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中药复方的用药共性规律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莹莹 凌霄 +3 位作者 李春晓 江程 金艳涛 陈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0-276,共7页
目的分析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中药复方的用药共性规律。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自1990年至今收载的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中药复方的临床文献,通过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 目的分析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中药复方的用药共性规律。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自1990年至今收载的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中药复方的临床文献,通过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药物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中药复方567首,涉及365种中药,累积使用频次7636次。治疗三病均用到的高频中药有夏枯草、牡蛎、茯苓、甘草、当归等,四气均以温、平、寒为主,五味均以苦、甘、辛为主,归经均以肝经、肺经、胃经、脾经、肾经为主,功效类别均以清热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三病均有治疗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的药组,其中莪术→三棱&柴胡/香附为共用核心药组。结论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中药复方用药有共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甲状腺结节 乳腺增生 子宫肌瘤 用药共性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疏血通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玉欢 凌霄 +4 位作者 陶继阳 李春晓 李学林 张博 任婷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11-2417,共7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获取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生类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风险预警。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河南省两家三甲医院使用疏血通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病例,以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患...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获取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生类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风险预警。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河南省两家三甲医院使用疏血通注射液的住院患者病例,以使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病例组,描述性统计分析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特点及转归,以年龄和性别1:4在未发生不良反应的队列中匹配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个人药物/食物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单次用药剂量、合并用药种类等对疏血通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疏血通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23‰。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4.42%)和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24.42%)最为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20.93%)、头晕(17.44%)。所有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或中度,停药或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均为好转或痊愈转归。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个人药物/食物过敏史(OR=3.997,P=0.000)。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在一般人群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有个人药物/食物过敏史的患者使用疏血通注射液需谨慎。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开展药品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研究是获取临床安全性证据的一种可靠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真实世界数据 临床安全性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甘草配伍的调血脂作用及对甘油三酯合成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晓艳 李伟霞 +6 位作者 张辉 张明亮 孟祥乐 贾文汇 牛璐 王炎 唐进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及配伍甘草对正常小鼠血脂及对肝脏TG合成途径的影响。方法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五味子组(SF)、五味子-甘草(SG)1∶1和1∶1.5组。C组灌胃生理盐水,SF、SG 1∶1和1∶1.5组分别灌胃含五味子生药量为3.... 目的探讨五味子及配伍甘草对正常小鼠血脂及对肝脏TG合成途径的影响。方法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五味子组(SF)、五味子-甘草(SG)1∶1和1∶1.5组。C组灌胃生理盐水,SF、SG 1∶1和1∶1.5组分别灌胃含五味子生药量为3.9 g·kg^-1的提取物,共计10 d。生化法检测血清TG、TC、LDL-C、HDL-C水平及ALT活性;ELISA检测肝脏FAS、ACC活性和GPAT、ACO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SREBP-1c和PPARα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比,SF明显升高血清TG和TC水平,降低HDL水平,病理学可见较多脂肪空泡,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升高ACC活性和GPAT水平,上调肝脏SREBP-1c的表达,下调PPARα的表达。与SF相比,SG 1∶1明显降低血清TG水平及ALT活性,降低GPAT和ACO水平;SG 1∶1和1∶1.5下调肝脏SREBP-1c的表达,上调PPARα的表达。结论大剂量五味子可升高正常小鼠血清TG和TC,配伍甘草可调节TG合成途径相关蛋白而改善升高的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甘草 高脂血症 甘油三酯 固醇调控原件结合蛋白-1c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川芎药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泥文娟 张书琦 +5 位作者 王晓艳 贾文汇 张明亮 李琨 唐进法 李伟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05-1311,共7页
目的探讨当归-川芎药对(GX)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JAK-STA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I/R损伤模型,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脑梗死体积,观察脑病理变化,测定脑中MDA、SOD、GSH-Px、NF-κB、VEGF、ICA... 目的探讨当归-川芎药对(GX)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JAK-STA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I/R损伤模型,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检测脑梗死体积,观察脑病理变化,测定脑中MDA、SOD、GSH-Px、NF-κB、VEGF、ICAM-1和PAI-1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半暗带区JAK2、p-STAT3、AKT和ERK1/2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严重,脑梗死体积较大,脑组织出现坏死、水肿、炎症、神经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异常增大、空泡样改变、神经元减少等病理特征,MDA、NF-κB、VEGF、PAI-1和ICAM-1表达升高,GSH-Px和SOD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GX高、中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GX高、中、低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减小,脑病理状态有一定改善,GSH-Px、SOD、AKT和ERK1/2表达上调,MDA、NF-κB、VEGF、PAI-1、ICAM-1、JAK2和p-STAT3表达下调。结论GX可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表达发挥活血化瘀和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川芎药对 JAK-STAT信号通路 脑缺血/再灌注 活血化瘀 脑保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方甘草干姜汤成分的快速分析及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牛璐 李伟霞 +4 位作者 张辉 王晓艳 张明亮 陈毓龙 唐进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04-2218,共15页
目的对经方甘草干姜汤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探讨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的作用。方法首先采用UPLC Q⁃TOF/MS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UNIFI软件对经方甘草干姜汤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然后... 目的对经方甘草干姜汤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性分析,探讨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的作用。方法首先采用UPLC Q⁃TOF/MS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UNIFI软件对经方甘草干姜汤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采用系统药理学方法,利用TCMSP、GAD、TTD、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及Cytoscape分析软件构建甘草干姜汤疾病⁃成分⁃靶点网络;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富集的相关通路及生物过程;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结果共鉴定得到116种成分,主要是姜酚类、三萜皂苷和黄酮类等成分,其中炮姜21种,炙甘草97种,两者共有成分2种。在116种成分中根据OB和DL值筛选得到40种成分,查阅文献补充活性成分12种,共52种成分,对应的837个靶点与1207个呼吸系统疾病靶点匹配后得到211个共有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分析得到83条KEGG通路(P<0.05),主要集中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乙型肝炎、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GO富集分析得到BP、CC、MF结果各405、52、108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ESR1、ESR2、PPARG、PTGS2分别与12、21、37、24个核心成分有较好的相互作用。结论初步揭示了甘草干姜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干姜汤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UNIFI软件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风消癜合剂U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被引量:4
6
作者 凌霄 张辉 +3 位作者 李伟霞 牛璐 唐进法 任献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57-2862,共6页
目的建立祛风消癜合剂(忍冬藤、荆芥、防风等)UHPLC指纹图谱。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HPLC CS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2%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6... 目的建立祛风消癜合剂(忍冬藤、荆芥、防风等)UHPLC指纹图谱。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HPLC CS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2%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6 nm。对照品比对联合UHPLC-TOF-MS法指认共有峰,PLS-DA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12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4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5,指认出17个。这些样品可按生产年份聚为3类,新绿原酸、原儿茶醛、甘草苷、槲皮苷、橙皮苷、丹酚酸B对分组贡献较大(VIP>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祛风消癜合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消癜合剂 指纹图谱 UHPLC-TOF-MS 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