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烘烤过程中烟叶不同区段色度信号值与质体色素关系研究
1
作者 单嘉烨 王秋领 +6 位作者 李春光 李全胜 邹声浩 孙觅 罗东升 席飞虎 景延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3,共11页
为实现烘烤过程中烟叶不同区段质体色素及颜色的在线监测,为烟叶不同区段加工及实现智能烘烤提供参考,采用色度信号监测设备、丙酮-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和色差仪等分别测定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烟叶不同区段的色度信号值、色素含量和颜色参... 为实现烘烤过程中烟叶不同区段质体色素及颜色的在线监测,为烟叶不同区段加工及实现智能烘烤提供参考,采用色度信号监测设备、丙酮-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和色差仪等分别测定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烟叶不同区段的色度信号值、色素含量和颜色参数,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借助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色度信号值、色素、颜色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构建色度信号值与色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鲜烟叶不同区段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叶基>叶中>叶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烟叶不同区段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区段色度信号值与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段烟叶色度信号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拟合度较高;回归方程验证结果表明,叶基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误差分别为8.19%、9.13%、8.42%、13.58%,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误差分别为11.39%、6.63%、10.42%、7.63%,叶尖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误差分别为11.47%、10.79%、10.21%、11.58%。综上,色度信号检测设备试验误差小、自动化程度高、准确度高,能够实现对烘烤过程中不同区段烟叶质体色素的快速精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烘烤 色度信号 区段 质体色素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O技术测定卷烟烟气中巨豆三烯酮的香气活力值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靖 毛多斌 +6 位作者 陈芝飞 孙志涛 郝辉 贾春晓 李成刚 王高杰 马宇平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7,共7页
以同时蒸馏萃取法萃取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利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含有巨豆三烯酮馏分,采用GC-MS/O技术测定巨豆三烯酮4种同分异构体在卷烟烟气中的含量和嗅觉阈值,从而获得了相应香味化合物的香气活力值(OAV)。结果表明:①巨豆... 以同时蒸馏萃取法萃取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利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含有巨豆三烯酮馏分,采用GC-MS/O技术测定巨豆三烯酮4种同分异构体在卷烟烟气中的含量和嗅觉阈值,从而获得了相应香味化合物的香气活力值(OAV)。结果表明:①巨豆三烯酮a、b、c和d的嗅觉阈值分别为0.81 ng/m L、2.05 ng/m L、3.86 ng/m L和0.88 ng/mL;②巨豆三烯酮4种同分异构体的OAV大小顺序为:巨豆三烯酮d(75.58)>巨豆三烯酮b(35.35)>巨豆三烯酮a(23.01)>巨豆三烯酮c(2.36);③利用GC-MS/O技术,可获得化学性质不稳定或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的香味物质OAV,解决了传统方法无法准确测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O 香气活力值 嗅觉阈值 巨豆三烯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河南烟叶中木质素的含量 被引量:4
3
作者 楚文娟 李文伟 +1 位作者 李颢 程向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8期72-75,共4页
[目的]实现对河南烟叶中木质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首先改进了烟叶中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测定的准确性进行了评定(对同一样品,8次平行测定的RSD值为3.58%),随后用此方法测定了河南地区95个初烤烟叶样品中的木质素含量,... [目的]实现对河南烟叶中木质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首先改进了烟叶中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测定的准确性进行了评定(对同一样品,8次平行测定的RSD值为3.58%),随后用此方法测定了河南地区95个初烤烟叶样品中的木质素含量,然后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相应的光谱,进行二阶微分处理和平滑预处理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和完全交互验证方式建立相应预测模型。