸含量的增加无明显变化,但随Cu2+浓度的增加下降明显,其中无Cu2+处理Cd2+吸附量极显著地高于Cu600和Cu1000处理,而Cu600和Cu1000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且土壤对Cd2+的吸附随镉添加量增加而增加;Cd2+的解吸量随柠檬酸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保持稳定,在柠檬酸含量为0.5 mmol.kg-1时达到最大,Cu600处理的Cd2+的解吸量显著地高于Cu1000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Cu(Ⅱ) Cd(Ⅱ)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液离子强度对烟草苗期矿质营养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化党领 刘芳 +5 位作者 刘世亮 介晓磊 雷广海 朱金峰 张弘韬 王镇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64-68,共5页
为阐述植烟土壤各种矿质养分和烟株吸收积累营养的相互关系,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离子强度为0.0079、0.0159、0.0318、0.0635、0.127 mol/L的营养液,对烟草矿质养分的吸收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离子强度从0.0079 mol/L提高... 为阐述植烟土壤各种矿质养分和烟株吸收积累营养的相互关系,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离子强度为0.0079、0.0159、0.0318、0.0635、0.127 mol/L的营养液,对烟草矿质养分的吸收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离子强度从0.0079 mol/L提高到0.127 mol/L,烟草生长量呈抛物线型变化,在离子强度为0.0318 mol/L时烟株干物质积累量最大。随营养液离子强度的提高,烟草全株氮、磷含量逐渐增加;钾、锌、钙含量呈抛物线趋势变化,以离子强度为0.0318 mol/L时含量最高,低于或高于0.0318 mol/L,钾、锌、钙含量逐渐降低;镁、铜含量变化与营养液中离子强度的关系和钾、钙、锌等元素相似,而二者的转折点的离子强度分别为0.635 mol/L、0.0159 mol/L;锰含量总是随营养液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减小,表现为拮抗关系。烟草全株氮、磷、镁、钾、钙、铜、锌等元素积累量均呈抛物线趋势变化,都是以离子强度为0.0318 mol/L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离子强度 营养液 矿质养分 含量 积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啡酸对石灰性潮土中磷吸附-解吸及其对锌次级吸附-解吸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春丽 介晓磊 +2 位作者 刘世亮 刘芳 化党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0-537,共8页
通过吸附和解吸试验,研究了富啡酸(Fulvic acid,FA)对石灰性潮土中磷吸附-解吸的影响,并进行了吸附富啡酸和磷后对锌次级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吸附不同磷和富啡酸后,土壤对磷的吸附量随磷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随富啡酸吸... 通过吸附和解吸试验,研究了富啡酸(Fulvic acid,FA)对石灰性潮土中磷吸附-解吸的影响,并进行了吸附富啡酸和磷后对锌次级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吸附不同磷和富啡酸后,土壤对磷的吸附量随磷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随富啡酸吸附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石灰性潮土磷等温吸附曲线用Langumir方程式描述时,土壤对磷的吸附反应常数K、最大吸附量Xm、最大缓冲容量K×Xm均随富啡酸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KNO3、KOH、HCl对吸附磷的解吸量所占比例及磷的总解吸量均随富啡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对Zn2+的吸附率随磷和富啡酸吸附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其解吸率随磷和富啡酸吸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磷和富啡酸减少了土壤对Zn2+的吸附,且增加了其在土壤中的解吸量。所以,石灰性潮土中富啡酸提高了土壤中磷的有效性,而且磷和富啡酸提高石灰性土壤中锌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潮土 富啡酸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类型与不同筋力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联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化党领 刘方 介晓磊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6-291,共6页
为了解不同筋型小麦对土壤类型的适宜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筋型小麦品种在四个不同土壤生态类型(潮土,褐土,砂姜黑土,水稻土)上的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结果表明,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籽粒产量、有效穗数、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 为了解不同筋型小麦对土壤类型的适宜性,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筋型小麦品种在四个不同土壤生态类型(潮土,褐土,砂姜黑土,水稻土)上的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结果表明,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籽粒产量、有效穗数、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在潮土上最高,在水稻土上最低;砂姜黑土上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千粒重均最低;水稻土上强筋和弱筋小麦穗粒数最少,在褐土上最多。