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芳 孙自学 +2 位作者 陈建设 门波 李鹏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具有病程长、病因不明、发病率高的特点。随着育龄、高龄夫妇生育需求的增加本病呈现渐增趋势,影响家庭美满、社会和谐。近年来中医医家对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研究日益深入,立足学术典籍,结合自... 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具有病程长、病因不明、发病率高的特点。随着育龄、高龄夫妇生育需求的增加本病呈现渐增趋势,影响家庭美满、社会和谐。近年来中医医家对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研究日益深入,立足学术典籍,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对本病的认识,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诊疗思路与方法。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病位主要在肾,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病机特点。治疗上除口服中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精子质量外,针刺、艾灸等中医传统疗法也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西医融合疗法更是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从中医病机、名医经验、治疗研究等方面,总结目前中医药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状况,并针对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推动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少弱精子症 中医药 思路与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网络药理学及实验研究
2
作者 刘景文 马秋玲 +6 位作者 苏雅静 石慧慧 郭家缘 张曼 刘洺欣 李东东 刘文卿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562-2571,共10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作用机制,并用实验验证。方法:收集中医药治疗ALL文献的药物组成;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通用蛋白质(UniProt)数据库收集高频中药的成分及靶点,基因表达综合系统(GEO...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作用机制,并用实验验证。方法:收集中医药治疗ALL文献的药物组成;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通用蛋白质(UniProt)数据库收集高频中药的成分及靶点,基因表达综合系统(GEO)数据库收集疾病靶点,取交集靶点,利用微生信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9.1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用分子对接及实验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得到10个高频中药,包含157个有效成分及280个靶点,ALL相关的疾病靶点2428个,经筛选得到37个交集靶点,KEGG富集分析显示交集靶点作用于白细胞介素-17(IL-17)、化学致癌受体激活、T细胞受体等多种癌症、免疫和炎症反应相关的信号通路,核心有效成分为槲皮素,核心靶点为蛋白激酶B(AKT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二者对接良好,细胞实验结果显示槲皮素处理后的ALL细胞活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达均降低。结论:网络药理学的初步筛选与预测发现,中药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ALL,其中的核心成分槲皮素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ALL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ALL的作用,为中药治疗ALL有效成分的开发和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医药 有效成分 网络药理学 细胞实验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虚标实探析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洋 王春霞 +3 位作者 李鹏超 程晓艺 蔡亚静 余文彩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4,共3页
排卵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病因,该病虽然通过辅助生殖能够解决,但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认识与治疗经验,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在不断继承发展,皆普遍认为该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 排卵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病因,该病虽然通过辅助生殖能够解决,但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认识与治疗经验,历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在不断继承发展,皆普遍认为该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责之于肾,标实则责之于肝郁、血瘀及痰湿等因素,故临床论治之际,常以补虚泻实为大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多样,且疗效确切,这些经验及方法为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排卵障碍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正邪理论与肿瘤免疫疗法辨证关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史伟伟 张璐 +5 位作者 武艺铭 杨铠滔 申星辰 陈银芝 郭之蕾 刘怀民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2,共4页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是正邪斗争的结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其与现代医学肿瘤免疫治疗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进一步杀伤肿瘤细胞有理念共趋性。在正邪理论指导下用中药激活并增强免疫系统、...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是正邪斗争的结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其与现代医学肿瘤免疫治疗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来进一步杀伤肿瘤细胞有理念共趋性。在正邪理论指导下用中药激活并增强免疫系统、规避肿瘤免疫逃逸,与肿瘤免疫治疗起到协同作用。因此,应当辨证看待中医正邪理论与现代免疫疗法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肿瘤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邪理论 肿瘤免疫治疗 理念共趋性 整体观 微环境 微观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介睿峥 刘怀民 +3 位作者 孙旭 袁晨曦 武艺铭 姬高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0-14,I0001,共6页
