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黄金冶炼厂富氧底吹熔炼炉系统转动装置的改造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建忠 王海朋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20年第1期66-68,84,共4页
富氧底吹熔炼炉是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的核心生产设备,该设备配备有28套氧枪系统装置。该系统原设计只有一套转动装置,无紧急热备慢转装置。在炉体急需转出而电机突发故障情况下,会导致28套氧枪系统损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公司在经历... 富氧底吹熔炼炉是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的核心生产设备,该设备配备有28套氧枪系统装置。该系统原设计只有一套转动装置,无紧急热备慢转装置。在炉体急需转出而电机突发故障情况下,会导致28套氧枪系统损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公司在经历了一次紧急停车事故后,意识到维护转炉转动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增补了一套慢转减速电机转动装置,该电机与主电机均连锁主电源与UPS电源,使转动系统得到双重保险,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本文对该转动装置的详细改造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底吹熔炼炉 转动装置 慢转装置 开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冶炼尾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玉明 李晓恒 张福元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15,共4页
中国黄金冶炼企业每年会产生大量尾渣,尾渣中含金量在0.5 g/t以上,还有部分铜、铅、锌等有价元素。由于技术或经济效益等原因,大部分企业只能将尾渣堆存处理,中国黄金冶炼尾渣综合利用率较低。这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中国黄金冶炼企业每年会产生大量尾渣,尾渣中含金量在0.5 g/t以上,还有部分铜、铅、锌等有价元素。由于技术或经济效益等原因,大部分企业只能将尾渣堆存处理,中国黄金冶炼尾渣综合利用率较低。这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通过对黄金冶炼废渣的综合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现行的几种尾渣综合利用的方法,为冶炼废渣的利用提供重要参考,以期实现黄金冶炼尾渣变废为宝,清洁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 尾渣 综合利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冶炼生产废水的综合治理及利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梁高喜 张文歧 王伯义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66,70,共4页
针对黄金冶炼生产废水重金属含量过高不能达标排放的问题,对原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应用电化学法处理生产废水,处理后水中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减少了环境污染。
关键词 黄金冶炼 电化学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解精炼添加剂作用及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晨 程楚 +6 位作者 刘海涛 宋克兴 田静 卢伟伟 李晓恒 李彦坤 崔育涛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铜电解精炼是阴极铜生产过程中去除杂质、提高纯度的关键环节,而添加剂是电解过程中影响阴极铜表面质量和纯度的关键因素。本综述详细探讨了铜电解精炼过程中氯离子、胺类有机物、含硫有机物和聚醚类有机物4类添加剂作用以及多种添加剂... 铜电解精炼是阴极铜生产过程中去除杂质、提高纯度的关键环节,而添加剂是电解过程中影响阴极铜表面质量和纯度的关键因素。本综述详细探讨了铜电解精炼过程中氯离子、胺类有机物、含硫有机物和聚醚类有机物4类添加剂作用以及多种添加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并对铜电解精炼添加剂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展望,对铜电解精炼新型添加剂开发以及铜电解行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金 电解精炼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铜冶炼高砷烟尘酸浸工艺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晓恒 田静 +2 位作者 陈俊华 高强文 武岳彪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2期73-75,共3页
