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M_(2.5)暴露经Nrf2/SLC7A11/GPX4轴调控铁死亡加重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特发性肺纤维化 被引量:1
1
作者 丁锦泵 孔德琪 +6 位作者 黄慧敏 谷雨 陈悦冰 赵瑞丽 刘素晓 刘学芳 李亚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39,共7页
目的探讨PM_(2.5)暴露经Nrf2/SLC7A11/GPX4轴调控铁死亡加重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小鼠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机制。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BLM组、PM_(2.5)组、BLM+PM_(2... 目的探讨PM_(2.5)暴露经Nrf2/SLC7A11/GPX4轴调控铁死亡加重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小鼠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机制。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BLM组、PM_(2.5)组、BLM+PM_(2.5)组、Sulforaphane(SFN,Nrf2激动剂)组,每组8只,以BLM诱导IPF模型,并PM_(2.5)暴露2周。测定小鼠肺功能,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肺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亚铁离子(Fe^(2+))、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等水平;采用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COL-1、α-SMA、Nrf2、SLC7A11、GPX4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BLM组、PM_(2.5)组小鼠肺功能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出现肺泡壁断裂、增厚,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等肺纤维化特征性病理改变,肺组织HYP、Fe^(2+)、ROS、MDA明显升高(P<0.05,P<0.01),GSH水平明显降低(P<0.01),Nrf2、SLC7A11、GPX4基因和蛋白明显降低(P<0.01),COL-1、α-SMA基因和蛋白明显升高(P<0.01);BLM+PM_(2.5)组上述损伤均较BLM组(P<0.05)、PM_(2.5)组有不同程度的加剧(P<0.01);SFN组上述损伤均较BLM+PM_(2.5)组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结论PM_(2.5)暴露可加重BLM诱导的小鼠IPF,其机制可能与通过Nrf2/SLC7A11/GPX4轴调控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PM_(2.5) 铁死亡 Nrf2/SLC7A11/GPX4通路 脂质过氧化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肺益肾方对香烟烟雾提取物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范正媛 沈子涵 +3 位作者 李亚 沈婷婷 李高峰 李素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2-1379,共8页
目的 探讨补肺益肾方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CSE诱导的BEAS-2B细胞构建模型,以羧甲司坦(S-CMC)为阳性对照,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SE组、补肺益肾方(BYF)含药血清低剂量(BYL)组... 目的 探讨补肺益肾方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CSE诱导的BEAS-2B细胞构建模型,以羧甲司坦(S-CMC)为阳性对照,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SE组、补肺益肾方(BYF)含药血清低剂量(BYL)组、BYF高剂量(BYH)组、NF-κB抑制剂PDTC组、BYH+PDTC组及S-CMC组。CCK-8法筛选CSE最佳造模浓度、作用时间及BYF含药血清、S-CMC给药浓度;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炎症因子水平及细胞MUC5AC、MUC5B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TLR4/NF-κB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CSE组细胞IL-1β、IL-6及TNF-α的分泌升高(P<0.01),细胞MUC5AC、MUC5B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细胞出现凋亡小体,早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升高(P<0.01),细胞TLR4,I-κB,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AQP5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CSE组相比,各给药组可降低细胞上清炎症因子水平,细胞MUC5AC、MUC5B mRNA和蛋白水平,细胞早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及TLR4/NF-κB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被部分逆转,其中以BYH+PDTC组更明显。结论 补肺益肾方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CSE诱导的BEAS-2B细胞凋亡、炎症和黏液高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反应 香烟烟雾提取物 补肺益肾方 黏液高分泌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OR调控肺泡巨噬细胞自噬研究清肺解毒化痰方对大鼠重症肺炎的影响
3
作者 贾茗棪 梁瀛今 +7 位作者 张康 李亚 姬文帅 杜琛 孔欣欣 谢凯 井芃祯 王海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3-1391,共9页
目的:探究清肺解毒化痰方(Qingfei-Jiedu-Huatan Formula,QJHF)经mTOR调控肺泡巨噬细胞自噬治疗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大鼠的机制。方法:6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QJHF组、莫西沙星(moxifloxa... 目的:探究清肺解毒化痰方(Qingfei-Jiedu-Huatan Formula,QJHF)经mTOR调控肺泡巨噬细胞自噬治疗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大鼠的机制。方法:6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QJHF组、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OX)组、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组、QJHF+RAPA组,每组10只。采用肺炎克雷伯杆菌制备SP大鼠模型。