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6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2011—2020系统服务价值分析年河南省农业生态
1
作者 刘向华 甘蒙 +1 位作者 魏莉丽 温暖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68-173,共6页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梳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运用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解析其价值根源和构成的重要性。根据河南省的社会经济现实情况,分类测算2011—202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202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正面和负面...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梳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类型,运用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解析其价值根源和构成的重要性。根据河南省的社会经济现实情况,分类测算2011—202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2020年河南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正面和负面价值,并剖析其价值构成及动态变化的现实特征。结果表明,2011—2020年河南省服务价值量呈相对动态稳定态势,价值量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服务类型结构差异。其中,人类效用感知突出的农产品供应是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核心价值,具有波动下降趋势;土壤保持作为支持和调节类服务价值的物质根源,它们之间呈现平稳变化趋势。围绕特征阐释,提出了以土地制度创新为核心、优化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新质生产力 2011—2020年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助推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
2
作者 赵翠萍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4期9-10,共2页
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根基所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列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根基所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列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表述标志着“农业新质生产力”概念自2024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后,第一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不仅重申了科技创新在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标志着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为助推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重要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农业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农业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现代农业强国的多主体组态路径研究
3
作者 毕越 赵翠萍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60,共11页
数字经济发展对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现代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13—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测算,研究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组态路径。结果发现:(1)单个前因条件并非实现高农业全要素生产... 数字经济发展对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现代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13—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测算,研究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组态路径。结果发现:(1)单个前因条件并非实现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因素,在三类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组态中,数字要素始终是核心条件。(2)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组态路径可归纳为农业企业主导型、互联网企业赋能型和多元主体协同型。(3)不同类型组态适配不同农业环境,其中,农业企业主导型适合大规模生产地区,互联网企业赋能型更契合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地区,多元主体协同型更适宜城市周边或产业转型迫切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现代农业强国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特色农业赋能共同富裕——基于河南省的实践
4
作者 孙平 兰梦圆 +1 位作者 何泽军 赵银仓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8期5-9,共5页
特色农业基于区域的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显著特征,成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河南省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禀赋和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在以特色农业赋能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 特色农业基于区域的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显著特征,成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河南省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禀赋和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在以特色农业赋能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及乡村休闲农业等多元产业形态,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阶段,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着特色优势挖掘不足、产业链不完善、转型升级进程较慢、品牌建设滞后等困境。为此,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势,完善特色农业产业链,加强科技支撑,加快转型升级,强化品牌建设,加速推进共同富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共同富裕 实践探索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新文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颖 康豫 +1 位作者 张璇 赵翠萍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9-308,318,共11页
随着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融合建设的推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面临着教学方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挑战。虚拟仿真实验通过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技术,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持。剖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和虚拟仿真... 随着新农科新文科交叉融合建设的推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面临着教学方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挑战。虚拟仿真实验通过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技术,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持。剖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关系,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宗旨,以培养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经管类人才为目标,借助虚拟仿真技术设计农机合作社经营决策虚拟仿真实验。从合作社漫游、成立与发起、农机社会化服务方案制定、收益核算与利润分配、实验考核体系五个环节阐释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原理。在此基础上,使用385位处理组和518位对照组学生的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匹配得分法验证学生参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对其学习效果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虚拟仿真实验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参与虚拟仿真实验对学生期末卷面成绩的提高效果达到11.3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得到4.58%和4.67%的提升。以上研究发现有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虚拟仿真实验的建设以及虚实结合教学模式的高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农林经济管理 虚拟仿真 实验平台 农机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被引量:19
6
作者 徐峥 陈书章 +2 位作者 朱琰洁 王艳青 马恒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2-486,492,共6页
选择6个投入指标和3个产出指标,用DEA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2005和2009年的农业循环经济进行评价分析,测算出各地市农业循环经济效率值.结果表明,河南省循环农业有效的地市数有所增加;化肥施用量过多和劳动力冗余,是制约其循环农业达到... 选择6个投入指标和3个产出指标,用DEA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2005和2009年的农业循环经济进行评价分析,测算出各地市农业循环经济效率值.结果表明,河南省循环农业有效的地市数有所增加;化肥施用量过多和劳动力冗余,是制约其循环农业达到有效状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综合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明瑟工资方程的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7
