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留守农业劳动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郭之茵 张冬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00-202,206,共4页
以河南省18个地市39个村庄1305个家庭的调查问卷为样本,分析了河南省留守农业劳动力的特征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河南农村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急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留守农业劳动力教育程度偏低,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加... 以河南省18个地市39个村庄1305个家庭的调查问卷为样本,分析了河南省留守农业劳动力的特征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河南农村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急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留守农业劳动力教育程度偏低,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教育的投入,同时防止新的文化程度低的劳动者产生。愿意回(留)农村的人员中,80%以上的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60%以上的年龄在40岁以上。这些人回(留)乡会加重当地老龄化,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农业劳动力 农村发展 影响因素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不同区域古树资源特征分析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任婉倩 侯贺平 +1 位作者 毕会涛 孙煜萌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4-455,共12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不同区域古树资源的空间特征、物种组成与数量特征的差异性,对河南省因地制宜保护古树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河南省9874株散生古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法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从数量、物种组成和树龄结构3... 【目的】分析河南省不同区域古树资源的空间特征、物种组成与数量特征的差异性,对河南省因地制宜保护古树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河南省9874株散生古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法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从数量、物种组成和树龄结构3大维度比较分析了5大区域、6种用地类型中古树资源的差异性。【结果】1)河南省古树资源呈西北-东南方向的聚集态势,古树在数量上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古树树龄则呈现负相关性。2)伏牛山区、大别山-桐柏山区、太行山区3大区域在古树的数量、密度及种类方面均呈现出不同优势。古树数量较少的黄淮海平原区、秦巴山地2个区域中(超)高龄古树比例相对较高。3)河南省内耕地及草地、农村居民点、林地等农用地类型是古树资源的主要聚集地。【结论】伏牛山区、大别山-桐柏山区、太行山区3大区域需加强对偏远山区古树资源的定期巡逻与检查;黄淮海平原区、秦巴山地在保护现有古树资源的同时,应加强古树后备资源建设;在古树资源集中的农用地中,应充分发挥古树资源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分布特征 用地类型 保护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其对河南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玮莉 陈家欣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6期49-51,共3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法治实践,为河南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南省持续推进国土绿化与林业提质增效,全...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法治实践,为河南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南省持续推进国土绿化与林业提质增效,全民治林筑牢生态屏障,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激活绿色生产力,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美丽中国河南样板贡献了林业生态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林业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mod2组合模型下黄顶菊的潜在分布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秀红 刘宇凡 +2 位作者 孙合祥 武晓宇 茹广欣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53,共11页
[目的]黄顶菊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一年生恶性杂草,近年来在中国定殖后区域发展较快,现已向南扩散至河南省境内。为明确黄顶菊在河南省的潜在分布及动态变化,探究影响其扩散的主要环境因素,以控制其向南扩散态势。[方法]于河南省内开展黄顶... [目的]黄顶菊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一年生恶性杂草,近年来在中国定殖后区域发展较快,现已向南扩散至河南省境内。为明确黄顶菊在河南省的潜在分布及动态变化,探究影响其扩散的主要环境因素,以控制其向南扩散态势。[方法]于河南省内开展黄顶菊实地踏查,使用获得的地理分布数据,并结合气候、地形、土壤、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等环境因素,运用Biomod2组合模型预测了黄顶菊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潜在适生区域和对关键环境变量的响应。