给药7 d,ELISA法检测BALF中IL-33、IFN-γ变化;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荧光共定位法检测肺泡巨噬细胞自噬;qPCR法检测肺组织mTOR、beclin-1和LC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mTOR/mTOR、beclin-1和LC3-II/LC3-I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HE染色可见肺泡壁断裂增厚、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损伤严重(P<0.01),BALF中IL-33和IFN-γ水平升高(P<0.01),CD68和LC3免疫荧光共定位表达增加,肺组织中mTOR mRNA表达下降(P<0.01),而LC3和beclin-1 mRNA表达上升(P<0.01),p-mTOR/mTOR蛋白表达下降(P<0.01),但LC3-II/LC3-I和beclin-1蛋白表达上升(P<0.01);与model组相比,经QJHF、MOX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显著改善(P<0.01),经RAPA干预后加重(P<0.05),经QJHF联合RAPA干预稍有改善但无统计意义(P>0.05);MOX组与QJHF组相比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QJHF+RAPA组与RAPA组相比各指标情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清肺解毒化痰方能改善重症肺炎炎症反应,机制可能与激活mTOR磷酸化活性来抑制肺泡巨噬细胞过度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解毒化痰方 重症肺炎 肺泡巨噬细胞 自噬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补肺肾三法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改善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高峰 刘淑娟 +3 位作者 李亚 李素云 范正媛 沈婷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1-422,共12页
目的 探究调补肺肾三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COPD)组、补肺健脾(Bu-Fei Jian-Pi Formula, BJF)... 目的 探究调补肺肾三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稳定期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COPD)组、补肺健脾(Bu-Fei Jian-Pi Formula, BJF)组、补肺益肾(Bu-Fei Yi-Shen Formula, BYF)组、益气滋肾(Yi-Qi Zi-Shen Formula, YZF)组、ERK1/2抑制剂(PD98059)组、补肺健脾联合抑制剂(BJF+PD98059)组、补肺益肾联合抑制剂(BYF+PD98059)组和益气滋肾联合抑制剂(YZF+PD98059)组。第1~8周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细菌反复感染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9~16周Control组和COPD组给予生理盐水每只2 mL,BJF组、BYF组和YZF组分别给予对应的调补肺肾三方灌胃,第16周PD98059组、BJF+PD98059组、BYF+PD98059组和YZF+PD98059组给予PD98059腹腔注射7 d。16周结束后取材,检测大鼠肺功能、肺组织形态、肺组织水含量、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AB-PAS染色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杯状细胞比例和Muc5AC、Muc5B表达。PCR检测ERK1、ERK2、ENaC、CFTR、AQP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中ERK1/2、P-ERK1/2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COPD组大鼠TV、MV、FVC、FEV_(0.1)及FEV_(0.1)/FVC均显著下降(P<0.01);肺病理显示肺泡紊乱,肺泡壁大量断裂,气管壁严重皱缩增厚,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水含量明显升高(P<0.01);BALF中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显著增高(P<0.05,P<0.01);气道上皮杯状细胞比例和Muc5AC、Muc5B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ERK1、ERK2、ENaC 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CFTR和AQP5 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P-ERK1/2, ERK1/2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COPD组相比,各治疗组能不同程度改善上述指标变化(P<0.05,P<0.01),调补肺肾三方联合PD98059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治疗组(P<0.05,P<0.01)。结论 调补肺肾三法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改善COPD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黏液高分泌 调补肺肾三法 ERK1/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泊马度胺对COPD大鼠气道炎症及黏液高分泌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淑娟 李亚 +2 位作者 范正媛 李高峰 李素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探究泊马度胺(POM)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OM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和POM组大鼠采用烟雾暴露联合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建立COPD模型,... 目的探究泊马度胺(POM)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OM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和POM组大鼠采用烟雾暴露联合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建立COPD模型,POM组大鼠采用POM(0.5 mg/kg,1次/d,持续1周)干预。观察并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肺组织病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比例和血清中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3水平。