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极化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豪杰 刘宪勤 王锁刚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0,共9页
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和极化性。在微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刺激下可极化为各种表型(主要是M1和M2),从而发挥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的病理生理机制... 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和极化性。在微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刺激下可极化为各种表型(主要是M1和M2),从而发挥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度的免疫反应必然会导致组织损伤,M1型巨噬细胞是促炎细胞,参与病原体的清除;而M2型巨噬细胞具有抗炎作用,参与RIRI后肾组织修复和重塑。巨噬细胞表型之间的平衡对于RIRI的结局和治疗十分重要。故本文从巨噬细胞极化角度切入,对巨噬细胞在RIRI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最新的治疗方案进行阐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巨噬细胞极化在RIRI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为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来改善RIRI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干预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排石方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经皮肾镜术后气滞血瘀型残留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林波 赵润璞 +3 位作者 王志民 王赟 屈颖伟 屈淼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87-4190,共4页
目的观察化瘀排石方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经皮肾镜术后气滞血瘀型残留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排石方,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残留结... 目的观察化瘀排石方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经皮肾镜术后气滞血瘀型残留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排石方,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残留结石排出时间、输尿管支架管分级情况、术后康复评分、术后血常规白细胞、术后尿常规白细胞、术后尿常规红细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残留结石排出时间更短(P<0.05),输尿管支架管分级情况更优(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术后康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术后第30天血常规白细胞及术后第7、30天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更优(P<0.05)。结论化瘀排石方可安全有效地促进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经皮肾镜术后气滞血瘀型残留结石患者排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排石方 常规治疗 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 经皮肾镜术 残留结石 气滞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预处理方法的CT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泌尿系结石的草酸钙成分
3
作者 周聪 王亚洲 +4 位作者 何文强 朱永月 王默涵 廖雯欣 王道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5年第4期526-533,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多种预处理方法的CT机器学习(ML)模型用于预测泌尿系结石的草酸钙成分,旨在为临床医师制订治疗决策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到2023年10月经过手术治疗的197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使用3Dslice勾画感兴趣区(RO... 目的:构建基于多种预处理方法的CT机器学习(ML)模型用于预测泌尿系结石的草酸钙成分,旨在为临床医师制订治疗决策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到2023年10月经过手术治疗的197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使用3Dslice勾画感兴趣区(ROI),将联影智能科研平台(uRP)用于特征提取。通过运用3种不同的图像预处理方法、5种特征归一化方法,建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逻辑回归(LR)模型和随机梯度下降(SGD)模型,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评估各模型的诊断性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异质性指数(SHI)及复发与否为预测结石草酸钙成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窗宽窗位归一化预处理的图像构建的SVM模型表现出最优的预测效能,其AUC为0.900(95%CI 0.802~0.998)。基于Z分数归一化的特征预处理方法构建的SVM模型表现出最优的预测效能,其AUC为0.900(95%CI 0.802~0.998)。SVM模型的预测效能与联合模型[0.853(95%CI 0.701~1.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的SVM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的草酸钙成分,可为其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影像组学 泌尿系结石 草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孙豪杰 朱俊雷 +1 位作者 李伟 王锁刚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78,共7页
细胞焦亡是半胱氨酸蛋白酶介导的以线粒体参与、炎性小体组装、质膜穿孔、炎性释放为特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作为介导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机制,细胞焦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细胞焦亡是半胱氨酸蛋白酶介导的以线粒体参与、炎性小体组装、质膜穿孔、炎性释放为特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作为介导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机制,细胞焦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细胞焦亡在RIRI中的作用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RIRI的早期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焦亡 抑制剂 干预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在草酸钙肾结石形成中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卫胜 张传国 +1 位作者 李杨东 何文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86,共7页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多发性疾病,可造成肾功不全、肾萎缩和脓胸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1-2]。