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9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农业大学校园雨水利用景观方案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杜莹 王辉 金修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6-29,共4页
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技术与景观结合,逐步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亮点。河南农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城区,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学校园可开发的雨水资源量进行统计,并进行效益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雨... 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技术与景观结合,逐步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亮点。河南农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中心城区,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学校园可开发的雨水资源量进行统计,并进行效益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雨水收集利用景观方案,指出雨水在收集与利用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河南农业大学 雨水资源 雨水利用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绿地种植设计分析——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谢敏 谢鹏芳 +1 位作者 王旭东 杨秋生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04-108,共5页
校园绿地对校园整体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种植设计不仅能够营造出生态舒适的校园环境,也能彰显校园文化特色,提升校园整体形象。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学文化路校区内绿地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并从校园植物种类、数量、生活型、观赏特... 校园绿地对校园整体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种植设计不仅能够营造出生态舒适的校园环境,也能彰显校园文化特色,提升校园整体形象。通过对河南农业大学文化路校区内绿地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并从校园植物种类、数量、生活型、观赏特性以及种植方式等方面分析植物配置特征,总结校园不同分区中绿地种植设计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新、巩固、提升"的校园绿地种植设计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绿地 种植设计 生态 植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生产性景观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鹏 常晓菲 王鹏飞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9-213,共5页
将生产性景观分为大田生产景观与设施生产景观2种形式,并以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规划设计为例,阐述生产性景观在校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设计原则、规划布局、植物配置等,可为以农业为特色的高校校园景观塑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校园景观 生产性景观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更新幼苗生长-防御权衡的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佳宝 冯志培 +2 位作者 宗婉莹 王腾 杨喜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0,共8页
森林更新幼苗的生长和防御的优先度受环境因素和苗木发育特征的影响,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幼苗的生理特征。生物量分配和碳储存性状特征能够表征幼苗的成活、生长和生态适应能力。因此,通过研究森林更新幼苗生物量分配策略,探明幼苗器官... 森林更新幼苗的生长和防御的优先度受环境因素和苗木发育特征的影响,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幼苗的生理特征。生物量分配和碳储存性状特征能够表征幼苗的成活、生长和生态适应能力。因此,通过研究森林更新幼苗生物量分配策略,探明幼苗器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含量的季节动态和碳储存变异特征,对于深入理解幼苗生长-防御权衡的变异规律及其调控机制,指导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演替 森林天然更新 幼苗 生物量分配 碳同化 碳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瑞婧 张志铭 +3 位作者 毕会涛 周梦丽 靳姗姗 吴明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7-214,共8页
为了解河南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代表性植被油松林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分别于2018年、2023年采用固定样地对其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5 a期间油松林的乔木密度下降,群落种类... 为了解河南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代表性植被油松林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动态,分别于2018年、2023年采用固定样地对其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5 a期间油松林的乔木密度下降,群落种类组成由70科124属146种减少至57科94属131种,常见种与偶见种数量分别由104种、42种减少至93种、38种;油松与栎属、粟属、槭属的种类仍保持一定的优势性,但油松的重要值下降较多。