[结果]试验建立的烟叶中木质素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达到96.13%,内部交叉检验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104,说明烟叶中木质素含量和近红外光谱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结论]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预测河南烟叶中木质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烟叶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技术在优良烤烟品系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莉 赵世民 +5 位作者 杨惠娟 史宏志 李照民 常灵康 李怀奇 杨庆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7,49,共9页
以烤烟品系LY 1306-A,LY 1306-B,LY 1306-C三个相关姊妹系为材料,利用辐照诱变处理种子,以期从中筛选出株系优良、抗性显著的烤烟品系。通过对3个姊妹系烤后烟叶的质量评价,选择具有潜力的品种(系)进行辐照诱变,根据大田长势筛选优异单... 以烤烟品系LY 1306-A,LY 1306-B,LY 1306-C三个相关姊妹系为材料,利用辐照诱变处理种子,以期从中筛选出株系优良、抗性显著的烤烟品系。通过对3个姊妹系烤后烟叶的质量评价,选择具有潜力的品种(系)进行辐照诱变,根据大田长势筛选优异单株,获得优异株系。结果表明,LY 1306-A品系的质量优于其他2个姊妹系,抗辐照能力较强,并由辐照后LY 1306-A经田间筛选获得3个优异株系AM2-10,AM2-12与AM2-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烤烟 诱变育种 优良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评估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惠娟 苏国权 +4 位作者 赫英宇 李帅兵 张玉娟 李静静 申洪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93-403,共11页
【目的】烟叶的农残检测与控制直接影响着烟草制品的质量。精准、高效的样品前处理与检测方法对于提高农药残留检测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结合目前国内烟草农药残留物的相关背景及概况,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农药残留前处理检测方法... 【目的】烟叶的农残检测与控制直接影响着烟草制品的质量。精准、高效的样品前处理与检测方法对于提高农药残留检测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结合目前国内烟草农药残留物的相关背景及概况,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农药残留前处理检测方法与其各自的优势,同时从植烟土壤、烟草叶片及主流烟气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样品前处理技术在烟草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有效性。【结果】目前,常见的农药种类残留检测技术存在着检测农药种类单一、样品数量较少等局限性。随着农药残留种类与数量的不断发展,开发与完善检测速率更快、准确性更高、适应性更广泛的检测前处理技术仍为重要发展方向。【结论】精准、高效的前处理检测技术将进一步促进烟草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发展,保障烟草的安全生产,提高烟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农药残留 检测前处理技术 限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集划分及预处理方法对烟叶化学成分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影响
6
作者 付博 杨永锋 +6 位作者 刘向真 牛洋洋 刘茂林 赵森森 于建军 彭桂新 姬小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527,共12页
【目的】明确模型构建适宜的数据集划分方式、比例和数据预处理方法,为建立准确、稳定的烟叶化学成分分析模型奠定基础。【方法】以210份烟叶样本为研究对象,测量烟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和氯等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并采集... 【目的】明确模型构建适宜的数据集划分方式、比例和数据预处理方法,为建立准确、稳定的烟叶化学成分分析模型奠定基础。【方法】以210份烟叶样本为研究对象,测量烟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和氯等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并采集烟叶样本的光谱数据,研究随机划分法(RS)、等间隔划分法(LS)、基于联合x-y距离的样本集划分法(SPXY)和Kennard-Stone划分法(KS),以及光谱数据预处理和组合方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数据集通过SPXY方式划分的校正集和预测集分布更均匀,预测集比例为24%时,构建的模型预测能力更强。烟叶总糖和氯离子定量模型最佳预处理组合为多元散射校正(MSC)+移动平均平滑(MA)+小波变换(WAVE),构建的定量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r_(p))分别为0.984 0和0.986 0;还原糖和烟碱定量模型最佳预处理组合为极差归一化(MAXMIN)+MSC+WAVE,r_(p)分别为0.990 0和0.985 2;钾离子预处理组合为MSC+WAVE(r_(p)=0.969 4),总氮则以原始光谱数据构建的模型预测能力最强(r_(p)=0.970 9)。【结论】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近红外定量模型经过数据集划分和预处理优化后,提高了模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近红外光谱 数据集划分 数据预处理 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界萃取技术在卷烟减害降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田海英 董艳娟 +9 位作者 蔡莉莉 张展 宋金勇 马宇平 聂聪 杨永锋 谷令彪 庞会利 秦广雍 陈伟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8,共8页