针对金铜冶炼产出的高砷烟尘,进行了酸浸工艺回收有价元素的研究。由白烟尘多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结果可知,采用硫酸直接进行浸出是可行的。对影响酸浸的因素分别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40℃以上,溶液酸度85 g/L,液固比3... 针对金铜冶炼产出的高砷烟尘,进行了酸浸工艺回收有价元素的研究。由白烟尘多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结果可知,采用硫酸直接进行浸出是可行的。对影响酸浸的因素分别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40℃以上,溶液酸度85 g/L,液固比3:1,浸出时间2 h。此条件下,铜、砷、锌的浸出率分别高达96%、91%、97%以上,达到了从高砷白烟尘中分离有价元素的目的。本实验为该类白烟尘的利用提供了处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冶炼 高砷烟尘 酸浸 有价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铜冶炼高砷烟尘酸浸液铜砷分离回收工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田静 赵亚峰 +2 位作者 马喜功 李晓恒 雷明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8年第3期33-34,86,共3页
针对高砷白烟尘酸浸液中的铜砷分离回收进行了工艺研究,采用沉铜法分离铜,沉铜液用二氧化硫还原结晶。试验结果表明:在85℃以上加入沉铜剂反应2h可实现铜的分离,铜的回收率达98%以上,沉铜液中的砷通入二氧化硫还原,结晶温度为20℃时,砷... 针对高砷白烟尘酸浸液中的铜砷分离回收进行了工艺研究,采用沉铜法分离铜,沉铜液用二氧化硫还原结晶。试验结果表明:在85℃以上加入沉铜剂反应2h可实现铜的分离,铜的回收率达98%以上,沉铜液中的砷通入二氧化硫还原,结晶温度为20℃时,砷的回收率70%左右。该工艺为高砷烟尘酸漫液中的铜砷分离及回收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处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浸 脱铜 SO2还原结晶 白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铜冶炼废酸中回收磁性铁的试验研究
7
作者 崔育涛 黄平锋 +2 位作者 田静 张娜 高强文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20年第1期81-84,共4页
某炼铜企业采用铁锍沉砷法处理后的废酸中含有大量的FeSO 4,且酸度较高。本研究先采用碳酸钙降低废酸的酸度,再使用廉价的电石渣调节滤液的pH值,在特定范围内,用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制备磁性铁,最后使用磁选法分离回收铁。本文着重探究了... 某炼铜企业采用铁锍沉砷法处理后的废酸中含有大量的FeSO 4,且酸度较高。本研究先采用碳酸钙降低废酸的酸度,再使用廉价的电石渣调节滤液的pH值,在特定范围内,用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制备磁性铁,最后使用磁选法分离回收铁。本文着重探究了在制备磁性铁的过程中,溶液起始pH、氧化剂加入量、反应温度以及氧化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废酸 氯酸钠氧化 磁选 磁性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粉还原污酸中砷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永辉 李晓恒 +2 位作者 崔育涛 田静 王亭圆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0,共6页
由于硫化精矿中砷含量越来越高,致使烟气处理过程产生的污酸中砷含量也越来越高,同时污酸中含有铜、铁等有价金属。目前污酸除砷方法多以除砷为目的,形成的含砷渣属于危废,还需要二次处理。本研究研发了还原除砷新工艺,首先向污酸中加... 由于硫化精矿中砷含量越来越高,致使烟气处理过程产生的污酸中砷含量也越来越高,同时污酸中含有铜、铁等有价金属。目前污酸除砷方法多以除砷为目的,形成的含砷渣属于危废,还需要二次处理。本研究研发了还原除砷新工艺,首先向污酸中加入硫化砷渣进行脱铜预处理并回收铜,然后用铝粉还原脱铜后液中的砷回收砷,最后向脱砷液中加入硫酸钾回收铝,还原后液回收还原剂后采用两段中和法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入铜离子摩尔量1.1倍的硫化砷渣、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污酸中的铜含量由2000 mg/L降至196 mg/L,硫化铜渣返熔炼配料系统;在还原温度70℃、还原时间2 h,还原剂用量1.8倍的条件下,砷的还原率大于96%,还原后液中的砷含量低于300 mg/L,得到的砷渣品位大于95%,可用于后续制备高品位单质砷;在硫酸钾用量1.1倍、反应温度常温、反应时间2 h的条件下,溶液含铝3.6 g/L,得到的明矾可达到《工业硫酸铝钾》(HG/T2565—2007)一等品标准。该方法除砷效果好,且能将污酸中的砷转变为具有经济价值的砷产品,还不会产生硫化氢气体,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污酸 除砷 铝粉还原 含砷渣 单质砷 脱铜 沉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亚硫酸钠还原法从沉金后液中回收稀贵金属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福元 郑雅杰 +2 位作者 孙召明 马亚赟 董俊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93-2299,共7页
