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事件触发机制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冉 王建波 +4 位作者 郭泓佐 黎量子 曹晓璐 张皓 王义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5-85,共11页
针对电力系统中冗余信息的传输对网络资源利用率的不利影响,基于粒子群和人工鱼群算法,提出了改进事件触发机制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针对事件触发阈值与其对于事件触发机制性能的影响,分别改进了粒子... 针对电力系统中冗余信息的传输对网络资源利用率的不利影响,基于粒子群和人工鱼群算法,提出了改进事件触发机制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针对事件触发阈值与其对于事件触发机制性能的影响,分别改进了粒子群和人工鱼群算法,在算法的前期采用改进的鱼群算法,在算法的后期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以系统性能为优化目标对事件触发阈值进行优化设计,减少了冗余信息的传输,增加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构造改进的Lyapunov泛函,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建立了LFC系统[H∞]稳定的充分条件。构建2区域LFC系统以及IEEE-39节点仿真模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能够节省网络通信资源,降低多区域电力系统间的信息传输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触发机制 LFC系统 粒子群算法 人工鱼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接工艺与超声能场施加方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戴国欣 孙武魁 +5 位作者 赵书杰 周少珍 吴明孝 高嵩 武传松 石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4-1610,共17页
近年来,随着搅拌摩擦焊接(FSW)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作为一种新型改型工艺,因其在提高焊接效率、改善焊缝质量方面的显著优势而备受关注。研究者先后提出了不同的超声施加方法,根据施加方式的不同,大体上可将其分为施加于... 近年来,随着搅拌摩擦焊接(FSW)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作为一种新型改型工艺,因其在提高焊接效率、改善焊缝质量方面的显著优势而备受关注。研究者先后提出了不同的超声施加方法,根据施加方式的不同,大体上可将其分为施加于搅拌头和施加于工件两种。本文旨在分门别类地综述常见超声施加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及其对焊接过程参量、焊缝成形、接头微观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各种施加方法的优劣势;同时,还结合了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对超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梳理,最后,还对目前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超声 施加方式 热循环 微观组织演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低碳型植物绝缘油及变压器低温特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姚德贵 杨涛 +5 位作者 王飞鹏 郑含博 景冬冬 蔡胜伟 王吉 董大磊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8,共8页
本文阐述了植物绝缘油及植物绝缘油变压器低温特性与植物绝缘油低温性能改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也指出开展植物绝缘油及变压器低温特性的系统研究对扩大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应用条件与应用范围和推动我国植物绝缘油变压器产业链的进... 本文阐述了植物绝缘油及植物绝缘油变压器低温特性与植物绝缘油低温性能改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也指出开展植物绝缘油及变压器低温特性的系统研究对扩大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应用条件与应用范围和推动我国植物绝缘油变压器产业链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绝缘油 倾点 运动黏度 低温流动性 低温冷态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网电压主动支撑的电池储能系统自治控制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辉 杨华磊 +2 位作者 冯海波 崔东亚 张毅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虽然碳排放降低,但其固有间歇性和波动性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惯性和安全经济性下降等问题,电池储能BES(battery energy storage)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提出1种面向主动支撑电网电压...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虽然碳排放降低,但其固有间歇性和波动性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惯性和安全经济性下降等问题,电池储能BES(battery energy storage)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提出1种面向主动支撑电网电压的基于全状态反馈的电池储能系统自治控制方法。