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路径探析——以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姝灿 杨盼盼 韩易桐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22期46-48,共3页
作为向社会输送“三农”人才的农业院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研究生。以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例,客观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挑战,探究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培... 作为向社会输送“三农”人才的农业院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研究生。以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为例,客观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挑战,探究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培养路径,即筑牢“弘农爱国”之基、弘扬“厚德质朴”之风、树立“求真创新”之志、传播“包容奋进”之声,以期为其他农业院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院校 研究生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高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践探索——以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为例
2
作者 张利冰 孙亚楠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7期100-104,共5页
推动涉农高校产教深度融合,对于培养适应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涉农高校产教融合面临合作不够深入、人才供需错位、资源分配不均、激励评价不足... 推动涉农高校产教深度融合,对于培养适应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涉农高校产教融合面临合作不够深入、人才供需错位、资源分配不均、激励评价不足等问题。为此,应努力构建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共建协同育人平台,深化教学体系改革,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推动产教全面深度融合,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提供智力支持。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通过“行业需求—教育教学—产业服务”闭环体系,对产教深度融合进行系统探索,为涉农高校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动物福利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永才 王上 +4 位作者 高腾云 田亚东 李国喜 孙桂荣 康相涛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6,124,共8页
选取2001-2022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4328篇动物福利研究文献为样本,基于知识图谱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厘清中国动物福利研究的现状和热点,并探索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动物福利研究大致可分为加速起步、平稳发展、迈入转型3个阶段... 选取2001-2022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4328篇动物福利研究文献为样本,基于知识图谱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厘清中国动物福利研究的现状和热点,并探索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动物福利研究大致可分为加速起步、平稳发展、迈入转型3个阶段,呈现出成熟稳定的发展态势;动物福利的研究氛围不浓、年度发文数量有限,专业研究人员较少、团队规模小且合作不紧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贸易壁垒、动物福利立法、实验动物、动物伦理、动物福利教育、动物福利技术及评价等方面。环境丰容、福利技术、动物伦理、动物福利对生物安全、生长性能的影响将是国内动物福利未来一定时期的研究重点,动物福利立法和国民教育及专业教育方面的研究与实践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福利 知识图谱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肉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
4
作者 张子敬 王香南 +6 位作者 刘贤 李明 聂胜委 李静 薄东东 王二耀 闫祥洲 《中国牛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基于对2024年河南省肉牛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展望了2025年河南省肉牛产业发展趋势,并对河南省肉牛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河南 肉牛产业 展望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肠道微生物调控精液品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史心琦 马梦梦 +1 位作者 高腾云 刘深贺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5,共10页
精液品质是选择优良种公畜(禽)的重要参考指标。肠道微生物既可以通过肠道-睾丸轴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 精液品质是选择优良种公畜(禽)的重要参考指标。肠道微生物既可以通过肠道-睾丸轴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睾酮(Testosterone, T)等生殖激素水平,也可调节肠道中丁酸、氨基酸、维生素、胆汁酸、气体信号分子(H_(2)S、NH_(3)和NO)、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等的合成与代谢,从而调控精液品质。因此,提高肠道中适宜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水平能够提高雄性动物精液品质。本文旨在阐明动物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调控精液品质的研究进展,以期指导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品质 肠道微生物 生殖激素 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动物福利研究与实践应用现状