以铜阳极泥沉金后液为原料,采用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研究Cl-催化剂和卤素复合催化剂还原稀散元素硒和碲以及捕集沉金后液中贵金属金、铂、钯的工艺,并通过XRD和SEM对还原产物分别进行物相分析和显微形貌表征。结果表明:当单一Cl-催化剂... 以铜阳极泥沉金后液为原料,采用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研究Cl-催化剂和卤素复合催化剂还原稀散元素硒和碲以及捕集沉金后液中贵金属金、铂、钯的工艺,并通过XRD和SEM对还原产物分别进行物相分析和显微形貌表征。结果表明:当单一Cl-催化剂浓度为1.1 mol/L、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2 h、体系硫酸浓度为368 g/L、亚硫酸钠用量为100 g/L时,硒、金、铂、钯还原率为100%,碲还原率为97.7%。采用复合催化剂条件下,当nNa Cl:nNa Br为1:2时,硒和碲的还原速率明显加快。还原产物主要成分为碲73.95%、铜12.35%、硒7.65%、金3.31%、钯0.95%、铂0.24%;还原产物中碲主要以单质状态存在,其形貌主要为柱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硫酸钠 还原 催化 稀散金属 贵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铅复杂金精矿矿浆电解处理新工艺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永强 邱定蕃 +1 位作者 王成彦 韩英东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66,共5页
研究“矿浆电解-氰化提金-选矿回收铜”含铜铅复杂金精矿处理新工艺。结果表明,矿浆电解铅、铜和银的浸出率分别为95.05%,14.28%和75.66%,金全部留在渣中。矿浆电解渣氰化浸出,金浸出率95.30%,氰化钠用量按金精矿计由常规的14kg... 研究“矿浆电解-氰化提金-选矿回收铜”含铜铅复杂金精矿处理新工艺。结果表明,矿浆电解铅、铜和银的浸出率分别为95.05%,14.28%和75.66%,金全部留在渣中。矿浆电解渣氰化浸出,金浸出率95.30%,氰化钠用量按金精矿计由常规的14kg/t降至5.1kg/t。氰化渣浮选,铜、金和银的回收率分别为81.86%,40.1%和83.79%。浮选尾矿可以作为硫铁矿出售。新流程结构合理、综合回收用好,为我国复杂金矿的处理提供了一条环保、经济、高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复杂金精矿 矿浆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氧水氧化碱浸分离铂钯精矿中硒碲热力学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映林 马亚赟 +1 位作者 张福元 郑雅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0-438,共9页
采用水合肼和盐酸羟胺复合还原沉金后液得到铂钯精矿,其中硒和碲总含量达到71.15%,金、铂和钯总含量达到3.65%,从铂钯精矿中分离硒碲对富集及回收贵金属金铂钯具有重要意义。热力学分析表明:在碱性条件下,采用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可以将... 采用水合肼和盐酸羟胺复合还原沉金后液得到铂钯精矿,其中硒和碲总含量达到71.15%,金、铂和钯总含量达到3.65%,从铂钯精矿中分离硒碲对富集及回收贵金属金铂钯具有重要意义。热力学分析表明:在碱性条件下,采用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可以将硒和碲氧化为高价态的离子化合物被浸出,金、铂和钯留在固相中。采用双氧水氧化碱浸分离铂钯精矿中硒碲,实验结果表明其适宜反应条件为:双氧水用量为250 m L/L,Na OH浓度为5 mol/L,反应温度为85℃,液固比为5:1(m L/g),反应时间为2 h,在此适宜条件下,硒和碲的浸出率分别为82.49%和92.45%,金、铂和钯均未被浸出。氧化碱浸后渣中贵金属总含量达到23.18%,相对铂钯精矿富集6.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金后液 铂精矿 钯精矿 氧化碱浸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出工艺的发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薛光 任文生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9,共6页
叙述了我国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出工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历程,对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展望了该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金精矿 焙烧 氰化浸出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余液预处理方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薛光 俎小凤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1期92-94,共3页
