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MobileNetV2的烟丝种类识别
1
作者 王莉 朱雯路 +3 位作者 范磊 胡宏帅 袁强 牛群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8-65,共8页
为解决烟丝形态小且不同种类烟丝之间差异小、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MobileNetV2的烟丝种类识别方法。以MobileNetV2为基础网络,引入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以获取丰富的烟丝细节信息;删除主干网络中过多的bottleneck和重新设计... 为解决烟丝形态小且不同种类烟丝之间差异小、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MobileNetV2的烟丝种类识别方法。以MobileNetV2为基础网络,引入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以获取丰富的烟丝细节信息;删除主干网络中过多的bottleneck和重新设计分类器以降低网络深度;结合知识蒸馏技术使用迁移学习后的ResNet50网络对改进后的MobileNetV2网络进行学习指导以实现模型轻量化。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MobileNetV2的烟丝种类识别方法对各类烟丝的识别准确率为95.37%,比基础网络提高8.6%;参数量为0.62 M,比基础网络减少1.61 M。同时,与传统的分类网络(GoogLeNet、AlexNet、ResNet50、VGG16)相比,烟丝识别准确率更高、计算量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识别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知识蒸馏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加料工序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蓉蓉 邵惠芳 +6 位作者 范磊 张慢慢 王杉杉 陈芳泉 刘志宏 牛桂言 许自成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36-40,共5页
为探究制丝线加料工序对叶丝感官质量有影响的主要化学指标,对总糖、还原糖、烟碱、钾、氯、总氮、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与感官质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还原糖与感官质量的关联最紧密,关联度为0.8994;糖碱比次之,关联度为... 为探究制丝线加料工序对叶丝感官质量有影响的主要化学指标,对总糖、还原糖、烟碱、钾、氯、总氮、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与感官质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还原糖与感官质量的关联最紧密,关联度为0.8994;糖碱比次之,关联度为0.8361;烟碱居于第三,关联度为0.8004;其他指标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总糖、钾、氯、钾氯比、氮碱比、总氮,关联度分别为0.7169、0.6988、0.6679、0.6174、0.6017、0.5952。因此,可将还原糖、糖碱比和烟碱作为评价制丝线加料工序叶丝质量的重要化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料工序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灰色关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烟草制品害虫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锋 罗朝鹏 +5 位作者 郑凯 魏春阳 王燃 郑庆霞 杨军 魏攀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021-1024,共4页
烟草制品在贮存和加工过程中都可能受到害虫的"污染"。害虫/虫尸混入烟叶和卷烟产品中,不仅会降低烟叶的品质,劣化卷烟的吸味,而且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和烟草行业的形象。目前烟草行业对烟草制品虫害的检测主要分为肉眼检查和... 烟草制品在贮存和加工过程中都可能受到害虫的"污染"。害虫/虫尸混入烟叶和卷烟产品中,不仅会降低烟叶的品质,劣化卷烟的吸味,而且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和烟草行业的形象。目前烟草行业对烟草制品虫害的检测主要分为肉眼检查和信息素诱集检测。前者受人为因素影响太大;后者只能诱集到活的成虫,对死虫、虫卵、幼虫或虫蛹等根本无效。利用DNA条形码技术,提取可能混有害虫的烟叶样品DNA,以昆虫的特异性条形码引物进行PCR扩增,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检测烟草样品中是否存在害虫、虫尸、虫卵、幼虫或虫蛹等"污染"。该方法将极大提高检测范围和灵敏度,为烟草制品虫害检测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制品 害虫检测 DNA条形码技术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D气流干燥对卷烟综合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俊岭 李书芳 +2 位作者 李晓 朱国成 纪晓楠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35-38,共4页