分别用AB-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大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和黏蛋白(MUC)5AC、MUC5B的分泌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TNF-α受体1(TNFR1)、IκB激酶(IKK)、磷酸化IKK(p-IKK)和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潮气量(TV)、每分钟通气量(MV)、用力呼气肺活量(FVC)、0.1 s用力呼气容积(FEV0.1)、0.3 s用力呼气容积(FEV0.3)均降低(P<0.05);肺泡平均线性截距(MLI)升高(P<0.01),平均肺泡数(MAN)降低(P<0.01);BALF沉渣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升高(P<0.05),巨噬细胞比例降低(P<0.01);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IL-13和IL-6水平升高(P<0.05);气道上皮杯状细胞比例增高(P<0.01);肺组织MUC5AC和MUC5B分泌增多(P<0.01),TNFR1含量、p-IKK/IKK比值增高(P<0.01),胞核中P65含量增高(P<0.01),胞质中P65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POM治疗一周后,POM组大鼠的TV、MV、FVC、FEV0.1、FEV0.3、MLI、MAN均明显改善(P<0.05);BALF沉渣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降低(P<0.05),巨噬细胞比例升高(P<0.01);血清TNF-α、IL-1β、IL-6、IL-13水平降低(P<0.05);气道杯状细胞比例降低(P<0.01),MUC5AC、MUC5B分泌减少(P<0.01),TNFR1、P-IKK、P65(胞核)表达水平降低(P<0.05),P65(胞质)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POM可改善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这种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马度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转录因子-ΚB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肺化纤方调控TGF-β1/smad2/3、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对BLM/PM2.5诱导的特发性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胶原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宁怡 千孟丹 +5 位作者 何慧慧 刘学芳 冯素香 刘素晓 林珊珊 李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195,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保肺化纤方经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2/3、Wnt1/β-连环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博来霉素(bleomycin,BLM)/PM2.5暴露诱导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大鼠肺组织胶... 目的探讨保肺化纤方经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2/3、Wnt1/β-连环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博来霉素(bleomycin,BLM)/PM2.5暴露诱导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大鼠肺组织胶原沉积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BLM+PM2.5(Model)组、保肺化纤方(BHF)组、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组、XAV-939组、BHF+PFD组、BHF+XAV-939组。采用一次性气管内雾化BLM法制备IPF大鼠模型,大气PM2.5实时浓缩全身暴露和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检测大鼠肺功能,观察肺组织病理和胶原沉积;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组织Ⅰ、Ⅳ型胶原(collagen,COL)、TGF-β1、smad2/3、β-catenin蛋白水平;采用qPCR技术检测肺组织TGF-β1、smad2/3、Wnt1、β-catenin mRNA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肺功能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壁断裂、增厚,胶原沉积等肺纤维化特征性病理改变,肺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COLⅠ、COLⅣ蛋白及TGF-β1、smad2/3、β-catenin基因与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Model组比较,各治疗组均有效改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显著降低肺组织CVF及COLⅠ、COLⅣ、TGF-β1、smad2/3、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同时BHF组、BHF+PFD组、BHF+XAV-939组均能显著提高大鼠肺功能(P<0.05,P<0.01),明显下调肺组织TGF-β1、smad2/3、β-catenin基因表达水平(P<0.01);与PFD组比较,BHF+PFD组大鼠肺组织COLⅠ、TGF-β1蛋白及smad2、β-catenin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XAV-939组比较,BHF+XAV-939组smad3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保肺化纤方可改善BLM/PM2.5诱导的IPF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减少胶原沉积,提高肺功能,改善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smad2/3、Wnt1/β-catenin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保肺化纤方 胶原沉积 TGF-β1/smad2/3 Wnt1/β-catenin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补肺肾三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肾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范正媛 韩迪 +2 位作者 李亚 韩冰洋 李素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88-1699,共12页