采用亚临界萃取技术处理卷烟烟丝,考察处理后烟丝加工性能、化学成分、挥发性有机物、农药残留、烟气常规指标及感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亚临界萃取处理后的烟丝耐加工性略微变差,但不影响其可用性;萃取过程无溶剂残留;在对照样... 采用亚临界萃取技术处理卷烟烟丝,考察处理后烟丝加工性能、化学成分、挥发性有机物、农药残留、烟气常规指标及感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亚临界萃取处理后的烟丝耐加工性略微变差,但不影响其可用性;萃取过程无溶剂残留;在对照样中检出的三种农残,二甲醚处理的样品中均未检出,丁烷处理样三种农残的去除率分别为50.0%、43.8%和70.0%;二甲醚和丁烷处理样制成卷烟后主流烟气中焦油的释放量分别降低了12.7%和8.5%,水分、CO和烟气烟碱量也有不同程度降低;感官评吸显示柔细程度、余味、刺激性均好于对照;二甲醚处理样卷烟烟气中除NNK和巴豆醛的释放量基本不变外,苯酚、HCN、氨、CO及苯并[a]芘的释放量分别下降了19.7%、18.8%、33.3%、19.5%和25.2%,卷烟危害指数由13.5降至10.9。说明亚临界萃取技术适用于卷烟的减害降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萃取 烟丝 保形 减害降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碱负载MOF@B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加热卷烟薄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科 裴安然 +6 位作者 刘文召 尹献忠 杨金初 张婷婷 苏泽宇 徐永明 杨雪鹏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8-76,共9页
本研究以β-环糊精(β-CD)和NaOH为原料制备新型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framework,MOF)材料,并利用该材料原位修饰细菌纤维素(bacterialcellulose,BC)获得β-CD-MOF@BC复合材料。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重、热裂解和热... 本研究以β-环糊精(β-CD)和NaOH为原料制备新型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framework,MOF)材料,并利用该材料原位修饰细菌纤维素(bacterialcellulose,BC)获得β-CD-MOF@BC复合材料。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重、热裂解和热脱附等方法,从微观结构、烟碱释放性能、热裂解香味产物等方面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负载烟碱的新型β-CD-MOF材料含有丰富的孔径,BC的纤维网格中包埋嵌入了MOF材料,表明MOF材料成功地修饰了BC而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β-CD-MOF@BC复合材料的最大质量损失阶段温度相对空白BC材料延迟了44℃,载烟碱释放量增加5.8个百分点,时间延迟1.055 min,对烟碱的负载能力比空白BC材料强,并有一定的缓释性。β-CD-MOF@BC复合材料热脱附释放的香味成分达20种,有利于增加吸食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不燃烧卷烟 新型烟草薄片 烟碱缓释 细菌纤维素MOF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棒载香型卷烟中柠檬烯的烟气转移行为及贮存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许克静 杨泽恩 +7 位作者 杨金初 陈小龙 梁淼 冯颖杰 高明奇 刘文召 马胜涛 张峻松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为明确滤棒载香型卷烟在不同贮存时间下柠檬烯的烟气转移行为、贮存稳定性和感官品质,以滤嘴中负载橘皮颗粒的滤棒载香型卷烟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测定主流烟气常规成分释放量,分析贮存和抽吸过程中柠檬烯的含... 为明确滤棒载香型卷烟在不同贮存时间下柠檬烯的烟气转移行为、贮存稳定性和感官品质,以滤嘴中负载橘皮颗粒的滤棒载香型卷烟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测定主流烟气常规成分释放量,分析贮存和抽吸过程中柠檬烯的含量变化并评价感官质量。结果表明,橘皮颗粒能够降低卷烟烟气中焦油、烟碱及总粒相物的释放量。贮存期内柠檬烯的滤棒持留率、主流烟气粒相物转移率以及烟蒂截留率分别介于65.10%~100.00%、8.60%~14.48%和76.29%~85.17%,且随贮存时间延长均呈降低趋势,而气相转移率变化趋势不明显;贮存期在20~180 d内柠檬烯在烟支及烟气中衰减率的差异性不显著;不同贮存期卷烟中柠檬烯的逐口转移率介于0.22%~3.97%,在贮存期10~180 d内柠檬烯的逐口转移率趋于稳定,逐口转移率随抽吸口数的增加而升高,随贮存时间延长而减小并趋于平缓,且在贮存期内逐口释放率与抽吸口数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负载橘皮滤棒的卷烟果香突出,贮存期内特征香韵强度减弱缓慢,感官品质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橘皮颗粒 柠檬烯 贮存时间 转移行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昌烟区上六片烟叶原料质量的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宇鑫 何冰 +8 位作者 白峰 葛梦龙 王红霞 和梦颖 李建华 申洪涛 王艳芳 刘领 邱建华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对2020-2022年许昌烟区16个收购站点上六片烟叶原料的化学成分指标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取样分析,评价统计了各收购站点及年际间上六片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许昌烟区上六... 