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热砭石温熨疗法联合手法推拿用于项背肌筋膜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姝 秦阳阳 +4 位作者 杨艳明 钟远 郝丹诗 乔婷婷 孙亭亭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电热砭石温熨疗法联合手法推拿对项背肌筋膜炎患者的肌肉硬度、上肢活动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项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组。对照组给予手法推拿治疗,治疗组给予手法推拿联合电热砭石温熨疗法,均治疗2... 目的探讨电热砭石温熨疗法联合手法推拿对项背肌筋膜炎患者的肌肉硬度、上肢活动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项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组。对照组给予手法推拿治疗,治疗组给予手法推拿联合电热砭石温熨疗法,均治疗2周。治疗前后评价两组肌肉硬度、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肌肉硬度、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肢体活动度8项中6项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电热砭石温熨疗法联合手法推拿治疗可明显改善项背肌筋膜炎患者肌肉硬度及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背肌筋膜炎 电热砭石 温熨 手法推拿 肢体活动度 肌肉硬度 疼痛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消瘤颗粒对原发性肝癌血清中VEGF、HIF-1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晓琦 张鹏鸽 +5 位作者 陈新蕊 冀爱英 吕转 赵云霞 陈欣菊 邵明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629-3635,共7页
目的探讨扶正消瘤颗粒对原发性肝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按1... 目的探讨扶正消瘤颗粒对原发性肝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按1∶1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VEGF、HIF-1α水平的变化及对患者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结果①在性别、年龄、合并乙型肝炎、Child-Pugh分级、AFP值、临床分期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癌患者在治疗各时间节点的VEGF和HIF-1α表达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829,P<0.001)。③VEGF浓度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3月降至术前水平(P>0.05),HIF-1α在TACE后3月仍高于术前(P<0.05)。④扶正消瘤颗粒可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⑤扶正消瘤颗粒可减少TACE序贯RFA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⑥血清中VEGF水平与生活质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r=0.251),HIF-1α水平与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性(P<0.05,r=0.450)。结论扶正消瘤颗粒可明显改善TACE序贯RFA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消瘤颗粒 肝癌 HIF-1Α VEGF T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对大鼠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_1受体和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黄旭平 康毅 +2 位作者 黄红 王晨晓 罗伟生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6期559-565,共7页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FL)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TFL大剂量组、TFL中剂量组和TFL小剂量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荔枝核总黄酮(TFL)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TFL大剂量组、TFL中剂量组和TFL小剂量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腹腔注射0.5%DMN 2 mL·kg^(-1)4周,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当日开始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灌胃0.9%氯化钠溶液5 mL·kg^(-1),TFL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胃TFL 200,100,50 mg·kg^(-1),秋水仙碱组灌胃秋水仙碱0.1 mg·kg^(-1),各组每日给药1次,共6周。至实验第6周末处死大鼠,取肝脏同一部位行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大鼠病理改变及肝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Ⅰ/Ⅱ型受体(TβRⅠ/Ⅱ)和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纤维半定量评分和TβRⅠ、TβRⅡ、ColⅠ和Col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FL大、中、小剂量组TβRⅠ、TβRⅡ、ColⅠ和ColⅢ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纤维半定量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具有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TFL可抑制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肝纤维化因子TGF-β_1受体TβRⅠ/Ⅱ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与活化,降低胶原含量,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出血风险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光伟 赵文霞 桂松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出血风险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0例确诊肝硬化合并HP感染的患者(HP+组)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282例未合并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出血风险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0例确诊肝硬化合并HP感染的患者(HP+组)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282例未合并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HP^-组)对照,对上述患者的门静脉主干内径(DPV)、最大血流速度(Vmax)、各静脉平均流速(Q)、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出血发生次数等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HP^+组DPV、Vmax,Q高于HP^-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重于HP^-组,出血例数、出血累计发生次数大于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根除HP^-可能降低上消化道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幽门螺杆菌 胃肠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董世芬 张胜威 孙建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1-1044,共4页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激动可通过抑制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磷酸化、炎症反应,调节突触可塑性,以及与Akt/蛋白激酶B通路共同作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认知功能障碍。