群落中植物个体数量在胸径级与树高级上的分布均呈倒“J”型,但油松个体的分布则呈偏正态和双峰分布,其幼苗幼树的个体数量较少,未来可能出现衰退。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乔木层多样性指数下降,灌木层与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增加。5 a期间油松林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发生了变化,未来油松出现衰退并被替代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 物种多样性 胸径 树高 油松林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典型造林困难地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春雨 廖晓宇 +6 位作者 黄鑫 杨利果 董于 杨喜田 冯志培 郭韶鑫 李喜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0-810,共11页
【目的】准确评估人工造林对困难地土壤质量的影响,为困难地土壤质量的监测与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洛阳市云梦山石质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10、10~20和20~30 cm土层的样本,综合选取11项物理化学评价指标作为全数据集,... 【目的】准确评估人工造林对困难地土壤质量的影响,为困难地土壤质量的监测与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洛阳市云梦山石质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10、10~20和20~30 cm土层的样本,综合选取11项物理化学评价指标作为全数据集,采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筛选确定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构建土壤质量指数对研究区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研究区土壤全氮及全碳的含量极低,平均值分别为0.31和2.61 mg·g^(-1)。2)云梦山地区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包括土壤pH值、脲酶、碳氮比和总孔隙度。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为0.037~0.604,平均值为0.322。大部分样地的土壤质量指数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0~10 cm土层的土壤质量指数远高于其他土层,10~20与20~30 cm土层的土壤质量指数较为接近。3)最小数据集与全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两者间的线性回归拟合程度较好(R^(2)=0.63),表明构建的最小数据集可以较好反映研究区的土壤质量状况。【结论】根据土壤质量分级标准,云梦山石质山地土壤质量整体为中等偏低水平,且随土层深度增加显著降低,因此对深层土壤质量的改良是今后植被恢复和重建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地造林 主成分分析 土壤质量指数 土壤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扩大森林食品供给
7
作者 李继东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5期15-16,共2页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践行大食物观,发展森林食品,丰富森林粮库”。河南省有发展经济林的条件和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丰富森林粮库,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森林食品 经济林产业 大食物观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文化与森林康养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袁秋芃 杨怡 +3 位作者 苗超 何静 郭二艳 李志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了促进森林文化与森林康养的融合发展,本文对森林文化和森林康养的研究进展、作用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森林文化和森林康养融合发展进行优势分析,从而指出森林文化和森林康养融合发展的具体对策:一是加大宣传... 为了促进森林文化与森林康养的融合发展,本文对森林文化和森林康养的研究进展、作用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森林文化和森林康养融合发展进行优势分析,从而指出森林文化和森林康养融合发展的具体对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二是建立行业规范,培养专业人才;三是加深挖掘尺度,开展创新活动;四是完善扶持政策,营造发展氛围。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健康中国”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文化 森林康养 融合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杉木人工林树高-胸径模型研究
9
作者 周梦丽 王心楠 +6 位作者 毕舒雯 张明浩 郭芳 闫东锋 姚建峰 陈涛 段世磊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32,共12页
【目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典型的亚热带树种,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其分布的北缘,探究其胸径和树高关系,构建适宜的树高-胸径模型,为其林木生长及适应性经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以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杉木人... 【目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典型的亚热带树种,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其分布的北缘,探究其胸径和树高关系,构建适宜的树高-胸径模型,为其林木生长及适应性经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以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27个常用的树高-胸径经验模型,通过调整决定系数(Ra2dj)、均方根误差(J)、平均绝对误差(Q)、相对平均绝对误差(R)和Akaike信息准则(A)5个模型评价指标,筛选出5个最佳的基础模型,利用相关分析确定第1活枝高(Z)及冠幅(W)与树高(H)间的相关关系,并将其引入所筛选出的基础模型,构建15个修正模型,分析各修正模型间的拟合效果差异,确定适宜的树高-胸径模型。【结果】27个树高-胸径经验模型均可求解,M-10、M-16、M-17、M-22、M-25经验模型拟合效果较优。综合考虑模型的拟合及验证效果,M-10在基础模型中、引入Z的M-16(即M-16_Z)在修正模型中的拟合效果均最优,且两者相比,从0.6671(M-10)提高到0.7426(M-16_Z)。【结论】模型的适宜性可能受林分所处地区、林分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引入Z的M-16修正模型适宜量化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杉木人工林树高与胸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公山 自然保护区 杉木 人工林 树高-胸径模型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麻栎林林下植被谱系树与谱系多样性研究
