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医药文化对老龄自我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红丽 姜丽想 +1 位作者 韩秦岚 袁翠峰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5-960,共6页
目的:分析中医药文化对老年人自我管理的影响与作用路径,为增强老年人中医药文化素养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素养与能力关系构建研究框架,本文选取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为指标,对河南省15个地市525位老年人采集实地调查数... 目的:分析中医药文化对老年人自我管理的影响与作用路径,为增强老年人中医药文化素养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素养与能力关系构建研究框架,本文选取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为指标,对河南省15个地市525位老年人采集实地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医药文化对老年人自我管理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结果: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对自我管理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总效应=0.35,P<0.001),通过直接影响老年人的自我管理效能感(直接效应=0.177,P<0.001),间接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激励能力(间接效应=0.08,P<0.001)和保持资源多样性能力(间接效应=0.093,P<0.001);不同年龄、学历和月收入的老年人群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和一定的遮掩效应。结论:建议通过增加对老年人中医药文化学习过程的正面激励,或制定高龄、低学历和低收入老年人的个性化中医药文化宣传方案,促进老年人自我管理效能感与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文化素养 老年人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司建平 王先菊 郭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15-2022,共8页
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威胁,我国积极引导和促进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的发展,然而已有文献中鲜见关于该领域绩效评价的研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 背景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威胁,我国积极引导和促进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的发展,然而已有文献中鲜见关于该领域绩效评价的研究,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的构建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及开展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2年9—10月,通过文献研究法,依据嵌入性理论和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建立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于2022年10—11月,根据“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采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实地调查法构建形成指标体系;于2022年12月,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系数并检验各级指标逻辑一致性。结果构建了包含嵌入性和嵌入绩效2个维度、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45项三级指标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分别是A5(服务过程)和A6(服务结果),二级、三级指标中组合权重最大的分别是B17(服务产出)和B19(服务满意度)、C44(老年人满意度);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随机性一致性比值(CR)<0.1。结论所建立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嵌入-绩效”二维理论框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根据该理论框架构建的指标体系专家意见集中度较高,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应用价值,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是开展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嵌入性 SPO理论模型 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司建平 王先菊 郭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4327-4335,共9页
背景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科学评价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关键。目的评价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并分析其主要障碍因子,为政府部... 背景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科学评价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的关键。目的评价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并分析其主要障碍因子,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及开展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提供现实依据。方法于2022年11月,将构建的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转化为机构基本情况、工作人员满意度和老年人满意度三份调查问卷;于2022年11月—2023年1月,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10家样本机构收集机构基本数据、工作人员和老年人满意度数据;于2023年2—3月,使用TOPSIS法对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进行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服务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10家机构的嵌入性总体、结构嵌入、关系嵌入Cn值和嵌入绩效Cn值的排序一致,7家机构的认知嵌入Cn值和嵌入绩效Cn值排序一致,并且与各机构服务绩效的Cn值排序保持一致。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的主要障碍因子分别是C33(中医养生保健指导服务人次)、C44(老年人满意度)、C8(机构与合作伙伴坚持合作共赢)、C37(中医非药物疗法康复护理人次占比)、C39(服务的老年人数量)。结论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的嵌入性、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对其嵌入绩效均有正向影响,认知嵌入对嵌入绩效基本有正向影响。政府部门应明确职能定位,强化政策支持,健全评价体系,注重动态评价,引导和促进社区嵌入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机构应通过加强与合作伙伴的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从而不断提升其服务绩效,满足居家社区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同时要把握好嵌入的度,以免产生嵌入性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中医药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绩效评价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评价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剑锋 王献竹 +1 位作者 司建平 王先菊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3年7月,将HONGYY等编制的《社区老年人中医药服务获得感量表》转化为相应的问卷条目;于2023年8~9月,运用典型... 目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于2023年7月,将HONGYY等编制的《社区老年人中医药服务获得感量表》转化为相应的问卷条目;于2023年8~9月,运用典型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家医养结合机构抽取690名60岁及以上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于2023年10月,采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等统计学方法,对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690份,有效回收637份,有效回收率为92.32%(637/690)。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平均得分为3.99±0.58分,其中有效度、满意度和回应度及其8个条目得分均低于4分。获得感主要受户籍、患慢性病数量、接受中医药服务的情况、主要解决的健康问题等因素的影响,P<0.05。结论:医养结合机构老年慢性人群中医药服务获得感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有效度、满意度、回应度相关内容的工作力度,促进获得感五个维度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老年慢性病人群 中医药服务 获得感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健康旅游消费认知调查研究--以河南为例 被引量:31
5
