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专业四年制和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韩立强 陈宇 +3 位作者 吴亚楠 李奎 魏战勇 张龙现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92-96,101,共6页
选定国内重点农业院校中国农业大学、综合院校吉林大学、地方本科院校河南农业大学等国内四年制和五年制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从培养目标、学分与学时设置和实践教学设置等方面分析其异同点;从专业课程的设置、综合大实... 选定国内重点农业院校中国农业大学、综合院校吉林大学、地方本科院校河南农业大学等国内四年制和五年制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从培养目标、学分与学时设置和实践教学设置等方面分析其异同点;从专业课程的设置、综合大实验、实践教学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突出增强实践能力的特色,提出了河南农业大学施行动物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的“3+2+1”设想,为制订河南农业院校动物医学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2年河南省猪细小病毒1~7型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全海 许夕雅 +4 位作者 石蒙蒙 杨寒 高冬生 王永生 陈陆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29,共7页
旨在了解猪细小病毒1~7型(PPV1~PPV7)在河南省的流行情况。利用PCR检测了2021-2022年河南省猪场送检的748份样品,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V1/2/3/5/6/7在河南省各地区一年四季广泛流行,而秋、冬季节是感染高峰期,PPV2(16.0... 旨在了解猪细小病毒1~7型(PPV1~PPV7)在河南省的流行情况。利用PCR检测了2021-2022年河南省猪场送检的748份样品,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V1/2/3/5/6/7在河南省各地区一年四季广泛流行,而秋、冬季节是感染高峰期,PPV2(16.04%)的感染率最高,PPV7(15.11%)次之。产房仔猪未检出PPV1/3/5,PPV2/6/7在各生长阶段猪群中均有检出,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保育和育肥猪中PPV各型检出率均较高,尤以PPV2常见。PPV2和PPV7在口腔液、血样、肺脾淋巴结中检出率均较高,血样中较低,PPV3常存在于血清和组织中,PPV5多见于口腔液,PPV6多见于血样。研究证实,除PPV4未检出外,其他6种PPV在河南均存在,并且多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PPV2、PPV7可与多种病原混合感染,PPV7与PCV2混合感染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1~7型 检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医学制药专业中蛋白纯化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二芹 潘佳佳 +1 位作者 陈红英 张同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1期277-279,282,共4页
生物制品的质量关系到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而蛋白纯化是生物制品的质量保证,因此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操作和考核方式,学生掌握蛋白纯化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其目的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为研发单位和企业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动物医学制药专业 生物制品 蛋白纯化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诊断学》课程教师驻场对动物医学本科生教学实习的作用
4
作者 黄淑成 丁文丽 +4 位作者 仝宗喜 代宏宇 刘芳 董海聚 王学兵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6期117-119,共3页
教学实习是一种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能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方法。教师驻场是教学实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该文主要阐述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是一种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能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方法。教师驻场是教学实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该文主要阐述教学实习及教师驻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与《兽医诊断学》这一课程相结合,以期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诊断学 教学实习 动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属动物源十二指肠贾第虫流行研究进展
5
作者 朱姝颖 张苗苗 +3 位作者 孙静静 李晓迎 张龙现 李俊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十二指肠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性原虫,主要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肠道内,造成宿主腹泻及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危害畜牧养殖业发展和人体健康。加强对于十二指肠贾第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 十二指肠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性原虫,主要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肠道内,造成宿主腹泻及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危害畜牧养殖业发展和人体健康。加强对于十二指肠贾第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论文对马属动物源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不同地区、年龄、性别和养殖方式的马属动物感染十二指肠贾第虫的分布情况,阐明了不同风险因素对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流行率和基因型分布的影响,以期更好的了解十二指肠贾第虫在马属动物中的流行情况,为贾第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属动物 十二指肠贾第虫 流行病学 基因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犬腺病毒Ⅱ型的流行情况调查及其分离鉴定