首先,基于Kv(Vg-vg)下垂和虚拟电容C惯量技术,设计静态功率支撑控制和动态电压支撑控制模块,使得电池储能系统可提供电网功率(静态)支撑和电压(动态)支撑;其次,采用全状态反馈方法将电压控制器和电流控制器合并,使得所提控制器设计更系统化和灵活化,并可减小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电压振荡;然后,为了维持电池储能荷电状态SOC(state-of-charge)的稳定,设计基于调节因子α的电池储能SOC控制器,以进一步提升电池储能系统的自治运行能力;最后,通过MATLAB和半实物仿真平台对14节点直流系统进行案例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静态功率、动态电压双支撑及单线接地故障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下电池储能系统可连接到电网中的任何关键节点,通过本地监测扰动可主动支撑电网公共连接点电压,不受扰动影响,且可独立运行控制。此外,该方法还可防止暂态低压事故时变流器过流等问题,最终实现BES的自治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直流微电网 电网支撑 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 虚拟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镀银层在不同表面状态下的耐蚀性研究
5
作者 周少珍 景元坤 +4 位作者 赵书杰 白银浩 孙武魁 高嵩 石磊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为探究铜基体的镀银层性能,以成品开关柜梅花动触头触片及自制的15μm镀银铜片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了镀层厚度与表面粗糙度、摩擦磨损及摩擦磨损前后电化学腐蚀等测量试验,重点探究了摩擦磨损试验对试样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品试... 为探究铜基体的镀银层性能,以成品开关柜梅花动触头触片及自制的15μm镀银铜片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了镀层厚度与表面粗糙度、摩擦磨损及摩擦磨损前后电化学腐蚀等测量试验,重点探究了摩擦磨损试验对试样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品试样银镀层厚度分布不均;划痕宽度比自制品大;表面银镀层高度差比自制试样大;摩擦因数更高,摩擦因数曲线波动更剧烈;经摩擦磨损试验后成品触头触片及自制镀银铜片的自腐蚀电位均减小,腐蚀速率增大,且产生了许多形状不规则的腐蚀坑洞、多种腐蚀产物、杂质,耐蚀性均降低。同时无论是否经过摩擦磨损试验,成品的腐蚀速率均低于自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体 镀银层 厚度 表面粗糙度 电化学腐蚀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铜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研究
6
作者 贾璐璐 赵书杰 +6 位作者 孙武魁 周少珍 吴明孝 景元坤 叶伟成 高嵩 石磊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3-212,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转速的焊接工艺对铝/铜搅拌摩擦搭接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方法主要通过控制搅拌头转速的焊接工艺参数实现了2.5 mm厚6061-T6铝合金和2 mm厚T2纯铜的铝/铜异种材料搅拌摩擦搭接焊,成功获得了表面成形美观、界面结合良好... 目的探究不同转速的焊接工艺对铝/铜搅拌摩擦搭接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方法主要通过控制搅拌头转速的焊接工艺参数实现了2.5 mm厚6061-T6铝合金和2 mm厚T2纯铜的铝/铜异种材料搅拌摩擦搭接焊,成功获得了表面成形美观、界面结合良好、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优异的搭接接头,并研究分析了此类接头的焊缝表面成形、接头横截面组织结构、断口形貌、断裂方式、拉伸性能与抗腐蚀性能。结果最终获得的FSW搭接接头的断裂方式主要有界面直接剥离与铜侧“粘铝”的界面断裂2种,其中以铜侧“粘铝”界面断裂模式断裂的接头性能最为优异;并且在“粘铝”式断裂的断口微观图像中观察到了罕见的“冰糖”状花样与韧窝的结合组织;在宏观接头横截面中,焊核区(WNZ)和界面区(IZ)的宽度以及钩状结构的高度都会由于热输入的提高而逐渐增加;在腐蚀试验中,接头耐腐蚀性能最差的区域为铝侧热影响区,其次是焊核区与铝/铜的界面结合处。搅拌头转速的变化会导致热输入的变化,从而影响铝/铜焊接接头的结合与各类性能。结论在铝/铜搅拌摩擦搭接焊中,搅拌头转速对焊缝表面成形、焊接接头横截面的区域组织、断裂方式与断口形貌、抗拉剪性能以及腐蚀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铝/铜搭接 焊缝成形 断口形貌 拉剪载荷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铁塔螺栓连接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武能 汪毅 +2 位作者 张留斌 吴克华 王晓晨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6,共9页
输电铁塔的局部螺栓连接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到环境静/动载荷的作用,会发生预紧力减小或松动等故障,降低整体输电铁塔结构的承载能力。因此发展输电铁塔螺栓连接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对电网输电塔线体系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对螺栓... 输电铁塔的局部螺栓连接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到环境静/动载荷的作用,会发生预紧力减小或松动等故障,降低整体输电铁塔结构的承载能力。