作者 司建平 王先菊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分析中医药健康旅游消费认知现状、存在问题,并提供建议及对策。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579人开展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4.6%的被调查者对中医药健康旅游不了解,68.5%的被调查者第一次了解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从亲朋好友处听到... 目的:分析中医药健康旅游消费认知现状、存在问题,并提供建议及对策。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579人开展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4.6%的被调查者对中医药健康旅游不了解,68.5%的被调查者第一次了解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从亲朋好友处听到、政府文件看到或其他途径听说,88.8%的被调查者对中医药健康旅游感兴趣,被调查者认为排在前三位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主要是中医药养生体验旅游、中医药文化体验旅游、中医药观光旅游,多数被调查者更愿意到级别更高的景区,被调查者认为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依次是健康需求多样化、政府的引导、医疗服务的转型发展、老龄化的到来。结论:提升中医药健康旅游消费认知应注重拓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宣传推广渠道、整合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优势资源,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加大中医药健康旅游政策扶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健康旅游 消费认知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PPP模式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晓晓 任建萍 +3 位作者 陈雅婷 边森森 司建平 郭清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43,共7页
目的:构建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PPP模式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PPP模式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及深入访谈法确定初始指标,采用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 目的:构建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PPP模式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PPP模式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及深入访谈法确定初始指标,采用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1.4%和95.2%,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8,协调系数分别是0.242和0.245(P<0.01),达到一致性检验要求,最终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PPP模式的绩效内涵具有复杂多维性,所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指标的权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但还需进一步优化指标并进行指标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健康养老服务 PPP模式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社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先菊 司建平 郭清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0-67,共8页
目的:构建居家社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依据SPO理论模型,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专家咨询法构建居家社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构建形成了包含... 目的:构建居家社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依据SPO理论模型,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专家咨询法构建居家社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构建形成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29项三级指标的居家社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A2和A3的权重并列第一,均为0.400;二级指标中,B9和B11的组合权重并列第一,均为0.160;三级指标中,C28的组合权重最大,为0.107,所有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CR<0.1。结论: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全面性和应用价值,可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开展绩效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社区 中医药特色 医养结合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8
作者 龙鑫 曾利辉 +3 位作者 税章林 苟悦 司建平 郭清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健康管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线上线下相结合招募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纳入41名访谈对象,经过三级编码得出30个... 目的:分析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健康管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线上线下相结合招募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结果:纳入41名访谈对象,经过三级编码得出30个基本范畴和7个主范畴,据此构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论:健康风险和资源支持作为关键刺激动因,对慢性病患者的感知价值、自我效能和负向体验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在行为层面促进健康管理的实施,个体因素在刺激动因、认知与情感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患者 健康管理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医院现代管理制度建设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司建平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28,共3页
以全国20个省(区、市)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样本开展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了中医医院现代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健全医院现代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建设促进管理水平提升、通过信息平台推动... 以全国20个省(区、市)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样本开展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了中医医院现代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健全医院现代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建设促进管理水平提升、通过信息平台推动管理制度落实等对策,为中医医院现代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院 现代管理制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研究及对策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静静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3,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传承工作意义重大。系统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多重价值,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力支撑。河南历史文化积淀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传承工作意义重大。系统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多重价值,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力支撑。河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种类丰、分布广、价值高和影响大的特点,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但同时也面临文化土壤流失、传承后继乏人、传播效能不佳等问题,今后应从挖掘价值、焕发生命力,善作善为、增强保护力,厚植基础、激活原动力,传承教育、注入新活力,守正创新、提升竞争力,数字赋能、提升传播力,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七个方面,在融合创新中激发非遗保护传承的动力活力,在推动文化新辉煌中有更大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价值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11
