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活性成分调控糖代谢抗胆管癌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方言 李姗 +1 位作者 王祥麒 尹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04-1708,共5页
胆管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其发病隐匿、病情凶险、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葡萄糖是胆管癌增殖和转移的主要能量来源,胆管癌细胞在快速增殖过程中其糖代谢途径会被重新编辑,产生大量能量以满足自身需求。中医药在胆管癌治疗中具有... 胆管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其发病隐匿、病情凶险、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葡萄糖是胆管癌增殖和转移的主要能量来源,胆管癌细胞在快速增殖过程中其糖代谢途径会被重新编辑,产生大量能量以满足自身需求。中医药在胆管癌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中药活性成分已被证明可以通过调控糖代谢抑制胆管癌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对胆管癌中的糖代谢特点和中药活性成分调控糖代谢抗胆管癌进行综述,为胆管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碳水化合物代谢 中药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R2基因V297I位点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单艳 李志刚 +1 位作者 姬卫国 梅家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V297I位点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135例一线接受...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V297I位点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135例一线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用PCR-RFLP法检测患者外周血VEGFR2基因型,q PCR法检测患者癌组织中VEGFR2 m RNA的表达。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法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相关性,以Cox风险模型分析患者PFS的危险因素。结果:在VEGFR2的多态性位点中,只发现了V297I位点其有临床意义。V297I位点位于该基因的编码区,在研究人群的基因分布频率为CC型99例(73.33%)、CT型33例(24.44%)、TT型3例(2.2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4,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135例NSCLC患者的ORR为45.93%,中位PFS为8.2个月,中位OS为20.8个月。CT/TT型和CC型患者的ORR分别为41.67%和47.47%(P>0.05),中位PFS分别为6.2和8.6个月(P<0.01),中位OS分别为18.9和21.5个月(P<0.05)。CT/TT基因型患者癌组织中VEGFR2 m RNA水平明显高于CC型患者(P<0.01)。影响NSCLC患者PFS的危险因素有:V297I位点和性别、ECOG评分。结论:在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VEGFR2基因V297I位点可能通过VEGFR2基因的表达影响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NSCLC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贝伐珠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297I位点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AIP3基因遗传变异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单艳 李志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7期820-82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基因的遗传变异对食管鳞癌(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75例食管鳞癌根治术患者。在手术前收集患者的外周血5 m L用来提取基因组DNA,对rs58352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基因... 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基因的遗传变异对食管鳞癌(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75例食管鳞癌根治术患者。在手术前收集患者的外周血5 m L用来提取基因组DNA,对rs58352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基因型和基线临床资料,以及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野生型AA型相对于AG/GG型患者者来说具有明显较晚的肿瘤分期(P<0.001)。AA型的患者更容易复发(P=0.022)。生存分析结果表明AA型患者相对于AG/GG型患者具有明显较差的总生存期(OS),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38.2和48.5个月(P=0.017)。结论:TNFAIP3多态性位点rs583522可能通过影响了该基因的功能,进而使得不同基因型的ESCC患者具有不同的恶性程度。因此TNFAIP3基因rs583522位点可以作为评价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多态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对进展期胃癌化疗方案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翟蒙蒙 李志刚 +3 位作者 沈杰 王凤丽 谷宁 杨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8期933-936,共4页
