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倒春寒冻害成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73
1
作者 赵虹 王西成 +2 位作者 胡卫国 曹廷杰 李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4-38,共5页
倒春寒冻害是目前影响黄淮南片麦区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为此,分析了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倒春寒的成因,提出了相应措施。该区小麦倒春寒发生的时间多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引起倒春寒冻害的主要原因有春季干旱、极端冷暖异... 倒春寒冻害是目前影响黄淮南片麦区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为此,分析了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倒春寒的成因,提出了相应措施。该区小麦倒春寒发生的时间多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引起倒春寒冻害的主要原因有春季干旱、极端冷暖异常天气交替频繁、耕种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品种耐寒性及耐旱性偏弱等。合理选用小麦品种、科学耕种和栽培管理、春季适时水肥管理、冻害发生后及时追肥浇水是预防和减轻倒春寒危害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南片麦区 小麦 倒春寒冻害 成因分析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Cd^(2+)互作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红岩 马丽 +1 位作者 张伯阳 李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24,共5页
为研究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Fe2+、Cd2+的交互作用机制,以周麦18为材料,利用营养液培养,采用不同的Fe2+浓度(2.5、25、250μmol/L)和Cd2+浓度(0、5、50、200μmol/L)处理,观测小麦幼苗期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不添加Cd2+的处理,Fe2+浓度... 为研究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Fe2+、Cd2+的交互作用机制,以周麦18为材料,利用营养液培养,采用不同的Fe2+浓度(2.5、25、250μmol/L)和Cd2+浓度(0、5、50、200μmol/L)处理,观测小麦幼苗期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不添加Cd2+的处理,Fe2+浓度不同对小麦苗期根系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不同。低Fe2+时根系干物质积累随着处理时间增加而不断增加,浓度升高后根系干物质先增加后降低,根长随着Fe2+浓度升高而有所降低,少量Cd2+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Fe2+对小麦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叶绿素含量变化与根长变化表现基本一致。不同Fe2+浓度对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与根长和叶绿素变化相反。Fe2+浓度较低时,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对Cd2+较为敏感,且Cd2+的存在抑制了小麦地上部的生长,降低了干物质的积累;Fe2+浓度增大,少量Cd2+的存在更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长,但Cd2+浓度较高时又会抑制小麦地上部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作 小麦幼苗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