目的 评价中医药干预治疗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方法,以连续接受中医药治疗时间≥1个月作为暴露因素,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以无进展生存期作为最终结局。应用Kaplan-Meier... 目的 评价中医药干预治疗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方法,以连续接受中医药治疗时间≥1个月作为暴露因素,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以无进展生存期作为最终结局。应用Kaplan-Meier曲线对PFS进行描述,估计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两组之间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并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ES-SCLC的预后因素。结果 共有209例ES-SCLC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暴露组97例,出现终点事件90例,非暴露组112例,出现终点事件108例。暴露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9个月(95%CI:6.662~7.138个月),非暴露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9个月(95%CI:4.534~5.266个月),通过单因素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显示:中医药干预治疗是保护因素(HR=0.269,95%CI:0.194~0.373),脑转移、肝转移和合并放疗均对无进展生存期有影响(P<0.05),是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未发现化疗方案、胸水、其他脏器转移及年龄、性别、吸烟史、恶性肿瘤家族史等个人因素影响ES-SCLC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证据(P>0.05)。结论 中医药对ES-SCLC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队列研究 中医药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与中西医临床特点的吻合度分析
6
作者 申炫梓 王宇亮 +3 位作者 孙晓娜 罗磊 陈乾 李正洁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共9页
目的基于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对当前主流的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进行吻合度分析,筛选出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吻合度较高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为其防治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以... 目的基于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对当前主流的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进行吻合度分析,筛选出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吻合度较高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为其防治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以肠易激综合征+主流的模型制备方法(如“肠易激综合征”AND“母婴分离”)进行检索,收集并整理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相关内容,依据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诊断标准拟定评分指标,并对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进行赋值评价。结果当前5种主流模型制备方法中,以早期生活干预、慢性不可预知刺激(CUMS)和番泻叶灌胃为基础的双因素联合模型制备方法与临床吻合度较高。结论现有的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大多以模拟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或病理机制得到,模型评价缺乏统一腹壁撤回实验、粪便含水量为主,评价指标较为单一,中西医病证结合模型仅以肝郁脾虚和脾肾阳虚为主,因此更多考虑增加中医证候因素参与模型制备中,是其现代研究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痛 动物模型 病证特点 中西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观遗传学调控的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央娣 孙自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88-1694,共7页
表观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后基因时代的研究热点,应用表观遗传修饰研究方法是男性不育症发病机制研究的前沿领域,亦是探索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靶点并阐释其作用机制的新途径。目前,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尚无较好... 表观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后基因时代的研究热点,应用表观遗传修饰研究方法是男性不育症发病机制研究的前沿领域,亦是探索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靶点并阐释其作用机制的新途径。目前,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尚无较好疗法,而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新近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参与调控异常表观遗传修饰而治疗男性不育症。本文主要从男性不育症中医理论的表观遗传学基础以及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三个方面在男性不育症治疗及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入手,多学科交叉,评述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表观遗传作用,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男性不育症 中药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异方对气滞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刘沛沛 周艳艳 吴梦瑶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目的 研究内异方对气滞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于医院就诊的气滞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优思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 研究内异方对气滞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于医院就诊的气滞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优思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内异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激素指标[血清癌抗原125(CA12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炎症因子水平[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殖激素水平[孕激素(P)、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激素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生殖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χ^(2)=0.240,P=0.624)。