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调节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对ICIs治疗的影响
1
作者 张华 邹善思 +3 位作者 张亚玲 朱燃培 李小青 郑玉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0-766,共7页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肠道菌群在免疫治疗中的影响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的作用,本文基于此探讨并总结了中医药干预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中医药、肠道菌群与...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肠道菌群在免疫治疗中的影响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的作用,本文基于此探讨并总结了中医药干预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中医药、肠道菌群与免疫治疗相关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临床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及减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医药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清肺消积颗粒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格松 程建通 +4 位作者 张灏 张蕊 沈晓倩 赵艺涵 蒋士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2,共8页
研究清肺消积颗粒(Qingfeixiaoji granules,QFXJ)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选取45只雄性C57BL/6J小鼠,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 group,Mod)、顺铂组(cisplatin group,DDP)、QFXJ低... 研究清肺消积颗粒(Qingfeixiaoji granules,QFXJ)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选取45只雄性C57BL/6J小鼠,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 group,Mod)、顺铂组(cisplatin group,DDP)、QFXJ低剂量组(low dose QFXJ group,QFXJ-L)、QFXJ中剂量组(middle dose QFXJ group,QFXJ-M)、QFXJ高剂量组(high dose QFXJ group,QFXJ-H),每组9只,另选9只C57BL/6J小鼠设为空白组(control group,Con)。DDP腹腔注射0.2 mL顺铂(剂量为2 mg/kg),2 d/次,QFXJ-L、QFXJ-M、QFXJ-H灌胃0.4 mL QFXJ(剂量依次为12、24、48 g/kg),1 d/次,连续给药14 d后剥离肿瘤组织并收集血液,计算抑瘤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HE)观察肿瘤组织病理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测定肿瘤组织中磷脂酰肌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cyte tumor 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半胱天冬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的表达水平;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技术观察肿瘤组织中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发现,与Mod相比,QFXJ-M、QFXJ-H与DDP瘤重均显著降低(P<0.05);肿瘤组织病理结果显示,QFXJ-L、QFXJ-M、QFXJ-H肿瘤细胞密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坏死细胞密度增加;QFXJ-M、QFXJ-H与DDP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QFXJ-H与DDP肿瘤组织中PI3K、p-AKT、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TUNEL荧光结果显示,各给药组阳性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多。得出结论,QFXJ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靶点,上调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肺癌细胞凋亡,抑制肺癌组织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消积颗粒 肺癌 PI3K/AKT通路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应用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旭杭 赵艺涵 +6 位作者 彭新 魏丹丹 翟怡然 唐玉君 李闪闪 姬佳琦 蒋士卿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0-1031,共12页
四逆散作为常用经方,组方精炼,配伍恰当,具有疏理气机、透达郁阳之效,应用广泛。检索整理近20年文献,从方证探幽、临床运用、机制研究总结四逆散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发现本方基础方证具有调和中土、疏肝养木、调理气机等特点;在临... 四逆散作为常用经方,组方精炼,配伍恰当,具有疏理气机、透达郁阳之效,应用广泛。检索整理近20年文献,从方证探幽、临床运用、机制研究总结四逆散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发现本方基础方证具有调和中土、疏肝养木、调理气机等特点;在临床运用方面,1)可用于消化系统癌前病变,逆转恶性肿瘤演变进程;2)可直接治疗消化系统肿瘤;3)可缓解癌性疼痛、肿瘤相关性抑郁与失眠等肿瘤常见并发症;4)可减轻消化系统肿瘤因西医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手术不良反应和化疗、靶向的不良反应等,提高生命质量。在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四逆散具有改善细胞损伤,减轻炎症状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转移等作用。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作用机制研究,四逆散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均符合中医“治未病”理论。现通过文献检索和归纳总结,系统综述四逆散在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目前临床研究与实验机制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经方防治肿瘤疾病提供理论支持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经方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研究进展 治未病 临床研究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致衰老”假说的构建与述评——以肝失疏泄为例
4
作者 关徐涛 詹向红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9-524,共6页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竞争压力日趋激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得到认可,长期负性情绪积累肝疏泄失司已经被证实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但其机制尚未阐明。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实践,并提出“情致...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竞争压力日趋激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得到认可,长期负性情绪积累肝疏泄失司已经被证实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但其机制尚未阐明。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实践,并提出“情致衰老”假说,即“长期负性情绪积累肝疏泄失司加速脑老化进程”,逐层分析单一负性情绪(愤怒情绪)、多情交织的长期负性情绪积累(复合负性情绪),疏肝解郁法对脑老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借助神经心理学量表,神经电生理学-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神经影像学-功能性磁共振技术等对科学假说进行论证,为中医临床干预脑老化提供新思路,为中医衰老假说增添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情绪 肝失疏泄 脑老化 衰老 疏肝解郁法 神经心理学量表 事件相关电位 功能性磁共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证据图分析
5
作者 李艳杰 李闪宜 +3 位作者 高琪 徐宗瑶 郑玉玲 陈晓琦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5-2100,共6页
