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气血屏障损伤与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可心 刘杨 田燕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9-213,I0008,共6页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危害公众健康。肺气血屏障主要由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组成,是肺内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对于保持肺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肺气血屏障的功能与肺“主气,司呼吸”的生理机能高度相通,参与调节肺的气血津液,...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危害公众健康。肺气血屏障主要由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组成,是肺内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对于保持肺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肺气血屏障的功能与肺“主气,司呼吸”的生理机能高度相通,参与调节肺的气血津液,其损伤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基于中西医对气血屏障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对肺气血屏障与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急性肺损伤、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关系及中医药治疗进展做一概述,为气血屏障参与呼吸系统疾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血屏障 呼吸系统疾病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徐菁菁 田燕歌 +3 位作者 梅雪 赵鹏 连云峰 孙肖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71,共11页
呼吸系统疾病(肺部炎症、肺纤维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作为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器,线粒体不仅在产生能量、生物合成和维持细胞内稳态中具有重要功能,而且作为多样化的信号细胞器,参与炎症、增殖、分化、细胞修复等过程。线粒体质量控制... 呼吸系统疾病(肺部炎症、肺纤维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作为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器,线粒体不仅在产生能量、生物合成和维持细胞内稳态中具有重要功能,而且作为多样化的信号细胞器,参与炎症、增殖、分化、细胞修复等过程。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自噬。研究发现,呼吸系统疾病的某些病理机制如氧化应激、炎症等与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密切相关。因此,本文总结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在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急性肺损伤、哮喘和细菌性肺炎)的研究进展,以期从线粒体的角度寻求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生物发生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自噬 呼吸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痿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锦地 李建生 +3 位作者 李庆磊 蔡永敏 孙曙明 许玉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26-3131,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现代名老中医诊疗肺痿的方药配伍规律,为肺痿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痿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现代...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分析现代名老中医诊疗肺痿的方药配伍规律,为肺痿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痿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肺痿核心药物有甘草、麦冬、杏仁、黄芪、南沙参等。得到青黛、南沙参等6组核心药对;得到药物核心组合16组,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针对肺痿"虚、瘀、痰、热"之病机特点的新处方13首。结论现代名老中医治疗肺痿以益肺气滋肺阴固其本,重视肺脾肾同调,方药补中寓清并重视恢复肺气宣降之功,药物配伍有一定规律和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痿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配伍规律 名老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肺益肾组分方Ⅲ组分配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秦燕勤 董浩然 +3 位作者 杨静帆 李海博 赵鹏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4196-4203,共8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重大慢性疾病,气道重塑是其重要病理机制。补肺益肾方对COPD疗效较好,其有效成分组成的补肺益肾组分方Ⅲ(ECC-BYFⅢ)与之疗效相当,可显著改善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但其组分配伍规律尚待揭示。目的基于COP...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重大慢性疾病,气道重塑是其重要病理机制。补肺益肾方对COPD疗效较好,其有效成分组成的补肺益肾组分方Ⅲ(ECC-BYFⅢ)与之疗效相当,可显著改善COPD模型大鼠气道重塑,但其组分配伍规律尚待揭示。