作者 王恪辉 曹园园 +2 位作者 李竹 宋纯东 吴翠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560,共5页
目的:编制生活方式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构建生活方式评估量表初始条目池,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初始量表。选取535例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358例社区居民进行调查,进行验证性... 目的:编制生活方式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构建生活方式评估量表初始条目池,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初始量表。选取535例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358例社区居民进行调查,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生活方式评估量表包含营养与饮食、运动锻炼、睡眠管理、压力管理、避免有害物质/污染环境接触、社会参与6个维度,共58个条目。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8,折半信度系数为0.785,重测信度系数为0.955,内容效度指数为0.923,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后量表的累计方差贡献率60.618%。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量表模型拟合度良好。结论:生活方式评估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为测量健康生活方式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医学 健康促进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改背景下河南省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演进及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睿 别荣海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45,共6页
目的:研究河南省各省辖市2008—2019年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动态演进、区域分布差异,为地方政府医疗卫生财政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对河南省18个市年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区域分布差异进行评价。结果:新医改... 目的:研究河南省各省辖市2008—2019年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动态演进、区域分布差异,为地方政府医疗卫生财政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对河南省18个市年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区域分布差异进行评价。结果:新医改以来,河南省各市年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整体快速提升,区域差异不断缩小,配置均衡性得到持续改善;省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黄淮经济区对本区域的医疗卫生财政给予了比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市更大力度支持;造成18个市间年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不同经济区域内部的差异,特别是中原城市群的内部差异。结论和建议:(1)科学制定省域内部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预算;(2)加强区域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工作的监督与考核;(3)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中的统筹及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医疗卫生支出 资源配置 地方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与市场如何协同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13
作者 赵聪慧 何思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共12页
激发数字经济活力,离不开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协同。为探究影响数字经济活力的因素与组态路径,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进行组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政府和市场层面的9个前因变量,有7个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激发数字经济活力,离不开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协同。为探究影响数字经济活力的因素与组态路径,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以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进行组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政府和市场层面的9个前因变量,有7个激发数字经济活力的条件组态,可以归纳出3种路径,其中,政府与市场协同驱动是最重要的路径,包含5条不同的组态;(2)新型基础设施和政府数据治理能力存在于每条组态中,说明政府的前瞻布局与引领对数字经济活力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3)数字经济专利申请数量和数字经济相关人才数量在每条组态中均为核心条件,表明了需要有效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研发创新和人才培养对数字经济活力的关键影响。研究结论对激发数字经济活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具有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活力 有为政府 有效市场 组态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灾难准备度对创伤后应激症状与成长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作用
14
作者 周宵 李伊凡 姬旺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9-406,共8页
为考察青少年灾难准备度和应对方式对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与创伤后成长(PTG)的预测机制差异,研究采用自陈式问卷对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灾害后的764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灾难准备度可以直接显著地正向预测PTG,不能直接显著地预... 为考察青少年灾难准备度和应对方式对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与创伤后成长(PTG)的预测机制差异,研究采用自陈式问卷对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灾害后的764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灾难准备度可以直接显著地正向预测PTG,不能直接显著地预测PTSS;灾难准备度可以通过问题聚焦应对正向预测PTG、负向预测PTSS,也可以通过情绪聚焦应对正向预测PTSS。不过,灾难准备度通过问题聚焦应对负向预测PTSS的强度大于其通过情绪聚焦应对正向预测PTSS的强度。结果说明灾难准备度可以缓解PTSS、促进PTG;灾难准备度通过问题聚焦和情绪聚焦两种应对方式对PTSS和PTG的预测机制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准备度 创伤后应激症状 创伤后成长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鑫鑫 郭清 +3 位作者 王晓迪 司建平 项锲 龙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3-1519,共7页
背景随着可穿戴技术的日益成熟,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评估和干预中的应用价值逐步体现,并将助力于健康管理领域的创新发展。目的分析近10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和趋势。方法检索并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1... 背景随着可穿戴技术的日益成熟,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评估和干预中的应用价值逐步体现,并将助力于健康管理领域的创新发展。目的分析近10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和趋势。方法检索并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1—2021年主题为“可穿戴”的期刊文献,通过Excel表格分析纳入文献的时序和空间分布,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2011—2021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共519篇),于2021年达到最高(85篇)。纳入文献涉及生物医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等多门学科,发表于医学信息学杂志、中国数字医学、智慧健康等多种期刊。发文量排名前3的研究者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张政波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罗晓兰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何晓琳研究员,发文量排名前3的科研机构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14篇),上海交通大学(10篇)和东南大学(10篇)。反映研究热点的关键词包括“移动医疗”“健康管理”“智慧医疗”等,反映研究前沿的关键词包括“老年人”“糖尿病”和“心律失常”等,反映研究趋势的关键词包括“5G”“监测系统”“慢性疾病”等。结论近十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表现在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监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管理,研究前沿表现在对心率、血压和血糖等指标异常状态的预警预测,研究趋势表现在对健康监测、风险评估、干预和促进完整健康管理系统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健康管理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和需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杰 张慧 +7 位作者 陈丹丹 李国领 张建涛 臧贺藏 赵晴 胡峰 李国强 郑国清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3-180,共8页