目的 通过证据图对中成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了解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临床研究选题与规范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数据挖掘,检索CBM、维普、万方、知网、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 目的 通过证据图对中成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了解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临床研究选题与规范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数据挖掘,检索CBM、维普、万方、知网、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2月,纳入中成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对证据进行分析与展示。结果 共筛选出341篇随机对照实验文献,11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分析发现,中成药治疗食管癌的发文呈整体上升趋势,涉及58种中成药,其中复方苦参注射液和艾迪注射液报告频次最高;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前者大多为单中心、小样本量、周期短的随机对照实验;结局指标方面主要关注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指标、免疫功能改善等,对于中医特色疗效指标关注较少。结论 中成药治疗食管癌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问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便形成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中成药联合西医疗法治疗食管癌临床和循证医学的共同发展提供更好的证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食管癌 临床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证据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头颈颌面部创伤难治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6
作者 丁立山 陈清亮 +5 位作者 申猛 梁昊 郑鸣 李照军 马骥 李腾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头颈颌面部创伤难治性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TAE治疗26例头颈颌面部创伤难治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头颈颌面部创伤难治性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TAE治疗26例头颈颌面部创伤难治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6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7.96±15.52)岁。所有患者均因药物、填塞止血等措施治疗效果差、反复出血转而行TAE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成功率、有效止血率、30 d临床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3~6个月随访。结果:TAE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的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有效止血率100%,术前血红蛋白(96.21±12.42)g/L,术后3 d升至(111.38±7.70)g/L(P<0.001)。术后3例患者出现头颈颌面部轻微肿胀、疼痛或皮肤颜色改变,对症处理后有效缓解或消失,2例患者因颅脑创伤严重、脑水肿导致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出院后随访3~6个月,均无再出血。结论:TAE治疗头颈颌面部创伤所致的难治性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损伤 出血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难治性出血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中药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干预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格松 唐玉君 +2 位作者 赵艺涵 林锋 蒋士卿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864,共6页
鼻咽癌是头颈部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传导系统,具有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多种功能,与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自噬、侵袭、转移等细胞活动密切相... 鼻咽癌是头颈部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传导系统,具有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多种功能,与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自噬、侵袭、转移等细胞活动密切相关。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通路的活化从而影响其相关靶点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对鼻咽癌细胞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进而诱导鼻咽癌细胞的凋亡;调控自噬相关蛋白表达,促进鼻咽癌细胞自噬;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和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从而降低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通过多靶点、多机制增加鼻咽癌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相关文献,就中药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基于PI3K/Akt通路干预鼻咽癌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鼻咽癌临床用药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中药提取物 中药活性成分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自噬 侵袭转移 放疗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非支气管动脉系统来源咯血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左淑娟 梁昊 +4 位作者 詹鹏超 郑鸣 申猛 李照军 陈清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23-627,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非支气管动脉系统来源咯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4年11月介入栓塞治疗23例非支气管动脉系统来源咯血的临床资料。出血责任血管仅为非支气管动脉系统6例,同时来自非支气管动脉系统和支气管动...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非支气管动脉系统来源咯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4年11月介入栓塞治疗23例非支气管动脉系统来源咯血的临床资料。出血责任血管仅为非支气管动脉系统6例,同时来自非支气管动脉系统和支气管动脉17例。非支气管动脉系统来源包括肋间动脉14支,甲状颈干5支,肩胛下动脉5支,胸廓内动脉4支,胸廓外动脉3支,膈动脉5支,肾动脉1支,胃左动脉1支。均行介入栓塞治疗。随访复发率,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即刻止血率95.7%(22/23)。1例因漏栓膈动脉导致术后24 h内再次咯血,二次栓塞后内未再咯血。术后腹部不适1例,发热2例,胸痛2例,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4~36个月(中位数30个月),20例未再咯血,3例咯血复发(分别为术后4、4、36个月),复发率13.0%(3/2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栓塞治疗非支气管动脉系统来源咯血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肺-体循环 非支气管动脉 介入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ven EndoBridge血流导向装置用于治疗颅内血管分叉部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4
9
作者 丁立山 陈清亮 +6 位作者 李腾飞 詹鹏超 申猛 梁昊 郑鸣 李照军 马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4-446,共3页