潮土、褐土上强筋小麦籽粒蛋白含量、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含量高于弱筋小麦;水稻土、砂姜黑土上弱筋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及其组份含量高于强筋小麦。潮土、褐土上强、中筋小麦出粉率、湿面筋、吸水量高于水稻土、砂姜黑土;而水稻土、砂姜黑土上弱筋小麦出粉率和湿面筋含量高于潮土和褐土。在潮土、褐土上强筋和中筋小麦能取得较好的面团品质,在水稻土、砂姜黑土上弱筋小麦能取得较好的面团品质。因此,郑州地区的潮土三种筋型小麦均适宜种植,与水稻土相比,能够取得较高产量和较好品质。综合来看,潮土和褐土种植强筋小麦比弱筋小麦好;水稻土种植弱筋小麦比强筋小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土壤类型 筋力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施硒肥对紫花苜蓿不同形态硒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京 介晓磊 +3 位作者 胡华锋 刘世亮 刘芳 刘巘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硒肥基施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不同形态硒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硒量增加,紫花苜蓿全硒、无机硒、有机硒含量和积累量逐渐升高,以施硒量为1.05kg/hm2时达到最大值,同时紫花苜蓿各形态硒含...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硒肥基施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不同形态硒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硒量增加,紫花苜蓿全硒、无机硒、有机硒含量和积累量逐渐升高,以施硒量为1.05kg/hm2时达到最大值,同时紫花苜蓿各形态硒含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逐渐减少,而积累量却不断增加。随施硒量的增加,各生育期有机硒转化率逐渐升高,以施硒量为1.05kg/hm2的处理最高。因此,可通过基施适量的硒提高草产量,并提高硒含量和积累量以及有机硒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全硒 无机硒 有机硒 有机硒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辉市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13
作者 张倩 张小忠 +2 位作者 李沙莉 孟彩霞 王宜伦 《农学学报》 2012年第7期46-48,共3页
针对当前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沼气发展提供借鉴。以河南省沼气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卫辉市为调查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卫辉市工农业基础及沼气发展现状;分析了沼气建设存在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模式简单、大中型沼气工程... 针对当前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沼气发展提供借鉴。以河南省沼气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卫辉市为调查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卫辉市工农业基础及沼气发展现状;分析了沼气建设存在农村户用沼气发展模式简单、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落后、沼气发展服务体系不健全和沼气资源未能综合利用等主要问题;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示范村户带动工作、加大沼气建设投资力度、有针对性发展沼气模式和推行沼气协会制完善服务体系等进一步发展沼气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卫辉市 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豫中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瑞华 王宜伦 +2 位作者 汪强 韩燕来 谭金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6-399,共4页
为探讨豫中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中化肥和秸秆还田等培肥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在豫中小麦—玉米轮作农田上进行了定位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是:(1)对照;(2)NPK(氮、磷、钾化肥);(3)NPK+半量秸秆还田(冬小麦、玉米秸秆各半量);(4)NPK+全... 为探讨豫中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中化肥和秸秆还田等培肥措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在豫中小麦—玉米轮作农田上进行了定位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是:(1)对照;(2)NPK(氮、磷、钾化肥);(3)NPK+半量秸秆还田(冬小麦、玉米秸秆各半量);(4)NPK+全量秸秆(冬小麦、玉米秸秆各全量);(5)NPK+倍半量秸秆(冬小麦、玉米秸秆各倍半量)。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在冬小麦拔节期到灌浆期、玉米大喇叭口期到成熟均呈增加趋势;土壤微生物氮变化的总体趋势与微生物量碳相同,但冬小麦季微生物量氮的最低值出现在抽穗期;单施NPK肥使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有增加趋势,NPK+秸秆对土壤微生物碳和氮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并能缓解化肥施用后对土壤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看,不同秸秆用量对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趋势是:NPK+全量秸秆>NPK+倍半量秸秆>NPK+半量秸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冬小麦 夏玉米 轮作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