10
作者 马瑞婧 韩中海 +3 位作者 张志铭 李琳 罗彦召 卞卫玲 《河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6,53,共4页
采用样地法调查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麻栎林的林下植被的谱系结构及其谱系多样性。结果表明:谱系结构的枝长较长且与其他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的种类通常少见;而枝长较短且与其他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的种类通常较多见,且多为优势种或... 采用样地法调查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麻栎林的林下植被的谱系结构及其谱系多样性。结果表明:谱系结构的枝长较长且与其他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的种类通常少见;而枝长较短且与其他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的种类通常较多见,且多为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麻栎林林下植被较接近的谱系亲缘关系是生境过滤主导群落构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结构 谱系多样性 林下植被 河南老君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南阳市、三门峡市伏牛山系木生真菌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瑞 张道冉 +4 位作者 高彦琪 杨倩雯 陈佳佳 张党权 陈圆圆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7-24,共8页
对河南省南阳市、三门峡市伏牛山系木生真菌进行调查和采集,共收集到483份样本,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共鉴定出147种真菌,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2纲3目3科3属3种、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3纲9目43科97属144种,发现河南... 对河南省南阳市、三门峡市伏牛山系木生真菌进行调查和采集,共收集到483份样本,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共鉴定出147种真菌,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2纲3目3科3属3种、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3纲9目43科97属144种,发现河南省新纪录种33种。优势科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和锈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优势属为栓孔菌属(Trametes)、韧革菌属(Stereum)和灵芝属(Ganoderma)。根据区系地理成分,可将研究区木生真菌的科区系分为世界广布科、北温带分布科和热带-亚热带分布科3种类型,属区系分为世界广布属、北温带分布属、热带亚洲-热带大洋洲分布属、泛热带分布属、热带-亚热带分布属和中国特有属6种类型。将伏牛山区与周边相邻地区和保护区的木生真菌区系相似性进行对比,得出伏牛山区与秦巴山的木生真菌相似性系数最高。由木生真菌资源评价结果可知,共有9种食用菌、34种药用菌、16种食药兼用菌、16种毒菌,其中包含1种毒药用真菌。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对该区域木生真菌受威胁状况进行评估,有85种被评为无危(LC),31种由于数据不足(DD)而没有深入评估,未予评估(NE)物种27种,近危和易危物种各有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生真菌 物种多样性 区系分析 资源评价 伏牛山系 南阳市 三门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农林院校“三农”人才培养现状及改革措施
12
作者 李珂 李永昌 +2 位作者 贾丹阳 李昌睿 何静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3期196-198,共3页
高等农林院校承担着为“三农”领域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任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领域的人才需求在推动现代农业升级、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及引导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等方面展现出新的态势。因此,该文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对人... 高等农林院校承担着为“三农”领域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任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领域的人才需求在推动现代农业升级、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及引导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等方面展现出新的态势。因此,该文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厘清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课程布局、强化实践教学、深化情怀培育等改革措施,旨在构建以培养技术技能型农业人才、管理创新型农村人才及具备“价值认同—深厚情怀—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四维特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林院校 “三农”人才 培养现状 改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云冷杉针叶混交林优势高计算方法探究