目的:探讨调补肺肾三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COPD组、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 ammonium,PDTC... 目的:探讨调补肺肾三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肾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COPD组、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 ammonium,PDTC)组、补肺健脾方(Bufei-Jianpi formula,BJF)组、补肺益肾方(Bufei-Yishen formula,BYF)组、益气滋肾方(Yiqi-Zishen formula,YZF)组、BJF联合PDTC(BJF+PDTC)组、BYF联合PDTC组(BYF+PDTC)和YZF联合PDTC(YZF+PDTC)组。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细菌感染的方法建立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筛选COPD肾损伤大鼠进行后续治疗。第16周末取材观察大鼠肺、肾功能;HE染色观察肺、肾病理形态学;检测24 h尿量和尿生化指标;免疫组化检测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水平;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测定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肾组织IKK和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COPD大鼠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ital capacity,FVC)、第0.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0.1 second,FEV_(0.1))及FEV_(0.1)/FVC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表现为肺泡壁断裂、融合,气道炎症细胞浸润;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eatinine,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及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病理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排列紊乱;24 h尿量降低(P<0.01),尿生化指标24 h尿总蛋白、尿肾损伤分子1、尿Cys-C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小管AQP1~4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BALF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P<0.01),单核细胞百分比降低(P<0.01);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13、IL-1β和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IKK和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COPD组比较,各治疗组干预后大鼠上述症状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BJF、BYF和YZF组表现出与PDTC相似的作用效果,BJF+PDTC、BYF+PDTC和YZF+PDTC组改善效果优于对应的中药组。结论:调补肺肾三法能缓解COPD大鼠气道和全身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减轻肾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补肺肾三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肾损伤 水通道蛋白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解毒方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大鼠肺损伤
8
作者 韩冰洋 沈婷婷 +3 位作者 范正媛 李高峰 李亚 李素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40,共12页
目的探究宣肺解毒方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肺炎大鼠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84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宣肺解毒方低、中、高剂量(XFJDF-low/medium/high dose)组、亚胺培... 目的探究宣肺解毒方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肺炎大鼠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84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宣肺解毒方低、中、高剂量(XFJDF-low/medium/high dose)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IPM)组以及NF-κB抑制剂(PDTC)组,每组12只。采用经口气管插管法建立MDR-PA肺炎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宣肺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进行灌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给予IPM腹腔注射,而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连续7 d;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组在模型构建前1 h、模型建立后12 h和24 h给予PDTC腹腔注射。观察大鼠的行为状态、体重变化、脾和胸腺指数、肺湿重/肺干重比例。通过HE染色评估肺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ELISA检测血清中的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介素10(IL-10)水平;比色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等测定大鼠血清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RT-qPCR技术分析肺组织IKKβ和NF-κBp65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肺组织中IKKβ、p-IKKβ、NF-κBp65、p-NF-κB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饮食减少、毛发缺少光泽、反应迟钝、活动度降低、呼吸频率加快,并伴有杂音,体重显著降低(P<0.01);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肺湿重/肺干重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肺泡腔分泌物增多、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血清中IL-1β、TNF-α、TGF-β、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增加、MPO活性增强、GSH水平与T-AOC能力降低(P<0.01);肺组织IKKβ、NF-κBp65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p-IKKβ/IKKβ和p-NF-κBp65/NF-κBp65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上述指标(P<0.05,P<0.01),其中以宣肺解毒方高剂量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较为显著。结论宣肺解毒方可能通过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改善MDR-PA肺炎大鼠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菌 肺损伤 宣肺解毒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证急性加重-稳定期大鼠免疫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晓俊 李亚 +3 位作者 卞晴晴 轩银霜 沈婷婷 李素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7-205,共9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缺损及肺组织T淋巴细胞聚集导致的免疫失衡,会影响COPD的发生和发展。