6
作者 郭金杰 郑力萍 +7 位作者 左守军 宋鹏涛 栗亮亮 陈桂珍 常志海 代宏宇 刘芳 董海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66-5872,共7页
旨在调查犬腺病毒Ⅱ型(canine adenovirus type 2,CAV-2)在河南地区的流行特征及变异情况,于2020—2021年,从河南省8个地区随机采集790份犬粪便样品,采用PCR方法开展CAV-2病原学检测,并基于E 3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同时,利用MDCK细胞... 旨在调查犬腺病毒Ⅱ型(canine adenovirus type 2,CAV-2)在河南地区的流行特征及变异情况,于2020—2021年,从河南省8个地区随机采集790份犬粪便样品,采用PCR方法开展CAV-2病原学检测,并基于E 3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同时,利用MDCK细胞分离病毒,并应用负染透射电镜、细胞敏感谱试验、红细胞血凝谱试验以及理化特性分析进一步鉴定分离毒株。结果显示,CAV-2总阳性率为1.39%(11/790),地区、年龄和免疫情况能显著影响CAV-2阳性率(P<0.05),其中周口市(3/40,7.50%)感染率最高,6月龄内和免疫不全的犬易感,阳性率分别为2.69%(8/297)和1.91%(10/524);季节和犬的性别与病毒感染无显著关系(P>0.05)。11份阳性样品测序后获得5条序列,基于CAV-2 E 3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4条序列与国内CAV-2 HB1株位于同一分支,1条与欧美株位于同一分支;阳性样本经蚀斑纯化后进行病毒鉴定,证实分离的病毒为CAV-2,命名为CAV2-HN21。本研究丰富了CAV-2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并成功分离出一株CAV-2毒株,为后续研究CAV-2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地区 CAV-2 流行情况调查 病毒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猪群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分析
7
作者 张洁 贾骁晔 +4 位作者 童泽宇 马岩 雷晨莹 原霖 田克恭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2-521,共10页
[目的]了解腹泻猪群病毒混合感染情况及病毒感染下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方法]收集73份临床猪腹泻样品,使用单端100 bp读长(SE100)进行宏基因组测序。下机数据经FastQC工具质控获得clean data,利用BWA工具去除宿主序列获得unmapped ... [目的]了解腹泻猪群病毒混合感染情况及病毒感染下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方法]收集73份临床猪腹泻样品,使用单端100 bp读长(SE100)进行宏基因组测序。下机数据经FastQC工具质控获得clean data,利用BWA工具去除宿主序列获得unmapped data。使用Kraken 2工具将unmapped data比对到动物病原数据库进行物种分类注释并生成物种分类表。使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数据降维处理,并使用每百万读数(RPM)进行数据归一化,利用Z-score统计方法生成热图进行差异分析可视化。使用MEGAHIT工具从头拼接病毒序列,使用BWA将unmapped data比对到contigs评估拼接效果,选择高质量contigs在NCBI上比对找到最相似序列,将ummapped data比对到该序列后提取一致序列,作为该病毒序列,使用IQ-TREE工具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S基因和猪星状病毒(PAstV)ORF1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73份猪腹泻样品中检出多种病毒,阳性率分别为:PAstV 26.03%、猪嵴病毒(PKV)20.55%、猪轮状病毒(PoRV)19.18%、PEDV 19.18%、猪札幌病毒(PSaV)6.85%、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4.11%。混合感染情况复杂,主要为PEDV+PAstV组合,在全部样品中占比为17.81%(13/73),在混合感染样品中占比为30.95%(13/42)。不同病毒感染下肠道微生物结构发生变化,PEDV阳性组样品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高于阴性组,PAstV阳性组样品梭菌属(Clostridium)和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相对丰度高于阴性组。拼接得到2条PEDV全基因组序列SE18和SE22,均属于GⅡa谱系,以及4条PAstV ORF1a基因组序列SE18、PE31、PE36和PE70,SE18为PAstV2型,其余3条序列与HAstV-HMO-B株亲缘关系较近。[结论]本研究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揭示了临床腹泻猪群中PAstV和PEDV的高阳性率及混合感染情况,发现PEDV和PAstV感染显著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结构,为猪腹泻混合感染的防控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混合感染 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二联灭活疫苗(圆支优)临床免疫效力试验和最佳免疫日龄探索
8
作者 常洪涛 刘冰 +2 位作者 赵卓 胡义彬 刘慧敏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195-197,共3页