萃余液预处理是避免环境污染、回收有价元素的有效途径,本次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萃余液预处理方法——氨水沉淀法,其原理是使用氨水将萃余液中和至pH≈7.5,从而使萃余液中的有价元素Zn、Cu、Pb及Fe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析出,而As元素则生成Fe... 萃余液预处理是避免环境污染、回收有价元素的有效途径,本次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萃余液预处理方法——氨水沉淀法,其原理是使用氨水将萃余液中和至pH≈7.5,从而使萃余液中的有价元素Zn、Cu、Pb及Fe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析出,而As元素则生成FeAsO4沉淀。固液分离后,在滤液中加入Na2S,使其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发生沉淀,最终实现萃余液中全部有价元素得到有效回收的目标,处理液可作为焙烧氰化工艺中酸浸渣氰化调浆用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余液预处理 氨水沉淀法 酸性废液 有价元素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精矿焙烧氰化工艺中新型调整剂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薛光 于永江 任文生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在金精矿焙烧氰化工艺中采用一种新型试剂代替碳酸钠作为碱度调整剂,该试剂成本低,用量小,不腐蚀设备,不影响锌粉置换工艺,处理1t金精矿的成本可降低25元以上。
关键词 金精矿 焙烧氰化 调整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含铜、铅金精矿焙砂中综合回收金、银、铜、铅、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光 任文生 +1 位作者 彭国敏 俎小凤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5,共3页
提出了一个从舍铜、铅金精矿焙砂中综合回收金、银、铜、铅、铁的新工艺。试验表明,含金、铅金精矿焙砂经稀硫酸浸铜后,采用35%~40%硫酸浸出铁,再经25%~30%氢氧化钠浸铅,最后用氰化法浸出金、银,其浸出率分别为Au 98.73%、Ag 93.25%、Cu... 提出了一个从舍铜、铅金精矿焙砂中综合回收金、银、铜、铅、铁的新工艺。试验表明,含金、铅金精矿焙砂经稀硫酸浸铜后,采用35%~40%硫酸浸出铁,再经25%~30%氢氧化钠浸铅,最后用氰化法浸出金、银,其浸出率分别为Au 98.73%、Ag 93.25%、Cu 91.37%、Pb 93.90%、Fe 88%,达到了从焙砂中综合回收金、银、铜、铅、铁等有价元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金精矿 焙砂 浸出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底吹粗铜熔炼渣中铜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玲 李广建 +2 位作者 张文娟 王成彦 田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7-102,共6页
采用工艺矿物学系统分析方法对富氧底吹熔炼渣中铜的赋存状态及导致渣含铜高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采用BPMA对损失的铜物相进行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测量及统计。结果表明,熔炼渣中铜主要以沉降不充分所致的冰铜机械夹杂形式赋存于渣中,... 采用工艺矿物学系统分析方法对富氧底吹熔炼渣中铜的赋存状态及导致渣含铜高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采用BPMA对损失的铜物相进行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测量及统计。结果表明,熔炼渣中铜主要以沉降不充分所致的冰铜机械夹杂形式赋存于渣中,其次为生料反应不完全所致,冰铜夹杂主要是放渣过程中离渣口最近的喷枪的二次搅动引起,生料夹杂集中在放渣后期。从工艺矿物学角度提出,通过调整底吹熔炼炉喷枪角度及放渣过程中的进料设置可有效降低铜在渣中的损失。损失于渣中的铜物相嵌布粒度以大于0.10mm的粗粒及小于0.01mm的微粒为主,分布极不均匀。通过统计结果进行理论计算,当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0%~85%,浮选后渣含铜的理论下限为0.45%~0.30%,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将永久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底吹 熔炼渣 损失状态 BPMA 冰铜沉降 生料夹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底吹熔炼渣保温沉降过程铜物相成分及形态演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宇航 李广建 +3 位作者 王玲 田静 马保中 王成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57-2267,共11页
富氧底吹铜熔炼工艺具有原料适应性强、热效率高、烟尘率低等优点,但缺点是熔炼渣中铜含量高。为探索熔炼渣合理的铜含量,本文开展了炉渣保温静态沉降分离实验,并通过矿物自动分析仪、电子探针及工业CT扫描明晰了熔炼渣铜含量与铜物相... 富氧底吹铜熔炼工艺具有原料适应性强、热效率高、烟尘率低等优点,但缺点是熔炼渣中铜含量高。为探索熔炼渣合理的铜含量,本文开展了炉渣保温静态沉降分离实验,并通过矿物自动分析仪、电子探针及工业CT扫描明晰了熔炼渣铜含量与铜物相成分和粒径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底吹熔炼渣中损失的铜主要为粗细不均的机械夹带冰铜。将熔炼渣重熔至1300℃,并保温沉降10 min,当渣中铜含量从4.59%显著降低至1.13%(质量分数)时,粒径大于0.20 mm的粗粒冰铜有效沉降,10 min后,粗粒冰铜沉降趋于平稳。添加焦炭将熔渣黏度从0.35 kg/(m·s)降低至0.17 kg/(m·s)时,冰铜的有效沉降粒径下降为0.15 mm,粒径小于0.15 mm的冰铜无法在底吹炉内完成沉降。冰铜沉降规律符合Stokes公式理论计算结果,实验结果为降低熔炼渣含铜量及检测其合理含铜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底吹 保温沉降 机械夹杂冰铜 渣铜分离 沉降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锍捕金机理及富氧熔炼过程贵金属分配行为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郭学益 王松松 +5 位作者 王亲猛 田庆华 王智 王拥军 彭国敏 ZHAO Bao-jun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51-2962,共12页
