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低烟碱烟草品种生物碱含量和烟叶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白雅凡 李妍 +4 位作者 赵园园 史素娟 蔡宝才 矫海楠 史宏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105,共10页
为明确关键栽培技术对低烟碱烤烟新品种CD01生物碱和产质量的影响,确定品种配套栽培措施,2023年在河南省禹州市古城镇蔡坡村进行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施氮量(N1:31 kg/hm 2;N2:38 kg/hm 2;N3:45 kg/hm 2)和留叶数(L1:16张/株;L2:18张/株;... 为明确关键栽培技术对低烟碱烤烟新品种CD01生物碱和产质量的影响,确定品种配套栽培措施,2023年在河南省禹州市古城镇蔡坡村进行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施氮量(N1:31 kg/hm 2;N2:38 kg/hm 2;N3:45 kg/hm 2)和留叶数(L1:16张/株;L2:18张/株;L3:20张/株)对CD01农艺性状、生物碱含量、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叶数一定时,随施氮量增加,对于中部叶,总糖、还原糖、氯含量降低,总氮、钾含量、钾氯比和感官评价整体上呈上升趋势;L1、L2水平下,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先升高后降低,L3水平下,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增多;对于上部叶,烟碱含量、总生物碱含量、总氮含量、钾含量、钾氯比和感官评价整体呈上升趋势;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氯含量、糖碱比降低。同一施氮量水平下,对于中、上部叶,随留叶数增加,烟碱、总生物碱、总氮和钾含量降低,总糖、还原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除劲头随留叶数增多而减小,感官质量评价整体上以留叶数为L2时评分更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或留叶数的减少,烟叶身份由薄变厚,颜色由浅变深。随施氮量增加,烟叶的单叶重显著提高,L1水平下,均价先增加后减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呈上升的趋势;L2、L3水平下,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留叶数增多,烟叶的单叶重下降,N1水平下,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显著下降;N2、N3水平下,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两者交互作用对CD01圆顶期各农艺性状指标及中、上部叶感官质量无显著影响;对烤后中、上部叶烟碱含量、总生物碱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氯含量、氮碱比和糖碱比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CD01总产量和中上等烟叶比例有显著影响,对均价和产值产生极显著影响。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和留叶数的不同组合对CD01烟碱含量及经济性状影响显著,许昌禹州烟区CD01以施氮量为38 kg/hm 2、留叶数18张/株时,烟叶整体质量最好,表现为烟碱含量处在较低水平,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较高,叶片疏松程度高、油分足、烟叶成熟度高、化学成分比例较协调、感官品质较好,为当地最优低烟碱品种烟叶的生产栽培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烟碱烤烟 施氮量 留叶数 生物碱 烟叶质量 经济性状 感官品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态铵态氮比例对不同氮效率烟草苗期氮素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玉静 冯雨晴 +2 位作者 赵园园 刘德水 史宏志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5,共13页
【目的】为明确最有利于烤烟和白肋烟氮素利用的氮素形态配比。【方法】采用盆栽的方法,以烤烟品种中烟100和白肋烟品种TN90为材料,设置5个硝态铵态氮比例(T1:NO_(3)^(-):NH_(4)^(+)=100:0;T2:NO_(3)^(-):NH_(4)^(+)=75:25;T3:NO_(3)^(-... 【目的】为明确最有利于烤烟和白肋烟氮素利用的氮素形态配比。【方法】采用盆栽的方法,以烤烟品种中烟100和白肋烟品种TN90为材料,设置5个硝态铵态氮比例(T1:NO_(3)^(-):NH_(4)^(+)=100:0;T2:NO_(3)^(-):NH_(4)^(+)=75:25;T3:NO_(3)^(-):NH_(4)^(+)=50:50;T4:NO_(3)^(-):NH_(4)^(+)=25:75;T5:NO_(3)^(-):NH_(4)^(+)=0:100),测定各处理的生物量、色素含量、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活性、NH_(4)^(+)-N含量、硝酸盐含量、总氮含量、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比较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比例对烤烟和白肋烟两种不同氮效率烟草的生长、氮素积累及氮代谢的影响。【结果】(1)中烟100的NR和GS活性均在硝态铵态配比为75:25时最高;TN90的NR活性在硝态铵态配比为50:50时最高,GS活性在硝态铵态配比为25:75时最高。中烟100和TN90的总糖含量均在硝态铵态配比为50:50时最高,分别为8.22%和5.36%。(2)TN90和中烟100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均在硝态铵态配比为50:50时最低,分别为343.73 mg·g^(-1)和116.77 mg·g^(-1)。(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地上部干重、总色素含量、NR活性、GS活性、叶片总氮含量、叶片氮素积累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叶片硝酸盐含量倒数、叶片NH_(4)^(+)-N含量共计10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烤烟在硝态铵态氮配比为75:25时得分最高,白肋烟在硝态铵态氮配比为50:50时得分最高。【结论】高硝态氮比例能有效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适当增加铵态氮比例有利于促进白肋烟烟叶碳水化合物形成,从而提高烟叶氮代谢能力。综合生物量积累和主成分分析情况,烤烟和白肋烟分别在硝态铵态氮配比为75:25和50:50时综合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烤烟 白肋烟 硝酸盐积累 氮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聚天冬氨酸对土壤氮素淋失及烟株氮素利用的影响