[目的]为客观、科学地评价圆支优(猪圆环病毒2型-猪支原体肺炎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并探索最佳免疫日龄。[方法 ]本试验选取圆支优分别免疫7、14和21日龄仔猪各221头、216头和209头,同类商品疫苗分别免疫7、14和21日龄仔猪各217头、... [目的]为客观、科学地评价圆支优(猪圆环病毒2型-猪支原体肺炎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并探索最佳免疫日龄。[方法 ]本试验选取圆支优分别免疫7、14和21日龄仔猪各221头、216头和209头,同类商品疫苗分别免疫7、14和21日龄仔猪各217头、211头和202头,空白对照组为205头仔猪,不免疫2种疾病的相关疫苗。各组于相同条件下隔离饲养,观察并统计免疫应激反应、猪群健康度、生产性能指标等进行临床免疫效力评价。各组随机选择40头猪,于40、60、100日龄采集全血和喉拭子分别用于猪圆环病毒和猪肺炎支原体的病原检测,并统计猪圆环病毒感染和猪肺炎支原体排菌情况以进行实验室评价。[结果 ]圆支优免疫后无任何应激反应,同类商品疫苗7、14日龄免疫后分别有部分猪只出现应激现象;圆支优7、14和21日龄免疫组的成活率分别为88.24%、89.35%和88.52%,均高于同类商品疫苗(分别为87.56%、87.68%和88.12%),2组均远高于空白对照组(81.46%);圆支优7、14日龄免疫组的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分别为2.71%和2.31%,均低于同类商品疫苗(分别为4.61%和3.79%),21日龄免疫组为3.83%,略高于同类商品疫苗(3.47%),2组均远低于空白对照组(15.61%);圆支优组和同类商品疫苗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47 kg/头和0.46 kg/头,均高于空白对照组(0.43 kg/头),料肉比分别为1.76和1.82,2组差异较为显著,均远低于空白对照组(1.93);圆支优7、14日龄免疫组至试验结束2种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1日龄免疫组至60日龄时,2种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100日龄检测时分别有2头猪圆环病毒阳性和1头猪肺炎支原体阳性,阳性率分别为5%和2.5%;同类商品疫苗7、14和21日龄免疫组至60日龄时2种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至100日龄检测时各组分别有4、7、6头为猪圆环病毒阳性和2、2、3头为猪肺炎支原体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17.5%、15%和5%、5%、7.5%;空白对照组于40、60和100日龄检测时,分别有9、6、4头为猪圆环病毒阳性以及6、7、10头为猪肺炎支原体阳性,阳性率分别为22.5%、15%、10%和15%、17.5%、10%。[结论 ]与同类商品疫苗相比,7~14日龄免疫圆支优,可更安全、有效和持久的预防猪圆环病毒和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显著提高猪群的健康度和生产性能指标,同时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注射应激以及非瘟等直接接触性疾病的感染几率,是目前养猪生产中防控2种疾病的优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支优 同类商品疫苗 临床免疫效力 最佳免疫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小鼠感染试验
9
作者 张鲁星 石晴晴 +5 位作者 陶梦珂 李苗苗 赵恒 胡功政 吴华 刘建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确定某规模化兔场仔兔呼吸道感染合并腹泻引起死亡的原因,无菌采集病兔气管、肺、肝组织进行病毒和细菌检测。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确定分离菌株种属。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耐药基因... 为确定某规模化兔场仔兔呼吸道感染合并腹泻引起死亡的原因,无菌采集病兔气管、肺、肝组织进行病毒和细菌检测。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确定分离菌株种属。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及动物回归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和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从同一只仔兔的肺脏、气管中分离得到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分别将其命名为KF1、KQ2,从肝脏中分离得到1株大肠埃希氏菌并将其命名为EG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KF1、KQ2和EG3均对黏菌素和氨苄青霉素钠耐药,对阿米卡星和氟苯尼考敏感。3株菌均检出耐药基因mcr-1和bla TEM。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KF1组小鼠5 h后死亡50%,24 h全部死亡;混合组小鼠12 h后全部死亡;KQ2和EG3组48 h全部死亡。以上研究表明,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混合感染是引起仔兔死亡的主要原因,3株分离株单独及混合感染均能引起试验小鼠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分离鉴定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热休克蛋白8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胸腺中表达模式研究
10
作者 田慧慧 王冰欣 +9 位作者 朱召岩 于燕鸽 丁梦霞 田亚东 蒋瑞瑞 孙桂荣 韩瑞丽 康相涛 闫峰宾 郭玉洁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51,共13页
[目的]探讨鸡热休克蛋白8(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 A member 8,HSPA8)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应激状态下胸腺中的表达模式。[方法]试验以固始鸡胸腺为材料,利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HSPA8基因CDS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和结... [目的]探讨鸡热休克蛋白8(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 A member 8,HSPA8)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应激状态下胸腺中的表达模式。