[结果]Biomod2组合模型较单一模型显著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当前黄顶菊在河南省内集中分布在豫北地区,限制其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依次是年均降水量、人类足迹指数、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当前潜在发生面积约7.41×10^(4)km^(2),高适生性区域主要集中在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等地。未来气候情景下,总发生面积连续增加,特别是在SSP370和SSP585情景下,黄顶菊的高适生性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将以新乡地区为质心依靠人类活动持续向西南方向扩散。[结论]建议将郑州市这一全国交通枢纽作为遏制黄顶菊往西南方向扩散的关键防线,将有效阻遏黄顶菊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潜在扩散,为优化黄顶菊的防控资源配置,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od2模型 生物入侵 黄顶菊 气候变化 潜在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菌糠木质纤维素酶解产糖工艺优化及组成分析
5
作者 刘丽娜 李顺峰 +3 位作者 崔国梅 魏书信 王安建 杨超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8-74,共7页
为提高香菇菌糠利用率,以香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利用木质纤维素酶解产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木质纤维素组成及红外光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香菇菌糠木质纤维素酶解产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复合酶(纤维素酶... 为提高香菇菌糠利用率,以香菇菌糠为主要原料,利用木质纤维素酶解产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木质纤维素组成及红外光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香菇菌糠木质纤维素酶解产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复合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比例1∶1,复合酶添加量3000 U·g^(-1),固液比(g∶mL)1∶2,酶解时间8 h,在此条件下所得的还原糖含量可达5.472%,与原料相比提高了2.304倍。酶解后香菇菌糠中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了26.564%、12.105%;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香菇菌糠酶解前后木质纤维素的特征官能团主要吸收峰的位置未变,但强度减弱,与木质纤维素各组分酶解后降解规律一致。综上所述,香菇菌糠木质纤维素经过酶解后,可显著提高还原糖含量并降解木质纤维素。本研究结果为香菇菌糠的高值化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菌糠 酶解 木质纤维素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微生物修复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章凯 张立航 +5 位作者 冯衍 马玉尚 任伟征 吴明作 顾海萍 王长青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6-372,共17页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对地球环境和生命健康构成了威胁。微生物修复由于其绿色、经济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的广泛关注,但针对该领域相关研究的文献还缺乏系统整理。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对地球环境和生命健康构成了威胁。微生物修复由于其绿色、经济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的广泛关注,但针对该领域相关研究的文献还缺乏系统整理。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文献资料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3年国内外关于微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1)在过去的20多年里,发文数量逐年增多,近年来呈迅速增长趋势。(2)中国在该研究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国内(中文文献)和国际(英文文献)分别初步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为中心的合作机构;中英文文献作者群体呈大分散小集中的态势,分别形成了以黄巧云、Xu Heng等为主的作者群。(3)该领域研究前沿关键词随时间呈阶段性演变,且研究热点侧重不同,中英文文献分别聚焦微生物菌剂、生物炭、胞外聚合物、酶活以及复合污染、修复机制、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微生物响应等方向。(4)高被引文献大多属于综述类,系统归纳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微生物修复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对石榴皮渣膳食纤维结构、理化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于佳琪 马静怡 +6 位作者 张静静 冯志强 赵培均 王田林 黄现青 宋莲军 李天歌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63-272,共10页
