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玉米秸秆与土豆混合厌氧发酵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李继红
杨世关
郑正
宋华民
孟卓
-
机构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08-1312,共5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400277)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0602016B)
-
文摘
为了解土豆作为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底物对秸秆厌氧发酵转化效率的影响,在35℃条件下,采用批量发酵方式对玉米秸秆、土豆以及二者混合原料的厌氧发酵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TS浓度为6%,玉米秸秆和土豆TS比为4:1条件下,混合原料的累积产气量为439mL/gTS,而玉米秸秆的累积产气量为309mL/gTS,混合厌氧发酵使玉米秸秆的产气量比其单一原料厌氧发酵提高了31.4%。因此,将易生物降解的原料作为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的底物可以提高秸秆厌氧发酵转化效率。
-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土豆
混合厌氧发酵
-
Keywords
cornstalk
potato
anaerobic co-digestion
-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
-
题名光合制氢反应器设计
- 2
-
-
作者
李刚
岳建芝
周雪花
张全国
杨群发
-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02,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067602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05Z119)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0060466001)
-
文摘
光合细菌制氢反应器设计以内置光源多点分布式设计理念为基础,采用折流式结构,满足光合细菌高效产氢对黑暗/光照条件的要求。反应器有效工作容积为5.18 m3,使用太阳能提供光合细菌产氢所需的光照、热能和电能。聚光器将太阳光经聚焦降温处理后由照明光纤导入反应器内部,其有效采光面积为2.7 m2。太阳能真空集热器被用来为反应器提供热能,以维持光合制氢反应所需温度,其采光面积为6 m2,并配备电辅加热设计。为满足夜晚及阴雨天光照需要,采用高亮LED作为辅助光源,并以120 W太阳能电池为其提供电能。
-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制氢
反应器
设计
-
Keywords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hydrogen production
reactor
design
-
分类号
TK9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题名高效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新型炉膛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管泽运
刘圣勇
翟万里
王鹏晓
夏许宁
刘洪福
-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生物质能源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6-790,共5页
-
基金
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项目(144200510015)
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31PCXTD588)
-
文摘
针对我国生物质锅炉燃烧效率低、积灰结渣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新型炉膛结构。为判断新型炉膛的运行水平,将该炉膛应用在额定蒸发量为1 t/h、额定蒸汽压力为1.25 MPa的蒸汽链条锅炉上,在8个不同过量空气系数(αpy)下,与传统炉膛进行燃烧效率、炉膛出口烟温、炉膛出口含氧量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αpy=1.5时,新型炉膛的燃烧效率为97.04%,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为799℃,炉膛出口含氧量为5.2%,性能明显优于对比锅炉,证实设计的新型炉膛能实现生物质燃料稳定、持续、高效的燃烧。
-
关键词
炉拱的设计
二次风的设计
燃烧效率
炉膛出口烟温
炉膛出口含氧量
-
Keywords
design of furnace arch
design of secondary air
combustion efficiency
flue-gas temperature at furnace outlet
oxygen concentration at furnace outlet
-
分类号
TK22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