[方法]试验以固始鸡胸腺为材料,利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HSPA8基因CDS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和结构特点,并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构建断喙应激和热应激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炎症因子和HSPA8基因在不同应激模型鸡胸腺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鸡HSPA8基因CDS区长度为1 941 bp,共编码氨基酸646个,与红原鸡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8.92%;HSPA8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固始鸡与火鸡亲缘关系最近,与哺乳动物次之,与低等鱼类亲缘关系最远;HSPA8蛋白属于酸性蛋白,稳定性和亲水性强,不属于分泌蛋白且无跨膜结构域,有多个磷酸化和糖基化修饰位点,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具有2个保守性结构域,与DNAJC5、HSPB1、DNAJA1和GAK等蛋白存在相互作用;HSAP8基因在雏鸡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在胸肌中表达量最低;应激模型评价结果发现,断喙应激和热应激导致鸡血清皮质酮、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含量显著增加(P<0.05),T细胞亚群(CD3^(+))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有所降低;断喙应激模型鸡胸腺中IL-1β、IL-6、TNF-α和IL-8基因表达量在第1天显著升高(P<0.05),第5天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模型鸡胸腺中IL-1β、IL-6、TNF-α和IL-8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HSPA8基因在断喙后第1和3天胸腺中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第5天显著降低(P<0.05);在持续热应激组中显著降低(P<0.05)。[结论]HSPA8基因参与鸡胸腺应激性免疫应答反应,可作为反映家禽是否处于应激性免疫抑制状态的可靠指标。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SPA8的免疫调控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A8基因 生物信息学 胸腺 应激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不同水平黑曲霉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甲烷排放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1
作者 李若楠 王昊天 +3 位作者 李和平 刘智勇 刘洋 钟凯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4-635,共12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甲烷(CH_(4))排放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黑曲霉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体外瘤胃发酵装置,共分为4组:A(对照组)、B、C和D组,分...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甲烷(CH_(4))排放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黑曲霉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体外瘤胃发酵装置,共分为4组:A(对照组)、B、C和D组,分别向每组发酵瓶(含人工饲料及培养液)中添加0、15、20、25 mg黑曲霉(孢子浓度≥1.0×10^(9)/g);每种处理设3次重复,另设3个空白组以校正气体和CH_(4)产量(空白组不含饲料,只有培养液);在培养开始后的第3、6、9、12、24 h,测量产气量和CH_(4)产量;培养24 h后,分析发酵液的pH、氨态氮(NH_(3)-N)、微生物蛋白(MCP)、挥发性脂肪酸(VFA)以及瘤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与A组相比,B、C和D组的体外瘤胃发酵液pH显著升高(P<0.05),NH_(3)-N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C和D组的MCP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而B组则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各组之间各种VFA含量、乙酸/丙酸比值以及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CH_(4)产量占总产气量比值显著高于B、C和D组(P<0.05)。16S rRNA测序表明,与A组相比,B组瘤胃微生物Alpha及Beta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在瘤胃门水平前10种细菌中,其中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奶牛瘤胃中的优势菌门,且A、B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螺旋体菌门与丙酸和NH_(3)-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纤维杆菌门与pH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戊酸、丁酸、乙酸、CH_(4)和NH_(3)-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瘤胃属水平前10种细菌中,其中普氏菌属和理研菌科RC9为奶牛瘤胃中的优势菌属;与A组相比,B组琥珀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理研菌科RC9与NH_(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拟杆菌目RF16细菌属与戊酸、丁酸、乙酸、CH_(4)和NH_(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A组相比,B组细菌和产甲烷菌的绝对含量显著增加(P<0.05);B组原虫的绝对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黑曲霉的添加在改善奶牛瘤胃发酵环境的同时,通过调节瘤胃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VFA、NH_(3)-N、MCP的产生和CH_(4)的排放,研究结果揭示了微生物干预措施对提升奶牛健康和生产效率潜在的复杂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瘤胃体外发酵 甲烷排放 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p22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12