该研究旨在探究蒸汽爆破改性技术对石榴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结构、理化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DF提取率为指标,经单因素试验得到蒸汽爆破改性的最优工艺为,石榴皮渣粒径60目,压力0.60 MPa,维压时间14... 该研究旨在探究蒸汽爆破改性技术对石榴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结构、理化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DF提取率为指标,经单因素试验得到蒸汽爆破改性的最优工艺为,石榴皮渣粒径60目,压力0.60 MPa,维压时间140 s,此条件下石榴皮渣SDF提取率为(13.42±0.12)%,相比改性前提高(5.91±0.04)%。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探究了蒸汽爆破对SDF结构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改性后石榴皮渣SDF暴露出更多化学基团,分子间氢键作用力加强,结晶度下降,表面变成粗糙多孔的网状结构,出现大量褶皱。蒸汽爆破改性后SDF的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力分别提升至蒸汽爆破前的(1.19±0.09)倍、(1.60±0.16)倍和(1.95±0.03)倍。此外,蒸汽爆破增加了石榴皮渣S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α-淀粉酶抑制能力、胆固醇吸附能力及抗氧化能力。综上,该研究证明了蒸汽爆破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石榴皮渣SDF的理化特性和功能特性,为石榴皮渣SDF的提取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石榴皮渣 膳食纤维 物理改性 理化性质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用花生仁贮藏过程中活力、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韩俊豪 杨慧 +4 位作者 谢永康 袁梦娟 李萍 李星仪 张宏睿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327,356,共9页
为探究种用花生仁在贮藏过程中活力与主要营养成分之间的变化关系,以豫花65、豫花37、开农308高油酸花生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带壳与脱壳种用花生置于温度35℃、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进行加速贮藏试验。结果表明,种用花生活力随贮藏时... 为探究种用花生仁在贮藏过程中活力与主要营养成分之间的变化关系,以豫花65、豫花37、开农308高油酸花生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带壳与脱壳种用花生置于温度35℃、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进行加速贮藏试验。结果表明,种用花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贮藏30 d,三个花生品种种仁发芽率分别降低73%、65%、80%,荚果内种仁发芽率分别降低57%、64%、75%。同时,贮藏过程中脂肪相对含量先降低后趋于平稳,第10天,脂肪相对含量降至最低;油酸相对含量先降低后增加,总体呈降低趋势。第5天,三个品种种仁油酸相对含量降至最低,分别降低27.41%、21.41%、25.64%;亚油酸相对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第10天,种仁亚油酸相对含量达18.78%、15.84%、17.92%,增至最高;总氨基酸相对含量在21.95%~25.16%之间变化,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种用花生活力指标与油酸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赖氨酸、缬氨酸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上述研究结果对指导种用花生贮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用花生 种子活力 营养品质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监控猪群咳嗽声在育肥舍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付仕成 李梦晗 +1 位作者 翁彤彤 齐胜利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5年第4期4-8,共5页
本试验旨在评估数字化监控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监测育肥猪群咳嗽声的效果及其对呼吸道疾病防控的实用性。试验选取育肥前期和育肥后期猪舍各6栋,采用声音监测设备记录咳嗽声并计算咳嗽指数以反映猪群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数字化监测设备... 本试验旨在评估数字化监控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监测育肥猪群咳嗽声的效果及其对呼吸道疾病防控的实用性。试验选取育肥前期和育肥后期猪舍各6栋,采用声音监测设备记录咳嗽声并计算咳嗽指数以反映猪群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数字化监测设备成功实现了育肥猪群咳嗽声的监测和呼吸道疾病的预警和控制;育肥前期猪群咳嗽指数为0.19~2.48,其中18号猪舍猪群咳嗽指数较低,猪群健康水平较高,22号猪舍猪群咳嗽指数较高,猪群健康水平较低,咳嗽指数高低变化育肥前期和后期表现具有一致性;育肥后期猪群咳嗽指数低于育肥前期的,变化均在1.00以下;当监测到咳嗽指数异常升高时,及时采用喷雾施药可有效防控猪群呼吸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5 d有效率达7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猪群 数字化监控设备 咳嗽指数 呼吸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开元 沙德春 +1 位作者 花俊国 许欣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1-115,共5页
以2007一2021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机制和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负向影响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投入和资产不可逆程度在两者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企... 以2007一2021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机制和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负向影响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投入和资产不可逆程度在两者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企业金融化则发挥遮掩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于中西部地区农业企业,对大型企业相对较弱,较高的股权制衡度和创新投入水平能够缓解这种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有效提升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出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农业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昊原 赵艳 +1 位作者 陈华杰 薛祺 《中国奶牛》 2023年第9期55-60,共6页