目的基于COPD大鼠模型评价ECC-BYFⅢ及其组分配伍对COPD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方法将ECC-BYFⅢ组分分成补气、补肾、化痰、活血4类,按数学排列组合的方法将其分成不同的组分配伍组。2018年5—9月进行动物实验。将2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ECC-BYFⅢ、不同组分配伍及氨茶碱组,共18组,每组12只。第1~8周,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反复细菌感染的方法制备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正常组除外);第9~16周,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苏木素-伊红(HE)染色技术观察气道壁及气道平滑肌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胶原蛋白(COL)-1、COL-3、MMP-12等气道重塑相关指标水平。Region(R)值综合评价各组分配伍对COPD大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CC-BYFⅢ及其组分配伍、氨茶碱组大鼠气道壁厚度均降低,ECC-BYFⅢ组、补气化痰组、扶正化痰组、扶正活血组、补气祛邪组、氨茶碱组大鼠平均气道平滑肌细胞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ECC-BYFⅢ组、补肾组、补气化痰组、补气活血组、补肾化痰组、补肾活血组血清b FGF水平降低,ECC-BYFⅢ组、扶正组血清MMP-12水平降低,ECC-BYFⅢ及其组分配伍、氨茶碱组BALF MMP-12、BALF COL-1水平均降低,ECC-BYFⅢ组、补肾组、化痰组、活血组、扶正组、补气化痰组、补气活血组、补肾活血组、扶正化痰组、补气祛邪组、补肾祛邪组及氨茶碱组BALF COL-3水平均降低(P<0.05)。对COPD大鼠气道壁厚度、气道平滑肌增生情况、血清及BALF中所有气道重塑相关指标进行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除化痰、祛邪组分配伍外,ECC-BYFⅢ及其余组分配伍和氨茶碱组均可改善COPD大鼠气道重塑(P<0.05),以补气祛邪、扶正化痰、补气活血组分配伍改善COPD大鼠气道重塑效果较好。结论ECC-BYFⅢ及其组分配伍可不同程度干预COPD大鼠气道重塑,其中以补气祛邪、扶正化痰、补气活血(均含补气类组分:人参皂苷Rh1和黄芪甲苷)组分配伍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补肺益肾组分方Ⅲ 气道重塑 组分配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_(2.5)暴露经Nrf2/SLC7A11/GPX4轴调控铁死亡加重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特发性肺纤维化 被引量:1
5
作者 丁锦泵 孔德琪 +6 位作者 黄慧敏 谷雨 陈悦冰 赵瑞丽 刘素晓 刘学芳 李亚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39,共7页
目的探讨PM_(2.5)暴露经Nrf2/SLC7A11/GPX4轴调控铁死亡加重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小鼠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机制。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BLM组、PM_(2.5)组、BLM+PM_(2... 目的探讨PM_(2.5)暴露经Nrf2/SLC7A11/GPX4轴调控铁死亡加重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小鼠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机制。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BLM组、PM_(2.5)组、BLM+PM_(2.5)组、Sulforaphane(SFN,Nrf2激动剂)组,每组8只,以BLM诱导IPF模型,并PM_(2.5)暴露2周。测定小鼠肺功能,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肺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亚铁离子(Fe^(2+))、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等水平;采用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COL-1、α-SMA、Nrf2、SLC7A11、GPX4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BLM组、PM_(2.5)组小鼠肺功能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出现肺泡壁断裂、增厚,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等肺纤维化特征性病理改变,肺组织HYP、Fe^(2+)、ROS、MDA明显升高(P<0.05,P<0.01),GSH水平明显降低(P<0.01),Nrf2、SLC7A11、GPX4基因和蛋白明显降低(P<0.01),COL-1、α-SMA基因和蛋白明显升高(P<0.01);BLM+PM_(2.5)组上述损伤均较BLM组(P<0.05)、PM_(2.5)组有不同程度的加剧(P<0.01);SFN组上述损伤均较BLM+PM_(2.5)组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结论PM_(2.5)暴露可加重BLM诱导的小鼠IPF,其机制可能与通过Nrf2/SLC7A11/GPX4轴调控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PM_(2.5) 铁死亡 Nrf2/SLC7A11/GPX4通路 脂质过氧化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模型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梅晓峰 赵鹏 +3 位作者 卢瑞龙 崔莉莉 田燕歌 李建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8-185,共8页
