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MPK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调控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芝兰
黄晓萌
+4 位作者
尚文雅
黄靖
韦慧麟
李冰
任亚锋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3,共9页
脊髓损伤(SCI)是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感受器,在维持能量平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目前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
脊髓损伤(SCI)是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感受器,在维持能量平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目前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关键靶点。研究显示,AMPK信号可调控SCI后的自噬、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等,从而影响SCI的病理进程。本文综述了AMP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和治疗SCI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SCI的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病理机制
神经炎症
轴突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脊髓损伤后线粒体融合介导的神经修复机制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云鹏
吴明莉
冯晓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5-1021,共7页
脊髓损伤(SCI)是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常导致损伤部位以下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研究显示,SCI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线粒体动力学失衡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线粒体动力学失衡如线粒体DNA损伤累积、ATP耗竭及氧化应激调节障碍等可...
脊髓损伤(SCI)是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常导致损伤部位以下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研究显示,SCI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线粒体动力学失衡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线粒体动力学失衡如线粒体DNA损伤累积、ATP耗竭及氧化应激调节障碍等可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而线粒体融合在维持能量平衡和促进SCI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SCI后线粒体动力学的变化及线粒体融合介导的神经修复机制,旨在为SCI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线粒体融合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神经回路重塑
轴突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MPK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调控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芝兰
黄晓萌
尚文雅
黄靖
韦慧麟
李冰
任亚锋
机构
郑州
大学
第五
附属
医院
儿童
康复
医学
科
河南
中医药大学
康复
医学
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3,共9页
基金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2JDZX015,2021JDZY022)。
文摘
脊髓损伤(SCI)是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感受器,在维持能量平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目前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关键靶点。研究显示,AMPK信号可调控SCI后的自噬、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等,从而影响SCI的病理进程。本文综述了AMP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和治疗SCI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SCI的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病理机制
神经炎症
轴突再生
Key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neuroinflammation
axon regeneration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髓损伤后线粒体融合介导的神经修复机制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云鹏
吴明莉
冯晓东
机构
河南
中医药大学
康复
医学
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5-102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4473)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32300420275)
河南省中医学“双一流”创建科学研究专项课题(HSRP-DFCTCM-2023-8-05)。
文摘
脊髓损伤(SCI)是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常导致损伤部位以下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研究显示,SCI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线粒体动力学失衡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线粒体动力学失衡如线粒体DNA损伤累积、ATP耗竭及氧化应激调节障碍等可导致神经元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而线粒体融合在维持能量平衡和促进SCI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SCI后线粒体动力学的变化及线粒体融合介导的神经修复机制,旨在为SCI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线粒体融合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神经回路重塑
轴突再生
Key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mitochondrial fusion
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neural circuit remodeling
axon regeneration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MPK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调控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张芝兰
黄晓萌
尚文雅
黄靖
韦慧麟
李冰
任亚锋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脊髓损伤后线粒体融合介导的神经修复机制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李云鹏
吴明莉
冯晓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