对2020-2022年许昌烟区16个收购站点上六片烟叶原料的化学成分指标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取样分析,评价统计了各收购站点及年际间上六片烟叶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许昌烟区上六片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存在较高的空间异质性,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较高的站点主要分布在禹州南部和襄县南部,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较高的站点分布在襄县东部,钾含量和氯含量较高的站点分布在襄县西部和中部。(2)化学成分指标在年际间变异均较大的站点为库庄、张庄、范坡;化学成分指标的总变异系数表现为钾氯比>氯>糖碱比>钾>还原糖>总糖>总植物碱>氮碱比>总氮。(3)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总分表现较好的站点主要为汾陈、姜庄、张庄、王洛,且襄县收购站点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总体优于禹州;感官质量总分与还原糖、钾氯比呈显著正相关,与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烤后烟叶的还原糖含量、钾含量、钾氯比和氯含量是影响上六片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昌烟区 上六片烟叶 化学成分 变异系数 感官评吸质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与云南烟叶中性香味成分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正光 席高磊 +4 位作者 王泽宁 杨鹏飞 王秋领 杨靖 陈芝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7-203,共7页
为揭示加拿大和云南优质烟叶中性香味成分的差异,使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液-液萃取法(LLE)获得2种烟叶的中性香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中性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明确2种烟叶中性... 为揭示加拿大和云南优质烟叶中性香味成分的差异,使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液-液萃取法(LLE)获得2种烟叶的中性香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中性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明确2种烟叶中性香味成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加拿大烟叶共鉴定出59种中性香味成分,总含量为92.02μg/g,云南烟叶共鉴定出63种中性香味成分,总含量为113.91μg/g;云南烟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高于加拿大烟叶,加拿大烟叶中棕色化反应产物类和其他类成分含量高于云南烟叶;基于OPLS-DA法中重要性投影值(VIP>1)共筛选出18种差异中性香味成分,其中云南烟叶香气贡献率较突出的有12种中性香味成分,包括苯乙醛、5,6-环氧-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a、(E)-β-大马酮、香叶基丙酮、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c、棕榈酸甲酯、巨豆三烯酮b、巨豆三烯酮d、金合欢基丙酮和苯乙醇;加拿大烟叶含量较突出的有6种香气成分,包括氧化石竹烯、(S)-5-羟甲基二氢呋喃-2-酮、α-石竹烯、糠醛、茄酮和α-香附酮。得出OPLS-DA方法能较好地区分加拿大与云南烟叶中性香味成分的差异,可以为烟叶产地的溯源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萃取 中性香味成分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旱地烤烟/甘薯间轮作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及线虫群落的影响
12
作者 杜荆山 王玉洁 +9 位作者 何冰 温烜琳 张书豪 和梦颖 王惠 高佳凯 申洪涛 焦念元 王艳芳 刘领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6,M0007,M0008,共11页
为探索适宜豫西旱地烤烟高质量持续发展的种植模式,以烤烟“河洛1号”和鲜食甘薯“普薯32”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烟-烟连作(对照处理)和烟薯间轮作(T处理,2垄烟2垄甘薯,隔年交替换垄)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 为探索适宜豫西旱地烤烟高质量持续发展的种植模式,以烤烟“河洛1号”和鲜食甘薯“普薯32”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烟-烟连作(对照处理)和烟薯间轮作(T处理,2垄烟2垄甘薯,隔年交替换垄)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T处理土壤细菌群落ACE指数和Chao1指数分别显著提高了3.47%和2.39%,真菌群落Chao1指数显著提高了1.95%。T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对照处理存在差异。T处理细菌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及真菌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2.49%、23.98%和19.14%,细菌变形菌门、绿弯菌门以及真菌担子菌门、被孢霉门和壶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了11.52%、12.20%、48.21%、14.86%和12.23%。