6
作者 梅承君 刘星 王永才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10期7-8,共2页
随着规模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福利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根本要求,畜牧业的发展更需要高质量和可持续。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动物福利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动物福利在... 随着规模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福利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根本要求,畜牧业的发展更需要高质量和可持续。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动物福利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动物福利在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推动我国动物福利事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福利 畜牧业 研究现状 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调控动物精液品质及生殖性能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盛玉珂 徐逸飞 +2 位作者 高留涛 汪聪勇 刘深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0-228,共9页
肠道微生物与雄性宿主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平衡,与宿主局部肠道的相互作用会影响睾丸、肾脏、副性腺等远端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调控宿主的精液品质。本文以“肠道-睾丸轴”为理论框架,综述肠道微生物对雄性动物精液品质和生殖性能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与雄性宿主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平衡,与宿主局部肠道的相互作用会影响睾丸、肾脏、副性腺等远端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调控宿主的精液品质。本文以“肠道-睾丸轴”为理论框架,综述肠道微生物对雄性动物精液品质和生殖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调节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氨基酸及维生素)以及雄激素代谢,影响精液品质,或者释放信号分子(5-羟色胺、γ-氨基丁酸、一氧化氮和硫化氢)调节雄性生殖功能。未来研究应着重解析肠道微生物如何维持肠道稳态来调控动物精液品质,并开发具有调控雄性生殖功能的复合微生态制剂,以推动畜牧业高效育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精液品质 代谢底物 信号分子 生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全株玉米青贮中小分子有机酸含量调查分析
8
作者 侯玉芳 鲁晓娜 +5 位作者 薛永康 秦帅 张洋 王亚琴 王玉康 高娜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7期73-78,共6页
研究旨在了解河南省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采用近红外饲料检测技术(NIRS)对2020—2024年全省奶牛场的1 138批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成分及小分子有机酸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0—2024年,河南省全株玉米青贮pH... 研究旨在了解河南省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采用近红外饲料检测技术(NIRS)对2020—2024年全省奶牛场的1 138批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成分及小分子有机酸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0—2024年,河南省全株玉米青贮pH值平均值分别为3.82、3.82、3.83、3.80和3.77,乳酸含量分别为4.61%DM、 4.32%DM、 4.80%DM、 4.72%DM和4.88%DM,乙酸含量分别为3.56%、 3.30%、 3.36%、 3.00%和3.27%,丙酸含量分别为0.25%、0.39%、0.46%、0.40%和0.49%,丁酸含量分别为0.47%、0.23%、0.23%、0.28%和0.20%。研究表明,2020—2024年,河南省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成分质量稳定,发酵品质整体情况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有机酸 发酵品质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创新创业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讨与实践——以家禽科学方向人才培养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李转见 许会芬 +9 位作者 蔡含芳 李红 韩笑 李文婷 刘深贺 田亚东 付彤 牛晖 李孝法 李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4,共7页
新农科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经之路。自教育部提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文章基于我国当前创新创业... 新农科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经之路。自教育部提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文章基于我国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结合学院现有条件、政策及历年来本科生科研实践训练和参赛经验,总结凝练出“平台支撑+兴趣团队+导师领航+项目连结+竞赛提升”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家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也为我国农林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 创新创业型 动物科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动物生产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改英 李东华 +3 位作者 蒋瑞瑞 李秀领 廉红霞 张立阳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212-216,共5页
