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特色环境文化建设刍议 被引量:4
1
作者 孟复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91,共3页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发展自身,完善服务是图书馆取得突破发展的机会。环境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一部分,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服务育人、文化育人服务。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积极探索,树立天人合一的文...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发展自身,完善服务是图书馆取得突破发展的机会。环境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的一部分,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服务育人、文化育人服务。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积极探索,树立天人合一的文化建设核心理念,采用博采众方的多种手段积极进行环境文化建设,以期取得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并以此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为中医院校图书馆环境文化建设提供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传统文化 图书馆 环境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评价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剑锋 王献竹 +1 位作者 司建平 王先菊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3年7月,将HONGYY等编制的《社区老年人中医药服务获得感量表》转化为相应的问卷条目;于2023年8~9月,运用典型...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3年7月,将HONGYY等编制的《社区老年人中医药服务获得感量表》转化为相应的问卷条目;于2023年8~9月,运用典型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家医养结合机构抽取690名60岁及以上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于2023年10月,采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等统计学方法,对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690份,有效回收637份,有效回收率为92.32%(637/690)。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平均得分为3.99±0.58分,其中有效度、满意度和回应度及其8个条目得分均低于4分。获得感主要受户籍、患慢性病数量、接受中医药服务的情况、主要解决的健康问题等因素的影响,P<0.05。结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有效度、满意度、回应度相关内容的工作力度,促进获得感五个维度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老年慢性病人群 中医药服务 获得感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基因视阈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 被引量:23
3
作者 于润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8-30,共3页
红色基因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清晰地向世人展示着近代以来我国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质与发展脉络。文章阐述了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指明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大学生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红钥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红色基因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清晰地向世人展示着近代以来我国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质与发展脉络。文章阐述了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指明红色基因是新时代大学生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红钥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内核”,是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因库”。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应从厚植情怀,打造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课堂;利用多渠道,搭建爱国主义教育新平台;加强保障,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等举措,将爱国主义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提供精神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基因 大学生 爱国主义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探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正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23,共3页
微时代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活实践。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着原有教育模式与微时代教育环境不适应、与大学生微生活脱节等现实问题,因此,要努力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 微时代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活实践。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着原有教育模式与微时代教育环境不适应、与大学生微生活脱节等现实问题,因此,要努力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以解决现实问题。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构建中,创新教育理念,构建适应微时代的教育模式是核心;教育方式微生活化是基础;提升教师适应微时代的教学能力是关键;占领大学生微生活舆论阵地,提升大学生的“微素质”是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核心价值观 教育生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改革 李泉豫 樊宗山 《河南农业》 2020年第24期54-55,58,共3页
新时代,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当代大学生应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通过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强调要不断促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创新性发展,加强理论教... 新时代,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当代大学生应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通过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强调要不断促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创新性发展,加强理论教育,从发挥高校思政课堂的有效作用、促进校园文化生活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统一、发挥榜样的引导力量、将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统一等四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指向与路径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淑梅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实践调查与案例比较研究,系统分析体育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意蕴、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认为,体育文化在广大农村具有强大的民众亲和力、基层渗透力、精神感召力、发展支撑力,以体育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实践调查与案例比较研究,系统分析体育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意蕴、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研究认为,体育文化在广大农村具有强大的民众亲和力、基层渗透力、精神感召力、发展支撑力,以体育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顺应时代、响应国策、呼应民意,在提升农民健康素养、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实现文化传承创新、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可以从完善基础保障、打造乡村特色、推进产业融合、培育专业人才、加大文化传播等方面重点考量,规划体育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乡村振兴 价值指向 路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本位视域下思政课“三实三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森 李永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54,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大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构建的“三实三动”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需求,是一种多元立体的拓展式教学模式。“三实三动”教学模式从内容、叙事和运用三个维度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大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构建的“三实三动”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需求,是一种多元立体的拓展式教学模式。“三实三动”教学模式从内容、叙事和运用三个维度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起来,从教师、大学生和师生之间三个角度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动”起来,真正让大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和学有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本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实三动”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培育策略探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永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78-79,82,共3页
大学生的学习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大学生能否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原因。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大学生全面提升自我的重要前提。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 大学生的学习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大学生能否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原因。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大学生全面提升自我的重要前提。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要摒弃功利的学习态度,科学有效地规划大学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习价值观 主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生活: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新指向 被引量:16
9
作者 韩一凡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是数智时代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举,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使传统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生活”内涵概念向数智生活化转变。进入数智生活时代,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生活化应处理好虚实结合的辩证...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生活化是数智时代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举,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使传统思政课教学生活化的“生活”内涵概念向数智生活化转变。进入数智生活时代,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生活化应处理好虚实结合的辩证关系、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关系、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数字技术助力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活用数字技术筛选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善用数字技术辅助生活化的教学语言、巧用数字技术融入生活化的教学实践实现数智生活时代数字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的生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数智生活 思政课教学 生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召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16,共6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数字经济创新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契机和新动能。文章基于2013—2022年我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与共同富裕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创新可以显著提升共...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数字经济创新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契机和新动能。文章基于2013—2022年我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与共同富裕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创新可以显著提升共同富裕水平,经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数字经济创新对“头部省份”、知识产权保护较强城市、大城市共同富裕的积极影响更强。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创新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赋能共同富裕。门槛效应与空间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创新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存在边际递增特征,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创新 共同富裕 产业结构优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新诠释
