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调节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药对ICIs治疗的影响
1
作者 张华 邹善思 +3 位作者 张亚玲 朱燃培 李小青 郑玉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0-766,共7页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肠道菌群在免疫治疗中的影响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的作用,本文基于此探讨并总结了中医药干预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中医药、肠道菌群与... 随着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肠道菌群在免疫治疗中的影响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了中医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的作用,本文基于此探讨并总结了中医药干预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深入了解中医药、肠道菌群与免疫治疗相关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临床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及减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医药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分析
2
作者 刘梦娟 王佳佳 +3 位作者 李春阳 王露 张心怡 李建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6-974,共9页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应用现状,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近10年8个中英文数据库和2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收录的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RCT,...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应用现状,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近10年8个中英文数据库和2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收录的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系统分析结局指标应用情况。结果:共纳入77项研究,涉及57种结局指标,出现频次417次,前5位结局指标依次为临床疗效、不良事件、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症状积分和安全性指标。50项报告了西医诊断标准,42项报告了中医辨证参考标准,19项报告了主要结局指标,5项报告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结论:结局指标应用主要存在主要与次要结局指标欠明确、中医辨证参考标准及证候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安全性与经济学指标报告不充分以及患者报告结局指标关注不足等问题。建议今后开展临床试验时明确区分主要与次要结局指标,合理选择中医辨证标准,科学建立证候疗效评价标准,重视安全性与经济学指标,关注患者报告结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中医药 随机对照试验 主要结局指标 次要结局指标 证候诊断 疗效评价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突触可塑性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徐红彩 许玉珉 +4 位作者 刘诗雨 路芳梅 闫化雨 刘源 杨鑫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1019,共9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渐进性认知功能受损和精神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是参与AD发病的关键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突触可塑性受损是AD主要的病理机制之一,也是AD认知障碍的主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渐进性认知功能受损和精神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是参与AD发病的关键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突触可塑性受损是AD主要的病理机制之一,也是AD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目前获批上市的抗AD药物仅能缓解部分认知功能,尚不能有效延缓病程进展。研究表明,中医药可减轻突触超微结构损伤,调节突触传递效能障碍,调控信号因子与受体结合,增加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等,有效改善AD模型学习记忆障碍,但相关的系统综述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突触可塑性 中药复方 中药单体 针灸 神经递质 信号通路 突触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结合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
4
作者 张泸丹 王新陆 +1 位作者 朱明军 赵齐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6-1794,共9页
线粒体广泛参与细胞凋亡、新陈代谢、免疫反应、信号传导等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是大多真核细胞能量代谢的中枢。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是线粒体产生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供能的关键环节,... 线粒体广泛参与细胞凋亡、新陈代谢、免疫反应、信号传导等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是大多真核细胞能量代谢的中枢。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是线粒体产生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供能的关键环节,线粒体通过电子传递链提供势能,在线粒体内膜产生质子梯度与复合物ATP酶反应生成ATP。缺血、缺氧等导致线粒体损伤,OXPHOS失衡,心肌能量缺乏、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等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中医药改善心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线粒体OXPHOS,减轻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损伤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线粒体OXPHO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作用,以期为临床心血管病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心血管疾病 能量代谢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BDNF/TrkB信号通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韩瑾 宋研博 +3 位作者 徐方飚 孙永康 袁月 王新志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8-320,共13页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卒中患者常见的神经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其患病率逐年升高且病程较长,对患者自身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PS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社会、生物、心理、遗...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卒中患者常见的神经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其患病率逐年升高且病程较长,对患者自身及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PS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社会、生物、心理、遗传等多种因素。西医治疗多采用抗抑郁焦虑的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erotonin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等,药物安全性及疗效的不确定性常造成患者病情迁延。中医药治疗历史悠久,具有天然、温和、安全有效的特点,与西药相配合,可达到协同、增效、减毒效果。BDNF/TrkB信号通路是由BDNF介导和直接参与的一条重要信号通路,可调节大脑神经发生、细胞发育、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在PSD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基于该通路干预PSD的研究日渐增多。笔者对近年来中医药基于文献进行总结梳理,分析基于BDNF/TrkB信号通路治疗PSD的相关作用机制,系统分析总结中药单体、复方及中成药调控该信号通路中的干预作用,旨在为研发防治PSD的临床药物及促进PSD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针刺 中成药 中药复方 BDNF/TrkB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中医药基础研究进展