因此发展输电铁塔螺栓连接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对电网输电塔线体系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对螺栓连接结构的典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基于动力学理论、导波理论、声弹性效应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介绍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输电铁塔螺栓连接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铁塔 螺栓连接结构 结构健康监测 松动状态 声弹性效应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设备老化效应的主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倩 汤佶元 +4 位作者 李丰君 黄威 陈明 邹会全 谢开贵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12,共11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促使配电网向着主动配电网(ADN)的方向转型,大量的信息设备建设扩大了主动配电网的整体规模,提升了信息处理效率,但同时也使得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本文提出考虑老化效应的混合通信网络主...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促使配电网向着主动配电网(ADN)的方向转型,大量的信息设备建设扩大了主动配电网的整体规模,提升了信息处理效率,但同时也使得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本文提出考虑老化效应的混合通信网络主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建立信息网络与配电网络间的故障关联模型,其次利用设备性能参数建立信息设备与物理设备的威布尔分布老化失效模型,最后通过序贯与非序贯蒙特卡洛相结合的仿真方法对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估。其结果可为未来主动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老化效应 可靠性评估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影像洪水淹没频率的城市洪涝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柯佳颖 梁允 +4 位作者 狄立 王棨 高阳 王超 王肖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0,共10页
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洪涝灾害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开展城市洪涝风险评估可有效地减少洪涝损失,提高城市洪涝风险管控能力。以郑州市为例,基于SAR影像利用SDWI方法确定水陆分割阈值,再采用坡度去除山体阴影... 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洪涝灾害已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开展城市洪涝风险评估可有效地减少洪涝损失,提高城市洪涝风险管控能力。以郑州市为例,基于SAR影像利用SDWI方法确定水陆分割阈值,再采用坡度去除山体阴影区误检水体,进而计算研究时间内的洪水淹没频率,同时选取年均雨季降雨量、年均暴雨天数、坡度、高程标准差、水网密度、地灾易发性、人口密度、地均GDP、土地利用类型、应急避难场,构建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分别利用层析分析法、随机森林法计算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客观权重,再结合距离函数获取组合权重,进而构建洪涝风险评估模型,提高模型可靠性。结果显示:(1)基于随机森林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洪水淹没频率的主观权重、客观权重和组合权重分别为26.44%、18.44%和22.96%,说明SAR获取的洪水淹没频率在城市洪涝风险评估中十分重要。(2)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登封市洪涝风险偏高,该结果与《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相符;郭家咀水库和荥阳市崔庙镇王宗店村都处于高风险和次高风险区域,是郑州“7·20”特大暴雨重点受灾区域,与实际情况相符。(3)高风险和次高风险约占郑州市的30%,中风险和次低风险约占郑州市的70%,说明郑州市部分区域的洪涝风险等级偏高,整体呈现相对中等风险。(4)采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随机森林方法与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度最高,Kappa系数和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0.84和90.47%,满足郑州市城市洪涝风险等级分析要求。将该方法应用到北京市房山区,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研究成果能够提供危险性、易损性共同作用下的城市洪涝灾害风险信息,可用于指导相关部门开展洪水风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风险评估 合成孔径雷达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块编码特点的压缩视频质量增强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海 杨磊 +4 位作者 高阳 刘枫琪 刘鹏宇 孙萱 张悦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9-1076,共8页