目的:采用香烟烟雾(cigarette smoke,CS)暴露、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感染、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滴鼻、CS暴露联合KP感染和CS暴露联合Poly I:C滴鼻5种方法,建立并比较慢性阻塞性... 目的:采用香烟烟雾(cigarette smoke,CS)暴露、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感染、聚肌胞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滴鼻、CS暴露联合KP感染和CS暴露联合Poly I:C滴鼻5种方法,建立并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小鼠模型。方法:将28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组)、CS组、KP组、CS+KP组、Poly I:C组及CS+Poly I:C组,每组48只。第1~8周造模,分别于第4、8、16和24周末取材。观察小鼠肺组织平均肺泡数(mean alveolar number,MAN)、肺泡平均截距(mean linear intercept,MLI)、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50%潮气量呼气流量(50%tidal volume expiratory flow,EF50)的变化,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采用R值综合评价法分析不同造模方法的COPD小鼠病变程度。结果:与normal组比较,第4周,CS+KP组PEF和MAN显著降低,MLI及TNF-α水平和IL-6显著升高(P<0.05);第8周,各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腔扩张、肺泡壁断裂融合、气管壁增厚等病理变化,MAN显著降低,MLI显著升高,肺功能PEF和EF50显著降低,TNF-α、IL-6和MMP-2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至第24周CS+KP组和CS+Poly I:C组仍然表现出COPD的病理特征;综合所有时点R值综合评价结果显示,CS+KP组和CS+Poly I:C组R综合值较CS组、KP组和Poly I:C组显著升高,KP组和Poly I:C组R综合值较CS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CS暴露联合细菌感染或Poly I:C滴鼻组COPD的病理特征明显、出现早、持续时间长、远后观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小鼠模型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肺健脾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丛丛 李亚 +1 位作者 李素云 毛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3761-3767,共7页
背景人体呼吸道和胃肠消化道具有相似的黏膜结构,黏膜屏障构成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当呼吸道感染后刺激黏膜产生局部免疫应答,通过迁移和归巢影响到肠道,导致黏膜局部抗感染能力减弱,诱发黏膜屏障损伤,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背景人体呼吸道和胃肠消化道具有相似的黏膜结构,黏膜屏障构成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当呼吸道感染后刺激黏膜产生局部免疫应答,通过迁移和归巢影响到肠道,导致黏膜局部抗感染能力减弱,诱发黏膜屏障损伤,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部病变。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中医药经典脏腑理论,观察补肺健脾方对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肺组织炎性因子表达水平,肺、结肠组织肺肠相关活性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选取SPF级SD大鼠50只,采用乱数表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氨茶碱组和益生菌组,每组10只。1~8周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鼻腔滴注脂多糖(LPS)制作COPD模型(对照组除外)。各组自第9周起灌胃给药,12周结束后取材。在光镜下观察肺、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及肺、结肠组织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肺、结肠组织结构基本完整;模型组大鼠气管周围存在大量炎性细胞,支气管管壁增厚,气管变窄,补肺健脾组改善肺组织病理效果最为显著;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出现损伤,表现为大量上皮细胞脱落,隐窝形态大小不一,补肺健脾组改善结肠组织病理效果良好。五组大鼠肺组织TNF-α、IL-10、SP、VI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TNF-α)=70.640、F_(IL-10)=8.444、F_(SP)=108.700、F_(VIP)=4.665,P<0.05);五组大鼠BALF中SIg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70,P<0.05);五组大鼠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SP)=136.600,F_(VIP)=13.980,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NF-α、SP表达水平与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肺组织IL-10、VIP及BALF中SIg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肺健脾组大鼠肺组织TNF-α、SP表达水平与结肠组织SP、VI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肺组织IL-10、VIP及BALF中SIg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肺肠相关活性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补肺健脾组疗效优于其他药物治疗组。补肺健脾方可以减轻肺组织炎性反应,改善肺肠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与调节SIgA、SP和VIP的表达水平、增强局部黏膜免疫和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免疫 黏膜 血管活性肠肽 补肺健脾方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自噬的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的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胡琴 刘田田 +2 位作者 许朋俐 张晨曦 柯少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期52-56,共5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且不可逆转的间质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复杂,预后不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可清除损伤或功能异常的线粒体以维持线粒...