人体胃肠道与呼吸道具有典型的黏膜结构,通过共同免疫系统相联系。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痰热证急性...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缺损及肺组织T淋巴细胞聚集导致的免疫失衡,会影响COPD的发生和发展。人体胃肠道与呼吸道具有典型的黏膜结构,通过共同免疫系统相联系。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痰热证急性加重-稳定期大鼠对部分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选取SPF级SD大鼠60只,采用EXCEL RAND函数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稳定期(COPD)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采用香烟烟雾及热暴露联合鼻腔内滴注脂多糖溶液方法制备COPD痰热证急性加重-稳定期大鼠模型。急性加重期干预8 d,西药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片0.027 g·kg^(-1)·d^(-1)和硫酸沙丁胺醇片0.41 mg·kg^(-1)·d^(-1),中西医结合组给予通塞颗粒7.2 g·kg^(-1)·d^(-1)、盐酸莫西沙星片0.027 g·kg^(-1)·d^(-1)和硫酸沙丁胺醇片0.41 mg·kg^(-1)·d^(-1);稳定期干预14 d,西药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片0.41 mg·kg^(-1)·d^(-1),中西医结合组给予补肺益肾方4.42 g·kg^(-1)·d^(-1)和硫酸沙丁胺醇片0.41 mg·kg^(-1)·d^(-1);对照组、COPD组及AECOPD组全程灌胃0.9%氯化钠溶液2 ml/d。干预结束后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0.3))、FEV_(0.3)/FVC,肺、肠组织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CD_(3)^(+)和CD_(4)^(+)表达水平。结果FVC、FEV_(0.3)、FEV_(0.3)/FVC、肺肠sIgA及肺CD_(3)^(+)表达水平,COPD组低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低于COPD组(P<0.05),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高于AECOPD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通过提高大鼠肺组织和肠组织的sIgA和CD_(3)^(+)、CD_(4)^(+)的表达水平,修复肺组织和肠组织的免疫屏障功能,从而为COPD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痰热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免疫因子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PM2.5致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亚 何慧慧 +7 位作者 王晶 贾瑞 林珊珊 刘学芳 刘素晓 张晓东 毕倩 刘卫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99-204,228,共7页
目的评价PM2.5暴露的雄性生殖损伤及当归芍药散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M2.5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第1~12周,各组大鼠(对照组除外)进行实时浓缩PM2.5暴露;第9-12周,对照组、PM2.5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2... 目的评价PM2.5暴露的雄性生殖损伤及当归芍药散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M2.5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第1~12周,各组大鼠(对照组除外)进行实时浓缩PM2.5暴露;第9-12周,对照组、PM2.5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2 mL/只),其余组给予相应剂量当归芍药散灌胃;第12周结束,观察大鼠肺系数、肺功能、睾丸系数、肺和睾丸病理及精子质量,检测血清生殖激素和睾丸氧化应激水平。结果PM2.5组用力肺活量(FVC)、0.3 s用力呼气容积(FEV0.3)较对照组降低、肺组织损伤评分升高(P<0.05,P<0.01);睾丸及附睾系数升高、睾丸组织Johnsen评分下降、附睾精子减少、畸形、活力显著降低(P<0.05,P<0.01);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睾酮(T)水平均降低(P<0.05,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显著升高(P<0.05,P<0.01)。3种剂量当归芍药散均可不同程度减轻上述损伤,综合疗效以低剂量组较为显著。结论PM2.5暴露可导致雄性生殖激素紊乱、睾丸及附睾损伤,精子活力降低,氧化应激可能是其潜在机制。当归芍药散可通过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来改善PM2.5引起的雄性生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氧化应激 生殖损伤 当归芍药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肺灸及其联合调补肺肾三方对COPD稳定期大鼠气道MUC5AC和MUC5B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景梅 沈婷婷 +3 位作者 范正媛 李亚 李建生 李素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7,共8页
目的探讨益肺灸及其联合调补肺肾三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大鼠气道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和黏蛋白5B(mucin 5B,MUC5B)水平的影响,阐明益肺灸作用机制和灸药联合是否具备治疗优... 目的探讨益肺灸及其联合调补肺肾三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大鼠气道黏蛋白5AC(mucin 5AC,MUC5AC)和黏蛋白5B(mucin 5B,MUC5B)水平的影响,阐明益肺灸作用机制和灸药联合是否具备治疗优势。方法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法建立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第9~20周,空白组和模型(COPD)组给予生理盐水(每只2 mL/d)、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27 mg/(kg·d))、补肺健脾组和益肺灸+补肺健脾组给予补肺健脾方(12.42 g/(kg·d))、补肺益肾组和益肺灸+补肺益肾组给予补肺益肾方(11.61 g/(kg·d))、益气滋肾组和益肺灸+益气滋肾组给予益气滋肾方(12.42 g/(kg·d))灌胃,益肺灸组及灸药联合组每周益肺灸灸2次,每次10~15 min。检测大鼠肺功能、肺组织病理、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气道中MUC5AC、MUC5B蛋白表达。