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菇单核体与双核体差异的RAPD分析
1
作者 张朝辉 王勋 +5 位作者 陈天航 梅会元 韩盼盼 刘天翔 王振河 邱立友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8-653,共6页
【目的】探究平菇单双核菌丝体间的差异,为平菇品种培育提供技术理论基础。【方法】从平菇TD300的担孢子中分离得到两个单核菌株MK13和MK3,通过交配得到优良双核菌株DK300,进行平板试验和出菇试验,测定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状况和出菇产量... 【目的】探究平菇单双核菌丝体间的差异,为平菇品种培育提供技术理论基础。【方法】从平菇TD300的担孢子中分离得到两个单核菌株MK13和MK3,通过交配得到优良双核菌株DK300,进行平板试验和出菇试验,测定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状况和出菇产量,再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标记技术检测4个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性。【结果】DK300与亲本TD300在菌丝生长状况和产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MK13、MK3和交配所得的DK300与亲本TD300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性,而MK13、MK3和DK300间遗传差异性较小,尤其是MK3和DK300间遗传差异性最小。【结论】经过减数分裂形成担孢子时可能发生有基因重组,而通过两个单核菌株交配得到双核菌株过程则较少发生基因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单核体 双核体 产量 遗传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对类芬顿预处理的玉米秸秆酶解性能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梦洁 张凤娇 +7 位作者 李甜乐 杨鹏飞 吕东灿 姜广策 王志敏 张宏森 毛国涛 宋安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844-852,共9页
【目的】探究NaOH对类芬顿预处理(heterogeneous Fenton pretreatment,HFP)的玉米秸秆酶解效果影响及高效酶解的机制。【方法】在HFP体系(0.16 g·L^(-1)FeOCl,0.8 mol·L^(-1)H_(2)O_(2),6 h)对玉米秸秆预处理的前期进行NaOH... 【目的】探究NaOH对类芬顿预处理(heterogeneous Fenton pretreatment,HFP)的玉米秸秆酶解效果影响及高效酶解的机制。【方法】在HFP体系(0.16 g·L^(-1)FeOCl,0.8 mol·L^(-1)H_(2)O_(2),6 h)对玉米秸秆预处理的前期进行NaOH前处理,以酶解后还原糖产率为指标,考察NaOH浓度和反应温度对NaOH-HFP体系的影响。对比未处理玉米秸秆和3种不同预处理体系(HFP体系、NaOH预处理体系和NaOH-HFP体系)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理化表征(成分分析和结构表征)。【结果】当NaOH浓度0.1 mol·L^(-1),反应温度75℃时,经NaOH-HFP体系预处理玉米秸秆酶解后还原糖产率为92.5%,分别比NaOH预处理体系及HFP体系提高了31.0%和181.2%。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aOH-HFP体系能够去除部分半维素和木质素。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固态核磁和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预处理没有造成底物表面化学结构显著变化,但表面形态和结晶度变化显著,从而增强了酶对纤维素的可及性,提高了酶解效率。【结论】NaOH-HFP体系实现了对木质素的有效降解,打破了碳水化合物酶解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玉米秸秆 类芬顿预处理 酶解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