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企协同创新驱动要素分析——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文亮 李雪梅 +1 位作者 肖美丹 吴静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1,共6页
高校和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两大主体,文章基于单案例纵向研究,从网络、期刊等媒介间接地收集并整理了河南农业大学校企合作等发展资料,对河南农业大学由简单合作到校企合作一体化深度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提出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深化发... 高校和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两大主体,文章基于单案例纵向研究,从网络、期刊等媒介间接地收集并整理了河南农业大学校企合作等发展资料,对河南农业大学由简单合作到校企合作一体化深度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提出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深化发展离不开驱动要素的支持的结论。通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每个阶段的驱动因素进行筛选与编码分析,研究发现:校企协同的驱动要素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战略创新、平台建设、资金支持、文化观念六个驱动因素,并且贯穿于各个阶段。其中,人力资本是关键,技术集成是核心,平台建设是基础,创新环境、资金支持是能动因素,战略集成、文化观念是导向。校企协同创新的建设要注重各个驱动要素的集成,整合优势资源以实现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协同 协同创新 人力资源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地市级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丁丽 李炳军 田振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3-347,共5页
根据地市级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特征,构建了地市级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线性加权函数法.借助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本研究构... 根据地市级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特征,构建了地市级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线性加权函数法.借助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以河南省18个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河南省18地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农业信息化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翁梅 张文狮 尹红征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6,共4页
以完善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信息为目标,初步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GIS与MIS在系统中的集成.系统最终将抽象的数据转化成清晰简明的电子地图,直观明了地显示了重点保护植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重点介绍了该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系... 以完善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信息为目标,初步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GIS与MIS在系统中的集成.系统最终将抽象的数据转化成清晰简明的电子地图,直观明了地显示了重点保护植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重点介绍了该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系统基本功能以及GIS的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空间分布 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明瑟工资方程的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4
作者 董奋义 刘欢欢 +2 位作者 翟振杰 李梦婷 麻晓梦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9-707,共9页
【目的】探究河南省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的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促进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方法】考虑到年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把年龄因素纳入到明瑟工资方程中,提出并利用改进明瑟工... 【目的】探究河南省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的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促进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方法】考虑到年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把年龄因素纳入到明瑟工资方程中,提出并利用改进明瑟工资方程估算了农业人力资本存量,结合永续盘存法估算了农业物质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出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由于每年农业固定投资总额增幅较大,物质资本存量也在逐年增加。而由于农业从业人员转出较快,农业人力资本存量逐渐降低。在弹性系数作用下,物质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存量的乘积虽然在增长,但其增速低于农业产值的增速,进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结论】继续强化农业物质资本的投入,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以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组合的优化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而加快河南省农业强省战略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明瑟工资方程 农业人力资本 农业物质资本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赋能农业碳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侯建 吕明芸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7,共6页
数字乡村发展是建设数字中国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构建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非线性动态门槛回归模型,从环境规制视角深入探... 数字乡村发展是建设数字中国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构建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非线性动态门槛回归模型,从环境规制视角深入探讨数字乡村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呈现较为稳定的上升趋势,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数字乡村对农业碳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异质性门槛效应:在较低的环境规制水平下,数字乡村发展不利于农业碳生产率提升;而随着环境规制水平不断提升并超过临界值时,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数字乡村对农业碳生产率的赋能效应,进而促进农业碳生产率的提高,即数字乡村与农业碳生产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业碳生产率 环境规制 动态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
6
作者 白婉婷 陈建成 侯建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81,共14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必要条件。基于2011—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以及绿色...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农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必要条件。基于2011—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构建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以及绿色创新在其中的门槛效应。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发展质量测算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各省份数字乡村建设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尤其东部沿海地区近几年数字乡村建设增长明显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潜力巨大;各省份农业发展质量虽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部分省份农业发展质量波动性大,农业发展增长动力不足。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显著推动农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在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进行内生性检验,并通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以及剔除直辖市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地理区位上看,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发展质量的促进效应呈现“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趋势;从时间上看,相较于2018年之前,政策推动使2018年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发展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明显。门槛回归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基于绿色创新的单重门槛效应,绿色创新一旦突破临界规模,将显著促进农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基于此,应加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数字人才体系,不断激发数字乡村发展潜力;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因地制宜实施乡村发展政策;增加绿色创新技术研发投入,完善绿色创新政策体系,优化提升农村绿色创新水平,增强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动力,助力农业发展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绿色创新 农业发展质量 动态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数据的农田信息存储、管理和共享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新明 许鑫 +2 位作者 席磊 张浩 熊淑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9-214,共6页
为实现基于元数据的农田信息的存储、管理和共享,在建立农田信息数据元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农田信息的分级存储与管理模型;利用元数据服务和组件技术,在SuperMap GIS平台上构建了农田信息共享服务与互操作模型。通过对&q... 为实现基于元数据的农田信息的存储、管理和共享,在建立农田信息数据元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农田信息的分级存储与管理模型;利用元数据服务和组件技术,在SuperMap GIS平台上构建了农田信息共享服务与互操作模型。通过对"基于WebGIS的小麦生产精准施肥决策系统"和"基于GIS的河南省作物生产潜力评价系统"数据元的提取和封装,实现了两个系统数据的无损共享,结果表明,在建立农田信息标准元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元数据和元数据服务技术来解决农田信息一体化存储、管理和共享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数据 信息利用 数据处理 农田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河南省农业关联效应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亚伟 杨瑞 +3 位作者 陈振 梁保松 苏克勤 王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4-228,共5页
依据河南省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河南省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揭示河南省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
关键词 投入产出 河南省 农业 关联度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DEA模型的河南省18市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闫淑霞 刘慧敏 +2 位作者 孟凡琳 陈振 李炳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6-870,共5页