血管内介入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对于解剖结构复杂的血管分叉部宽颈动脉瘤,临床常采用“Y”形和“T”形双支架双微导管组合栓塞技术或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予以治疗[1-2],操作方法复杂,治疗中及治疗后血栓形成及复发风... 血管内介入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对于解剖结构复杂的血管分叉部宽颈动脉瘤,临床常采用“Y”形和“T”形双支架双微导管组合栓塞技术或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予以治疗[1-2],操作方法复杂,治疗中及治疗后血栓形成及复发风险较高。Woven Endo Bridge(简称WEB装置)为新型自膨式瘤内扰流装置,由多条镍钛合金网丝编织而成,可置于瘤体内封堵瘤颈,并通过血液扰流封闭血管分叉部宽颈动脉瘤[3]。本研究观察WEB装置用于治疗颅内血管分叉部未破裂宽颈动脉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治疗转归 血流导向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致腰动脉损伤出血的介入治疗(附3例报告)
10
作者 丁立山 陈清亮 +6 位作者 詹鹏超 申猛 梁昊 郑鸣 李照军 马骥 李腾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42-646,共5页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和器械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应用越来越广[1~3]。虽然PTED相对微创安全,术中致腰动脉损伤引...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和器械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应用越来越广[1~3]。虽然PTED相对微创安全,术中致腰动脉损伤引发出血临床罕见,但此类出血往往处理困难、情况危急。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已被广泛应用于严重、无法控制的外周动脉出血,包括肝动脉栓塞、支气管动脉栓塞、子宫动脉栓塞等,有效止血率高,安全性良好[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栓塞 支气管动脉栓塞 子宫动脉栓塞 损伤出血 外周动脉 动脉损伤 经皮椎间孔镜 脊柱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周恶性淋巴瘤误诊1例
11
作者 刘雨 王涛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242-1242,共1页
患者男性,7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肿物,其大小约4.0 cm×3.5 cm,质地偏硬,无压痛,无腹痛、腹泻及皮温增高、便血,无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2020年5月于当地医院行“肛周肿物切开引流术”,术后因切口愈合不佳并间断分泌脓性分泌物... 患者男性,7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肿物,其大小约4.0 cm×3.5 cm,质地偏硬,无压痛,无腹痛、腹泻及皮温增高、便血,无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2020年5月于当地医院行“肛周肿物切开引流术”,术后因切口愈合不佳并间断分泌脓性分泌物转至上级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非生发中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燕树勋 刘元炜 +6 位作者 王颖 万红 王萍 符宇 段飞 许莉军 党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505-1508,共4页
甲状腺癌(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明显上升,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最佳综合治疗方案是“放射性碘(RAI)治疗+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靶向治疗也日渐成熟,对DTC术后的生命质量日益关注。DTC术后预后较... 甲状腺癌(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近年明显上升,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最佳综合治疗方案是“放射性碘(RAI)治疗+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靶向治疗也日渐成熟,对DTC术后的生命质量日益关注。DTC术后预后较好,但对于术后并发症缺乏有效手段,中医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命质量,本人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对DTC术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术后 中医治疗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逍遥丸治疗肝气郁结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及临床研究思路 被引量:4
13
作者 关徐涛 高萍 +4 位作者 詹向红 侯俊林 沈玮 丁莹 伍盼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06-2108,共3页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被认为是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是防治痴呆的关键阶段。提出情志失常-肝失疏泄可导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逍遥丸具有疏肝解郁调节情志之功效,已有相关动物实验作为研究基础,所以逍遥丸适合于干预肝气郁结型MCI患...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被认为是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是防治痴呆的关键阶段。提出情志失常-肝失疏泄可导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逍遥丸具有疏肝解郁调节情志之功效,已有相关动物实验作为研究基础,所以逍遥丸适合于干预肝气郁结型MCI患者。同时借助fMRI、ERP、MRS等技术作为疗效评价机制并探讨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丸 肝气郁结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情志致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正常中老年人群开展肝主疏泄与认知衰老试验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关徐涛 胡翔燕 +1 位作者 牟宗玲 徐江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08-2410,共3页
从生理学研究出发,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成人版从中筛选出认知功能正常的情绪稳定型和情绪不稳定型被试,采用流体智力、事件... 从生理学研究出发,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成人版从中筛选出认知功能正常的情绪稳定型和情绪不稳定型被试,采用流体智力、事件相关电位、生物反馈、HPA轴、衰老生物学指标、端粒长度及活性等研究进一步验证我课题组提出的'情志不调-肝失疏泄致衰说'为中医衰老以及肝主疏泄理论增添新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特质 衰老 肝主疏泄 情志致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解郁法治疗肝气郁结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关徐涛 胡翔燕 詹向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909-1911,共3页
目的:观察逍遥丸对肝气郁结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法筛选出肝气郁结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45例,采用逍遥丸干预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BDI、BAI、肝气郁结证症状程度计分结果 MoCA以及量表。结果:与用药... 目的:观察逍遥丸对肝气郁结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法筛选出肝气郁结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45例,采用逍遥丸干预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BDI、BAI、肝气郁结证症状程度计分结果 MoCA以及量表。结果:与用药前相比,肝郁MCI患者用药后的BDI、BAI、肝气郁结证症状程度计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MCI患者Mo CA量表用药前后各项得分比较,视空间与执行、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总分均结果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命名得分与用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丸可治疗肝气郁结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且临床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同时肝郁致衰也为中医衰老以及中医七情内伤理论增添新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丸 肝气郁结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情志致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