6
作者 巩仪凡 刘志斌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1-256,共6页
实践证明在现代医学基础治疗上,采用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提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临床疗效。本文将从AIDS的中医独特优势、证治特点、证候学进展、疗效评价策略及中医药(CM)免疫调节机制入手,探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效。AIDS的... 实践证明在现代医学基础治疗上,采用中医药治疗有助于提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临床疗效。本文将从AIDS的中医独特优势、证治特点、证候学进展、疗效评价策略及中医药(CM)免疫调节机制入手,探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效。AIDS的中医基础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但仍存在缺少公认的CM病因病机理论、证候分类诊断标准、临床疗效评价核心指标集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较少等问题。课题组建议组建多学科攻关队伍,组建大数据研究平台,破解上述难点问题,为AIDS的临床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中医药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璐 王晓鸽 +4 位作者 姚翠翠 刘镇亚 杨竹青 郭敏 李合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2-216,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当前,西医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保护食管黏膜,促进胃动力等方式进行治疗,单纯的西医疗法短期疗效确切,但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改善症状、复...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当前,西医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保护食管黏膜,促进胃动力等方式进行治疗,单纯的西医疗法短期疗效确切,但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改善症状、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安全耐受等诸多优势。寒热错杂型作为该病常见的证候类型,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寒热错杂型GERD的临床研究成果,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临床经验参考依据,同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寒热错杂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计算中医药知识发展前景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崔鸿雁 陈秋平 +4 位作者 邵明义 吕兰青 符宇 赵瑞霞 张容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28,I0031,共5页
在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具有海量的知识和数据背景下,可计算生物医学知识(Computable Biomedical Knowledge,CBK)概念的提出及推动为创新性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知识带来了启示。中医药的发展需要结合现代新型医学理念... 在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具有海量的知识和数据背景下,可计算生物医学知识(Computable Biomedical Knowledge,CBK)概念的提出及推动为创新性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知识带来了启示。中医药的发展需要结合现代新型医学理念,而中医药知识特点恰好符合CBK循环学习模式,针对目前中医药领域知识传承模式与发展存在的局限性,结合CBK理念,提出可计算中医药知识(Computab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CTCMK)的发展理念。分析中医药知识可计算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发展策略,以期推进可计算中医药知识的发展,加速中医药知识获取、发现和及时转化为实践,为中医药领域知识的创新性发展、提高中医药研究和医疗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计算生物医学知识 可计算中医药知识 计算机可执行 中医药现代化 知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工具评价冠心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方法学质量
9
作者 于玉东 闫菁菁 +4 位作者 李彬 李佳 于鹏真 梁贝贝 钟兰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目的基于临床指南与评估系统(AGREEⅡ)、中国临床指南评价体系(AGREE-China)、指南科学透明适用评估工具(STAR)3种工具,系统评价国内机构公开发表的冠心病中医药临床诊疗指南的方法学质量。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 目的基于临床指南与评估系统(AGREEⅡ)、中国临床指南评价体系(AGREE-China)、指南科学透明适用评估工具(STAR)3种工具,系统评价国内机构公开发表的冠心病中医药临床诊疗指南的方法学质量。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与医脉通,收集国内机构发布的冠心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含专家共识),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结果共纳入21篇指南,AGREEⅡ评价出A级推荐13部,B级推荐8部;AGREE-China评价出强推荐12部,弱推荐8部,不推荐1部。STAR评价最高的是4.0星级推荐,最低的是1.5星级推荐。结论国内发布的冠心病中医药诊疗指南与专家共识数量较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建议今后指南制订重视循证原则,推动指南制订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提高指南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指南评价 AGREEⅡ AGREE-China 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线粒体质量控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中杰 侯佳丽 +4 位作者 李洁薇 李彬 朱明军 赵齐飞 李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4-200,I0054,共8页
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线粒体在心肌细胞中数量众多,不仅是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为心脏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能量,而且也是细胞内源性凋亡中心,与心肌细胞凋亡... 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线粒体在心肌细胞中数量众多,不仅是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为心脏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大量的能量,而且也是细胞内源性凋亡中心,与心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在心血管疾病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形态改变会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加重。通过调节线粒体质量控制可以维持受损细胞内线粒体稳态,发挥线粒体功能,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缓心血管疾病的进程。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调节线粒体质量控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自噬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三个方面阐述线粒体质量控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整理和归纳中医药通过调节线粒体质量控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以期阐明中医药发挥功效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心肌细胞凋亡 线粒体质量控制 心血管疾病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河南省中医儿科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效率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恪辉 曹园园 +2 位作者 曹雪东 赵文 沈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分析2021年河南省中医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及效率。方法: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与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河南省2021年中医儿科医疗资源按人口及地域面积的分布进行公平性和效率研究。结果:2021年河南省千儿童中医儿科床位数... 