综合考虑农业生产过程,构建了农业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为弱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运用灰色DEA模型对河南省18市2008—2013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剔除冲击扰动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之后,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度更... 综合考虑农业生产过程,构建了农业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为弱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运用灰色DEA模型对河南省18市2008—2013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剔除冲击扰动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之后,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度更为合理和精确;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市,确定了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因素,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投入—产出体系 不确定性因素 灰色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业信息化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振 曹殿立 +1 位作者 梁保松 马新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5-568,共4页
构建了科学、实用的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农业信息化进行实证评价,评价结果与河南农业信息化实际情况相符.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系统模型在河南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晔 梁保松 +1 位作者 陈振 刘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2-435,共4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分析方法和GM(1,1)模型,对河南农业经济现状进行了关联分析,在对其发展趋势预测的基础上,进行了趋势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各产业对农业总产值的趋势关联度排序为r种植业>r渔业>r畜牧业>r林业.其研究结果...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分析方法和GM(1,1)模型,对河南农业经济现状进行了关联分析,在对其发展趋势预测的基础上,进行了趋势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各产业对农业总产值的趋势关联度排序为r种植业>r渔业>r畜牧业>r林业.其研究结果动态的反映了河南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可为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GM(1 1)模型 农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46
12
作者 陈振 郑锐 +1 位作者 李佩华 黄松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4-469,484,共7页
基于河南省2015年18地市农业数据,运用DEA模型对河南省18地市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冗余程度分析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现有水平及影响因素,有助于了解河南省18地市农业科技创新目前形势并进行... 基于河南省2015年18地市农业数据,运用DEA模型对河南省18地市农业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冗余程度分析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现有水平及影响因素,有助于了解河南省18地市农业科技创新目前形势并进行后续经营安排,进而提升河南省整体科技竞争力。结果表明,河南省18地市间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差距较大,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力总体不高,要素投入存在不同程度冗余。综合分析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优化农业科技投入要素配置、促进规模经营及建立差异化策略等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农业科技创新 投入产出 技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亚伟 张香伟 韩珂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99-301,共3页
运用BPEIR模型及Delphi法建立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1990—2008年河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0—2008年河南农业循环经济整体水平逐年上升,资源减量投入和资源环境安全是河南农... 运用BPEIR模型及Delphi法建立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1990—2008年河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0—2008年河南农业循环经济整体水平逐年上升,资源减量投入和资源环境安全是河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推进河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农业信息垂直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斌 丁立 +1 位作者 乔红波 高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5-717,共3页
本研究以用户对农业信息搜索需求为研究背景,设计实现了1个中文农业信息垂直搜索引擎,该系统采用向量空间模型对农业主题进行识别,并采用网页内容和链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排序结果更加合理,从而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率.
关键词 垂直搜索引擎 农业信息 主题识别 页面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韩俊龙 韩珂 梁保松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7-761,共5页
通过分析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几年来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稳定上... 通过分析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几年来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与实际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M-DEA模型的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振 徐瑶瑶 +1 位作者 翟振杰 黄松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7-652,共6页
在传统DEA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非期望产出指标建立SBM-DEA模型,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BM-DEA模型,开封市、三门峡市和驻马店市的生产效率值为1。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指标的生产效率相比,3个生产效率... 在传统DEA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非期望产出指标建立SBM-DEA模型,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BM-DEA模型,开封市、三门峡市和驻马店市的生产效率值为1。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指标的生产效率相比,3个生产效率有效地市没有发生变化,但15个生产效率非有效地市的生产效率值均降低,平均降低值变动25.97%。生产效率非有效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投入和非期望产出2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非期望产出 SBM-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振 陈祺琪 李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479,共5页
用改进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以河南省1985-2010年的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回归估计出资本和耕地面积的产出弹性.继而运用索罗余值法测算出1986-2010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并对2011-2... 用改进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以河南省1985-2010年的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回归估计出资本和耕地面积的产出弹性.继而运用索罗余值法测算出1986-2010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并对2011-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86-2010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3.81%,其中2006-201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最大,达到54.55%,但仍略低于55.61%的物质投入贡献率;预计"十二五"时期可达62.17%~65.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生产函数 农业科技进步率 经济发展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和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芳 李炳军 《技术经济》 2010年第12期74-76,121,共4页
本文运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对1985—2008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8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47%,仅次于物资投入的贡献... 本文运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对1985—2008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8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47%,仅次于物资投入的贡献率,而劳动投入和土地的贡献率却很小;从经济增长发展阶段来看,"十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达到55.08%,但没有呈现规律性的增长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经济增长 科技进步贡献率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品种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莉 任银玲 +2 位作者 李国领 张龙龙 许宏云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9-152,共4页
利用UML建模,建立了基于J2EE平台轻量级框架Spring+Struts+Hibernate的河南省小麦品种信息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涵盖了1990年以来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72个小麦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配套栽培技术、适宜区域等信息,具... 利用UML建模,建立了基于J2EE平台轻量级框架Spring+Struts+Hibernate的河南省小麦品种信息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涵盖了1990年以来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72个小麦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配套栽培技术、适宜区域等信息,具有统一友好的操作界面,完善的资源基础数据信息设置,高效的模糊检索,精确快速的精准查询,安全的资源数据管理,适合从事小麦遗传改良、栽培技术研发、种子企业、推广服务的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等进行信息查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小麦 品种 信息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翁梅 王甲甲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8-232,共5页
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1991—2010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20年来河南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与实际相符... 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1991—2010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20年来河南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与实际相符合,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