针对现有压缩视频质量增强算法未能充分利用压缩视频特点的问题,研究了视频编码与压缩视频质量增强任务之间的本质关系,并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3D-CNN)的非对齐压缩视频质量增强... 针对现有压缩视频质量增强算法未能充分利用压缩视频特点的问题,研究了视频编码与压缩视频质量增强任务之间的本质关系,并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3D-CNN)的非对齐压缩视频质量增强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HEVC)标准H.265,所提算法在低延迟(low delay, LD)配置下且量化参数(quantization parameter, QP)为37时,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提升了0.465 2 dB;相较于数据压缩会议(data compression conference, DCC)中提出的多帧引导的注意力网络(multi-frame guided attention network, MGANet)方法,该算法PSNR的增长量提升了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HEVC) 压缩视频质量增强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3D-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滤波的无人机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阳 杨磊 +1 位作者 刘枫琪 李宋玉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3-939,共7页
为提高无人机红外图像分辨率,研究基于各向异性滤波的无人机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基于人眼视觉特性自适应设定图像内边缘区域与平滑区域梯度阈值,在此设定下通过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方法去除初始红外图像内平滑区域噪声,并保留与增... 为提高无人机红外图像分辨率,研究基于各向异性滤波的无人机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基于人眼视觉特性自适应设定图像内边缘区域与平滑区域梯度阈值,在此设定下通过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方法去除初始红外图像内平滑区域噪声,并保留与增强图像内边缘区域细节信息,获得去噪后红外图像,向生成对抗网络内输入此图像,经其中生成模型与判别模型的博弈学习,获得最终超分辨率重建红外图像输出。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图像边缘细节保护能力与背景噪声去除能力,综合消噪效果较好,可获得分辨率高、视觉呈现清晰的超分辨率重建红外图像,保障无人机巡检中红外图像的辨识精度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滤波 无人机 红外图像 超分辨率重建 梯度阈值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可靠性高效评估方法
12
作者 王倩 李维展 +4 位作者 李丰君 汤佶元 陈明 邹会全 胡博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81,共8页
基于输电线路故障率与服役时间、运行条件之间的耦合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计及实时运行条件改变的配电网可靠性高效评估方法。为改进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在系统运行条件改变时需要重复进行可靠性评估过程的弊端,基于模型-数据混合驱动提... 基于输电线路故障率与服役时间、运行条件之间的耦合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计及实时运行条件改变的配电网可靠性高效评估方法。为改进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在系统运行条件改变时需要重复进行可靠性评估过程的弊端,基于模型-数据混合驱动提出了面向源荷多维不确定性因素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首先,基于输电线路不可用率与运行条件及老化效应间的耦合关系,建立输电线路不可用率模型,并提出配电网关键元件选取方法。然后,构建配电网可靠性指标关于关键元件可靠性参数的解析模型。最后,使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得到解析模型与可再生能源出力及配网负荷水平的映射关系,当源荷变化时快速更新配电网运行可靠性指标。算例测试对本文所提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解析模型 数据驱动 运行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发电厂过热器管子开裂原因分析
13
作者 张武能 卢蒙 +2 位作者 兰光宇 张留斌 王吉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2,共6页
针对某垃圾焚烧发电厂过热器管子大量开裂的状况,采用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显微组织及断口观察、能谱分析等理化检测方法对开裂钢管样品进行研究及分析。结果表明:蛇形管弯头椭圆度质量较差,过热器集箱管座接头结构不当,... 针对某垃圾焚烧发电厂过热器管子大量开裂的状况,采用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显微组织及断口观察、能谱分析等理化检测方法对开裂钢管样品进行研究及分析。结果表明:蛇形管弯头椭圆度质量较差,过热器集箱管座接头结构不当,都存在较高的残余应力。裂纹起源于管子内壁,向外扩展,表现出明显的沿晶断裂特征。断口表面残留Na、P元素。综合分析认为:过热器管子开裂的主要原因为锅炉调试中煮炉操作不当,导致碱性炉液进入管子。碱性炉液在焊缝及弯头部位浓缩,最终在高温、高浓度碱液及叠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碱液应力腐蚀引起过热器管子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发电厂 过热器管子 碱液应力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TSN系统下的高精度时间同步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晓辉 王先文 +3 位作者 樊韬 张峰 刘佳文 万宏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9-565,共7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fifth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5G)与时间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TSN)集成的5G-TSN系统需要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为此,提出一种多波束联合的定时同步算法提高同步信号检测成功率,实现...