3
作者 段俊雅 王婷婷 +5 位作者 韦建玉 赵园园 王政 王德勋 欧清华 史宏志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6,共7页
为探究添加聚天冬氨酸(PASP)对土壤氮素淋失及烟株氮素利用的影响,设置不同PASP添加比例土柱淋失试验和不同氮肥梯度下添加PASP烤烟盆栽试验,研究PASP对土壤矿质氮淋失和烟株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化学成... 为探究添加聚天冬氨酸(PASP)对土壤氮素淋失及烟株氮素利用的影响,设置不同PASP添加比例土柱淋失试验和不同氮肥梯度下添加PASP烤烟盆栽试验,研究PASP对土壤矿质氮淋失和烟株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化学成分及氮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ASP能够减少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淋失,且PASP添加比例越大,减少淋失效果越好。常规施氮和减氮10%条件下添加PASP均可使烟株的长势变好,净光合速率提高,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增强,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增多,氮肥利用率较CK分别提高了57.74%和42.54%。与CK相比,减氮20%条件下添加PASP后的处理烟株长势稍弱,除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活性外,其他生理指标整体上略有降低,总氮和糖含量降低,氮素积累量下降,氮肥利用率与CK相当。综合分析认为,可考虑在减氮10%条件下配施5%PASP以降低土壤氮素淋失、提高烟株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烤烟 氮素 淋失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与茄子嫁接对烟叶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淳婷 冯雨晴 +6 位作者 李玉静 赵园园 张梦玥 周骏 顿松阳 王雪芬 史宏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5期750-758,共9页
【目的】研究烟茄嫁接对降低白肋烟烟碱的效果,以及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紫皮茄子和白肋烟品种鄂烟1号为材料进行大田栽培试验,试验共设3个处理:T1:正常生长的白肋烟鄂烟1号;T2:白肋烟自嫁(接穗和砧木都为鄂... 【目的】研究烟茄嫁接对降低白肋烟烟碱的效果,以及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紫皮茄子和白肋烟品种鄂烟1号为材料进行大田栽培试验,试验共设3个处理:T1:正常生长的白肋烟鄂烟1号;T2:白肋烟自嫁(接穗和砧木都为鄂烟1号);T3:白肋烟与茄子嫁接(以鄂烟1号为接穗,紫皮茄子为砧木)。【结果】(1)烟茄嫁接后,白肋烟烟株形态建成和农艺性状无明显改变。(2)烟茄嫁接的鲜烟叶及调制后烟叶生物碱含量显著降低,其中调制后上部叶和中部叶烟碱含量分别降低至0.1201%和0.0880%;烟茄嫁接的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氨基酸含量升高,硝酸盐、总氮、蛋白质含量降低,调制后烟叶NNN、NNK以及TSNAs含量显著降低。(3)烟茄嫁接后烟叶的烟气浓度、香气质无显著变化,但香气量减少,劲头、刺激性减小。【结论】烟茄嫁接可在不影响烟株农艺性状的基础上大幅降低烟叶烟碱含量,烟叶其他化学成分含量和烟叶感官质量指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嫁接 烟碱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施用对植烟土壤氮素矿化及土壤酶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威 陈小龙 +5 位作者 赵园园 王德勋 谢天琪 吕建国 金东峰 史宏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5-1034,共10页
为探索不同有机肥对植烟土壤氮素矿化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在等氮(100 mg/kg)投入和30℃条件下对施入不同有机肥(植物源有机肥、芝麻饼肥、生物质炭有机肥)的土壤进行室内培养,分析不同时期土壤NO_(3)^(-)-N和NH_(4)^(+)-N含量、土壤酶... 为探索不同有机肥对植烟土壤氮素矿化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在等氮(100 mg/kg)投入和30℃条件下对施入不同有机肥(植物源有机肥、芝麻饼肥、生物质炭有机肥)的土壤进行室内培养,分析不同时期土壤NO_(3)^(-)-N和NH_(4)^(+)-N含量、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矿质氮含量,在培养前期以饼肥矿化量最高,矿化速率最快,而后期为生物质炭有机肥处理的氮素矿化量、矿化速率高于其他处理;施用生物质炭有机肥、植物源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芝麻饼肥对蛋白酶、蔗糖酶活性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相较不施有机肥处理,添加不同有机肥的土壤细菌多样性明显提升。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浮霉菌门,优势菌属为Sphingomonas、RB41,Sphingomonas在不施有机肥处理中最高,RB41在生物质炭有机肥处理中最高。Sphingomonas与蔗糖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与脲酶、硝酸还原酶均呈负相关关系;PCA分析显示,生物质炭有机肥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较大。施用芝麻饼肥有利于促进早期氮素矿化,提高矿化量,而生物质炭有机肥后期矿化量较大且矿化速率较快,土壤细菌多样性及丰富度也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植烟土壤 氮素矿化 土壤酶活性 土壤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