目的:分析2021年河南省中医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及效率。方法: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与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河南省2021年中医儿科医疗资源按人口及地域面积的分布进行公平性和效率研究。结果:2021年河南省千儿童中医儿科床位数为0.214张,千平方米中医儿科床位数为0.028张。中医儿科床位数、中医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中医儿科护士数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7、0.25、0.25,处于公平状态;按地域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1、0.41、0.40,处于不公平状态。全省有5个(27.8%)地级行政区DEA综合效率为1.000。结论:河南省各地级行政区中医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差异明显,资源投入过剩与产出不足同时存在,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儿科 医疗资源配置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万彦荣 任杏杏 +3 位作者 肖惠冬子 卫爱武 李霄 高境远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4-1397,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8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4例)和观察组(1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于妊娠4周开始至妊娠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凝...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8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4例)和观察组(1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于妊娠4周开始至妊娠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凝血功能指标(PLT、D-D、APTT)、子宫动脉血流指标(RI、PI、S/D)、性激素(β-HCG、P、E_(2))、不良反应发生率、妊娠成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D-D、子宫动脉血流指标降低(P<0.05),性激素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PLT、APTT、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常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候、凝血功能、子宫动脉血流情况,并调节性激素水平,有助于妊娠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汤 常规治疗 复发性流产 中医证候评分 凝血功能 子宫动脉血流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基于PPAR-γ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永林 顾问 +4 位作者 尚莎莎 王贺 司春婴 关怀敏 陈玉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20-4125,共6页
近年来PPAR-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是研究的重点,基于PPAR-γ基础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PPAR-γ可以在多方面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比如控制巨噬细胞脂质的内流,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调节炎症因子,介导血管平滑... 近年来PPAR-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是研究的重点,基于PPAR-γ基础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PPAR-γ可以在多方面调控动脉粥样硬化,比如控制巨噬细胞脂质的内流,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调节炎症因子,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值与迁徙等都是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方式。同时PPAR-γ与中医药的结合也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不管是从复方汤剂还是中药单体都被发现其在PPAR-γ基础上的应用。本文将对PPAR-γ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目前已在临床上进行的相关应用,以及在中医药学方面的应用进行相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动脉粥样硬化 中药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晗笑 陈欣菊 +1 位作者 赵晴 赵文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86-1891,共6页
核苷(酸)类似物可抑制HBV复制,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却无法彻底根除HBV,无法阻止低病毒载量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近年来中药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应用广泛,阐述了中药抑制HBV复制,降低HBeAg含量,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 核苷(酸)类似物可抑制HBV复制,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却无法彻底根除HBV,无法阻止低病毒载量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近年来中药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应用广泛,阐述了中药抑制HBV复制,降低HBeAg含量,延缓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及机制,提出中医药可提高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肝细胞 核苷酸类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田望望 王至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4633-4639,共7页
背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是某些慢性肺部疾病的终末阶段。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该病的复杂性导致中医辨证分型不统一,方药复杂多变,因此进一步挖掘肺源性心脏病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意义重大。... 背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是某些慢性肺部疾病的终末阶段。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性已被证实,但该病的复杂性导致中医辨证分型不统一,方药复杂多变,因此进一步挖掘肺源性心脏病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意义重大。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现代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用药规律和组方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关于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研究,检索时限为2000—2020年。严格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建立Excel规范化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的使用、性味归经及功效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66篇,包括197首方剂药物,202味中药,累计药物使用频次2944次。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为茯苓(60.41%)、甘草(59.39%)、黄芪(58.84%)、丹参(49.23%)、葶苈子(44.67%)、半夏(41.12%)、白术(41.12%),常用的药物类型为补虚药(25.79%)、止咳平喘药(15.35%)、活血化瘀药(13.71%)、化痰药(9.28%)、利水渗湿药(8.23%),药性以温(38.40%)、平(22.73%)为主,药味以苦(31.84%)、甘(30.13%)、辛(28.11%)为主,药物归经以肺经(27.47%)、脾经(18.52%)、心经(16.15%)为主。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对关联规则19条,3味中药配伍关联规则227条,4味中药配伍关联规则160条,基本以补气药,止咳平喘化痰药和理气健脾药物之间相配伍。聚类分析挖掘出7个核心组方。结论中医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主要以补肺健脾强心为主,辨证予以止咳、平喘、化痰、祛瘀、祛邪等。数据挖掘得出的用药和组方规律对临床中医药辨证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新药开发和新方组合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中医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鞠丸现代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驰远 刘向哲 +4 位作者 韩珍珍 贺晨菲 冉春龙 孙永康 王新志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6,共7页