作者 董奋义 刘欢欢 +2 位作者 翟振杰 李梦婷 麻晓梦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9-707,共9页
【目的】探究河南省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的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促进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方法】考虑到年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把年龄因素纳入到明瑟工资方程中,提出并利用改进明瑟工... 【目的】探究河南省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的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促进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方法】考虑到年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把年龄因素纳入到明瑟工资方程中,提出并利用改进明瑟工资方程估算了农业人力资本存量,结合永续盘存法估算了农业物质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出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由于每年农业固定投资总额增幅较大,物质资本存量也在逐年增加。而由于农业从业人员转出较快,农业人力资本存量逐渐降低。在弹性系数作用下,物质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存量的乘积虽然在增长,但其增速低于农业产值的增速,进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结论】继续强化农业物质资本的投入,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以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组合的优化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而加快河南省农业强省战略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明瑟工资方程 农业人力资本 农业物质资本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 大力提升生产效能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泽军 兰梦圆 梅付春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4期13-14,共2页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智慧农业具有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增强产业韧性、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效能。世界各国非常重视智慧农业发展,正在积极推动智慧...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智慧农业具有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增强产业韧性、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效能。世界各国非常重视智慧农业发展,正在积极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实践。一、新时期加快发展智慧农业面临的新机遇一是世界农业强国纷纷抢滩布局智慧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智慧农业 数据技术 低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良种补贴对加快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3
9
作者 郑伟程 《种业导刊》 2008年第12期9-10,共2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要实现我国农村社会新的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体系是一个重要途径。培育现代农业,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要实现我国农村社会新的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体系是一个重要途径。培育现代农业,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可以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应用农业补贴政策加大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可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最终实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目标。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第一产粮大省,在利用粮食良种补贴政策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 补贴政策 河南省 良种 粮食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科技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衔接意愿研究--以河南省林州市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剑 刘瑞峰 +2 位作者 梁飞 李幸子 马恒运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9-309,共11页
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是破解“小农困境”、促进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有效举措。基于河南省林州市444名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小农户衔接对象选择意愿和持续衔接意愿的影响因素开展... 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是破解“小农困境”、促进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有效举措。基于河南省林州市444名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小农户衔接对象选择意愿和持续衔接意愿的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农户受教育年限、外出务工经历、农业收入占比、农产品类型、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品牌化程度、政策宣传等变量是影响小农户衔接对象选择意愿主要因素;外出务工经历、农业技术服务、衔接内容约定方式、机械化投入、收益满意程度等变量对小农户持续衔接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促进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加高效衔接,应尊重小农户衔接意愿,鼓励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衔接对象和方式;引导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衔接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生产,面对市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造条件鼓励小农户实现自主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小农户 农业现代化 有机衔接 选择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十大体系建设研究——以河南农业大数据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2期330-332,共3页
从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出发,客观分析了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与困境,针对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出了十大体系建设。并以河南农业大数据为例,介绍了平台建设中的具体做法,以期为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 从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出发,客观分析了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与困境,针对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出了十大体系建设。并以河南农业大数据为例,介绍了平台建设中的具体做法,以期为生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典型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产品 电子商务 十大体系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的全国布局与河南实践
12
作者 刘瑞峰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4期11-12,共2页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着力推进乡村建设”,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城乡关系,从规划引领、基础支撑、服务供给、生态治理四大维度破题,标志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文件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将乡村建设置于构...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着力推进乡村建设”,以系统性思维重构城乡关系,从规划引领、基础支撑、服务供给、生态治理四大维度破题,标志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文件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将乡村建设置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位置,既是对“三农”工作重心的精准把握,更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战略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生态治理 服务供给 基础支撑 规划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俊强 郭善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82-184,共3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本文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模型,选取河南省1978~2006年的农业产出和财政农业支出的数据为样本,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农业GDP相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本文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模型,选取河南省1978~2006年的农业产出和财政农业支出的数据为样本,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农业GDP相对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弹性仅为0.02698,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业经济 格兰杰因果检验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流转视角下农业数字化的增收效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相龙 赵梦典 张海莹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6,共12页