作者 王小格 司煊瑛 +8 位作者 闫志伟 王飞 尤龙琪 刘梗 蔡茂 梁珺珹 梁玉秀 杜永坤 张改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1-791,共11页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获得非洲猪瘟病毒(ASFV)p22重组蛋白,并进一步制备、鉴定p22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ASFV p22蛋白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22,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p22蛋白。将纯化后重...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获得非洲猪瘟病毒(ASFV)p22重组蛋白,并进一步制备、鉴定p22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ASFV p22蛋白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22,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p22蛋白。将纯化后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通过ELISA方法测定腹水效价;利用在线软件预测p22蛋白抗原表位分布情况并合成重叠多肽,通过Dot blotting鉴定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22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原核系统表达的p22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2 ku。用纯化后p22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成功筛选到4株阳性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1G3D7G11、2G5H6H8、6D10G7D6和8F6F8B9,其腹水效价均达到1∶500 000。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p22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单克隆亚型鉴定结果显示,1G3D7G11、2G5H6H8和6D10G7D6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均为IgG1类,8F6F8B9株单克隆抗体的重链为IgG2a类,4株单克隆抗体轻链均为Kappa型。Dot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1G3D7G11、2G5H6H8株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表位位于第58—89位氨基酸处;8F6F8B9株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表位位于第126—150位氨基酸处。[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4株ASFV p2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初步鉴定了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B细胞表位区间。研究结果为p2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ASFV血清学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p22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及gE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林青 赵丽 +5 位作者 陈曦艋 吴少峰 韩莹莹 刘芳 金钺 陈红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64-3372,共9页
【目的】调查河南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流行特征及遗传变异情况。【方法】用ELISA法检测2020-2021年从河南省766个不同养殖规模猪场采集的25411份血清样本的gE抗体水平;采用PCR法对从47个猪场疑似PRV感染猪群... 【目的】调查河南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流行特征及遗传变异情况。【方法】用ELISA法检测2020-2021年从河南省766个不同养殖规模猪场采集的25411份血清样本的gE抗体水平;采用PCR法对从47个猪场疑似PRV感染猪群中收集的251份病料进行gE基因扩增,并将阳性病料样品接种ST细胞进行病毒分离、gE全基因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血清样品gE抗体总阳性率为18.42%,从2020年的20.32%降至2021年的16.69%,猪场阳性率为50.26%。随着猪场规模增大,猪场阳性率、血清样本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商品代养殖场、屠宰场和种猪场的场阳性率、血清样本阳性率依次降低;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豫中血清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05%、23.48%、16.50%、16.69%和20.10%,1-3月阳性率最高,10-12月最低。组织病料样品中PRV阳性率为15.14%(38/251),从PRV阳性病料样品中共分离出9株PRV分离株。gE全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都属于GenotypeⅡ型,且猪群中既有PRV经典株也有PRV变异株。【结论】河南省猪场中仍然存在PRV感染,且同时存在PRV经典株和PRV变异株,本研究结果为河南省猪伪狂犬病的防控与净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PRV) 血清学调查 GE基因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核酸适配体的筛选
14
作者 张冬萱 王智豪 +3 位作者 乔岩 赵肖肖 范松杰 张超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850,共12页