虚拟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平台,模拟真实的实验条件和环境,实现情景和操作条件再现的一项新型信息技术,其不受场地、时空、设备和危险性等因素影响,是新农科和现代畜牧业教学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动物生产学实验教学为例,介绍了... 虚拟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平台,模拟真实的实验条件和环境,实现情景和操作条件再现的一项新型信息技术,其不受场地、时空、设备和危险性等因素影响,是新农科和现代畜牧业教学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动物生产学实验教学为例,介绍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虚拟仿真技术在学科中的优势,分析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构建、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动物生产学 实验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地方鸡骨骼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新新 安智远 +10 位作者 周恩友 张露洁 蔡春霞 张金豪 郭焕杰 马思涵 李文婷 孙桂荣 田亚东 康相涛 韩瑞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82,共9页
【目的】研究河南省地方鸡骨骼特性的特点与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固始鸡、河南斗鸡、正阳三黄鸡、淅川乌骨鸡和卢氏鸡这5个河南省地方鸡品种的成年鸡,每个品种16只,公母数量各8只,屠宰后取股骨、胫骨和跖骨,分别对公母鸡的股骨、胫骨... 【目的】研究河南省地方鸡骨骼特性的特点与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固始鸡、河南斗鸡、正阳三黄鸡、淅川乌骨鸡和卢氏鸡这5个河南省地方鸡品种的成年鸡,每个品种16只,公母数量各8只,屠宰后取股骨、胫骨和跖骨,分别对公母鸡的股骨、胫骨、跖骨的骨骼形态计量学指标,以及胫骨骨密度、骨强度和母鸡的胫骨骨骼成分指标测定,并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河南省地方鸡不同品种中,河南斗鸡的股骨、胫骨和跖骨的质量、长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河南斗鸡(公)骨强度和骨密度显著高于正阳三黄鸡(公)和卢氏鸡(公),与固始鸡(公)和淅川乌骨鸡(公)无显著差异。除了河南斗鸡(母)外,淅川乌骨鸡(母)的骨密度、骨强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母鸡。正阳三黄鸡(母)和淅川乌骨鸡(母)胫骨钙含量显著高于固始鸡(母)、灰分显著高于固始鸡(母)和卢氏鸡(母),卢氏鸡(母)胫骨磷最高,显著高于淅川乌骨鸡(母)。结合主成分分析从22个骨骼指标提取出2个主成分,能够反映骨骼指标的信息,河南斗鸡综合评分最高。【结论】河南斗鸡的骨骼特性要明显优于其他4个地方鸡品种,其次是淅川乌骨鸡、固始鸡、正阳三黄鸡和卢氏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始鸡 河南斗鸡 正阳三黄鸡 淅川乌骨鸡 卢氏鸡 骨骼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刍动物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朝辉 刘凯珍 +1 位作者 虎业浩 高腾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8-715,共8页
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植物油及含油量多的海鱼中,在自然界含量丰富,对人体具有补脑健脑、调节免疫功能、抵抗心血管疾病等重要作用。在反刍动物生产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饲粮具有改善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减少甲烷排放和改... 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植物油及含油量多的海鱼中,在自然界含量丰富,对人体具有补脑健脑、调节免疫功能、抵抗心血管疾病等重要作用。在反刍动物生产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饲粮具有改善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减少甲烷排放和改善产品质量的功能。本文主要针对不饱和脂肪酸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甲烷排放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刍动物营养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 反刍动物 瘤胃代谢 甲烷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维生素E和硒调控动物精液品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雅婷 徐泽君 +3 位作者 陈虹宇 王献伟 陈其新 刘深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9-1400,共12页
精液品质是衡量公畜(禽)种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公畜(禽)处于应激状态或精液冻融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当动物机体或精子自身的抗氧化系统无法平衡过量产生的ROS时,易导致精液品质下降。维生素E... 精液品质是衡量公畜(禽)种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公畜(禽)处于应激状态或精液冻融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当动物机体或精子自身的抗氧化系统无法平衡过量产生的ROS时,易导致精液品质下降。维生素E和硒是常见的两种抗氧化剂,在动物日粮或精液稀释液中适量添加能缓解应激导致的公畜(禽)精液品质下降。本文综述了维生素E和硒调控公畜(禽)精液品质的应用效果以及二者协同作用的机制,以期指导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精液品质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入25%洛岛红鸡血缘对河南斗鸡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传琛 焦静娅 +3 位作者 王永帅 罗朋娜 昌兴海 黄艳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7-1018,共12页