【目的】探究一定土地流转规模下农业数字化的增收效应。【方法】采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土地流转率为门限变量,分析农业数字化对农民的增收效应。【结果】土地流转规模需要达到... 【目的】探究一定土地流转规模下农业数字化的增收效应。【方法】采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以土地流转率为门限变量,分析农业数字化对农民的增收效应。【结果】土地流转规模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显著提高农业数字化的增收效应。不同地区土地流转程度对农业数字化的增收效应影响也不同,农业数字化的增收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农业数字化的增收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土地流转与农业数字化相互促进,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物理空间上的基础,后者则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共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结论】继续完善土地流转市场,进一步缩小数字技术差距,加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业数字化 土地流转 面板门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76-179,共4页
介绍了河南省农村流动人口的现状,分析了农村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双重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人口流动 影响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引黄灌区节水农业推进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贵芳 王潇 +1 位作者 闫梦圆 马栋栋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5期52-54,共3页
加快推进黄河流域节水农业建设是促进流域水资源高质量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河南省引黄灌区具有悠久的灌溉历史,但是目前节水农业建设不仅面临农业用水占比高、用水效率低、灌溉工程老化等历史难题,还受到用水集体和个人、水管单位、环保... 加快推进黄河流域节水农业建设是促进流域水资源高质量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河南省引黄灌区具有悠久的灌溉历史,但是目前节水农业建设不仅面临农业用水占比高、用水效率低、灌溉工程老化等历史难题,还受到用水集体和个人、水管单位、环保部门等相关方利益冲突的影响。基于外部性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揭示了节水农业推进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的行为和利益冲突,进而从制定动态灵活的农业节水目标,促进灌区之间的沟通联动,实施参与式水资源管理政策,提高农户的政策制定参与度等方面为协调利益冲突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推进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用水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灌区 节水农业 利益相关方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
17
作者 毕文泰 梁远 +3 位作者 陈素云 杨鑫 乔蓓蕾 张颖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6-956,共11页
【目的】探究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差异的驱动因素,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1—2022年中国A股农业上市企业数据作为样本,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目的】探究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差异的驱动因素,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1—2022年中国A股农业上市企业数据作为样本,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2001—2022年,中国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协调度在时序上呈现波动上升的演进特征,整体由中度失调进入勉强协调阶段,多数省份仍处于濒临失调阶段。2)行业间协调度水平参差不齐,分化趋势明显,呈现畜牧业>渔业>农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林业的特征。3)地区间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征,整体上表现出沿海省份优于西部省份的梯度发展格局。4)资产负债率、董事会规模、两职合一和高管薪酬均能显著提升耦合协调度。【结论】1)根据农业行业特征和数字化转型特征制定差异化政策,扩大数字化赋能效应。2)农业企业应充分发挥区域禀赋优势,采取因地制宜策略促进省域协调发展。3)畅通数字技术的实现路径,实现农业企业数绿协同与业务深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数字化转型 绿色发展 耦合协调 农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机服务外包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
18
作者 李幸子 王荣烽 +1 位作者 马恒运 刘瑞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6-312,共7页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机服务外包提供新契机。利用2011—2022年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在构建和测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探究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机服务外包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结果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农机服务外包...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机服务外包提供新契机。利用2011—2022年中国29个省份面板数据,在构建和测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探究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机服务外包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结果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农机服务外包,且这一结论在工具变量法、更换估计方法、剔除直辖市样本和缩尾处理后依旧稳健。具体而言,农业新质生产力每提升1个单位,农机服务外包将会提升5.94个单位。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非农就业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影响农机服务外包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新质生产力对粮食非主产区和丘陵山区农机服务外包的促进作用更大。提出加快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立足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机服务外包 非农就业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研究
19
作者 张盟 舒畅 +1 位作者 陈素云 吴一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50-155,共6页
该文依据循环经济理论,探索了在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循环农业对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阐述了河南省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及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循环农业 发展研究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种植户农业生产托管需求意愿的实证分析
20
作者 崔世勇 张旭 +2 位作者 邓俊锋 马开轩 廖原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9-766,共8页
【目的】分析花生种植户生产托管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农业生产托管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参考。【方法】基于河南省正阳县483位花生种植户调查数据,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采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目的】分析花生种植户生产托管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农业生产托管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参考。【方法】基于河南省正阳县483位花生种植户调查数据,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采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分别对农户的生产托管需求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分别对农户的生产托管需求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户的平均地块面积和家庭人口规模特征分别对农户的生产托管需求意愿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提升农户对农业生产托管认识水平,改善农户的参与条件;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强化产业组织对农户的影响;依据农户特征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托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托管 需求意愿 计划行为理论 花生种植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