T处理主要刺激细菌群落Hymenobacteraceae、草酸杆菌科、土黏结杆菌属以及真菌群落粪壳菌纲、粪壳菌目等显著富集。不同处理土壤共有优势线虫为拟丽突属,优势营养类群均为食细菌类线虫。T处理降低了食细菌线虫、植物寄生线虫和杂食性/捕食性线虫的相对丰度,增加了食真菌线虫的相对丰度。土壤有机质分解途径以细菌通道为主。与对照处理相比,T处理线虫多样性和丰度分别降低了45.38%和69.62%,土壤线虫的结构指数和富集指数分别提高了130.79%和6 892.31%。烟薯间轮作有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优势菌群比例。同时,烟薯间轮作较烟-烟连作的线虫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好,土壤食物网的连通性和复杂性较高,可以为烟草生产提供良好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旱地 烤烟 种植方式 土壤 细菌群落 真菌群落 线虫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收成熟度对烤烟新品系Y2001烤后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申洪涛 何冰 +8 位作者 吴广海 白峰 葛梦龙 杜荆山 和梦颖 李建华 李雪君 王艳芳 刘领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7,共7页
为探明烤烟新品系Y2001上部叶在河南烟区的适宜采收成熟度,本试验在河南省襄县汾陈烟叶种植基地设置当地常规采收成熟度采收(CK)和此基础上推迟3 d(T1)、6 d(T2)、9 d(T3)、12 d(T4)采收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Y2001烤后上部烟... 为探明烤烟新品系Y2001上部叶在河南烟区的适宜采收成熟度,本试验在河南省襄县汾陈烟叶种植基地设置当地常规采收成熟度采收(CK)和此基础上推迟3 d(T1)、6 d(T2)、9 d(T3)、12 d(T4)采收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Y2001烤后上部烟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等常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中性香味成分总量最高,与CK相比中性香味成分总量增加58.70%,且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随着采收时间推迟,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指数和感官质量总分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3处理的外观质量指数和感官质量得分最高。适当推迟上部烟叶的采收期,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均优于常规采收时间。随着上部烟叶采收时间的推迟,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T2处理烟叶产量和产值最高,T3处理的中上等烟比例最高。综合考虑烟农经济效益和烟叶品质,河南浓香型烟区种植新品系Y2001时,其上部叶采收时间以在常规采收成熟度的基础上推迟6~9 d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Y2001 上部烟叶 采收成熟度 烤后烟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昌烟区小麦/烤烟套作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养分的影响
14
作者 葛梦龙 何冰 +8 位作者 白峰 黄培元 和梦颖 李建华 李雨阳 申洪涛 高佳凯 王艳芳 刘领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9,共14页
为探究小麦/烤烟(麦烟)套作种植模式对许昌烟区植烟土壤质量的影响,通过田间多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烤烟单作种植模式(CK)和麦烟套作种植模式(I)下植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差异,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及... 为探究小麦/烤烟(麦烟)套作种植模式对许昌烟区植烟土壤质量的影响,通过田间多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烤烟单作种植模式(CK)和麦烟套作种植模式(I)下植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差异,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进一步分析了土壤环境因子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麦烟套作种植模式较烤烟单作种植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Chao1指数,显著减低了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了土壤真菌ACE指数和Chao1指数。NMDS分析(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烤烟2种种植模式群落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麦烟套作种植模式较烤烟单作种植模式在细菌门水平上显著增加了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黏球菌门(Myxococcot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在真菌门水平上显著增加了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LEfSe分析结果表明,麦烟套作种植模式(11个细菌类群和35个真菌类群)较烤烟单作种植模式(16个细菌类群和17个真菌类群)增加了差异指示真菌类群数量,减少了差异指示细菌类群数量。与烤烟单作种植模式相比,麦烟套作种植模式显著增加了土壤全钾、碱解氮含量和蔗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和速效钾含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及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和蔗糖酶活性是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综上所述,采用麦烟套作种植模式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种植模式 土壤细菌 土壤真菌 土壤养分 许昌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闲种植菜肥两用型油菜对烟田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的影响
