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垃圾焚烧灰熔融重构矿渣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磊 张亚楠 +4 位作者 梁瑞华 荣辉 王雪平 杨久俊 司政凯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研究了不同掺量下(10%、20%、30%、50%)的垃圾焚烧灰和重构矿渣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技术分析了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纯水泥,垃圾焚烧灰掺量为50%的水泥基材料终凝时间缩短为75 m... 研究了不同掺量下(10%、20%、30%、50%)的垃圾焚烧灰和重构矿渣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技术分析了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纯水泥,垃圾焚烧灰掺量为50%的水泥基材料终凝时间缩短为75 min,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至28.7%,重构矿渣掺量为50%的水泥基材料终凝时间延长至335 min,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至29.8%。垃圾焚烧灰的活性较低,随着垃圾焚烧灰掺量的增加,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其掺量为10%时,28 d抗压强度达到最大(51.5 MPa);重构矿渣的活性高于垃圾焚烧灰,在碱性环境的激发下,水化后期重构矿渣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较多的水化产物,掺重构矿渣的水泥砂浆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重构矿渣掺量为20%时,28 d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48.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垃圾焚烧灰 重构矿渣 物理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钼尾矿砂混合砂级配优化及其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忠涛 刘正辉 +2 位作者 司政凯 陈晓飞 康少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7-109,114,共4页
研究了钼尾矿砂替代天然砂对水泥砂浆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微观结构分析石粉在砂浆中起的填充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砂浆的用水量随钼尾矿砂掺量的增加而增加,抗压强度随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存在最佳掺加比例。其... 研究了钼尾矿砂替代天然砂对水泥砂浆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微观结构分析石粉在砂浆中起的填充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砂浆的用水量随钼尾矿砂掺量的增加而增加,抗压强度随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存在最佳掺加比例。其最佳的钼尾矿砂比例为40%,细度模数调整为1.6。相对于不掺钼尾矿砂的砂浆,用水量增加了3.5%,28 d抗压强度增加了17.4%,孔体积最小,无害孔减少了9.5%,且砂浆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尾矿砂 颗粒级配 砂浆 力学性能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乙炔基封端聚酰亚胺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宇平 司政凯 +2 位作者 薛敏钊 刘燕刚 王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40,48,共7页
基于单体4-苯基醚-1,3-二胺制备了一种新型乙炔基封端热固性聚酰亚胺。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其结果表明制备得到了相应结构的预聚体。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得预聚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基于单体4-苯基醚-1,3-二胺制备了一种新型乙炔基封端热固性聚酰亚胺。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其结果表明制备得到了相应结构的预聚体。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得预聚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仅为155℃。预聚体在有机溶剂中具有高的溶解性,常温下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溶解度高于50%。熔体黏度测试表明,预聚体的最低熔体黏度在237℃时为47.5 Pa·s。动态力学热分析仪测试表明,交联固化后树脂的T_(g)值高达335℃,具有非常高的耐温性。热失重曲线表明,该种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具有高的热分解稳定性,在空气中5%热失重温度为535℃,氮气中800℃的残炭率为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固性聚酰亚胺 耐温性 溶解度 熔体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颜料/SiO2双层包覆彩色铝颜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4
作者 司政凯 闫丽伟 +3 位作者 张梦 张燕黎 王巍 刘燕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38-2143,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反应制得SiO2包覆的铝颜料,然后通过沉淀剂BaCl2·2H2O分别将有机颜料酞菁蓝或偶氮红沉淀在SiO2包覆层的表面,制得具有金属光泽的有机颜料/SiO2双层包覆蓝色铝颜料和红色铝颜料。采用FE-SEM、接...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法反应制得SiO2包覆的铝颜料,然后通过沉淀剂BaCl2·2H2O分别将有机颜料酞菁蓝或偶氮红沉淀在SiO2包覆层的表面,制得具有金属光泽的有机颜料/SiO2双层包覆蓝色铝颜料和红色铝颜料。采用FE-SEM、接触角和耐碱性测试对制备的SiO2包覆铝颜料和有机颜料/SiO2双层包覆彩色铝颜料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2首先在铝颜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亲水性包覆层,继续包覆酞菁蓝或偶氮红有机颜料层后得到的双层包覆彩色铝颜料与水的接触角由SiO2包覆铝颜料的23.2°增加至80.0°左右,疏水性增加;在40℃、pH=9的弱碱性环境下,SiO2包覆铝颜料48 h内氢气释放量小于6 mL,有机颜料/SiO2双层包覆彩色铝颜料氢气释放量小于30m L,之后二者均趋于平稳;色卡对比和多角度色差分析仪结果表明,制备的有机颜料/SiO2双层包覆彩色铝颜料具有明显的"随角异色"性,红色铝颜料的色彩饱和度大于蓝色铝颜料,且随着酞菁蓝原料的增加,蓝色铝颜料的颜色饱和度增加,但对明度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铝颜料 双层包覆 沉淀剂 耐碱性 颜色参数 建筑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腐蚀水性铝颜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闫丽伟 司政凯 +7 位作者 张梦 苏向东 曹林方 陈晓飞 江慧 张燕黎 王巍 刘燕刚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36,共6页
为了提高铝颜料在水性涂料中的耐腐蚀性能,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物,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在铝颜料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二氧化硅包覆薄膜,通过优化固含量、溶剂种类及TEOS的用量,提高铝颜料的耐碱性。利用扫描电镜、刮板试验、接触角... 为了提高铝颜料在水性涂料中的耐腐蚀性能,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物,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在铝颜料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二氧化硅包覆薄膜,通过优化固含量、溶剂种类及TEOS的用量,提高铝颜料的耐碱性。利用扫描电镜、刮板试验、接触角测试、析氢实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铝金属颜料固含量为10%,升温至50℃后,逐滴加入6 g TEOS,再升温至80℃,该条件下制备的SiO2膜包覆后的铝颜料具有优异的耐碱性,同时表面性能由疏水性转变成亲水性,对铝颜料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颜料 包覆 SIO2薄膜 耐腐蚀性 水性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升温工艺对SiO2改性Al颜料包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司政凯 张―梦 +6 位作者 闫丽伟 苏向东 张燕黎 曹林方 江慧 王―巍 刘燕刚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5-50,共6页
研究了正硅酸乙酯(TEOS)在片状铝颜料表面水解缩聚形成SiO2包覆膜制备Al颜料的反应过程,重点探讨了两阶段升温变化对包覆性能的影响。FE-SEM和刮板试验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温度50℃,第二阶段80℃时,能在片状铝颜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 研究了正硅酸乙酯(TEOS)在片状铝颜料表面水解缩聚形成SiO2包覆膜制备Al颜料的反应过程,重点探讨了两阶段升温变化对包覆性能的影响。FE-SEM和刮板试验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温度50℃,第二阶段80℃时,能在片状铝颜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且遮盖性高、光泽高的SiO2薄膜;EDS和粒径分布测试结果表明:与未包覆的铝颜料相比,SiO2包覆的Al颜料表面硅元素含量增加了1.48%,氧元素含量由1.81%增加到4.60%,SiO2包覆的Al颜料的D50增大了约15%,表明在铝颜料表面形成的SiO2包覆膜非常薄;在pH为9的弱碱性溶液中,220 h后析出的H2体积仅为未包覆铝颜料的2.2%,具有良好的耐弱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颜料 包覆机理 SIO2薄膜 阶段温度 耐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