河南省作为奶业大省,奶业不仅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依托产业,因此,加快奶业高质量发展事关全局、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系统概括了奶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并以河南奶业... 河南省作为奶业大省,奶业不仅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依托产业,因此,加快奶业高质量发展事关全局、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系统概括了奶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并以河南奶业发展为基础,对其现状、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从确立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完善产业体系、培育产业龙头等7个方面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对新阶段河南省奶业转型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奶业 高质量发展 内涵特征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葡萄球菌发酵牛肉香肠的制作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祝超智 赵世昌 +6 位作者 李璇 马钰珂 崔文明 余小领 赵改名 李蓓蓓 张新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4-686,共13页
【目的】探究肉葡萄球菌制作发酵牛肉香肠的优化工艺,旨在改善产品风味、提高营养价值。【方法】通过不同肉葡萄球菌接种量、加盐量和发酵温度下发酵牛肉香肠的微生物生长量、pH值和感官评分,综合评价了发酵条件对发酵牛肉香肠的影响。... 【目的】探究肉葡萄球菌制作发酵牛肉香肠的优化工艺,旨在改善产品风味、提高营养价值。【方法】通过不同肉葡萄球菌接种量、加盐量和发酵温度下发酵牛肉香肠的微生物生长量、pH值和感官评分,综合评价了发酵条件对发酵牛肉香肠的影响。结合单因素试验的结果,以香肠的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结果】最终确定制作发酵牛肉香肠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肉葡萄球菌接种量7.2 lg CFU·g^(-1),发酵温度29℃,加盐量2.1%,最终得到的感官评分平均值为78.23,接近验证试验结果。【结论】验证试验说明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模型能够较好地用于优化发酵牛肉香肠的制作工艺,并且在此工艺参数下制作的发酵牛肉香肠感官品质良好,肉质紧实度和色泽鲜艳度与自然发酵无显著差异,最终既保证了产品的鲜美口感,又使产品的品质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牛肉香肠 肉葡萄球菌 发酵剂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系统和金属组稳态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解宏鑫 费钰茜 +6 位作者 曹浩楠 陈瑞 崔丽巍 陈栋梁 于永亮 李柏 李玉锋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8-1065,共8页
纳米塑料(NPs)是全球关注的新兴污染物,然而有关它们对陆生植物毒性的知识仍然有限。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纳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nPET)对水稻幼苗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10 mg/L)的nPET明显抑制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水稻... 纳米塑料(NPs)是全球关注的新兴污染物,然而有关它们对陆生植物毒性的知识仍然有限。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纳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nPET)对水稻幼苗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10 mg/L)的nPET明显抑制幼苗的生长,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水稻根中的MDA含量和SOD活性都明显增加,GPx活性变化主要反映在水稻茎部和叶片,表明nPET会干扰水稻光合作用系统,并引发氧化应激。此外,nPET还改变水稻幼苗中钙(Ca)、锰(Mn)、铁(Fe)、镍(Ni)和锌(Zn)的含量,表明暴露于nPET会影响植物体内的金属组稳态平衡。总之,nPET会影响水稻苗的光合作用,造成氧化损伤,并干扰体内金属组的稳态平衡,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纳米塑料 微塑料 水稻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橡胶防老剂6PPD及其转化物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原晓喻 葛贝宁 +5 位作者 徐丽娜 李熠晨 田海宁 余小领 睢福庆 刘炳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76-3989,共14页
