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北灌区优质高产小麦品种鉴选及其生理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毕新铜 葛子菲 +5 位作者 杨洋 冯健超 马冬云 谢迎新 王晨阳 贺利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豫北地区的优质高产类小麦品种,为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3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15个加工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个加... 【目的】筛选出适宜豫北地区的优质高产类小麦品种,为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3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15个加工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个加工品质指标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4.88%。其中,第1主成分为面团揉混特性因子,主要为拉伸面积、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沉降值和粉质质量指数;第2主成分为蛋白特性因子,主要为干、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第3主成分为籽粒性状因子,主要为容积质量。通过隶属函数得到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值(integrated assessment value,D),其中,排名前5的分别为新麦58、新麦45、科兴3302、中麦578和福穗3号。通过对产量和品质综合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所有参试品种分为5大类,产量和品质均表现较优的品种有10个,其中,郑麦139、国阳537和中麦578为一类高产优质类品种。【结论】通过产量和品质综合评价筛选出一类高产优质品种3个;不同类型品种的生理特征表现为高产类品种灌浆期具有较高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而优质类品种灌浆期反映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专用小麦 品种筛选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软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淀粉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葛子菲 毕新铜 +4 位作者 杨洋 冯健超 马冬云 谢迎新 王晨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8-1455,共8页
为了解外源褪黑素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两个软质小麦品种郑麦825和豫农901为供试材料,在齐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0、50、100μmol·L^(-1)),比较分析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处理后软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淀粉组分和理... 为了解外源褪黑素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两个软质小麦品种郑麦825和豫农901为供试材料,在齐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0、50、100μmol·L^(-1)),比较分析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处理后软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淀粉组分和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喷施外源褪黑素可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峰值,延长灌浆活跃期,促进籽粒中干物质的积累,最终提高千粒重及产量。喷施褪黑素后,小麦籽粒的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支直比以及大淀粉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均呈下降趋势,而直链淀粉含量则呈上升趋势。淀粉晶体特性不受外源褪黑素的影响,并呈现典型的A型特征。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增加,淀粉相对结晶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回生值在豫农901中呈下降的趋势,在郑麦825中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喷施50和100μmol·L^(-1)褪黑素均能显著改善软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淀粉理化特性,且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1)时增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小麦 灌浆特性 淀粉组分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黑小麦品种面粉及馒头品质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郝紫瑞 贾玉库 +5 位作者 葛子菲 毕新铜 张剑 谢迎新 王晨阳 马冬云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3-170,共8页
为给黑小麦面食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选用3个黑小麦品种(黑宝石1号、冀紫439、山东紫麦1号)和1个白粒小麦(豫麦49-198)对照品种,采用直接研磨制粉(全粉)、部分剥皮制粉(麦仁粉)、常规研磨制粉(精粉)3种研磨方式,分析不同面... 为给黑小麦面食制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选用3个黑小麦品种(黑宝石1号、冀紫439、山东紫麦1号)和1个白粒小麦(豫麦49-198)对照品种,采用直接研磨制粉(全粉)、部分剥皮制粉(麦仁粉)、常规研磨制粉(精粉)3种研磨方式,分析不同面粉品质、色泽及馒头质构特性、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面粉蛋白质含量以麦仁粉较高,沉降值以精粉最高。面粉色泽和馒头表皮色泽以精粉最亮,L*值分别为91.33和73.85。对馒头的质地分析表明,不同研磨方式下,黑宝石1号的硬度、黏合性和咀嚼性均最低,而山东紫麦1号表现出较高的值。感官评价表明,馒头总评分随着麸皮保留量的增加而降低,以精粉最高,全粉最低;相同研磨方式下,馒头评分均以黑宝石1号最高,其次为山东紫麦1号,且在精粉和麦仁粉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小麦 馒头 面粉色泽 质构特性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