贵金属在高温熔锍中分配行为受熔炼体系和组元热力学性质影响,高温熔锍捕集贵金属有利于降低体系总吉布斯自由能;Au、Ag在渣中损失形式,与Cu损失类似,除少量溶解外,大部分为机械夹杂,占总渣损失的90%以上;引入分配系数和机械悬浮率对贵... 贵金属在高温熔锍中分配行为受熔炼体系和组元热力学性质影响,高温熔锍捕集贵金属有利于降低体系总吉布斯自由能;Au、Ag在渣中损失形式,与Cu损失类似,除少量溶解外,大部分为机械夹杂,占总渣损失的90%以上;引入分配系数和机械悬浮率对贵金属多相平衡模型进行修正,并利用修正模型计算了富氧熔炼铜锍和炉渣中贵金属含量,铜锍中Au、Ag的含量分别为13.29 g/t、825.84 g/t,炉渣中Au、Ag的含量分别为0.53 g/t、33.29 g/t,与实际生产结果一致;入炉精矿成分(Cu、S)和工艺参数(铜锍品位、氧矿比)波动时,对Au、Ag在富氧熔炼过程中分配行为有影响,随着精矿中Cu含量的升高和S含量的降低以及铜锍品位和氧矿比的升高,Au、Ag在铜锍中的分配比例降低,渣中损失增加;降低铜锍机械悬浮率,有利于减少贵金属在渣中的损失、提高贵金属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熔炼 熔锍 贵金属 捕集机理 分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富氧强化熔炼过程伴生铅锌元素定向分配行为调控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松松 王亲猛 +4 位作者 田庆华 郭学益 王智 侯鹏 彭国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99-2511,共13页
富氧底吹炼铜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强化炼铜工艺。基于已建立的富氧底吹铜熔炼多相平衡模型,采集了国内某底吹炼铜厂实际生产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利用验证后模型对铜富氧底吹强化熔炼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入炉物料成分(Cu、Fe、S)和工艺参数... 富氧底吹炼铜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强化炼铜工艺。基于已建立的富氧底吹铜熔炼多相平衡模型,采集了国内某底吹炼铜厂实际生产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利用验证后模型对铜富氧底吹强化熔炼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入炉物料成分(Cu、Fe、S)和工艺参数(铜锍品位、富氧浓度、氧矿比)变化对伴生元素Pb、Zn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入炉物料中Cu含量或降低Fe、S含量,适当提高铜锍品位、富氧浓度和氧矿比,有利于Pb、Zn伴生元素向炉渣中定向分离;为提高Pb、Zn脱除率,建议调控入炉物料中Cu、Fe、S含量分别为25%~26%、16%~19%、27%~28.5%,控制铜锍品位、富氧浓度、氧矿比分别为72%~73.5%、80%~81%、166~168 m3/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强化 铜熔炼 多相平衡 伴生元素 分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浸渣综合回收浸铅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彭国敏 俎小凤 张福元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4,共3页
针对氰化提金工艺酸浸渣中低品位金属铅的综合回收,采用盐浸法对金属铅进行了浸出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详细考察了浸出液固质量比、浸出温度、氯化钠浓度、浸出pH和浸出时间等因素对浸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液固质量比为5、浸出温... 针对氰化提金工艺酸浸渣中低品位金属铅的综合回收,采用盐浸法对金属铅进行了浸出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详细考察了浸出液固质量比、浸出温度、氯化钠浓度、浸出pH和浸出时间等因素对浸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出液固质量比为5、浸出温度为333.15 K、氯化钠质量分数为30%、pH=0、浸出时间为4 h的实验条件下,最佳平均浸铅率为92.05%,相对标准偏差RSD=4.3‰;室温下最佳平均浸铅率为90.20%,RSD=4.1‰。因此,酸浸渣常温盐浸提铅是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回收铅及提高金、银回收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浸渣 氯化钠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