结论 内异方对治疗气滞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机体炎症反应,调节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滞瘀毒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方 炎症因子 血清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诊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余文彩 王春霞 +5 位作者 李鹏超 翟新苗 姜玉婷 程晓艺 王洋 蔡亚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7-199,共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因其病机复杂,且对患者在不同年龄阶段均会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比较棘手,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中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多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湿...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因其病机复杂,且对患者在不同年龄阶段均会造成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比较棘手,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中医学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多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血为标,病机的核心在于本虚标实。女子以肝为先天,肝郁气滞会加重痰湿、瘀血。文章梳理了古今医家从“脾肾亏虚”“痰湿蕴结”“肝郁气滞”“瘀血阻滞”角度认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整理归纳了中医药从此角度论治该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有益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病因病机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肝祛湿同治法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不良事件及预后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柴松波 杜亚康 +2 位作者 张淑娟 兀江波 王晓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探讨平肝祛湿同治法对中青年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不良事件及预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青年高血压患者132例,随机分为2组,剔除病例后,最终每组各64例纳入研究。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肝祛... 目的探讨平肝祛湿同治法对中青年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不良事件及预后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青年高血压患者132例,随机分为2组,剔除病例后,最终每组各64例纳入研究。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肝祛湿同治法治疗,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血压、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不良事件、预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中医和西医总有效率(96.88%、92.19%)均高于对照组(82.52%、7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2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血压、证候积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1均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1.56%)与对照组(10.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祛湿同治法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促进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肝祛湿同治法 中青年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晨莹 闫镛 +4 位作者 王银姗 付永祥 顾娟娟 张帅印 朱珊珊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14-2520,2526,共8页
目的:基于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病证特点,对现有T2DM动物模型进行总结评估,为完善T2DM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依据T2DM的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对T2DM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造模机制、临床吻合度等进行归纳分... 目的:基于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病证特点,对现有T2DM动物模型进行总结评估,为完善T2DM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依据T2DM的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对T2DM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造模机制、临床吻合度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总结发现以高脂高糖饲喂造成胰岛素抵抗(IR)合用链脲佐菌素(STZ)注射造成胰岛细胞损伤的联合诱导法,临床吻合度高,模型稳定,应用广泛。而中医证型动物模型多在上法基础上,加以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饥饱劳欲失常,采用中药灌胃、物理刺激等方法建立,其中气阴两虚型临床吻合度较高。结论:现有T2DM动物模型的西医临床吻合度多高于中医。按照中医病因学说、方药反证法、望诊等模拟中医临床“望闻问切”的方法来判断相关动物证型具有可行性。但中医证型模型动物仍较少,且四诊信息不完整,缺乏统一的证型辨证标准,因此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评价标准,使动物模型更切合临床实际,为后续T2DM的发病机制、诊断与防治等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西医 临床病证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综述 吻合度 模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芍药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抗炎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湘花 李姗 +2 位作者 赵方言 周志文 闵远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7-345,共9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PA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途径与靶点,并进行实验验证。