15
作者 杜荆山 王玉洁 +8 位作者 何冰 温烜琳 张书豪 和梦颖 王惠 高佳凯 申洪涛 王艳芳 刘领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0-628,共9页
【目的】探究绿肥还田对洛阳烟区土壤微生物及线虫群落结构和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烤烟‘LY1306’和油菜‘丰油10号’(菜肥两用)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冬季闲置(CK)和冬季种植油菜(T1)处理下植烟土壤微生... 【目的】探究绿肥还田对洛阳烟区土壤微生物及线虫群落结构和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烤烟‘LY1306’和油菜‘丰油10号’(菜肥两用)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冬季闲置(CK)和冬季种植油菜(T1)处理下植烟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差异,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一步分析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的关系。【结果】冬季种植菜肥两用型油菜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降低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群落组成分析显示冬季种植油菜提高变形菌门和担子菌门、被孢霉门及壶菌门相对丰度,降低酸杆菌门及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对线虫群落物种组成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处理土壤中的优势线虫属均为拟丽突属,绿肥还田降低根结属和短体属等有害线虫属丰度,线虫优势营养类型均为食细菌类线虫。线虫群落营养类型分析显示,绿肥还田增加食细菌线虫和杂食性/捕食性线虫的相对丰度,降低植物寄生线虫的相对丰度。线虫群落生态指数表明,烟田土壤有机质分解途径以细菌通道为主,绿肥还田处理较对照处理降低线虫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同时降低土壤线虫的结构指数(SI)。冬季种植菜肥两用型油菜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铜、铁、镁和锰含量均显著增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和全钾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环境因子;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锌含量是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的重要环境因子。【结论】绿肥还田提高了细菌群落丰富度,降低了真菌及线虫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及微量元素锌的含量,有利于土壤养分供应和土壤质量提升,研究结果为洛阳烟区应用绿肥还田改良土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烤烟 土壤微生物 线虫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在烟草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申 芦尧 +3 位作者 刘强 赵声辰 陈芝飞 毛多斌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118,共7页
基于生物酶处理对烟草及其制品品质变化的显著影响,综述了近年来生物酶处理在烟草提质、产香和减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生物酶在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问题。认为:烟叶中淀粉和果胶的酶催化降解相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其中复合酶的... 基于生物酶处理对烟草及其制品品质变化的显著影响,综述了近年来生物酶处理在烟草提质、产香和减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生物酶在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问题。认为:烟叶中淀粉和果胶的酶催化降解相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其中复合酶的作用效果多优于单一酶;漆酶与蛋白酶搭配处理梗丝效果较单一酶处理更好,同时,对烟梗进行酸处理、碱处理和汽爆处理可显著提高酶解效果;在烟草薄片制备原料再造烟叶浓缩液中,生物酶更容易发挥作用,具有处理时间短、效率高和作用效果显著等优点;在产香方面,生物酶主要通过产生参与美拉德反应的物质或催化香味前体物产香实现;在减害方面,生物酶主要通过降低烟草特有亚硝胺和烟气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含量来实现。未来可从烟草生物大分子结构表征和特性研究、烟用酶制剂创制和催化机制解析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推进生物酶在烟草增香、提质和减害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酶 烟草工业 烟叶处理 烟梗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用水基胶中化学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静宇 李国政 +4 位作者 陈洋 邱建华 张颖浩 刘文召 王红霞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8-232,共5页