旨在通过研究河南斗鸡导入25%洛岛红鸡血缘后对其屠宰指标、肌肉特性、血清生化指标和目的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河南斗鸡的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用同一批次的120日龄纯种河南斗鸡和导入25%洛岛红血缘的杂交斗鸡各10只(公母各半)... 旨在通过研究河南斗鸡导入25%洛岛红鸡血缘后对其屠宰指标、肌肉特性、血清生化指标和目的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河南斗鸡的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用同一批次的120日龄纯种河南斗鸡和导入25%洛岛红血缘的杂交斗鸡各10只(公母各半),共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测定其屠体指标、肌肉特性、血清生化指标,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肌肉发育和葡萄糖转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所有数据使用SPSS 23.0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斗鸡和纯种河南斗鸡在多项屠体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鸡胸肌肌纤维直径呈现了显著的群体效应(杂交鸡<纯种鸡,P=0.014)。胸肌肌纤维密度指标的群体与性别间互作效应不显著(P=0.056),其中杂交公鸡的胸肌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纯种公鸡(P<0.01)。腿肌的肌纤维密度呈现了显著的群体效应(P=0.002),在公母鸡中均以杂交鸡显著高于纯种鸡。实时荧光定量PCR未检测到肌肉发育相关基因(MyHC、MyoG、MyoD1)和葡萄糖转运相关基因GLUT12在杂交斗鸡和纯种斗鸡间的表达差异,但GLUT4基因在鸡胸肌(P=0.000)和腿肌(P=0.023)中的表达均呈现了极显著的群体和性别间的互作效应。胸肌GLUT4基因的表达在公鸡中以杂交公鸡显著高于纯种公鸡(P<0.01),而在母鸡中则以纯种母鸡显著高于杂交母鸡(P<0.05)。在腿肌组织中,GLUT4的表达以杂交母鸡极显著地高于纯种母鸡(P<0.01),而杂交公鸡相较于纯种公鸡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生化指标的分析显示,血清GLO (P=0.004)、CHO(P=0.011)、LDL-C(P=0.014)水平均呈现显著的群体效应,且均以杂交斗鸡>河南斗鸡;而血清A/G比值呈现了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3),其中纯种公鸡的血清A/G比值显著高于杂交公鸡(P<0.05)。25%洛岛红血缘的导入显著增加了机体的血脂水平,提高了公鸡骨骼肌的肌纤维密度,并以组织特异性和性别特异性的方式改变了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斗鸡 洛岛红鸡 屠体指标 肌肉特性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建设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三俊 王利军 +9 位作者 石佳佳 常娟 王平 刘超齐 尹清强 李新新 张薇 张立阳 于光晴 党晓伟 《猪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6-48,共3页
新农科背景下以校企为双主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为主体共同参与高等人才的培养,面向现代化企业的各类需求和标准引入到农林类院校办学及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现代化、多维度、深层次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 新农科背景下以校企为双主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为主体共同参与高等人才的培养,面向现代化企业的各类需求和标准引入到农林类院校办学及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现代化、多维度、深层次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和途径,分别由两支教学队伍(高校理论课堂培养和基地实践教学技术专家指导)和两个培养基地(高校课堂和合作企业实践基地及工厂),共同完成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科学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队伍 农林类院校 高校课堂 双主体 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 课堂培养 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新新 王利军 +5 位作者 刘伯帅 刘超齐 王平 尹清强 常娟 金三俊 《猪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1-53,共3页
高等学校是培养国家人才的摇篮,而强大的高等教育则是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坚实保障。除了国家政策、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师资力量之外,在高等教育中多样化的课程设计也扮演着不容小觑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高等教育已... 高等学校是培养国家人才的摇篮,而强大的高等教育则是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坚实保障。除了国家政策、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师资力量之外,在高等教育中多样化的课程设计也扮演着不容小觑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高等教育已然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因此必须坚持政治正确。这就使得“立德树人”被摆在教育最重要的位置,它是当前中国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等教育院校的立身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高等教育 新时代教育 生物技术概论 高等学校 信息技术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与播量对河南省秋播饲用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嘉浩 桑瑞娟 +2 位作者 董春阳 姚晋 李德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55-161,共7页