防老剂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防老剂6PPD)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的加工过程,以防止橡胶因臭氧化和磨损等造成的皲裂现象.轮胎磨损后6PPD从橡胶碎屑向邻近的空气、土壤和水域的扩散;此外,在实际使用工况下,6PPD还会从食... 防老剂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防老剂6PPD)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的加工过程,以防止橡胶因臭氧化和磨损等造成的皲裂现象.轮胎磨损后6PPD从橡胶碎屑向邻近的空气、土壤和水域的扩散;此外,在实际使用工况下,6PPD还会从食品接触用橡胶制品向食品中迁移.6PPD理化性质不稳定,易生成其他有毒的转化产物,这将造成潜在的环境污染或食品安全问题,不利于人类健康.本文针对新发安全因子6PPD的检测方法,综述了其在橡胶、空气粉尘、土壤颗粒、食物、尿液等不同基质样品中的前处理方法,以及采用的高灵敏检测技术,如质谱法、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电子自旋共振法等.本文为筛查6PPD及其有害转化产物,评估其在环境或食物链中的风险暴露程度,探索6PPD转化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制品 防老剂 6PPD 6PPD 转化产物 预处理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橡胶中防老剂6PPD检测方法建立及适用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原晓喻 刘沁芳 +4 位作者 李熠晨 喻晓濛 田海宁 郭静 刘炳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2-897,共6页
建立食品接触用橡胶制品中防老剂6PPD的色谱和光谱分析方法,并明晰各方法的实用性。以食品接触用橡胶奶管为研究对象,采用恒温超声萃取和模拟实际工况的迁移实验,预处理橡胶制品获取含6PPD样品溶液;通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辅助气相色谱... 建立食品接触用橡胶制品中防老剂6PPD的色谱和光谱分析方法,并明晰各方法的实用性。以食品接触用橡胶奶管为研究对象,采用恒温超声萃取和模拟实际工况的迁移实验,预处理橡胶制品获取含6PPD样品溶液;通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辅助气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辅助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协同分析样品溶液中的6PPD。与GB/T 33078-2016相比(保留时间10.50 min),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的保留时间缩短至7.58 min和2.15 min;此外,它们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定量限:8.7μg·L^(-1),20.0μg·L^(-1))和选择性,可以分析复杂基质中的超痕量6PP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不具备分离功能且定量限高(270.6μg·L^(-1)),适合橡胶样品的较高初始含量的6PPD测定。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分析橡胶制品中6PPD的三种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进一步研究环境或食物链中6PPD的风险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橡胶制品 防老剂6PPD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绿化树种对镉的富集特征
16
作者 李业庆 郑叶 +3 位作者 魏奕博 王丹 李烜桢 范国强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2-759,共8页
【目的】乔木对重金属具有富集能力,但是目前对其积累特征尚不明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乔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的推广应用。探讨5种乔木绿化树种对镉的富集特征。【方法】分析了镉污染土壤上栽植的泡桐Paulownia fortunei、楸树Catalp... 【目的】乔木对重金属具有富集能力,但是目前对其积累特征尚不明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乔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的推广应用。探讨5种乔木绿化树种对镉的富集特征。【方法】分析了镉污染土壤上栽植的泡桐Paulownia fortunei、楸树Catalpa bungei、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黑杨Populus nigra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等树木不同部位对镉的富集特征,并分析了不同树种对镉的积累总量。【结果】供试树种对镉均具有一定的积累能力,单株对镉的积累量为43.01~886.28 mg·株^(-1),其中垂柳对镉的积累总量最大,达886.28 mg·株^(-1);其次是黑杨,达392.51 mg·株^(-1)。不同树种不同部位对镉的富集能力也不同,泡桐、楸树、悬铃木、黑杨和垂柳不同部位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7~0.56、0.10~1.24、0.06~1.04、0.32~1.58、0.06~0.97。其中黑杨多数部位(除茎皮外)的富集系数均大于其他树种。所有树种根皮、茎皮和枝皮的镉质量分数均显著(P<0.05)大于其对应的根材、茎材和枝材。所有树种不同部位镉质量分数与土壤镉质量分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乔木主要将镉积累到枝部和茎部,其中泡桐、楸树和悬铃木主要积累在枝部,黑杨和垂柳主要积累在茎部。此外,黑杨和垂柳具有较高的镉积累量,是今后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首选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 积累总量 富集系数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金属组学:以α核素靶向治疗药物为例
17
作者 刘彩霞 李秋硕 +7 位作者 范玉芹 辛岩 费钰茜 曹浩楠 敬罕涛 崔丽巍 李柏 李玉锋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2,共11页