草酸钙(calcium oxalate,Ca Ox)肾结石的形成涉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增多、免疫炎症反应和肾小管上皮损伤等...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多发性疾病,可造成肾功不全、肾萎缩和脓胸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1-2]。草酸钙(calcium oxalate,Ca Ox)肾结石的形成涉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增多、免疫炎症反应和肾小管上皮损伤等病理过程[3]。既往研究证实,巨噬细胞的不同极化状态能够影响Ca Ox肾结石形成[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炎症 巨噬细胞极化 草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 李伟 +2 位作者 程丰 王光策 王锁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15-1920,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评价不同时点急性肾IRI大鼠的肾损伤程度。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以2%戊巴比妥钠(30 mg/kg)腹腔注射麻醉,以背侧入径夹闭双侧肾蒂的方式构建急性... 目的:通过构建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评价不同时点急性肾IRI大鼠的肾损伤程度。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以2%戊巴比妥钠(30 mg/kg)腹腔注射麻醉,以背侧入径夹闭双侧肾蒂的方式构建急性肾IRI模型,不同的分组按照不同的缺血时间(0、5、15、30、45和60 min)进行处理,再灌注24 h后,腹主动脉采血2 mL用于检测肾功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和胱抑素C),取出肾脏,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及细胞凋亡水平变化。结果:随着肾缺血时间延长,急性肾IRI模型大鼠肾功能进行性减退(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愈加严重(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凋亡指数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而大鼠肾缺血60 min再灌注的肾损伤程度最严重。结论:大鼠肾脏控制缺血时间45 min再灌注时间24 h时构建的急性肾IRI模型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不同时点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癃清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汪绪祥 王锁刚 +4 位作者 陈铸 崔勇 翟琼瑶 王帝 王光策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423-1428,共6页
目的:基于Meta分析方法,整体评价癃清片治疗不同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药物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依据检索策略,以主题词加自由词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 目的:基于Meta分析方法,整体评价癃清片治疗不同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药物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依据检索策略,以主题词加自由词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ProQuest、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时间设置为从建库开始至2019年8月;结合手工搜索近些年主流中英文杂志。通过软件查重、标题筛选、摘要筛选、文章内容筛选获取最终文献。结果:最终纳入12篇随机对比文献,共2621例患者。Meta分析2组患者总有效率:[RR=1.42,95%CI(1.20,1.68),P<0.0001];2组患者NIH-CPSI评分:[MD=-4.81,95%CI(-7.00,-2.61),P<0.0001];2组患者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计数:[MD=-1.31,95%CI(-2.05,-0.58),P=0.0004];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RR=0.81,95%CI(0.31,2.08),P=0.65]。结论:癃清片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CPSI评分、EPS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癃清片 慢性前列腺炎 合理用药 循证医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术式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彦 王锁刚 +4 位作者 翟琼瑶 王帝 汪绪祥 朱时玉 王光策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目的常见的建模手术途径为腹部切口和背部切口。文章通过对比经腹部和背部途径两种手术方式,探讨建立一种简易、实用的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48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腹部手术组(经腹部正中切口... 目的常见的建模手术途径为腹部切口和背部切口。文章通过对比经腹部和背部途径两种手术方式,探讨建立一种简易、实用的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48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腹部手术组(经腹部正中切口进行结扎双侧肾蒂45 min)、背部手术组(经背部双侧肋下缘切口进行结扎双侧肾蒂45 min),正常对照组无手术处理,每组16只。术后观察各组大鼠24 h一般情况,相应试剂盒测定各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ELA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6、TNF-α炎症因子水平,称重并计算肾系数,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进行肾小管坏死评分,并对30 d内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生存率、肠梗阻发生率及腹腔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腹部手术组大鼠血清肌酐[(49.55±2.86)μmol/L]、尿素氮[(16.39±1.39)mmol/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34.89±4.40)μmol/L、(5.69±1.01)mmol/L]明显增高(P<0.05);背部手术组大鼠血清肌酐[(47.53±5.63)μmol/L]、尿素氮[(17.14±2.26)mmol/L]水平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肾系数值[(0.77±0.04)g/100 g]比较,经腹部和背部手术组大鼠[(0.85±0.04)、(0.87±0.05)g/100 g]显著增加(P<0.05)。镜下观察发现两手术组肾小管上皮组织肿胀明显,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坏死溶解改变,管腔扩张程度明显,组织间质水肿,左、右肾损伤程度基本一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经腹部及背部手术组肾小管坏死评分明显增高(P<0.05),左、右肾组织肾小管坏死评分结果趋势基本一致。术后30 d背部手术组大鼠存活率(100%)明显高于腹部手术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背部途径手术更容易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该术式具有切口小、感染风险低、对胃肠道功能影响小、伤口恢复快,机体炎症反应轻,存活率高,肠梗阻发生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