对比分析了隧道式燃油烘丝机(HXD)气流干燥与CO2膨胀2种生产方式及HXD气流干燥叶丝不同掺配比例对配方烟丝质量和卷烟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配HXD气流干燥处理的膨胀叶丝能提高配方烟丝的整丝率,降低碎丝率,叶丝结构较合理,弹性较... 对比分析了隧道式燃油烘丝机(HXD)气流干燥与CO2膨胀2种生产方式及HXD气流干燥叶丝不同掺配比例对配方烟丝质量和卷烟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掺配HXD气流干燥处理的膨胀叶丝能提高配方烟丝的整丝率,降低碎丝率,叶丝结构较合理,弹性较好;在实验牌号卷烟中,2种生产方式生产的膨胀叶丝掺配比例相同时,HXD气流膨胀叶丝卷烟感官质量较好,最佳掺配比例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XD气流干燥 CO2膨胀 卷烟综合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格卷烟烟丝结构与物理质量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楚晗 范磊 +4 位作者 王爱霞 王天怡 李劲锋 李晓 姚二民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65-1571,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规格卷烟烟丝结构分布及其对物理质量的影响差异,为短支卷烟烟丝结构优化和物理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比同档次短支卷烟(74 mm×24 mm)和常规卷烟(84 mm×24 mm)的烟丝结构分布,并对烟丝结构与物理... 【目的】研究不同规格卷烟烟丝结构分布及其对物理质量的影响差异,为短支卷烟烟丝结构优化和物理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比同档次短支卷烟(74 mm×24 mm)和常规卷烟(84 mm×24 mm)的烟丝结构分布,并对烟丝结构与物理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卷烟物理质量的烟丝尺寸分布。【结果】短支卷烟的短丝率和碎丝率与常规卷烟基本相同,但长丝率和中丝率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长丝率降低、中丝率增加。对卷烟物理指标与烟丝结构的相关性进行排序,短支卷烟为吸阻>含末率>端部落丝量>吸阻标准偏差>硬度标准偏差>硬度,常规卷烟为硬度>含末率>端部落丝量>硬度标准偏差>吸阻标准偏差>重量标准偏差。对短支卷烟物理质量产生主要影响的烟丝结构分布包括X2(7.00~10.00 mm)、X5(3.35~4.00 mm)、X7(1.00~2.50 mm)和X8(≤1.00 mm),对常规卷烟物理质量产生主要影响的烟丝结构分布包括A1(>10.00 mm)、A2(7.00~10.00 mm)、A6(2.50~3.35 mm)、A7(1.00~2.50 mm)和A8(≤1.00 mm)。【结论】相对于常规卷烟,影响短支卷烟物理质量的烟丝结构分布更具体,同档次短支卷烟生产时可针对波动较大的物理指标,通过控制长丝率和碎丝率,适当增加3.35~4.00 mm的中长丝和1.00~2.50 mm的短丝比例,以提升短支卷烟的物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支卷烟 常规卷烟 烟丝结构 物理质量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支卷烟物理质量稳定的烟丝尺寸优化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楚晗 范磊 +3 位作者 王天怡 李劲锋 李晓 姚二民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2-215,221,共5页
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法研究烟丝尺寸分布与短支卷烟主要物理指标的相关关系,分析影响短支卷烟物理质量及其稳定性的具体烟丝尺寸分布.结果表明:①对短支卷烟物理质量及其稳定性产生主要影响的烟丝尺寸分布为 X1 (>7.00mm )、 X3... 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法研究烟丝尺寸分布与短支卷烟主要物理指标的相关关系,分析影响短支卷烟物理质量及其稳定性的具体烟丝尺寸分布.结果表明:①对短支卷烟物理质量及其稳定性产生主要影响的烟丝尺寸分布为 X1 (>7.00mm )、 X3 ( 3.35~5.00mm )、X5 ( 1.00~2.50mm )、 X6 (<1.00mm );②其中 X1 层烟丝与卷烟重量标偏呈线性正相关, X5 层烟丝与吸阻、硬度及其标偏呈线性负相关, X3 层、 X6 层烟丝与端部落丝量和含末率分别呈线性负相关和正相关.在短支卷烟实际生产中,可以针对波动较大的物理指标,通过适当增加短丝和中长烟丝的比例,减少超长烟丝和碎丝比例,达到提升短支卷烟物理质量及其稳定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支卷烟 物理质量 烟丝尺寸分布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合优度检验的卷烟卷制过程质量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范磊 杨龙飞 +5 位作者 刘阳 杨志强 董欢欢 张绍卿 王海宇 李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的 为解决当前卷烟卷制评价方式粗放,通常只重视质量结果而忽视过程质量差异的问题,建立同一牌号卷烟在不同机台、不同班组的加工质量一致性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拟合优度检验的方法建立卷烟卷制过程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并采用判... 目的 为解决当前卷烟卷制评价方式粗放,通常只重视质量结果而忽视过程质量差异的问题,建立同一牌号卷烟在不同机台、不同班组的加工质量一致性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拟合优度检验的方法建立卷烟卷制过程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并采用判断矩阵确定质量特性的权重,并进行质量一致性综合评价。结果 选取黄金叶(乐途)品牌在卷烟卷制过程中的在线监测数据,运用新构建的评价模型对3个机台的烟支质量、吸阻、端部落丝等7个质量特性进行质量一致性综合评价,并有效识别出了机台之间存在的质量差异。结论 该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对卷烟多加工过程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效识别和评价,实现了由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的转变,具有良好的评价能力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合优度检验 判断矩阵 质量一致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浓香型烟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马云飞 尹启生 +5 位作者 张艳玲 周汉平 高丽君 刘阳 过伟民 田阳阳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3,共4页