该文就SIRT1与AD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 Akt蛋白激酶B (3淀粉样蛋白沉积 ta蛋白磷酸化 突触可塑性阿尔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消瘤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及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石丹丹 孙祎尧 +5 位作者 陈晓琦 杨芳明 张传雷 王新亭 袁长威 陈欣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247-1262,共16页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颗粒治疗Ⅱ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从代谢组学角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60例经综合介入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的Ⅱ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30例,服药1年,观察1年,比较两组1年复发率及... 目的:观察扶正消瘤颗粒治疗Ⅱ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从代谢组学角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60例经综合介入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的Ⅱ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30例,服药1年,观察1年,比较两组1年复发率及中医证候积分、甲胎蛋白和肝功能分级变化。应用超高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筛选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差异代谢物,分析代谢通路及相关生物学通路。结果:治疗组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中医证候积分总体改善率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5),两组治疗后甲胎蛋白和肝功能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以及两组治疗后对比分别存在39、33种差异代谢物,对差异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和拓扑分析后发现扶正消瘤颗粒可影响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和嘌呤代谢等代谢通路。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与两组治疗后对比结果中的相同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FOLD CHANGE>1的相同差异代谢物包括硬脂酸、次黄嘌呤、犬尿酸、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酰多巴胺,Impact>0.1的相同代谢通路有花生四烯酸代谢和组氨酸代谢。结论:扶正消瘤颗粒可有效降低综合介入术后Ⅱ期肝癌患者的复发率、改善中医证候,可能通过调节参与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代谢通路的代谢物含量,抑制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发挥延缓肿瘤复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消瘤颗粒 原发性肝癌 复发率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捷从痰瘀论治隆起糜烂性胃炎经验 被引量:7
7
作者 孙慧霞 袁媛 +2 位作者 韩捷 牛锦锦 刘宁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32-34,共3页
隆起糜烂性胃炎又叫疣状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性增生,甚则是具有癌变倾向的特殊类型胃炎,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亦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利用中医辨证论治... 隆起糜烂性胃炎又叫疣状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性增生,甚则是具有癌变倾向的特殊类型胃炎,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亦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利用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从中医方面阐明其病因病机,确定有效的治则治法尤为重要。韩捷教授认为,此病多为饮食不节加之情志不调,使脾胃升降失调,水谷运化失常,气血津液运行不畅,以致化瘀成痰,久而固结胃腑。在"坚者消之"的中医治则理论的指导下,韩捷教授从痰瘀论治隆起糜烂性胃炎在临床中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捷 隆起糜烂性胃炎 痰瘀论治 坚者消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转录因子A2、J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冉小柯 陈欣菊 +4 位作者 赵云霞 张鑫 杨荷 孙祎尧 陈晓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2-1347,共6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叉头(FOX)转录因子A2(FOXA2)与FOXJ2的表达水平,探讨FOXA2、FOXJ2与HC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7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学检查明确为HCC患者54例,收集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采用免...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叉头(FOX)转录因子A2(FOXA2)与FOXJ2的表达水平,探讨FOXA2、FOXJ2与HC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7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学检查明确为HCC患者54例,收集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CC组织中FOXA2与FOXJ2的蛋白水平表达,分析其与HCC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与校正χ2检验,FOXJ2与FOXA2表达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采用Kaplan-Merier法进行生存期分析;采用Image-Pro Plus进行FOXA2、FOXJ2表达的半定量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HCC组织中FOXA2和FOXJ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37%(38/54)和75.92%(41/54);FOXA2和FOXJ2表达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rs=0.648,P<0.001)。FOXA2阴性组与阳性组相比,肿瘤直径、分化程度、肿瘤个数、AF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440、4.113、4.352、3.865,P值分别为0.020、0.043、0.037、0.049);FOXJ2阴性组与阳性组比较,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7,P=0.002)。FOXA2、FOXJ2阳性表达组HCC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均显著高于FOXA2、FOXJ2阴性表达组HCC患者(P值均<0.01)。结论FOXA2与FOXJ2的表达水平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二者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叉头转录因子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