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丹栀逍遥散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晓辉 王国强 +10 位作者 尚立芝 张紫娟 杜红妍 李丹 王权 常学辉 孙鸿昌 王社言 李耀洋 张光远 石龙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74-2279,共6页
目的:观测加味丹栀逍遥散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 目的:观测加味丹栀逍遥散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中风后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加味丹栀逍遥散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味丹栀逍遥散联合氟西汀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IL-6、TNF-α、5-HT、NE和BDNF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IL-1β和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5-HT、NE和BDN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的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TNF-α、IL-1β和IL-6均显著降低(P<0.05),而5-HT、NE和BDNF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加味丹栀逍遥散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较好,其机制可能与加味丹桅逍遥散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抗炎、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刺激脑内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丹栀逍遥散 中风后抑郁症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防治肝细胞癌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星 李淑娣 +2 位作者 刘江凯 王振 李素领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18-2729,共12页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因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强侵袭与转移、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目前HCC的主要防治手段有药物、手术及介入治疗等,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JAK...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因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强侵袭与转移、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目前HCC的主要防治手段有药物、手术及介入治疗等,但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作为人体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其主要通过调控细胞侵袭、转移、增殖、生长、凋亡、自噬、血管生成、炎症/免疫反应、铁代谢和药物耐药性等方面,发挥抗肝细胞癌效应。因此,靶向JAK/STAT信号通路对防治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药在HCC的治疗上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成分、多层次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大量中医药治疗HCC的细胞或动物实验表明JAK/STAT信号通路是防治HCC的重要靶点,具有改善肝功能、减少HCC复发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JAK/STAT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中药单体、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复方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以期为中医药防治肝细胞癌和临床新药研发给予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中草药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