采用河南、安徽、湖南浓香型烟叶产区6县耕层植烟土壤,分析了我国浓香型植烟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浓香型烟区土壤腐殖质碳量平均为15.71 g/kg,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碳量分别为3.87、3.40和8.44 g/kg,腐殖质及各组... 采用河南、安徽、湖南浓香型烟叶产区6县耕层植烟土壤,分析了我国浓香型植烟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浓香型烟区土壤腐殖质碳量平均为15.71 g/kg,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碳量分别为3.87、3.40和8.44 g/kg,腐殖质及各组分变异系数均较大。(2)不同类型的土壤腐殖质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腐殖质碳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稻土>红壤>褐土。土壤腐殖化程度,水稻土最高,红壤最低。(3)湘南烟区土壤腐殖质及组分碳量相对较高,豫中烟区相对较低。豫中和皖南烟区土壤胡富比明显低于湘南烟区,分别为0.92、0.81和1.32,湘南烟区土壤腐殖质活化度明显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 腐殖质 组成 土壤类型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用梗丝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晓 纪晓楠 +2 位作者 姚二民 张俊岭 李少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186,共5页
梗丝是卷烟配方的重要组分之一,梗丝的使用对于节约原料成本、缓解原料对高档品牌发展的制约以及卷烟减害降焦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阐述了梗丝质量对卷烟质量的影响,并对制梗丝生产线的主要工序(烟梗预处理工序、烟梗形变工序、梗丝膨... 梗丝是卷烟配方的重要组分之一,梗丝的使用对于节约原料成本、缓解原料对高档品牌发展的制约以及卷烟减害降焦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阐述了梗丝质量对卷烟质量的影响,并对制梗丝生产线的主要工序(烟梗预处理工序、烟梗形变工序、梗丝膨胀与干燥和梗丝风选)及梗丝感官质量改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 梗丝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引导的机器人条烟分拣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10
作者 葛新锋 孙书情 +1 位作者 秦涛 李瑞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8-243,共6页
目的 为了实现对多品种条烟高效率分拣,开发基于视觉的工业机器人条烟分拣系统平台。方法 系统采用LABVIEW图像采集及处理双进程执行系统,并基于LABVIEW进行二次开发的图像模板匹配算法。模板匹配算法得到的数据,通过与工业机器人之间... 目的 为了实现对多品种条烟高效率分拣,开发基于视觉的工业机器人条烟分拣系统平台。方法 系统采用LABVIEW图像采集及处理双进程执行系统,并基于LABVIEW进行二次开发的图像模板匹配算法。模板匹配算法得到的数据,通过与工业机器人之间的数据库对比来实现对条烟的识别和分拣,拓展机器人的应用范围。结果 4种任意放置条烟进行分拣,识别时间在100ms之内,条烟识别准确率为100%,条烟分拣速度根据传送带设置为0~4 m/s可调。结论 视觉引导的机器人条烟分拣系统软硬件设计正确,条烟识别准确,条烟分拣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引导 机器人 图像识别 条烟分类 个人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香酵母发酵处理烟草花蕾条件优化及烟用香料制备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春平 孟丹丹 +3 位作者 冉盼盼 刘绍华 郑凯 白家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100-103,111,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利用产香酵母对烟草花蕾进行发酵优化,然后对发酵产物进行美拉德反应,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香味成分后用GC-MS分析香味成分。结果表明,香味物质主要有63种,其中软脂酸、肉豆蔻酸、棕榈油酸、苯甲醇、苯乙醇、6,10,14-... 通过正交试验,利用产香酵母对烟草花蕾进行发酵优化,然后对发酵产物进行美拉德反应,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提取香味成分后用GC-MS分析香味成分。结果表明,香味物质主要有63种,其中软脂酸、肉豆蔻酸、棕榈油酸、苯甲醇、苯乙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等香气浓度大;巨豆三烯酮、二氢猕猴桃内酯、油酸酰胺、2-正戊基呋喃香气阈值低,是烟草中关键的致香物质,对烟草香气贡献突出。以香气总量为指标,35℃、pH=5、12 h、6%(V/V)接种量时香气总量最高,高达760.74μg/g。以水溶性氨基酸和水溶性还原糖的含量为指标,发酵处理在35℃、pH=5、24 h、5%(V/V)接种量时氨基酸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860 52、0.151 24 mg/g。香气含量与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的关系不是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香酵母发酵 美拉德反应 烟草花蕾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配施海藻肥对连作植烟土壤理化特性及烤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松伟 王发展 +2 位作者 陈彪 谢俊明 史久长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5期852-861,共10页