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fifth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5G)与时间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TSN)集成的5G-TSN系统需要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为此,提出一种多波束联合的定时同步算法提高同步信号检测成功率,实现高精度5G-TSN时间同步。首先,根据多个波束间的时域关系计算波束间同步信号块的互相关的组合,求出期望作为门限值;然后,利用超过门限值的若干波束进行互相关叠加峰值计算最大峰值对应的时域索引,并完成主同步信号定时同步;最后,利用时频域结合地方式对传播时延进行估计以减少同步误差。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多波束联合的定时同步算法,相比传统算法,相关峰值更加显著,能有效地提高定时同步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敏感网络 时间同步 波束联合 传播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网和馈线多负荷等值的配电网合环倒切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景丽 王子鉴 +3 位作者 任俊跃 徐铭铭 田凤兰 邹会权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116,共10页
配电网合环倒切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合环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建立合环电路等值模型计算合环电流,分析其倒切可行性,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工作。针对现有合环模型、电流计算方法误差较大的问题,首先提出考虑主网等值、馈线多负荷... 配电网合环倒切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合环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建立合环电路等值模型计算合环电流,分析其倒切可行性,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工作。针对现有合环模型、电流计算方法误差较大的问题,首先提出考虑主网等值、馈线多负荷等值和变压器等值的合环电路等值模型。其次,结合叠加定理、前推回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计算合环稳态电流,解决了迭代可能不收敛的问题。然后,基于戴维南等值电路对合环暂态过程进行分析,利用最佳频率法推导了精确合环冲击电流的表达式。最后基于PSCAD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得出该合环电流计算方法误差最小,验证了所提出等值模型与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与优越性,对于安全进行合环倒切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环倒切 合环等值模型 稳态电流 冲击电流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断路器弧后残余等离子体的探针诊断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廷彪 陈里昂 +3 位作者 徐铭铭 陈辉 葛国伟 程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114,共7页
真空断路器开断过程中弧后残余等离子体是表征其开断性能的重要参量。基于探针电子饱和区域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真空电弧弧后残余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测量方法,分析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了探针诊断系统的探针结构和控制系统,基于可拆... 真空断路器开断过程中弧后残余等离子体是表征其开断性能的重要参量。基于探针电子饱和区域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真空电弧弧后残余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测量方法,分析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了探针诊断系统的探针结构和控制系统,基于可拆卸真空腔体进行了残余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单探针测量实验,采用高速相机观测电弧发展演变过程,研究了电流大小、触头结构等参数对残余等离子体衰减过程的影响。通过前人其他诊断方法对比验证了该测量方法的有效性,为后续真空断路器弧后微观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有效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电弧 弧后残余等离子体 探针诊断 电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声弹性效应的输电铁塔螺栓预紧力预测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武能 兰光宇 +3 位作者 汪毅 张留斌 吴克华 王晓晨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160,共9页