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且不可逆转的间质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复杂,预后不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可清除损伤或功能异常的线粒体以维持线粒体稳态,其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肺泡上皮细胞凋亡、肺成纤维细胞活化、上皮-间质转化、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对IPF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总结线粒体自噬分类及调控机制,重点阐述其在IPF中的作用机制及中西医药物防治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线粒体自噬 发病机制 药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泊马度胺对COPD大鼠气道炎症及黏液高分泌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淑娟 李亚 +2 位作者 范正媛 李高峰 李素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探究泊马度胺(POM)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OM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和POM组大鼠采用烟雾暴露联合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建立COPD模型,... 目的探究泊马度胺(POM)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POM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和POM组大鼠采用烟雾暴露联合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建立COPD模型,POM组大鼠采用POM(0.5 mg/kg,1次/d,持续1周)干预。观察并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肺组织病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比例和血清中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3水平。分别用AB-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大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和黏蛋白(MUC)5AC、MUC5B的分泌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TNF-α受体1(TNFR1)、IκB激酶(IKK)、磷酸化IKK(p-IKK)和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潮气量(TV)、每分钟通气量(MV)、用力呼气肺活量(FVC)、0.1 s用力呼气容积(FEV0.1)、0.3 s用力呼气容积(FEV0.3)均降低(P<0.05);肺泡平均线性截距(MLI)升高(P<0.01),平均肺泡数(MAN)降低(P<0.01);BALF沉渣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升高(P<0.05),巨噬细胞比例降低(P<0.01);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IL-13和IL-6水平升高(P<0.05);气道上皮杯状细胞比例增高(P<0.01);肺组织MUC5AC和MUC5B分泌增多(P<0.01),TNFR1含量、p-IKK/IKK比值增高(P<0.01),胞核中P65含量增高(P<0.01),胞质中P65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POM治疗一周后,POM组大鼠的TV、MV、FVC、FEV0.1、FEV0.3、MLI、MAN均明显改善(P<0.05);BALF沉渣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降低(P<0.05),巨噬细胞比例升高(P<0.01);血清TNF-α、IL-1β、IL-6、IL-13水平降低(P<0.05);气道杯状细胞比例降低(P<0.01),MUC5AC、MUC5B分泌减少(P<0.01),TNFR1、P-IKK、P65(胞核)表达水平降低(P<0.05),P65(胞质)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POM可改善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这种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马度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转录因子-ΚB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肺化纤方调控TGF-β1/smad2/3、Wnt1/β-catenin信号通路对BLM/PM2.5诱导的特发性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胶原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宁怡 千孟丹 +5 位作者 何慧慧 刘学芳 冯素香 刘素晓 林珊珊 李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195,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保肺化纤方经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2/3、Wnt1/β-连环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博来霉素(bleomycin,BLM)/PM2.5暴露诱导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大鼠肺组织胶... 目的探讨保肺化纤方经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2/3、Wnt1/β-连环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减轻博来霉素(bleomycin,BLM)/PM2.5暴露诱导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大鼠肺组织胶原沉积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BLM+PM2.5(Model)组、保肺化纤方(BHF)组、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组、XAV-939组、BHF+PFD组、BHF+XAV-939组。