为探究生物炭及海藻肥配合施用对连作条件下烤烟生长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连作、连作+生物炭、连作+海藻肥和连作+生物炭+海藻肥4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炭配施海藻肥能有效提高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根系发育... 为探究生物炭及海藻肥配合施用对连作条件下烤烟生长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连作、连作+生物炭、连作+海藻肥和连作+生物炭+海藻肥4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生物炭配施海藻肥能有效提高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根系发育,配施处理下,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根系、根冠比和地上部干质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10.39%,18.50%,5.40%,64.78%,8.09%和52.44%;(2)生物炭配施海藻肥处理下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与CK相比,土壤pH值和含水率分别提高了5.01%和22.84%;土壤速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提高了28.28%,22.02%和56.93%;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比分别提高了40.49%,14.92%和30.92%;细菌数量和细菌/真菌值分别是CK的4.78和29.41倍,真菌和尖孢镰刀菌数量分别显著降低了83.88%和66.67%;(3)生物炭配施海藻肥明显增强和改善烟叶光合作用、抗过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相比于CK,Pn,Tr和Gs分别提高了21.82%,47.62%和56.60%,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了9.68%,116.68%和106.86%,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56.96%和38.94%;(4)生物炭和海藻肥配施能有效提高烤烟化学品质及经济效益,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及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18.34%,31.82%,22.40%,56.38%,17.72%和50.65%,烤烟产量、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分别提高了18.61%,20.01%,19.92%,13.25%和34.11%。综合分析,生物炭配施海藻肥能有效改善连作植烟土壤环境,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升烤烟品质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生物炭 海藻肥 植烟土壤 生理特性 烟叶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马里兰烟浸膏的工艺优化及其香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春平 曾颖 +1 位作者 申屠洪钎 郑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117-121,共5页
为获得优质马里兰烟浸膏,采用酶法制备浸膏,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最后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浸膏进行香味成分分析,并与非酶解浸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马里兰烟浸膏的最优制备工艺为果胶酶∶纤维素酶=1∶1,pH为5,温度为48... 为获得优质马里兰烟浸膏,采用酶法制备浸膏,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最后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浸膏进行香味成分分析,并与非酶解浸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马里兰烟浸膏的最优制备工艺为果胶酶∶纤维素酶=1∶1,pH为5,温度为48℃,液料比为9∶1,该条件下,浸膏得率为31.03%。与非酶方法相比,采用酶解的方法浸膏得率提高13.53%;酶解方法与非酶方法相比,马里兰烟浸膏的挥发性香味物质种类从16种增加到23种;香味成分中如苯甲醇、苯乙酸、β-大马烯酮含量增加,分别提高27.64%,69.68%和97.35%;且浸膏中不再检出烟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兰烟 浸膏 酶法 香味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类与酮类烟用香料的化学合成与加香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娄本 刘善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496-14499,共4页