采用油酸钠(sodium oleate,NaOA)诱导的HepG2脂肪肝细胞模型评价PAE体外药效...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PA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途径与靶点,并进行实验验证。采用油酸钠(sodium oleate,NaOA)诱导的HepG2脂肪肝细胞模型评价PAE体外药效;网络药理学预测和筛选出PAE治疗NAFLD核心靶点;通过分子对接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RAW 264.7炎症细胞验证模型进行验证。体外脂肪肝细胞模型结果显示PAE可以缓解NaOA诱导的HepG2的脂质堆积;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PAE治疗NAFLD共预测60个潜在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发现获得Degree值前10的靶点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等;GO富集分析共涉及核心靶点可能通过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与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等炎症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AE与TNF、IL6、AKT等具有良好的结合力;LPS诱导的体外炎症RAW 264.7细胞模型结果显示,PAE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增殖,降低TNF-α、IL-6、IL-1β、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超氧化物(O_(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水平(P<0.05或P<0.01)。综上,PAE通过抑制细胞炎症与氧化应激,缓解脂质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脂肪肝 炎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汤含药血清对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影响
13
作者 李潇 王娜梅 +4 位作者 马丽亚 姚曼曼 张晓宇 张雪琳 张大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6-914,共9页
目的:探究温经汤含药血清对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以Wistar雌性大鼠来制备空白血清、温经汤含药血清以及阳性药物含药血清,并处理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End1/E6E7。免疫荧光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 目的:探究温经汤含药血清对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以Wistar雌性大鼠来制备空白血清、温经汤含药血清以及阳性药物含药血清,并处理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End1/E6E7。免疫荧光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划痕试验测定细胞迁移;免疫印记测定Cleaved Caspase-3表达;荧光定量PCR测定lncRNA-H19与miR-216a-5p mRNA表达;双荧光素酶检测lncRNA-H19与miR-216a-5p的结合关系;RNA免疫沉淀(RIP)实验观察lncRNA-H19与miR-216a-5p的结合能力。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温经汤含药血清和阳性药物含药血清组细胞活性降低(P<0.01),其中10%温经汤含药血清抑制效果最佳。温经汤含药血清组和阳性药物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中PCNA表达、细胞迁移率以及miR-216a mRNA表达降低,而G_(0)/G_(1)期细胞比例、Cleaved Caspase-3表达、细胞凋亡率以及lncRNA-H19 mRNA表达升高,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双荧光素酶和RIP实验证实lncRNA-H19能够与miR-216a-5p结合并抑制其表达。过表达LncRNA-H19后,温经汤含药血清处理End1/E6E7细胞中的lncRNA-H19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miR-216a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此外,过表达lncRNA-H19逆转了温经汤含药血清对End1/E6E7细胞增殖、迁移以及凋亡的影响。结论:温经汤含药血清通过调控lncRNA-H19/miR-216a轴来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细胞增殖与迁移,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含药血清 子宫内膜异位 lncRNA-H19 miR-216a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LncRNA H19/miR-216a/ACTA2分子轴的影响
14
作者 王娜梅 李潇 +2 位作者 余晓依 李鑫坤 张宇航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97-2002,共6页
目的 探讨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H19(LncRNA H19)/微小核糖核酸-216a(miR-216a)/α-平滑肌肌动蛋白2(ACTA2)分子轴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经汤组、温经汤+阴性对照组、温经汤+LncRN... 目的 探讨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H19(LncRNA H19)/微小核糖核酸-216a(miR-216a)/α-平滑肌肌动蛋白2(ACTA2)分子轴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经汤组、温经汤+阴性对照组、温经汤+LncRNA H19过表达组,每组10只,前3组注射生理盐水,温经汤+阴性对照组注射阴性对照病毒,温经汤+LncRNA H19过表达组注射LncRNA H19过表达腺相关病毒(AAV9-H19),每天1次,持续2周。空白组进行假手术,其余各组进行子宫内膜自体移植,建模成功后肌肉注射青霉素5 d,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各给药组灌胃给予温经汤(4.7 g/kg),持续4周。HE染色法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RT-q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LncRNA H19、miR-216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ACTA2、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温经汤组异位子宫内膜萎缩,血管和炎症细胞数量减少,结缔组织排列紧密,未见异物肉芽肿或多核巨细胞,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降低(P<0.01),子宫内膜组织LncRNA H19 mRNA表达及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1),miR-216a mRNA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温经汤+阴性对照组比较,温经汤+LncRNA H19过表达组子宫内膜组织增生明显,有大量血管和炎症细胞浸润,水肿明显,结缔组织排列疏松,可见异物肉芽肿和多核巨细胞,IL-6水平、LncRNA H19 mRNA及ACTA2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miR-216a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温经汤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增殖,其机制与调控LncRNA H19/miR-216a/ACTA2分子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子宫内膜异位症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H19/微小核糖核酸-216a/α-平滑肌肌动蛋白2分子轴(LncRNA H19/miR-216a/ACTA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
