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坐骨耻骨结合处骨软骨病(Van Neck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绍文 李晓静 +2 位作者 刘玉珂 郭会利 张斌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3-576,共4页
目的 结合文献回顾观察坐骨耻骨结合处骨软骨病[Van Neck病(VND)]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纳入12例VND患儿,回顾相关文献选出另12例资料完整的VND患儿,综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结果 24例VND中,男21例、女3例,年龄4~14岁;均为... 目的 结合文献回顾观察坐骨耻骨结合处骨软骨病[Van Neck病(VND)]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纳入12例VND患儿,回顾相关文献选出另12例资料完整的VND患儿,综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结果 24例VND中,男21例、女3例,年龄4~14岁;均为单侧病变,左侧16例、右侧8例;其中10例诉患侧腹股沟区疼痛,8例患侧髋关节疼痛,5例臀部疼痛,1例患侧下肢痛伴活动受限。X线片和平扫CT见患侧坐骨耻骨结合处局限性膨隆,其内骨质密度不均并可见低密度区,病灶边缘不规则伴硬化;MRI均见患侧坐骨耻骨结合处呈T1WI低信号、T2WI和T2脂肪抑制序列高信号(17/17,100%),10例(10/17,58.82%)坐骨耻骨结合处梭形肿胀,7例(7/17,41.18%)病灶边缘不规则,10例(10/17,58.82%)周围软组织水肿,8例(8/17,47.06%)可见“纤维桥接”表现。结论 VND见于儿童,临床表现为单侧腹股沟区疼痛、髋关节疼痛或臀区疼痛;MRI均见坐骨耻骨结合处信号改变,近半数边缘不规则、可见“纤维桥接”,半数以上局部可见梭形肿胀及邻近软组织信号改变。X线和CT平扫可用于初筛V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炎 坐骨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低磷血性骨软化症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婉秋 曾庆宇 +2 位作者 张斌青 刘玉珂 郭会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55-1559,共5页
目的观察散发性低磷血性骨软化症(HO)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散发性HO患者,观察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19例散发性HO患者首发症状均为不同程度骨痛及肌无力;19例均见低磷血症,9例血钙降低,16例碱性磷酸酶(ALP)升高,4... 目的观察散发性低磷血性骨软化症(HO)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散发性HO患者,观察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19例散发性HO患者首发症状均为不同程度骨痛及肌无力;19例均见低磷血症,9例血钙降低,16例碱性磷酸酶(ALP)升高,4例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7例24 h尿钙(UCa)升高、2例降低,18例24 h尿磷(UP)降低、1例升高。X线片示11例骨质疏松、6例退变、6例骨折;全身骨扫描示18例全身多发局部骨代谢活跃灶;骨密度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扫描(DEXA)示16例患侧髋关节骨质疏松、3例骨量减少,8例脊柱区域骨质疏松、11例骨量减少;MRI示11例双侧股骨头关节面下条形T1低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8例胸腰椎体上、终板下条片状双低信号,脂肪抑制序列见周围骨质片状稍高信号,呈“夹心板”征。结论散发性HO以全身多部位不同程度骨痛和肌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伴低血磷、低UP及高ALP等;影像学可见骨质密度异常、横向假骨折线、软骨下细微骨折及“夹心板”征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化症 低血磷症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