低焦油卷烟的发展要求得到足够的香味补偿。化学合成香料因价格低廉、易于得到而受到重视。对酯类和酮类烟用香料的化学合成与加香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酯类 酮类 化学合成 加香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紫外辐照与臭氧处理后烟叶香味成分和常规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许春平 赵珊珊 +2 位作者 杨志强 刘栋 郑凯 《农产品加工》 2016年第8期40-44,48,共6页
为了研究紫外辐照与臭氧对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选择贵州省毕节市上部烟叶作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紫外灯(不产生臭氧)、臭氧发生器、紫外灯(产生臭氧)处理烟叶,然后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感官评定、香味成分分析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紫外辐照与臭氧对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选择贵州省毕节市上部烟叶作为试验材料,分别用紫外灯(不产生臭氧)、臭氧发生器、紫外灯(产生臭氧)处理烟叶,然后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感官评定、香味成分分析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用紫外灯(不产生臭氧)处理烟叶2.0 h后,烟叶品质最佳;2单独用臭氧处理烟叶1.5 h后,烟叶品质最佳;3紫外灯(产生臭氧)处理烟叶1.0 h后,烟叶品质最佳,此时烟气柔细度稍增强,劲头降低,香味成分总和(除新植二烯)比空白组提高15.64%,新植二烯比空白组提高20.64%,总糖和还原糖升高,糖碱比升高;4使用紫外灯(不产生臭氧)、臭氧或紫外灯(产生臭氧)处理时,在适当的时间内都可提高烟叶的品质,且紫外灯(产生臭氧)处理有较好的交互作用,比较相同功率(20 W)的紫外灯(不产生臭氧)和紫外灯(产生臭氧),紫外灯(产生臭氧)处理可缩短处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照 臭氧 感官评定 香气成分 常规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YCB气吸式烟草装盘播种机的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铁建 张绍卿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年第5期5-8,共4页
阐述气吸式烟草装盘播种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通过对烟草漂浮育苗苗盘播种农艺要求的调查,分析研究烟草苗盘播种的一般规律,找出了影响苗盘装盘、播种的若干因素,确定播种机播种、控制原理和主要工作部件的技术参数。设计出播种机的主要... 阐述气吸式烟草装盘播种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通过对烟草漂浮育苗苗盘播种农艺要求的调查,分析研究烟草苗盘播种的一般规律,找出了影响苗盘装盘、播种的若干因素,确定播种机播种、控制原理和主要工作部件的技术参数。设计出播种机的主要部件——机架、苗盘驱动装置、气吸式播种器、基质填充装置和压穴装置等。通过样机的试制和生产性实验,该机结构紧凑,使用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优良的播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播种机 气吸式播种器 基质填充 压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臭氧和紫外辐照处理时间对曲靖复烤烟叶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春平 姜宇 +2 位作者 许衡 杨志强 郑凯 《陕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时间紫外辐照和臭氧对复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选择以云南曲靖B2F复烤烟叶为材料进行臭氧和紫外辐照(产臭氧)处理,对处理不同时间后的烟叶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和香味成分检测以及感官评吸。实验结果表明:①经臭氧处理的烟叶...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时间紫外辐照和臭氧对复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选择以云南曲靖B2F复烤烟叶为材料进行臭氧和紫外辐照(产臭氧)处理,对处理不同时间后的烟叶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和香味成分检测以及感官评吸。实验结果表明:①经臭氧处理的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有所上升,处理时间0.5 h时总糖含量最高,处理时间1.5 h时还原糖含量最高;处理后烟碱均低于对照,2.0 h时烟碱最低;糖碱比在处理时间0.5h时最高;香味物质总量在处理时间1.0 h时最高;经过感官评吸,0.5 h时香气质和香气量最佳,并且杂气较少,劲头适中。②经紫外辐照(产臭氧)处理的烟叶,除处理时间2.0 h外,其余各处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在0.5 h时总糖和还原糖均最高;处理时间0.5 h时,烟碱含量最低,并且糖碱比最高;在处理时间1.0 h香味物质的总量最高;经过感官评吸,处理时间1.0h感官质量最佳。综上所述,臭氧处理烟叶0.5 h对烟叶品质提升最佳,紫外辐照(产臭氧)处理烟叶1.0 h时对烟叶品质提升最佳,但对比两种处理方式,紫外辐照(产臭氧)处理1.0 h烟叶品质要优于臭氧处理0.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烤烟叶 紫外辐照 臭氧 常规化学成分 香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调贮存技术对片烟醇化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杨欣玲 杨永锋 +8 位作者 张俊岭 张书伟 刘勇 王根发 孙九喆 申洪涛 刘茂林 梁淼 侯佩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3-159,共7页