采用一次性气管内雾化BLM法制备IPF大鼠模型,大气PM2.5实时浓缩全身暴露和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检测大鼠肺功能,观察肺组织病理和胶原沉积;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组织Ⅰ、Ⅳ型胶原(collagen,COL)、TGF-β1、smad2/3、β-catenin蛋白水平;采用qPCR技术检测肺组织TGF-β1、smad2/3、Wnt1、β-catenin mRNA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肺功能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壁断裂、增厚,胶原沉积等肺纤维化特征性病理改变,肺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COLⅠ、COLⅣ蛋白及TGF-β1、smad2/3、β-catenin基因与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Model组比较,各治疗组均有效改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显著降低肺组织CVF及COLⅠ、COLⅣ、TGF-β1、smad2/3、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同时BHF组、BHF+PFD组、BHF+XAV-939组均能显著提高大鼠肺功能(P<0.05,P<0.01),明显下调肺组织TGF-β1、smad2/3、β-catenin基因表达水平(P<0.01);与PFD组比较,BHF+PFD组大鼠肺组织COLⅠ、TGF-β1蛋白及smad2、β-catenin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XAV-939组比较,BHF+XAV-939组smad3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保肺化纤方可改善BLM/PM2.5诱导的IPF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减少胶原沉积,提高肺功能,改善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smad2/3、Wnt1/β-catenin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保肺化纤方 胶原沉积 TGF-β1/smad2/3 Wnt1/β-catenin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细胞微环境体外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燕勤 刘含 李建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COPD病理机制复杂,细胞微环境改变是其病理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培养技术是研究COPD病理机制及药效药理评价的重要工具。该文介绍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COPD病理机制复杂,细胞微环境改变是其病理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培养技术是研究COPD病理机制及药效药理评价的重要工具。该文介绍了肺内细胞微环境的基本构成,COPD病理进程中细胞微环境变化,总结了细胞微环境体外模型在COPD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提出COPD细胞微环境体外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细胞微环境 体外模型 细胞共培养 气-液面培养 气血屏障 肺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Orbitrap MS法分析补肺益肾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6
12
作者 黄海英 康俊丽 +4 位作者 余亚辉 赵鹏 冯素香 杜燕 李建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MS)法,应用Mass Frontier质谱解析软件,对补肺益肾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_(18)(100 mm×2. 1 mm,2. 6μm)色谱柱,以1‰甲酸水-...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MS)法,应用Mass Frontier质谱解析软件,对补肺益肾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_(18)(100 mm×2. 1 mm,2. 6μm)色谱柱,以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 2 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5μL;应用Mass Frontier 6. 0软件对采集的碎片离子进行匹配,并结合文献报道,共鉴定了补肺益肾方的242个化学成分。在正离子模式下鉴定205个化学成分,其中人参10个,黄芪17个,赤芍28个,浙贝母9个,炒紫苏子63个,陈皮9个,矮地茶8个,酒萸肉7个,醋五味子26个,淫羊藿(炙)28个;负离子模式下鉴定37个成分,其中人参23个,黄芪14个。UPLC-Q-Orbitrap MS法可全面快速分析补肺益肾方的化学成分,为补肺益肾方的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了基本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益肾方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MS)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PM2.5致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亚 何慧慧 +7 位作者 王晶 贾瑞 林珊珊 刘学芳 刘素晓 张晓东 毕倩 刘卫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99-204,228,共7页