11
作者 韩一凡 辛世俊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命题的理论依据包含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全面性”是指...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命题的理论依据包含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全面性”是指生活内容的多元性、涵盖人群的广泛性和生活品质提升的渐进性。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这里的“实践”既有党和政府通过方针政策指导、带领中国人民顽强奋斗的社会实践,也包括公民个人主体性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人的全面发展 个人整体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韩一凡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2-45,共4页
当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意识形态灌输与教化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让受众群体在意识形态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 当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意识形态灌输与教化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让受众群体在意识形态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立足日常生活、引领日常生活、丰富日常生活、指导日常生活并实现与非日常生活的良性互动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获得感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会治理创新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咏华 张会萍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3,共5页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党不仅以改革开放的实践激活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铁”时代,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不断改善,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且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开启了社会领域的改革... 改革开放40年,我们党不仅以改革开放的实践激活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铁”时代,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不断改善,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且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开启了社会领域的改革,推动了社会治理理念、方式方法的创新。综观40年我国社会治理领域的改革创新历程,可以看到:激发社会活力,化解社会矛盾,规避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逻辑起点或“初心”;人民是主体、人民是主人的人民主体思维,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逻辑主线;从宏观到微观,建构四个治理体系,推进平安建设,从“平心”到“安心”,建设两个工程、注重心理整合,从良政到善治,依靠人民群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逻辑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治理 创新 逻辑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的范式转变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一凡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39,45,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内容与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语言的统一。其中教学语言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媒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内容与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语言的统一。其中教学语言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媒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学情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思政课教师亟待在教学语言上实现四种范式的转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语言 范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37
15
作者 刘保庆 陈雨昕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52,共3页
在农村经济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道德失范、不良习俗泛滥、封建思想严重等问题阻碍着乡风文明建设。究其根本,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经济基础薄弱、文化建设落后、农村教育滞后等原因。为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乡风文明,必须转变基层干部思... 在农村经济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道德失范、不良习俗泛滥、封建思想严重等问题阻碍着乡风文明建设。究其根本,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经济基础薄弱、文化建设落后、农村教育滞后等原因。为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乡风文明,必须转变基层干部思想观念,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强化农村文化建设,并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不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建设 农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会萍 周靖方 赵保海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1,共3页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着眼新的历史方位,原有的乡村治理体系在解决乡村问题时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到位、乡村文化教育问题突出等,势必会对乡村治理造成滞后性影响,成为乡村治理进程中的...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着眼新的历史方位,原有的乡村治理体系在解决乡村问题时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到位、乡村文化教育问题突出等,势必会对乡村治理造成滞后性影响,成为乡村治理进程中的绊脚石。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善乡村治理格局,应通过建构乡村社会治理多重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等有效措施,以此为基础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治理有效 困境与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赵保海 郑远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31,共3页
农村环境治理是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明显改善,但农村地区幅员辽阔,污染源复杂,治理难度较大。现阶段农村环境治理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制度供给缺失,治理主体单一,盲目发展经济等困境。... 农村环境治理是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明显改善,但农村地区幅员辽阔,污染源复杂,治理难度较大。现阶段农村环境治理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制度供给缺失,治理主体单一,盲目发展经济等困境。进行农村环境治理要以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为准则,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强化部门监管,提升民众环保意识,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农村环境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永菊 陈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0-51,61,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铸魂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当前,要站在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高度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注入"灵魂"。在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铸魂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当前,要站在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高度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注入"灵魂"。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必须着眼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激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生动力,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着力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的时代特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基础作用,积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考核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情对青年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及其应对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金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4-96,共3页
网络舆情对于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向引导和促进的积极效应,也充满了风险和挑战,对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存在一定的反制性。应对网络舆情的影响,需要多方努力形成协同机制,其中: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加强青年学... 网络舆情对于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向引导和促进的积极效应,也充满了风险和挑战,对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存在一定的反制性。应对网络舆情的影响,需要多方努力形成协同机制,其中: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加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政府要加强自身建设与网络舆情监管,网络媒体要加强道德自律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青年学生 政治认同 三重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的途径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保海 张会萍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6-98,共3页
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考察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变迁史,经历了从私有到公有,从任意流转、限制流转再到今天的鼓励退出四个阶段。目前农村宅基地退出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 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考察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变迁史,经历了从私有到公有,从任意流转、限制流转再到今天的鼓励退出四个阶段。目前农村宅基地退出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宅基地流转平台,宅基地退出缺乏激励机制,农民宅基地腾退意愿不强,利益分配不明等因素。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必须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构建宅基地流转平台,制定合理的宅基地退出激励机制,增加农民非农经济收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有偿退出 困境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