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误诊为表皮样囊肿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赵巍
孟威威
王庆兴
王丽
李静
方玉甫
-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73,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豫中医医政[2020]63号)。
-
文摘
患儿女,7岁。颈部囊肿6年。皮肤科检查:颈部右侧类圆形淡红色囊肿。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囊肿结构,囊肿内衬可见纤毛,周围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可见散在杯状细胞。诊断:皮肤支气管源性囊肿。
-
关键词
囊肿
支气管源性
皮肤
表皮样囊肿
-
Keywords
cyst,bronchogenic,skin
epidermoid cyst
-
分类号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颊部皮肤Rosai-Dorfman病1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步鑫
刘爱民
王丽
-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54-555,共2页
-
文摘
患者男,28岁,汉族。因右侧颊部多发性丘疹半年于2016年9月25日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颊部散发粟粒大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后皮损逐渐增大增多,曾至当地医院以"痤疮"治疗,先后口服罗红霉素、多西环素、维生素B6及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克林霉素甲硝唑擦剂等,无明显效果。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局部外伤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发病以来无发热、乏力、消瘦,无关节疼痛。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皮肤科检查:右侧颊部可见群集性分布粟粒至绿豆大红色半球形丘疹,皮损浸润,质地较韧,表面光滑(图1A),皮温正常,无压痛,活动度差。
-
关键词
皮肤
Rosai-Dorfman
病
-
分类号
R551.1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
-
题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对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庆兴
张步鑫
徐胜东
王丽
李静
刘爱民
-
机构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43-2949,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4471)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22]76号)
+2 种基金
河南省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项目(豫卫中医函[2024]2号)
河南省中医药青苗人才培养项目(豫卫中医函[2021]16号)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专项项目(2021JDZX2031)。
-
文摘
目的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对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65例,中药组给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西药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组给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疗程3周。检测临床疗效、临床指标(EASI评分、DQOL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PINS)、皮肤生理功能指标(OCTS、TEWL、WCTC)、炎性因子(EOT、EOS、NK-κB、CCR3)、T淋巴细胞亚群(Treg、Th1、Th17、Th22)、p38MAPK信号通路指标(ERK1、ERK2、MEK1、MEK2)、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复发率更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E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PINS、TEWL、炎性因子、Th1、Th17、Th22、p38MAPK信号通路指标低于其他2组(P<0.05),DQOLS评分、OCTS、WCTC、Treg更高(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基于“四位一体”疗法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可安全有效地减轻慢性湿疹患者皮损程度,提高皮肤生理功能,改善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调节p38MAPK信号通路,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
关键词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盐酸左西替利嗪
慢性湿疹
“四位一体”疗法
-
Keywords
Modified Mahuang Lianqiao Chixiaodou Decoction
Levocetirizine Hydrochloride
chronic eczema
“Four-in-One”therapy
-
分类号
R287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蜱叮咬1例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步鑫
-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4,共1页
-
文摘
患者女,56岁。因发现右大腿后侧虫体1 d于2018年7月8日就诊。患者1 d前赴近郊采摘游玩,晚间洗浴时发现右大腿后侧一绿豆大黑色虫体,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未自行处理,次晨即来院就诊。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大腿屈侧皮肤咬附一绿豆大黑色椭圆形虫体(图1),皮肤镜下可见喙器深入皮肤,外露四对纤细虫足,有自主活动性,用棉签轻拨触虫体不易脱落,叮咬处周围轻微泛红,肿胀不明显。
-
关键词
蜱叮咬
-
分类号
R757.9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