为研究播期与播量对河南省秋播饲用燕麦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播期、3个播种量,研究不同播期与播量对秋播燕麦越冬率、分蘖和株高等农艺性状和干草产量、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下旬播种的燕麦越冬率最高,早播和晚播燕麦越冬率较低... 为研究播期与播量对河南省秋播饲用燕麦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播期、3个播种量,研究不同播期与播量对秋播燕麦越冬率、分蘖和株高等农艺性状和干草产量、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下旬播种的燕麦越冬率最高,早播和晚播燕麦越冬率较低,但各播期燕麦越冬率均在90%以上;株高、干草和籽粒产量与冬后分蘖数显著正相关;早播燕麦部分分蘖在越冬时被冻死,使其株高、干草和籽粒产量降低;晚播燕麦生育期缩短,分蘖减少,干草和籽粒产量较低;早播和晚播均降低干草产量和籽粒产量,10月下旬播种达到最高,分别为16.10、3.85 t/hm^(2);播种越晚乳熟中期收货时的燕麦草品质越好。综上所述,秋播燕麦可在河南省安全越冬,干草品质、干草和籽粒产量主要受播期影响,播种量对其影响不显著;河南省秋播燕麦适宜在10月下旬播种,播量60~9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播期 播量:生产性能: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SNPs标记对河南斗鸡遗传多样性及选择信号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晓玉 肖成朋 +5 位作者 高超群 张晨曦 史浚来 贾鑫涛 王克君 李文婷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02,共9页
【目的】对河南斗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全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分析,挖掘河南斗鸡品种重要的种质特性基因。【方法】使用AffymetrixAxiom 600K高密度鸡基因分型芯片对来自9个品种的173只鸡的群体(包括20只河南斗鸡及153只商品鸡)进行基因... 【目的】对河南斗鸡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全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分析,挖掘河南斗鸡品种重要的种质特性基因。【方法】使用AffymetrixAxiom 600K高密度鸡基因分型芯片对来自9个品种的173只鸡的群体(包括20只河南斗鸡及153只商品鸡)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各个品种的期望杂合度、观测杂合度、次等位基因频率及核苷酸多样性评估地方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主成分分析、祖先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品种的群体结构;利用斗鸡与商品鸡的成对遗传分化指数值进行选择信号分析。【结果】河南斗鸡及各商品鸡群体的观测杂合度为0.153~0.311,期望杂合度为0.158~0.315,次等位基因频率为0.111~0.234,核苷酸多样性为9.77×10^(-5)~1.56×10^(-4),且斗鸡的遗传多样性低于商品肉鸡品种,高于商品蛋鸡品种。系统发育树、主成分分析及祖先成分分析表明品种间有明显的群体分化。河南斗鸡与商品鸡群的主成分分析发现,河南斗鸡与商品肉鸡品种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近;将河南斗鸡和商品鸡群进行遗传选择信号后分析发现,河南斗鸡在神经,骨骼肌肉发育,免疫等性状经过高度选择。【结论】本研究从全基因组水平探究了河南斗鸡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筛选出候选基因,为河南斗鸡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斗鸡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选择信号 全基因组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性别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虹宇 魏雅婷 +2 位作者 李若玺 高留涛 刘深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0-1380,共11页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动物生产出特定性别后代的一项技术。鉴于X精子和Y精子的分离是实现动物性别控制的技术基础,本文基于X精子和Y精子在物理和化学上的特性差异总结和比较了受精前分离精子的新技术,包括流式细胞分离法、免疫...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动物生产出特定性别后代的一项技术。鉴于X精子和Y精子的分离是实现动物性别控制的技术基础,本文基于X精子和Y精子在物理和化学上的特性差异总结和比较了受精前分离精子的新技术,包括流式细胞分离法、免疫学分离法、pH分离法、微流体和纳米技术。免疫学分离法中R848(雷西莫特)激活TLR7/8信号通路是精子分离的潜在方法,旨在为动物性别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控制 X精子 Y精子 免疫学分离法 TLR7/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奶山羊品种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20
作者 蔡芬奇 付朝武 +3 位作者 陈丹丹 权凯 王献伟 姜义宝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4期22-25,34,共5页
河南奶山羊是河南省特有的优良地方奶山羊品种。文章描述了河南奶山羊的品种来源、产区分布、存栏数量、体型特征、生产性能,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河南奶山羊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河南奶山羊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河南奶山羊 地方品种 品种资源 开发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