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果锈程度的阳光玫瑰葡萄果皮的代谢组学分析
1
作者 娄玉穗 尚泓泉 +5 位作者 李政 崔小月 张柯 吴文莹 樊红杰 吕中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56-1769,共14页
【目的】探明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形成的机制,为其有效防治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方法】以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材,在果实进入软化期后,采集有果锈和无果锈的果粒样品,按照果锈发生程度分成无果锈、轻度果锈和重度果锈3个等级,研究... 【目的】探明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形成的机制,为其有效防治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方法】以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材,在果实进入软化期后,采集有果锈和无果锈的果粒样品,按照果锈发生程度分成无果锈、轻度果锈和重度果锈3个等级,研究不同果锈等级的果皮相关物质含量、酶活性及代谢组的变化。【结果】随着果锈程度的增加,阳光玫瑰葡萄果皮的叶绿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总果胶含量逐渐降低,木质素、总黄酮和总酚含量逐渐升高;果皮中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醇脱氢酶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的活性逐渐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肉桂酸-4-羟基化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不同果锈程度的果皮中共鉴定到1372种代谢物,差异代谢物有485种,3组果锈等级的果皮之间共有的差异代谢物有110种,其中,有105种差异代谢物在3组中均上调表达,占所有差异代谢物的95.45%,包括37种酚酸类、31种黄酮、17种芪类和5种醌类等;2种差异代谢物在3组中均下调表达,包括1种脂质和1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上述差异代谢物质主要分布在17条代谢途径中,包括山柰酚苷元Ⅱ的生物合成、山柰酚苷元Ⅰ的生物合成和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结论】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对阳光玫瑰葡萄果锈的发生影响最大,且山柰酚苷元Ⅱ的生物合成途径可能在果锈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果锈 果皮 代谢组 黄酮 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合特性的8个葡萄品种耐弱光、抗高温特点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娄玉穗 尚泓泉 +4 位作者 吕中伟 李政 张晓锋 王鹏 吴文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91-1502,共12页
【目的】探明不同葡萄品种的耐弱光、抗高温特点,为选择其合适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1年生阳光玫瑰、瑞都红玉、浪漫红颜等8个品种的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便携式光合速率测定仪测定不同品种成熟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及在大... 【目的】探明不同葡萄品种的耐弱光、抗高温特点,为选择其合适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1年生阳光玫瑰、瑞都红玉、浪漫红颜等8个品种的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便携式光合速率测定仪测定不同品种成熟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及在大棚自然条件、大棚遮阴条件和大棚高温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结果】8个葡萄品种的Pn随光量子通量密度的增强表现出先升高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由光响应曲线计算得到的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葡萄品种在弱光和强光条件下的Pn。金手指、瑞都红玉、甜蜜蓝宝石的耐弱光能力和在遮阴条件下的Pn均较高,最大Pn分别达到15.2、14.4、12.6μmol·m^(-2)·s^(-1)。不同品种的Pm与日Pn最大值高低顺序基本一致,甜蜜蓝宝石、金手指的日Pn最大值较高,分别达到15.9、15.7μmol·m^(-2)·s^(-1)。巨玫瑰、甜蜜蓝宝石、浪漫红颜的LSP较高,均大于1300μmol·m^(-2)·s^(-1)。在大棚高温条件下,金手指、蜜光、瑞都红玉的Pn较高,巨玫瑰、阳光玫瑰、夏黑、甜蜜蓝宝石、浪漫红颜的Pn显著降低。【结论】金手指、瑞都红玉具有较强的耐弱光能力和抗高温能力,适合各种模式设施栽培;甜蜜蓝宝石具有较强的耐弱光能力,但抗高温能力较差,适合促早和延迟栽培;蜜光具有中等的耐弱光能力和较强的抗高温能力,适合避雨栽培;夏黑、阳光玫瑰具有中等的耐弱光能力和较差的抗高温能力,适合促早栽培;浪漫红颜、巨玫瑰的耐弱光和抗高温能力均较差,不适合设施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光合特性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耐弱光 抗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果袋对阳光玫瑰葡萄成熟过程中果锈发生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娄玉穗 尚泓泉 +4 位作者 樊红杰 李政 张柯 崔小月 吕中伟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5-114,共10页
探明不同颜色果袋对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及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更好地选择果袋并进行优质生产奠定基础。以10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不同颜色果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比较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果锈发生及品质变化。结果表... 探明不同颜色果袋对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及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更好地选择果袋并进行优质生产奠定基础。