金属组学是综合研究生命体内(特别是细胞内)自由或络合的全部金属和类金属的含量、分布、形态、结构及功能的一门学科。作为金属组学的一个分支,放射金属组学重点研究放射性核素的制备和应用,特别是其在环境和生物体内的含量、分布、化... 金属组学是综合研究生命体内(特别是细胞内)自由或络合的全部金属和类金属的含量、分布、形态、结构及功能的一门学科。作为金属组学的一个分支,放射金属组学重点研究放射性核素的制备和应用,特别是其在环境和生物体内的含量、分布、化学种态及功能等。靶向α治疗(Targeted alpha therapy,TAT)是一种利用发射α粒子的放射性核素与肿瘤选择性载体分子结合实现靶向癌细胞,进而对肿瘤组织造成杀伤作用的一种医疗方法,是放射金属组学在癌症治疗领域的重要应用方向。α粒子凭借高线性能量传递、短组织射程和较强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在放射性免疫和肿瘤治疗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以TAT药物为例,就常用α核素、TAT药物螯合剂及其标记的靶向载体、几种重要α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进展予以综述,并分析TAT药物研发的挑战和发展前景,从而展示放射金属组学在核医学领域特别是癌症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随着更多α核素的制备和更多靶向标记方法的建立,TAT药物有望用于多种疾病,这也需要新的放射金属组学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因此,放射金属组学在核医学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金属组学 放射性核素治疗 α核素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对生鲜花生贮藏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俊豪 杨慧 +4 位作者 李凯歌 李星仪 谢永康 李萍 张宏睿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为了研究微波预处理对生鲜花生贮藏特性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功率强度微波(0.55、0.85、1.15 W/g)对鲜食花生处理120 s后置于(10±1)℃条件下进行贮藏。结果表明:适宜功率强度的微波处理可有效抑制生鲜花生的发芽率和霉变率,同时... 为了研究微波预处理对生鲜花生贮藏特性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功率强度微波(0.55、0.85、1.15 W/g)对鲜食花生处理120 s后置于(10±1)℃条件下进行贮藏。结果表明:适宜功率强度的微波处理可有效抑制生鲜花生的发芽率和霉变率,同时抑制生鲜花生的呼吸强度,降低失重率,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延缓生鲜花生的衰老和品质劣变;微波处理对生鲜花生还有一定杀菌作用,微波功率强度越大,杀菌效果越好。综合分析,0.85 W/g功率强度微波预处理组的生鲜花生贮藏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花生 微波 贮藏 保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在饼干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乔治豪 陈哲 +5 位作者 王鸣潮 王俊清 朱文煊 胡慧聪 李改英 高腾云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7期120-124,共5页
苜蓿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及皂苷、苜蓿素、黄酮类、多糖等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传统饼干以碳水化合物含量为主,含酸量高,利用苜蓿特有的营养价值和活性成分加工制作苜蓿饼干,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苜蓿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及皂苷、苜蓿素、黄酮类、多糖等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传统饼干以碳水化合物含量为主,含酸量高,利用苜蓿特有的营养价值和活性成分加工制作苜蓿饼干,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介绍了苜蓿的营养成分及食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然后从苜蓿前处理、添加比例、加工工艺、原料配比等方面论述了苜蓿在饼干制作加工中的应用情况,为苜蓿饼干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营养价值 饼干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茴香精油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菌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常娟 杨雪冰 +4 位作者 王平 刘超齐 谢凤莲 王鹏 尹清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238-5244,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茴香精油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粪便菌群数量的影响。试验选择40日龄、体重1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320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 本试验旨在研究茴香精油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粪便菌群数量的影响。试验选择40日龄、体重1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320头,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金霉素75 mg/kg+杆菌肽10 mg/kg),试验2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金霉素75 mg/kg+杆菌肽10 mg/kg)+300 mg/kg茴香精油,试验3组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茴香精油。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添加抗生素和/或茴香精油的各试验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3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2组和试验3组仔猪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3组仔猪的粪便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茴香精油可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干物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与抗生素的作用相当,并有利于仔猪肠道的健康。因此,茴香精油在仔猪生产中具有代替抗生素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茴香精油 仔猪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粪便菌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