依据河南省15个夏玉米主产区1961—2015年的气象资料,计算夏玉米生育期的需水量和有效降雨量,进而得到夏玉米生育期的灌溉需水量,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和空间插值法对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降雨量、有效降雨量、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年际变... 依据河南省15个夏玉米主产区1961—2015年的气象资料,计算夏玉米生育期的需水量和有效降雨量,进而得到夏玉米生育期的灌溉需水量,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和空间插值法对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降雨量、有效降雨量、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河南省夏玉米生产中水资源合理分配和灌溉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时间分布上,1961—2015年,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降雨量和有效降雨量年际间整体上变化趋势平稳,而需水量和灌溉需水量整体上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河南省夏玉米生育期年均降雨量整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均有效降雨量从西南向东北递减;豫西夏玉米生育期年均需水量相对高于其他区域,而豫北灌溉年均需水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生育期 有效降雨量 灌溉需水量 时空分布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运营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与管理会计工具融合 被引量:43
17
作者 高婷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43-146,共4页
监督和评价临床医疗服务质量,协助医院"对症下药"实现精准化、智能化管理离不开大数据为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以大数据技术为驱动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成为当下整个医疗行业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监督和评价临床医疗服务质量,协助医院"对症下药"实现精准化、智能化管理离不开大数据为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以大数据技术为驱动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成为当下整个医疗行业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营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为解决案例医院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医疗数据相关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建立了数据交换平台,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了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等管理会计工具。经实践效果表明,医院运营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医院管理决策层、财务管理层以及业务活动层的有效衔接,满足了医院不同层级人员的数据信息要求,整个医院运营管理效率得以较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管理 大数据技术 平衡计分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现状、问题及创新路径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先菊 司建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67-70,共4页
为分析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创新路径,选取设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123所院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搜集法、问卷调查法、描述分析法分析专业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学科发展动态提出专业建设创新... 为分析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创新路径,选取设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123所院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搜集法、问卷调查法、描述分析法分析专业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学科发展动态提出专业建设创新路径。结果显示,多数院校专业目标定位比较模糊、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且结构失衡、课程体系繁杂多样、实践教学占比不高且内容单一,毕业生从事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仅占47.5%。建议应按照新文科专业建设要求,通过提高门槛、明确标准、建立制度、提升内涵、健全体系等,促进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 专业建设 学科发展 新文科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效能感对政治认同的影响——基于对河南省居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仲利娟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6-58,共3页
公众的社会治理效能感与其政治认同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众对社会参与的满意度越高,公众的政治认同越强;公众的社会公平感越强,公众对政党、体制、政策、文化、身份的认同度越高;公众的幸福感越强,公众对政党、体制、政策的认同越强... 公众的社会治理效能感与其政治认同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众对社会参与的满意度越高,公众的政治认同越强;公众的社会公平感越强,公众对政党、体制、政策、文化、身份的认同度越高;公众的幸福感越强,公众对政党、体制、政策的认同越强;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越高,其政治认同越强。因此,增强公众的政治认同,应以公众社会参与为出发点,形成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精细化格局;以社会公平为突破口,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精细化格局;以公众幸福感为着眼点,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精细化格局;以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形成全面覆盖的社会治理精细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效能感 社会治理精细化 政治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司建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98-901,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医养结合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0月,对全国65名公立中医医院院长和160名科主任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 目的:通过分析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医养结合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0月,对全国65名公立中医医院院长和160名科主任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管理人员的学历和职务对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的意愿有显著影响(P<0.05),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学历越高,公立中医医院参与意愿越强;管理人员职务越高,公立中医医院参与意愿越强。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的影响因素平均分为(4.06±0.86),其中外部制约因素(4.70±0.46)、管理人员政策认知因素(3.88±0.89)、成本效益因素(3.61±1.23)。结论:从宏观到微观:健全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从分离到融合:营造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的良好环境,从独立到合作:创新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是促进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医养结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中医医院 医养结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