按照目标待测物的不同,综述了烟用水基胶中的生产过程残留物、添加剂及重金属杂质等检测方法,并展望了烟用水基胶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烟用水基胶 化学成分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烟区不同采收成熟度上部叶质量评价
18
作者 杨雪 杨兴有 +8 位作者 姜超强 杨杰 徐文韬 江鸿 韶济民 祖朝龙 马翠玲 宋江 阎轶峰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9期31-34,共4页
成熟度是烟叶品质的核心要素,但不同烟叶产区上部叶采收成熟度存在差异,探明适宜的采收成熟度能够提高上部叶的品质和工业可用性。为明确四川主产烟区上部叶适宜采收成熟度,设置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T1、T2、T3),比较分析各处理组烟叶的... 成熟度是烟叶品质的核心要素,但不同烟叶产区上部叶采收成熟度存在差异,探明适宜的采收成熟度能够提高上部叶的品质和工业可用性。为明确四川主产烟区上部叶适宜采收成熟度,设置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T1、T2、T3),比较分析各处理组烟叶的化学成分、外观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T2和T3处理烤后上部叶化学成分更协调,T2处理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等更协调;上部叶外观品质加权总分均呈现T2>T3>T1的趋势,T2处理能够改善烟叶叶片结构、油分和色度等外观品质;烤后上部叶感官品质均呈现T2>T3≈T1的趋势,T2处理在改善烟叶香气质、增加香气量、减轻干燥感和刺激性等方面提升烟叶感官品质。由此可见,T2处理(叶面80%~90%黄绿色,叶尖发白,主脉全白,支脉1/3变白)是四川优质上部叶成熟采收标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高、化学成分协调、感官品质较好,能够提高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上部叶 成熟度 感官品质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卷烟薄片水分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徐浩翔 张喆 +7 位作者 李倬 牛亚鹏 齐伟 王秋领 来洪涛 姬会福 宋伟民 田斌强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44,168,共9页
以7种加热卷烟薄片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其在4个温度下的恒温干燥特性,并用3种常用干燥动力学模型对干燥特征曲线进行了拟合;同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发烟剂含量基片的水分、丙二醇含量、丙三醇含量3种因素对水分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以7种加热卷烟薄片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其在4个温度下的恒温干燥特性,并用3种常用干燥动力学模型对干燥特征曲线进行了拟合;同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不同发烟剂含量基片的水分、丙二醇含量、丙三醇含量3种因素对水分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70℃下各加热卷烟薄片的表观含水率的标准偏差均<0.20%,Logarithmic模型为预测加热卷烟薄片干燥特性较适合的数学模型;丙二醇基片中的水分挥发量明显高于丙三醇基片的水分挥发量,因此丙二醇对水分检测结果影响较大,而丙三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烟草薄片 水分 干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根腐病生防木霉菌筛选及防病作用研究
20
作者 付宏喆 杨盟权 +6 位作者 彭智良 李先锋 杨照 文俊明 杨欣玲 张明月 殷全玉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目的】筛选对烟草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拮抗效果的木霉菌。【方法】从烟草根腐病发病田块采集健康烟株根际土壤,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拮抗作用的木霉菌株,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 【目的】筛选对烟草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具有拮抗效果的木霉菌。【方法】从烟草根腐病发病田块采集健康烟株根际土壤,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拮抗作用的木霉菌株,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通过盆栽法测定对烟草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分离纯化6株对尖孢镰刀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木霉菌株,其中MG0322抑菌效果最好,两点对峙抑菌率为47.66%,四点对峙抑菌率为80.24%,双板对扣抑菌率55.25%,且6株木霉菌株对多种病原菌均具有广谱拮抗作用。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MG0322为深绿木霉菌,盆栽试验表明孢子悬液可显著提高烟株根系活力、根系保护酶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根系丙二醛含量,有效降低烟草根腐病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 烟草根腐病 对峙试验 深绿木霉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