13
作者 陶然 向玮 +3 位作者 周梦丽 冯垚 许芳泽 倪振鑫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1,共12页
[目的]对比10种不同优势高计算方法,综合各方法的优势和不足,筛选出最适合该地区天然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的优势高计算方法,为天然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的优势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吉林省延吉市金沟岭林场的天然云冷杉针叶... [目的]对比10种不同优势高计算方法,综合各方法的优势和不足,筛选出最适合该地区天然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的优势高计算方法,为天然云冷杉针叶混交林的优势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吉林省延吉市金沟岭林场的天然云冷杉针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46块20 m×20 m天然云冷杉针叶混交林样地调查数据,比较不同优势高估计方法(传统优势高估计法、调整最大树法、U估计法)及不同优势木选择标准(C1:仅选择最粗树、C2:仅选择最高树、C3:结合最粗树和树种差异、C4:结合最高树和树种差异)的优势高计算方法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同时评估林分密度对优势高计算方法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优势高估计值的影响,并检验优势高计算方法和林分主要变量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各种优势高计算方法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各优势高的中值变动范围为14.65(DH10)~20.53 m(DH2)。(2)DH1~DH9这9种计算方法间的相关系数值均较高(0.77~0.98),存在明显的正相关。(3)10种优势高计算方法和林分密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不同,林分密度对优势高估计影响较小或存在线性关系。(4)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各类优势高估算方法的不确定性各异,U估计法和不考虑树种差异且选择最高树为优势木的调整最大树法(DH6)受林分密度影响最小,仅考虑最粗树的传统法(DH2)以及考虑树种差异且选择最高树为优势木的调整最大树法(DH8)受林分密度影响较大。(5)优势高与不同林分主要变量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有所不同,各优势高计算方法与加权平均高相关性较强,与林分蓄积量、林分生物量以及断面积定期生长量之间存在中度相关。[结论]以最高树为优势木选择标准且不考虑树种差异的调整最大树法(ALT)可作为该地区天然云冷杉针叶混交林优势高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 优势高 不确定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黄淮海平原农田防护林空气负离子变化规律 被引量:12
14
作者 崔晶 薛兴燕 +4 位作者 胡秀丽 吴明作 付保中 伊焕 滕博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5,共6页
选择河南境内黄淮海平原主体区域的商丘市民权林场的农田防护林,测定其生态系统1年内各月份的空气负离子的日进程,分析了空气负离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浓度在6-8月份较高,冬季较低,秋... 选择河南境内黄淮海平原主体区域的商丘市民权林场的农田防护林,测定其生态系统1年内各月份的空气负离子的日进程,分析了空气负离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浓度在6-8月份较高,冬季较低,秋季居中,春季变化较大;日进程的变化曲线基本上近似"U"型,但在细微变化上更接近多峰型式。空气负离子浓度在不同植被类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冬、秋季不显著,在防护林带内各点差别也较小;描述瞬间变化较大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若采用平均值很有可能高于实际数值,应采用更多统计特征值会更适宜些。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象因素间的相关性随季节而不同,在秋季与冬季相关性较小,在夏季与春季相关性较大;在分析其相关性时,分要素分析比综合的效果要好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农田防护林 黄淮海平原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剩余物资源潜力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明作 孟伟 +1 位作者 赵勇 袁远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228,共7页
采用1997—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定量测算了15a来河南省农业剩余物资源的理论可获得量.并对其地理分布格局与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的理论可获得量平均为秸秆资源1.07×10^7t.养殖资源8.18×10^7t,总... 采用1997—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定量测算了15a来河南省农业剩余物资源的理论可获得量.并对其地理分布格局与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的理论可获得量平均为秸秆资源1.07×10^7t.养殖资源8.18×10^7t,总计9.25×10^7t,主要分布于南阳市、驻马店市、周口市、商丘市。秸秆资源量随年际变化较为平缓,养殖资源量多数呈增长趋势,但2007年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几个主要分布区的变化倾向率为负值;FFT(快速傅立叶变换)表明其变化没有明显的年际周期性。聚类分析表明.河南省生物质能资源大致可分为4个区域,分别为丰富、较丰富、一般、贫乏区。因此,在相关产业规划时应注意区域性与时间变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资源潜力 农业剩余物 时空变异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林地最小生态需水定额测算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明作 崔晶 +2 位作者 孟伟 陈景玲 王谦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45-51,共7页