以10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不同颜色果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比较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果锈发生及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果锈发生率表现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对照、红袋、白袋、蓝袋、绿袋和黑袋的果锈发生率达到较高水平的时间分别为盛花后97 d、107 d、107 d、107 d、122 d和107 d,对应果锈发生率分别为19.47%、12.48%、12.42%、9.62%、7.59%和0.84%。对照、蓝袋的果皮较亮,黑袋的果皮较暗。对照、白袋和蓝袋的单粒质量均在盛花后107 d达到最大值,其他处理在盛花后122 d达到最大值,且白袋的最大单粒质量最大,为15.57 g,其次是蓝袋。对照、白袋和黑袋的果实硬度较大,绿袋和蓝袋的果实硬度较小。对照、白袋、蓝袋和红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较高,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盛花后97 d达到18%或以上,绿袋和黑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盛花后107 d均达到18%或以上。总之,蓝袋可以显著降低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且对果实成熟期和品质影响最小,是阳光玫瑰葡萄优质生产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果袋 果锈 成熟过程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挂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延迟采收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娄玉穗 张晓锋 +3 位作者 李政 尚泓泉 樊红杰 吕中伟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118,共8页
为了确定阳光玫瑰葡萄延迟采收的合适挂果量和采收期,以9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每2个(F1)、3个(F2)、4个(F3)、5个(F4)新梢留1串果穗的4个处理,以1个新梢留1串果穗为对照(CK),比较各处理在延迟采收过程中的果实品质及落... 为了确定阳光玫瑰葡萄延迟采收的合适挂果量和采收期,以9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每2个(F1)、3个(F2)、4个(F3)、5个(F4)新梢留1串果穗的4个处理,以1个新梢留1串果穗为对照(CK),比较各处理在延迟采收过程中的果实品质及落叶后的枝条营养储藏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挂树时间的延长,果实软果率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单粒质量、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减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先增加后减小。随着挂果量的减少,果实软果率和枝条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单粒质量和果实硬度下降速度减慢,枝干全氮、全磷、全钾和淀粉含量逐渐增加。在果实成熟后63 d,所有处理的软果率达到50%左右。CK、F1、F2、F3、F4的果实单粒质量比成熟期显著降低的时间分别为果实成熟后42、42、49、63、70 d。F2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始终最高,在果实成熟后77 d达到22.06%。综合果实品质和枝条营养积累情况,为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建议黄河故道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阳光玫瑰葡萄挂树保鲜的适宜采收期为果实成熟后45 d左右(10月中旬),留果量为每3个新梢留1串果穗,即6.25~7.50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延迟采收 挂果量 果实品质 营养储藏 挂树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锈等级的阳光玫瑰葡萄果皮结构及相关物质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娄玉穗 尚泓泉 +5 位作者 樊红杰 李政 张柯 吕中伟 张晓锋 吴文莹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5-113,共9页
为了探明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形成的生理机制,以8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进入软化期后,研究不同果锈等级的果实果皮组织结构、细胞膜透性、细胞壁与果锈相关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锈首先发生在细胞间隙... 为了探明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形成的生理机制,以8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进入软化期后,研究不同果锈等级的果实果皮组织结构、细胞膜透性、细胞壁与果锈相关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锈首先发生在细胞间隙和细胞壁上,细胞结构凸显,之后逐渐向细胞内部蔓延,褐化范围和细胞间隙增大,果皮表面凹凸不平,严重时果锈渗透整个细胞。随着果锈等级的增加,果皮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加,果锈等级3及以上的细胞膜渗透率显著增加,达到77%以上;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原果胶含量逐渐降低,木质素和总酚含量逐渐升高,且果锈等级1及以上的木质素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分别达到161.3 mg/g和1.29 mg/g以上;纤维素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逐渐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逐渐降低。总之,阳光玫瑰葡萄果锈的形成是细胞壁结构的降解和木质素等果锈物质的积累过程,苯丙氨酸解氨酶是调控其果锈形成的关键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果锈 果皮结构 细胞壁 木质素 苯丙氨酸解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花序顶端畸形产生的原因探究
6
作者 李政 王富强 王浩 《果农之友》 2021年第6期49-50,共2页
葡萄花序属于聚伞圆锥花序,也称为复总状花序。花序顶端一般单头延伸,偶有双头、多头等畸形现象。这种畸形现象表观特征主要体现在花序顶端多向延伸,穗轴横切面呈扁平状,较正常花序的顶端花蕾数量多。生产中主栽的阳光玫瑰、夏黑等葡萄... 葡萄花序属于聚伞圆锥花序,也称为复总状花序。花序顶端一般单头延伸,偶有双头、多头等畸形现象。这种畸形现象表观特征主要体现在花序顶端多向延伸,穗轴横切面呈扁平状,较正常花序的顶端花蕾数量多。生产中主栽的阳光玫瑰、夏黑等葡萄品种表现出较大比例的花序顶端畸形(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总状花序 葡萄品种 阳光玫瑰 夏黑 聚伞圆锥花序 扁平状 表观特征 横切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