结果COPD组大鼠较空白组Penh水平显著升高(P=0.007),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小气道和BALF中MUC5AC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01,P=0.005),MUC5B有升高趋势(P>0.05)。各治疗干预均显著降低COPD大鼠Penh以及BALF和气道MUC5AC水平(P<0.05),益肺灸、调补肺肾三方和益肺灸+益气滋肾方有降低COPD大鼠MUC5B的趋势(P>0.05)。灸药联合在降低Penh、MUC5AC或MUC5B气道表达、分泌方面有不同程度上的优于灸、药单独应用的趋势。结论益肺灸、调补肺肾三方及其联合均可改善COPD大鼠气道通气功能和黏蛋白高表达、分泌,其中,灸药联合可能是更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黏液高分泌 MUC5AC MUC5B 益肺灸 调补肺肾三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丛丛 李亚 +1 位作者 李素云 毛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3761-3767,共7页
背景人体呼吸道和胃肠消化道具有相似的黏膜结构,黏膜屏障构成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当呼吸道感染后刺激黏膜产生局部免疫应答,通过迁移和归巢影响到肠道,导致黏膜局部抗感染能力减弱,诱发黏膜屏障损伤,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背景人体呼吸道和胃肠消化道具有相似的黏膜结构,黏膜屏障构成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当呼吸道感染后刺激黏膜产生局部免疫应答,通过迁移和归巢影响到肠道,导致黏膜局部抗感染能力减弱,诱发黏膜屏障损伤,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病变。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中医药经典脏腑理论,观察补肺健脾方对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肺组织炎性因子表达水平,肺、结肠组织肺肠相关活性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选取SPF级SD大鼠50只,采用乱数表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氨茶碱组和益生菌组,每组10只。1~8周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鼻腔滴注脂多糖(LPS)制作COPD模型(对照组除外)。各组自第9周起灌胃给药,12周结束后取材。在光镜下观察肺、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及肺、结肠组织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肺、结肠组织结构基本完整;模型组大鼠气管周围存在大量炎性细胞,支气管管壁增厚,气管变窄,补肺健脾组改善肺组织病理效果最为显著;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出现损伤,表现为大量上皮细胞脱落,隐窝形态大小不一,补肺健脾组改善结肠组织病理效果良好。五组大鼠肺组织TNF-α、IL-10、SP、VI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TNF-α)=70.640、F_(IL-10)=8.444、F_(SP)=108.700、F_(VIP)=4.665,P<0.05);五组大鼠BALF中SIg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70,P<0.05);五组大鼠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SP)=136.600,F_(VIP)=13.980,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NF-α、SP表达水平与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肺组织IL-10、VIP及BALF中SIg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肺健脾组大鼠肺组织TNF-α、SP表达水平与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肺组织IL-10、VIP及BALF中SIg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肺肠相关活性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补肺健脾组疗效优于其他药物治疗组。补肺健脾方可以减轻肺组织炎性反应,改善肺肠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与调节SIgA、SP和VIP的表达水平、增强局部黏膜免疫和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免疫 黏膜 血管活性肠肽 补肺健脾方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肾病大鼠模型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正媛 李亚 +2 位作者 李素云 李高峰 李景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1277,共7页
目的 建立与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肾病(CKD)大鼠模型。方法 将40只雌雄各半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COPD组、CKD组、COPD合并CKD模型组(COPD+CKD组),每组10只。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细菌滴注法制备COPD大... 目的 建立与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肾病(CKD)大鼠模型。方法 将40只雌雄各半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COPD组、CKD组、COPD合并CKD模型组(COPD+CKD组),每组10只。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细菌滴注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利用腺嘌呤诱导建立CKD大鼠模型,两种方法协同制备COPD合并CKD的大鼠模型,8周后取材检测肺、肾功能,观察组织形态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成功后COPD+CKD组大鼠肺功能指标FVC、FEV_(0.1)及FEV_(0.1)/FVC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肺泡壁断裂、融合的肺气肿改变及炎细胞浸润;血Cr、BUN及24 h尿蛋白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肾小管扩张及间质纤维化,超微结构显示肾小球毛细血管襻部分闭合,足突融合,肾小管线粒体融合崩解,溶酶体增多;血清IL-6、IL-13、IL-1β和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明显高于单一模型组(P<0.01)。结论 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细菌感染合并2.5%腺嘌呤诱导的方法可成功构建COPD合并CKD的大鼠模型,炎性反应可能在COPD合并CKD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肾病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