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邵氏五针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鸿章 李彦杰 +4 位作者 秦合伟 孙英豪 赵妙银 边红恩 覃霄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1-496,共6页
目的探讨邵氏五针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住院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邵氏五针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住院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内科治疗及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邵氏五针法治疗。2个疗程后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进行失语测验评分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ELISA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水平,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与对照组的72.00%相比显著升高(P<0.05);2组理解、复述、命名及自发谈话评分均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1、2个疗程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2组血清CGRP浓度显著升高(P<0.01),血清ET-1含量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大脑前、中、后动脉Vm均显著加快(P<0.01),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所有对象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邵氏五针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能安全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及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CGRP水平、下调血清ET-1水平及改善脑部血流灌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氏五针法 语言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1 脑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