目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可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作为化疗方案,但部分患者因药物副作用加服质子泵抑制剂后,是否会对口服化疗药卡培他滨的疗效产生影响目前尚不确定。本研究将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对进展期胃癌化疗方案临床疗效... 目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可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作为化疗方案,但部分患者因药物副作用加服质子泵抑制剂后,是否会对口服化疗药卡培他滨的疗效产生影响目前尚不确定。本研究将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对进展期胃癌化疗方案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4例,均采用XEL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130 mg/m^2,持续静脉滴注2 h;卡培他滨1 000 mg/m^2,早晚饭后半小时内服用,D_(1-14),21 d为一个周期;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患者24例为观察组,未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30例为对照组,上述患者最多接受8个周期化疗。结果:观察组中23例可评价疗效,平均随访10.3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7个月(95%置信区间4.6~7.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2个月(95%置信区间7.7~12.8个月);对照组28例可评价疗效,平均随访时间11.0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6.1个月(95%置信区间4.8~7.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1.1个月(95%置信区间8.3~13.1个月)。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提高胃液pH,可能影响卡培他滨的药物溶解和吸收,进而可能会对XELOX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质子泵抑制剂 卡培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呼气中特异性VOCs筛查的肺癌早期诊断与模型评估 被引量:7
5
作者 茹立华 吕伟 +1 位作者 王祥麒 张志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5-282,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了180例受试者的呼出气样品,包括79名肺癌患者和101名健康志愿者。每个受试者采集3个平行样品,以及1个室内空气样品。对所有呼气样品中检测的92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定量分析。结合Mann-Whitney...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了180例受试者的呼出气样品,包括79名肺癌患者和101名健康志愿者。每个受试者采集3个平行样品,以及1个室内空气样品。对所有呼气样品中检测的92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定量分析。结合Mann-Whitney检验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筛选出10种肺癌患者呼气特异性VOCs,包括苯甲醛、顺式-2-丁烯、2-丁酮、萘、乙酸乙烯酯、乙烯、2,2,4-三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己醛和2-甲基戊烷。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其在不同人群中的代谢差异和可能相关的代谢机制,通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验证候选标志物对疾病的诊断性能,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诊断的准确度、精准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6.25%、96.21%、95.76%、96.67%,马修斯相关系数(MCC)为0.93,曲线下面积为0.96。上述10种化合物可作为肺癌患者的潜在呼气VOCs标志物,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挥发性有机物 呼气标志物 诊断模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氢木香内酯诱导胃癌细胞自噬和凋亡及氧化应激 被引量:13
6
作者 邵玉普 刘斌 +2 位作者 李伟明 邵喜灵 陈巧格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34,共8页
目的探索去氢木香内酯(DHCL)对胃癌细胞SGC-7901自噬、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分为DHCL 0μmol/L组、DHCL 10μmol/L组、DHCL 20μmol/L组和DHCL 40μmol/L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自... 目的探索去氢木香内酯(DHCL)对胃癌细胞SGC-7901自噬、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分为DHCL 0μmol/L组、DHCL 10μmol/L组、DHCL 20μmol/L组和DHCL 40μmol/L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自噬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C3-Ⅰ、LC3-Ⅱ、Beclin 1、自噬相关蛋白7(ATG7)、p62、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BH3相互作用域死亡激动剂(Bid)、截短型Bid(tBid)、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Caspase-9、Caspase-3、裂解的Caspase-8(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皮下种植0.2 mL SGC-7901细胞悬液(1×10;/mL),经DHCL(腹腔注射20 mg/(kg·d),2周)干预后,进行移植瘤组织称重。结果DHCL 40μmol/L组和DHCL 20μmol/L组细胞存活率低于DHCL 0μmol/L组(P<0.05),细胞自噬活性和细胞凋亡率高于DHCL 0μmol/L组(P<0.05),细胞SOD和GSH-Px水平低于DHCL 0μmol/L组(P<0.05),MDA和ROS水平高于DHCL 0μmol/L组(P<0.05),细胞p62蛋白表达低于DHCL 0μmol/L组,Beclin1、LC3Ⅱ/LC3Ⅰ、ATG7、Bax/Bcl-2、tBid/Bid、cleaved Caspase-8/Caspase-8、cleaved Caspase-9/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表达高于DHCL 0μmol/L组(P<0.05);裸鼠移植瘤结果显示,DHCL组裸鼠移植瘤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HCL可以促进SGC-7901细胞内ROS产生,诱导细胞自噬性死亡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去氢木香内酯 自噬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