越鞠丸最早出自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被誉为“解郁圣药”,用于治疗气、血、痰、火、湿、食等六郁,越鞠丸临床临床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如焦虑抑郁、失眠、痴呆)、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萎缩性胃炎、非酒精脂肪性肝病、功能性消... 越鞠丸最早出自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被誉为“解郁圣药”,用于治疗气、血、痰、火、湿、食等六郁,越鞠丸临床临床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如焦虑抑郁、失眠、痴呆)、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萎缩性胃炎、非酒精脂肪性肝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心血管系统(冠心病、高血压),其治疗疾病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抗焦虑抑郁、改善认知,降低血脂、稳定斑块、控制血糖,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动力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婷婷 于莉莉 +4 位作者 杜清 孙雪晴 陈玉善 尚莎莎 王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226-2230,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由脂质沉积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变部位易引起不稳定斑块脱落,导致血栓形成,最终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多种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过程,在A... 动脉粥样硬化(AS)是由脂质沉积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变部位易引起不稳定斑块脱落,导致血栓形成,最终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和中风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多种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过程,在AS主要发病机制与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中医药靶向TGF-β信号通路,调控AS内脂质沉积、内皮功能损伤及稳定斑块,为减轻AS患者症状及改善预后提供有效帮助。现将从TGF-β信号通路在AS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靶向调节TGF-β信号通路防治AS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和延缓AS及其并发症提供更多的临床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动脉粥样硬化 靶向作用 脂质沉积 内皮功能损伤 稳定斑块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抑制细胞焦亡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与探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郅强 张楠 +3 位作者 冯光玲 孙维义 赵媛媛 杨世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79-2985,共7页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高死亡率疾病,目前临床的治疗手段多围绕抗感染、液体复苏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但疗效有限,仍需进行机制研究以开发新疗法。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受多靶点调控的细胞炎性程序性死亡模式,与机...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高死亡率疾病,目前临床的治疗手段多围绕抗感染、液体复苏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但疗效有限,仍需进行机制研究以开发新疗法。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受多靶点调控的细胞炎性程序性死亡模式,与机体炎症的调控密切相关。大量证据表明抑制细胞焦亡可以显著控制脓毒症发展、改善脓毒症造成的器官功能损伤。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疾病的优势,近些年的研究显示中医药在通过抑制细胞焦亡多种途径的相关靶点治疗脓毒症方面可以发挥较好作用。本文旨在对近几年中医药抑制细胞焦亡多种途径治疗脓毒症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探析,以期为未来探索中医药治疗脓毒症新型治疗策略的研究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脓毒症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及因子分析的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特征及证候分类
19
作者 李闪闪 符宇 +6 位作者 王颖 魏丹丹 王婷 王菲 徐梦娇 金丽娜 燕树勋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5-983,共9页
目的:探索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通过综合聚类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 目的:探索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通过综合聚类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推测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证候。综合分析确定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证候分类。结果:共纳入621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94个症状。纳入分析频次≥41的55个症状构建隐结构模型,得到20个隐变量,综合聚类得到6种常见证候。将频率≥6%的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19个公因子,用公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推断出8个常见证候。综合2种分析方法和专业知识最终确定6种常见证候。结论:甲状腺相关眼病常见证候为肝胆湿热证、肝火旺盛证、肝郁气滞、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肾两虚证6种,可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辨证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隐结构模型 因子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综合聚类 证候 临床特征 辨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证据图分析
20
作者 李艳杰 李闪宜 +3 位作者 高琪 徐宗瑶 郑玉玲 陈晓琦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95-2100,共6页
目的 通过证据图对中成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了解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临床研究选题与规范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数据挖掘,检索CBM、维普、万方、知网、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 目的 通过证据图对中成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了解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临床研究选题与规范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数据挖掘,检索CBM、维普、万方、知网、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2月,纳入中成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对证据进行分析与展示。结果 共筛选出341篇随机对照实验文献,11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分析发现,中成药治疗食管癌的发文呈整体上升趋势,涉及58种中成药,其中复方苦参注射液和艾迪注射液报告频次最高;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前者大多为单中心、小样本量、周期短的随机对照实验;结局指标方面主要关注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指标、免疫功能改善等,对于中医特色疗效指标关注较少。结论 中成药治疗食管癌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问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便形成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中成药联合西医疗法治疗食管癌临床和循证医学的共同发展提供更好的证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食管癌 临床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证据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