15
作者 丁虹 王雪可 +1 位作者 芦晓帆 许誉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56,共8页
目的:探讨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刺芒柄花素低、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刺芒柄花素低、高剂量组,刺芒柄花素+EX527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以卵清蛋白(OVA)为致敏原构建变应性鼻炎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小鼠鼻部症状(抓鼻、打喷嚏);ELISA法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E(OVA-sIgE)和组胺水平。观察小鼠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杯状细胞与肥大细胞。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鼻黏膜组织中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Fe^(2+)水平;qRT-PCR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活化的白细胞介素(IL)-1β(Cleaved IL-1β)、IL-18、GPX4和SLC7A11蛋白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NLRP3乙酰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刺芒柄花素低、高剂量组小鼠抓鼻和打喷嚏次数减少,血清OVA-sIgE和组胺含量降低,鼻黏膜受损程度减轻,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杯状细胞数减少(P<0.05);小鼠鼻黏膜组织中ROS、MDA和Fe^(2+)水平降低,GSH水平以及GPX4和SLC7A1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小鼠鼻黏膜组织中SIRT1、NLRP3、ASC、Cleaved Caspase-1、Cleaved IL-1β、IL-18蛋白表达以及NLRP3乙酰化水平降低(P<0.05)。SIRT1抑制剂EX527减弱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抑制作用。结论:刺芒柄花素可能通过调控SIRT1蛋白抑制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NLRP3炎症小体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芒柄花素 变应性鼻炎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 铁死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地龟汤通过改善高糖足细胞铁死亡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作用机制
16
作者 李冰 王学艺 +2 位作者 韩佳瑞 王慧丽 王晨辉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8-745,共8页
目的:研究活血地龟汤(HXDGT)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明确其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MPC-5足细胞,分为正常组、DKD组、HXDGT组、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激动剂莱菔硫烷(Sulforaphane... 目的:研究活血地龟汤(HXDGT)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明确其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MPC-5足细胞,分为正常组、DKD组、HXDGT组、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激动剂莱菔硫烷(Sulforaphane)组、Nrf2抑制剂ML385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足突蛋白(Podocin)、肾病蛋白(Nephrin)、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Nrf2、铁转运蛋白1(FPN1)的蛋白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GPX4、ACSL4、Nrf2、FPN1蛋白的表达;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足细胞内铁离子积累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KD组Podocin、Nephrin、GPX4、Nrf2、FPN1荧光强度减弱,ACSL4荧光强度增强,GPX4、Nrf2、FPN1蛋白表达下调(P<0.01),ACSL4蛋白表达上调(P<0.01),普鲁士蓝染色加深;与DKD组比较,HXDGT组和Sulforaphane组Podocin、Nephrin、GPX4、Nrf2、FPN1荧光强度增强,ACSL4荧光强度减弱,GPX4蛋白表达上调(P<0.01)、Nrf2蛋白表达上调(P<0.05),FPN1蛋白表达上调(P<0.01,P<0.05),普鲁士蓝染色减轻。结论:HXDGT可能通过上调Nrf2蛋白表达,促进FPN1蛋白表达,减轻DKD足细胞铁沉积以减轻铁死亡,从而发挥保护足细胞、治疗DK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地龟汤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铁转运蛋白1 铁死亡 足细胞 糖尿病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黄固肾通络方调控脂代谢和自噬保护足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
17
作者 韩佳瑞 王学艺 +4 位作者 朱清 李新宝 李冰 石锦涛 庞欣欣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862-1873,共12页
目的:探究芪黄固肾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KD)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通过过氧化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调控脂代谢和自噬对肾脏纤维化和足细胞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芪黄固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用链脲佐... 目的:探究芪黄固肾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KD)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其通过过氧化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调控脂代谢和自噬对肾脏纤维化和足细胞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芪黄固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KD模型。检测血糖、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24 h pro)等指标,观察肾脏超微结构和病理变化,检测PPAR-γ、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p62蛋白(SQSTM-1/p62)等蛋白表达。体外培养小鼠肾足细胞(MPC-5),用含药血清干预,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和脂质积累。结果: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肾脏损伤,足突蛋白(Podocin)、肾病蛋白(Nephrin)表达下降,血糖、尿蛋白、Scr、BUN上升,PPAR-γ、p62等蛋白表达增加,LC3、苄氯素1(Beclin-1)下降,脂质沉积增多。芪黄固肾通络方能显著改善上述指标,降低PPAR-γ、p62表达,增加LC-3、Beclin-1表达,减少脂质沉积。体外实验显示,芪黄固肾通络方含药血清上调Beclin-1、LC3表达,下调p62、PPAR-γ表达,减轻脂质积累。结论:芪黄固肾通络方可能通过下调PPAR-γ,增强自噬,减轻DKD小鼠肾脏纤维化,保护足细胞,对DKD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黄固肾通络方 自噬 过氧化酶增殖激活受体γ 脂质积累 脂代谢 足突细胞 高糖 糖尿病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皂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SDF-1/CXCR4通路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18