为实现气调贮存法在仓储过程中片烟最佳品质状态的持续保持和醇化时间的有效调控,选取自然醇化1 a的片烟样品,采用气调贮存与自然醇化的方法,对其醇化过程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醇化过程中,自然醇化... 为实现气调贮存法在仓储过程中片烟最佳品质状态的持续保持和醇化时间的有效调控,选取自然醇化1 a的片烟样品,采用气调贮存与自然醇化的方法,对其醇化过程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醇化过程中,自然醇化处理的片烟外观颜色发深,褐变,并伴随有出油现象,而气调贮存处理的片烟色度均匀,饱满度较好,开垛后3个月与自然醇化接近或相同。自然醇化与气调贮存的片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逐渐降低,但气调贮存的片烟两糖比高于自然醇化处理;总氮和烟碱含量下降趋势较平缓,气调贮存的片烟氮碱比更接近1,化学成分协调性更优。醇化6~12个月,自然醇化处理的片烟感官质量高于气调贮存处理;但醇化第18个月后,气调贮存处理的片烟感官质量高于自然醇化处理,且气调贮存处理片烟的最佳感官质量较自然醇化处理提高0.5~1.5分;此外,气调贮存较自然醇化使片烟保持最佳醇化质量的时间延长6个月。综上,气调贮存法可通过调节环境气体组分的方式,影响片烟醇化质量,延长片烟最佳品质状态保持期,实现片烟品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烟 气调贮存 烟叶醇化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醇化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Elman-LSSVM模型的仓储烟草霉变预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晓光 李红娟 田振伟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2-105,共4页
为提高仓储烟草的霉变预测精度,建立了HP-Elman-LSSVM 模型来预测仓储烟草的霉变.模型选取仓储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烟草的自身含水量3 个影响仓储烟草霉变的主要因素作为模型输入的变量,以某烟草公司的实际生产数据为训练和验证样本,进... 为提高仓储烟草的霉变预测精度,建立了HP-Elman-LSSVM 模型来预测仓储烟草的霉变.模型选取仓储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烟草的自身含水量3 个影响仓储烟草霉变的主要因素作为模型输入的变量,以某烟草公司的实际生产数据为训练和验证样本,进行仓储烟草霉变率预测.实验结果表明,HP-Elman-LSSVM 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单一模型;且多次不同训练样本的实验结果表明平均相对误差在5%-6.5%,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烟草 HP-Elman-LSSVM模型 烟草霉变 霉变率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对流滚筒干燥方式下烤烟叶丝质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旭 陈良元 +3 位作者 韩李峰 潘广乐 丁美宙 朱文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40-2246,共7页
【目的】研究红外—对流干燥方式下烤烟叶丝质量的变化特征,为探索可行的烟草原料干燥新方法和新工艺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2015年的重庆C041烤烟为原料,采用自行搭建的远红外滚筒干燥装置,考察红外—对流干燥过程对... 【目的】研究红外—对流干燥方式下烤烟叶丝质量的变化特征,为探索可行的烟草原料干燥新方法和新工艺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2015年的重庆C041烤烟为原料,采用自行搭建的远红外滚筒干燥装置,考察红外—对流干燥过程对叶丝水含率、表面温度、弹性、填充值、内孔容积及叶丝结构等的影响,并与传统干燥方式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红外—对流干燥过程中叶丝孔径分布的变化。【结果】红外—对流干燥过程中加大红外辐射温度、热风温度均对干燥过程起到强化作用;叶丝填充值随红外辐射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热风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热风温度的升高会使叶丝弹性增大,叶丝弹性在红外温度为170℃时最大、145℃时最小;叶丝的内孔容积随红外温度的升高、热风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干燥过程中叶丝孔容比例变化较明显为孔径0.50~20.00和0.05~0.50μm;对比两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发现:红外—对流复合干燥下的叶丝填充值、内孔容积均大于传统干燥,而弹性相对较小、破碎度相对较高。【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红外辐射温度、降低热风温度均有利于维持叶丝的填充值,同时叶丝的孔容会呈规律性变化;与传统滚筒干燥相比,红外—对流滚筒干燥方式下的干燥速率相对较快,可在烟草实际干燥加工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 红外—对流干燥 物理特性 烟丝结构 内孔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