本文旨在可溶性原核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S1蛋白的C端结合域(S1-CTD),并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筛选靶向S1-CTD蛋白的DNA适配体,为该病毒治疗药物的开发以及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采... 本文旨在可溶性原核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S1蛋白的C端结合域(S1-CTD),并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筛选靶向S1-CTD蛋白的DNA适配体,为该病毒治疗药物的开发以及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采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将PEDV-S1-CTD质粒与带有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SUMO)、反转录终止因子(NusA)、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四种促溶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1b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21b-MBP-S1、pET21b-SUMO-S1、pET21b-NusA-S1、pET21b-GST-S1,将双酶切鉴定和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选择可溶性好且表达量高的rMBP-S1重组蛋白进行后续试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正确表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表明rMBP-S1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随后经磁珠法筛选得到111条靶向rMBP-S1重组蛋白的候选DNA适配体,其中Apt-S1-3、Apt-S1-11富集程度最高,分别是18%和16.2%,酶联适配体吸附试验ELASA(enzyme-linked aptamer sorbent assays,ELASA)测定适配体Apt-S1-3的解离常数为2.09 nmol,并且该适配体不与rMBP蛋白、rMBP-gD蛋白、rMBP-GP5蛋白以及BSA蛋白发生交叉反应,表明该适配体具有高亲和力与高特异性。此外,使用在线软件Mfold分析适配体Apt-S1-3形成的二级结构,并且通过分子对接模拟,发现该适配体能够与靶标蛋白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最后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适配体Apt-S1-3能够识别PEDV,流式细胞术试验证实该适配体能够抑制PEDV感染宿主细胞。本研究筛选得到的DNA适配体能够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CTD蛋白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结合,而且能够抑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细胞,为PEDV的靶向治疗和检测方法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1-CTD蛋白 磁珠法 核酸适配体 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7克隆的出现
15
作者 梅延雪 马佳慧 +6 位作者 武超毅 刘倩歌 刘雯洁 赵文博 李嘉启 姚红 陈宇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2期44-45,48,共3页
在现代社会中,手机与人类紧密相连,手机表面携带病原体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发人类感染的重要病原,通过药敏试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及分子分型分析,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人类感... 在现代社会中,手机与人类紧密相连,手机表面携带病原体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发人类感染的重要病原,通过药敏试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及分子分型分析,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人类感染的流行克隆——ST7克隆,迫切需要对手机中的病原菌进一步监测,为保障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7 手机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食物不耐受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解静菲 张义博 +2 位作者 赵阳 刘凯莉 黄淑成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4,共13页
猫作为广受欢迎的宠物伴侣,成为无数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饲养量日益提高。食物不耐受是机体对不具有免疫性食物或食物添加剂的非免疫性异常生理反应,可影响任何年龄、性别与品种的猫,其临床特征多表现为消化道、呼吸道与皮肤症状。... 猫作为广受欢迎的宠物伴侣,成为无数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饲养量日益提高。食物不耐受是机体对不具有免疫性食物或食物添加剂的非免疫性异常生理反应,可影响任何年龄、性别与品种的猫,其临床特征多表现为消化道、呼吸道与皮肤症状。食物不耐受引起的消化系统性疾病最为常见,可导致猫出现消瘦、食欲不振和精神萎靡等症状,具有治疗周期长和易反复的特点。目前,鉴于临床上猫食物不耐受诊断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对该问题关注度不足的情况,其检出率与实际流行情况存在显著偏差,这一现象为猫食物不耐受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本文综合考虑猫的生理特征、营养需求和喂食策略,结合食物不耐受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概述了猫食物不耐受的当前状况和处理方法。本文以期引起广大临床宠物医师的关注,并为食物不耐受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不耐受 食物过敏 发病机制 饮食管理 宠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宠物猫华支睾吸虫和其他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眭玉珍 陈桂珍 +6 位作者 左守军 汪海东 宋鹏涛 栗亮亮 张龙现 董海聚 刘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22-3030,共9页