作者 赵莉娜 张宸铭 +1 位作者 孙自学 陈建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8-1265,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POF)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POF组、黄芪总皂苷组、BMSCs组、联合组、联合+SDF-1...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通路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POF)模型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POF组、黄芪总皂苷组、BMSCs组、联合组、联合+SDF-1/CXCR4通路抑制剂(AMD3100)组、对照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需构建POF模型,建模成功后,开始处理,尾静脉注射的药物每周处理1次,腹腔注射的药物每天处理1次,持续4周。ELISA检测血清中抗卵巢抗体(AOAB)、β-内啡肽(β-E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水平;检测卵巢指数的变化;HE染色检测卵巢中成熟卵泡数、发育卵泡数、闭锁卵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卵巢中BMSCs数占比;qRT-PCR检测卵巢组织中细胞间质上皮转换因子(cMET)、肝细胞生长因子(HGF)、SDF-1、CXCR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组织中SDF-1、CXCR4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OF组血清中AOAB、TNF-α、INF-γ水平、卵巢中闭锁卵泡数升高,β-EP、VEGF水平、卵巢指数、卵巢中成熟卵泡数、发育卵泡数、SDF-1、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POF组比较,黄芪总皂苷组、BMSCs组、联合组血清中AOAB、TNF-α、INF-γ水平、卵巢中闭锁卵泡数降低,β-EP、VEGF水平、卵巢指数、卵巢中成熟卵泡数、发育卵泡数、BMSCs数占比、cMET、HGF、SDF-1、CXCR4 mRNA及SDF-1、CXCR4蛋白表达升高,且联合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最明显(P<0.05);AMD3100逆转了黄芪总皂苷联合BMSCs对POF大鼠的影响。结论黄芪总皂苷联合BMSCs可能通过激活SDF-1/CXCR4通路抑制POF大鼠炎症、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卵巢中BMSCs数占比、促进BMSCs归巢,进而改善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皂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 卵泡 归巢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丹 王雅咪 +2 位作者 马希佳 程振洋 程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08-1814,共7页
子宫内膜癌(EC)是以阴道出血为主症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E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案有限。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EC发病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至关重要。目前,EC动物模型的各类建模方法包括自发性EC动物模型、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的EC... 子宫内膜癌(EC)是以阴道出血为主症的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EC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方案有限。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EC发病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至关重要。目前,EC动物模型的各类建模方法包括自发性EC动物模型、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的EC动物模型、移植性EC动物模型、基因工程EC动物模型。自发性EC动物模型,用于Ⅰ型激素依赖型EC的相关研究,但因其随机性、成本高、肿瘤发生周期长,目前应用较少;用致癌物或雌激素诱导产生EC动物模型,多用于研究化疗药物对EC的影响及药物防治,但在分子水平上EC的表征较差;EC患者异位异种移植(PDX)动物模型,具有较高的分子和组织学稳定性,且保留了肿瘤的特征和行为,能够依据生物标志物预测患者的临床反应,可作为新药和靶向治疗验证的临床前模型;基因工程EC动物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与癌症发展相关的生物学机制,该模型高度模仿了EC患者常见的基因突变,有益于该类患者在临床治疗上的靶向选择。根据实验条件和目的选择合理的动物模型非常重要,期望将来有更完善地对EC病因、机制及治疗的相关研究,并能进一步促进EC动物模型建立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动物模型 模型特征 自发性动物模型 致癌物诱导的动物模型 雌激素诱导的动物模型 移植性动物模型 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含药血清制备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雪 吴鸿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24,共3页
血清药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体外药理学实验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中药及其复方研究领域。中药药效明确、体系庞大且复杂、药物成分多样,运用中药粗制剂直接进行实验研究,药效的具体成分无法明确。中药含药血清代替原药物作为供试材料进行... 血清药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体外药理学实验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中药及其复方研究领域。中药药效明确、体系庞大且复杂、药物成分多样,运用中药粗制剂直接进行实验研究,药效的具体成分无法明确。中药含药血清代替原药物作为供试材料进行实验研究,模拟体内代谢过程,明确中药的有效成分。而中药含药血清制备操作的正确与否会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与活性等,同时也决定实验研究的成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文章从实验动物供体的选择、给药方案和剂量、采血时间以及血清的处理及保存等方面对中药含药血清制备的研究现状与方法进行概述与思考,为中药及其复方药理作用的研究提供科学可靠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含药血清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