基于发展输电铁塔螺栓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现实需求,利用非线性声弹性效应,建立了输电铁塔螺栓的有限元模型,并发展了一种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数值迭代算法。首先,考虑输电铁塔螺栓的几何构形特征,建立了预紧力作用下螺栓结构的轴对称二... 基于发展输电铁塔螺栓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现实需求,利用非线性声弹性效应,建立了输电铁塔螺栓的有限元模型,并发展了一种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数值迭代算法。首先,考虑输电铁塔螺栓的几何构形特征,建立了预紧力作用下螺栓结构的轴对称二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预紧力作用下超声纵波的非线性声弹性效应,采用考虑三阶声弹性效应的默纳汉超弹性材料,实现螺栓结构的应力-应变场和声场的耦合求解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预紧力和夹持长度对螺栓结构内部的应力场分布状态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预紧力导致的波速变化和螺栓形变对超声纵波的渡越时间有着双重影响。所建模型和分析方法为基于非线性声弹性效应的螺栓预紧力测量技术提供了数值模拟分析平台,可为相关试验研究和仪器研制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声弹性效应 输电铁塔 螺栓预紧力 超弹性材料 纵波 有限元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外1100kV GIL薄壁管壳结构柔性设计及温升形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云瑞 寇晓适 +9 位作者 董曼玲 辛伟峰 耿进锋 詹振宇 谢伟 张留斌 张武能 汪毅 吴克华 王晓晨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2-222,共11页
针对南阳站中国首台/套户外1100kV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文中首先介绍了户外特高压GIL管壳结构的几何构型特点和静力学服役特性;然后,结合相关行业标准,从弹性力学角度分析评述了户外特高压GIL管壳结构的柔性设计技术和... 针对南阳站中国首台/套户外1100kV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文中首先介绍了户外特高压GIL管壳结构的几何构型特点和静力学服役特性;然后,结合相关行业标准,从弹性力学角度分析评述了户外特高压GIL管壳结构的柔性设计技术和应力强度分析理论,并梳理了南阳站户外特高压GIL管壳结构强度试验的不足之处;最后以南阳站1100kV户外GIL管壳结构为试验研究对象,于中国首次进行了基于温升应变的日照环境下户外GIL壳体结构的温升形变试验研究,并应用热应力和第三强度分析理论,分析评价了管线结构的温升形变和强度特性,为类似GIL管壳结构的柔性设计和静力学强度评价提供了相应的试验分析基础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日照环境 柔性设计 温升形变试验 热应变 热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频率偏移电感辨识的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振军 刘震坤 +3 位作者 郭磊磊 李琰琰 金楠 谢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9-107,共9页
电感参数对实现并网逆变器高精度模型预测控制至关重要,而传统电感辨识方法易受到电网频率偏移的影响,且在有功功率为零时无法使用。为提高模型预测控制中电感参数的频率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电感在线辨识方法。首先,... 电感参数对实现并网逆变器高精度模型预测控制至关重要,而传统电感辨识方法易受到电网频率偏移的影响,且在有功功率为零时无法使用。为提高模型预测控制中电感参数的频率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电感在线辨识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二阶滑模观测器观测电网电压。其次,在不补偿低通滤波器造成观测电压幅值和相位偏差的情况下,令实际电网电压也产生相同的幅值和相位偏差,而后利用二者之间的误差与电感误差的关系建立电感辨识模型,从而克服了电网频率偏移对电感辨识结果的影响,且在有功功率为零时也可实现电感辨识。最后,将辨识出的电感参数代入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即可实现对逆变器更准确地控制。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电感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电感辨识 模型预测控制 滑模观测器 频率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三电平并网变换器电流重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振军 谢欢 +3 位作者 代东任 郭磊磊 肖晗 李诚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17-124,共8页
T型三电平变换器是连接新能源和电网的关键设备,其电流传感器故障会导致控制策略失效,影响并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提高T型三电平并网变换器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电流重构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该策略分析相电流和电压矢量之间的关系,分... T型三电平变换器是连接新能源和电网的关键设备,其电流传感器故障会导致控制策略失效,影响并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提高T型三电平并网变换器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电流重构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该策略分析相电流和电压矢量之间的关系,分别用直流电流、正常相电流和预测电流重构故障电流。重构故障电流所需的电压矢量按照重构方法分成两个电压矢量集合。连续使用预测电流重构故障相电流会导致重构电流积累误差。因此需要检测当前时刻电压矢量集合,确保下一时刻选择不同的电压矢量集合,避免重构电流积累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流传感器故障后,所提策略可使T型变换器容错运行且并网电流拥有较低的电流总谐波失真率,提高了并网系统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三电平变换器 传感器故障 电流重构 模型预测 矢量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