依据河南省119个县(市)的气象资料与土壤类型分布状况,测算其所在地的林地最小生态需水定额,运用GIS等工具分析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区的林地最小生态需水定额变化在306.03~500.51 m3/hm2,平均为358.11 m3/hm2,最大值... 依据河南省119个县(市)的气象资料与土壤类型分布状况,测算其所在地的林地最小生态需水定额,运用GIS等工具分析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区的林地最小生态需水定额变化在306.03~500.51 m3/hm2,平均为358.11 m3/hm2,最大值在登封市,最小值在卢氏县,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林地植被的蒸散定额;趋势面分析表明,其空间变化为由南向北及由东部与西部向中部递增,排序结果表明相邻区域的空间连续性较好,不能划分出差异明显的区域。研究结果可为测算生态需水量与水量平衡等提供基础,也可为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类似的大尺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最小定额 林地 GIS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白云山锐齿槲栎-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毕会涛 王炳焱 +3 位作者 杨红震 冯进 张俊辉 高贤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6-740,共5页
对河南省白云山锐齿槲栎-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动态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乔木层总生物量为172.14 t·hm^-2,其中优势树种锐齿槲栎和华山松各占47.73%和43.74%,其他树种共占8.53%.乔木层生物量随着锐齿槲栎-华山松林胸... 对河南省白云山锐齿槲栎-华山松林乔木层生物量动态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乔木层总生物量为172.14 t·hm^-2,其中优势树种锐齿槲栎和华山松各占47.73%和43.74%,其他树种共占8.53%.乔木层生物量随着锐齿槲栎-华山松林胸径的增长,各器官具有不同的增长速度,到群落发育成熟时群落总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都达到最大值,群落进一步发育,总生物量趋于稳定,但各器官生物量有所衰减.群落发育过程中,锐齿槲栎在胸径4~16 cm之间其生物量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之后又不断增大,而华山松的生物量所占比例则不断增大,但随着优势种锐齿槲栎的增长,其生物量比例有所减少;到群落发育成熟时锐齿槲栎的生物量所占比例不断减少,而华山松则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槲栎-华山松 乔木层生物量 白云山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8
18
作者 赵丽莉 钟崇林 李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6-188,共3页
概述了河南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河南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对控制河南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河南 农业 面源污染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野生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区系和多样性以及园林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朝阳 田国行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2-104,共3页
通过资源调查以及资料查阅,统计出河南野生常绿阔叶木本植物计34科58属145种。34科分成9个分布类型,其中分布最多的为泛热带(32.35%)及北温带(23.52%),其次为世界分布(14.70%);58属分成14个分布类型,其中分布最多的为泛热带(17.24%)和... 通过资源调查以及资料查阅,统计出河南野生常绿阔叶木本植物计34科58属145种。34科分成9个分布类型,其中分布最多的为泛热带(32.35%)及北温带(23.52%),其次为世界分布(14.70%);58属分成14个分布类型,其中分布最多的为泛热带(17.24%)和东亚—北美间断(17.24%),其次为热带亚洲分布(12.07%)。河南野生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区系亚热带成分较高,同时又有大量温带成分,过渡特征明显。根据其区系分布和适应性等特点,提出优良种类的筛选和园林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植物区系 多样性 野生常绿阔叶木本植物 园林应用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南部淮河上游马尾松林的林窗大小与森林更新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万祥 夏荣庆 吴明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52-56,共5页
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的河南省南部为马尾松的分布北界,淮河流域上游的桐柏县淮源镇、驻马店市薄山林场两地广泛分布有马尾松林,对其林内的林窗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不同林窗大小对土壤种子库、幼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的河南省南部为马尾松的分布北界,淮河流域上游的桐柏县淮源镇、驻马店市薄山林场两地广泛分布有马尾松林,对其林内的林窗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不同林窗大小对土壤种子库、幼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内形成的林窗以中小型为主,平均林窗大小为46.2 m2;林窗大小对土壤种子库、幼苗幼树、物种多样性等有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森林更新;林窗面积分别为40~60 m2时,森林更新具有较好的基础,但不一定对马尾松有利。在森林经营管理过程中,应根据需要形成适当大小的林窗,以保持森林的自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林 林窗 种子库 幼苗 森林更新 淮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