旨在了解宠物猫肠道寄生虫(特别是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表现,通过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河南省11个地区898份宠物猫粪便样品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总感染率为10.58%(95/898... 旨在了解宠物猫肠道寄生虫(特别是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表现,通过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河南省11个地区898份宠物猫粪便样品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总感染率为10.58%(95/898)。在95份阳性样本中,优势虫种为球虫(49.47%)和华支睾吸虫(29.47%),其次为钩口线虫(16.84%)、芽囊原虫(7.37%)、贾第虫(3.16%)和蛔虫(3.16%)。总体来看,肠道寄生虫在焦作地区、6月龄及以下、未驱虫、未免疫和出现腹泻症状的宠物猫中检出率更高。除与性别因素无关外(P>0.05),年龄、驱虫情况、免疫情况等因素均显著影响宠物猫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同时发现宠物猫的腹泻情况也与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有显著相关性。临床症状分析表明,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宠物猫比其他寄生虫感染的宠物猫更消瘦(P<0.001)。综上所述,河南省宠物猫主人今后应重视对幼猫的科学饲喂、做好定期免疫和驱虫,以降低肠道寄生虫的危害及人兽共患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宠物猫 华支睾吸虫 感染情况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德新 徐峥嵘 +5 位作者 王新庄 闫磊 朱小洁 薛永康 刘晓曼 张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6-130,共5页
为了解河南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感染情况及主要基因型,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对来自河南省14个市和不同地区的40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5 486份血清中BVDV抗原进行检... 为了解河南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感染情况及主要基因型,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对来自河南省14个市和不同地区的40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5 486份血清中BVDV抗原进行检测,同时对ELISA方法检测的97份抗原阳性样本,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RT-PCR)进行BVDV抗原检测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A10奶牛场BVDV抗原阳性率最高,为7.8%(11/141),A11、A17奶牛场BVDV抗原阳性率最低,为0.66%(1/151)。不同牛场的BVDV抗原阳性率为0~7.8%,平均阳性率为1.77%;河南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基因型均为BVDV-1型,未发现其他基因型。提示BVDV在河南省规模化奶牛场存在,但不同地区、不同牛场的BVDV阳性率不同,主要以BVDV-1型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流行病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通过肠道菌群对动物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文丽 米俊宪 +2 位作者 张朝栋 徐博文 黄淑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61-4072,共12页
骨代谢是在各种骨细胞参与下对骨骼进行不断修复和重塑的动态过程。骨代谢的平衡对于维持骨密度以及骨强度等具有重要意义。肠道菌群被认为是机体内的第二大基因库,在维持动物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骨代谢与肠道菌群之间的联系逐... 骨代谢是在各种骨细胞参与下对骨骼进行不断修复和重塑的动态过程。骨代谢的平衡对于维持骨密度以及骨强度等具有重要意义。肠道菌群被认为是机体内的第二大基因库,在维持动物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骨代谢与肠道菌群之间的联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系统以及内分泌等多种方式维持动物的骨骼健康。中草药内丰富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进而可维持菌群的相对平衡,且研究发现中草药、肠道菌群以及骨代谢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综合国内外对骨代谢、肠道菌群与中药之间的各项研究,本文从中草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肠道菌群对骨代谢的影响以及中草药通过肠道菌群对骨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为后续中草药基于肠-骨轴改善骨代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肠道菌群 骨代谢 骨骼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课程思政融入动物解剖学课堂的初步探索与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曼 王军 +4 位作者 张利卫 彭永帅 李月勤 霍军 金鑫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5期185-190,共6页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渠道。该文从动物解剖学的课程性质出发,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动物解剖学教学全过程中,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最大程度实现思政课程的隐性教育,...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渠道。该文从动物解剖学的课程性质出发,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动物解剖学教学全过程中,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最大程度实现思政课程的隐性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综合素质过硬的兽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解剖学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兽医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