目的评价PM2.5暴露的雄性生殖损伤及当归芍药散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M2.5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第1~12周,各组大鼠(对照组除外)进行实时浓缩PM2.5暴露;第9-12周,对照组、PM2.5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2... 目的评价PM2.5暴露的雄性生殖损伤及当归芍药散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M2.5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第1~12周,各组大鼠(对照组除外)进行实时浓缩PM2.5暴露;第9-12周,对照组、PM2.5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2 mL/只),其余组给予相应剂量当归芍药散灌胃;第12周结束,观察大鼠肺系数、肺功能、睾丸系数、肺和睾丸病理及精子质量,检测血清生殖激素和睾丸氧化应激水平。结果PM2.5组用力肺活量(FVC)、0.3 s用力呼气容积(FEV0.3)较对照组降低、肺组织损伤评分升高(P<0.05,P<0.01);睾丸及附睾系数升高、睾丸组织Johnsen评分下降、附睾精子减少、畸形、活力显著降低(P<0.05,P<0.01);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睾酮(T)水平均降低(P<0.05,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显著升高(P<0.05,P<0.01)。3种剂量当归芍药散均可不同程度减轻上述损伤,综合疗效以低剂量组较为显著。结论PM2.5暴露可导致雄性生殖激素紊乱、睾丸及附睾损伤,精子活力降低,氧化应激可能是其潜在机制。当归芍药散可通过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来改善PM2.5引起的雄性生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氧化应激 生殖损伤 当归芍药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抑制mTORC2-IRF4信号阻抑巨噬细胞M2极化改善肺纤维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苗 梅晓峰 +5 位作者 贾利丹 田鑫荣 燕苗苗 梅雪 赵鹏 刘学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715,共9页
目的 探讨地高辛对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气管内滴注BLM(5 mg·kg^(-1))制备肺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后d 3~28,灌胃给予地高辛(1、0.2 mg·kg^(-1)·d^(-1))、吡非尼酮(300... 目的 探讨地高辛对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气管内滴注BLM(5 mg·kg^(-1))制备肺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后d 3~28,灌胃给予地高辛(1、0.2 mg·kg^(-1)·d^(-1))、吡非尼酮(300 mg·kg^(-1)·d^(-1))。从肺组织病理等方面探讨地高辛干预作用。采用IL-4(20μg·L^(-1))诱导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ouse alveolar macrophages, MHS)M2极化模型,给予地高辛(10、1μmol·L^(-1))处理,采用免疫荧光、qPCR、Western blot检测地高辛对巨噬细胞M2极化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的作用。结果 地高辛(1、0.2 mg·kg^(-1)·d^(-1))有效减轻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肺泡间隔增厚,下调肺组织I、Ⅲ型胶原表达,降低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及p-mTORser2481、p-AKTser473的表达。地高辛(10、1μmol·L^(-1))明显抑制IL-4诱导MHS的Arg^(-1)、Fizz-1、CTGF mRNA水平和Arg^(-1)、CD206蛋白水平;地高辛(10、1μmol·L^(-1))明显降低mTOR、AKT的磷酸化蛋白水平、降低转录因子IRF4蛋白水平,对mTOR、AKT总蛋白水平无影响。结论 地高辛可以有效改善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信号阻抑巨噬细胞M2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肺纤维化 巨噬细胞 M2极化 mTORC2 IRF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来霉素诱导大鼠与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17
15
作者 燕苗苗 赵亚昆 +2 位作者 王搏 邱志广 田燕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9-186,共8页
目的 采用一次性气管滴注不同剂量博来霉素诱导大、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明确其适宜造模剂量,并比较大、小鼠模型特征。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博来霉素低剂量组(3 mg/kg, BL-L组),博来霉素高剂量组(5 mg/kg, BL-H组),每组各10... 目的 采用一次性气管滴注不同剂量博来霉素诱导大、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明确其适宜造模剂量,并比较大、小鼠模型特征。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博来霉素低剂量组(3 mg/kg, BL-L组),博来霉素高剂量组(5 mg/kg, BL-H组),每组各10只,30只C57BL/6J小鼠分组同上。观察动物每日精神、饮食等一般情况及每周体重变化,通过非束缚小动物肺功能测量仪检测动物的潮气量(tidal volume, TV)、每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MV)、50%潮气量呼气流量(50%tidal volume expiratory flow, EF50),采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 HYP)含量检测试剂盒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1)存活率和体重C57BL/6J小鼠BL-L组和BL-H组存活率分别为70%、80%,SD大鼠分别为70%、50%。第7天起,C57BL/6J小鼠BL-H组体重显著下降(P<0.05,P<0.01),SD大鼠BL-L组和BL-H组体重均显著下降(P<0.01)。(2)肺功能与空白组比较,第10天,SD大鼠两剂量组TV均降低(P<0.01),而C57BL/6J小鼠未见显著变化;第21天,SD大鼠BL-L组肺功能TV和MV显著下降(P<0.05,P<0.01),BL-H组TV显著下降(P<0.01),C57BL/6J小鼠两剂量组TV、MV和EF50均显著下降(P<0.05,P<0.01)。(3)肺病理和羟脯氨酸含量第21天,C57BL/6J小鼠和SD大鼠BL-L组和BL-H组肺组织均出现炎性浸润和纤维条索,肺泡炎和纤维化程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中HY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博来霉素3 mg/kg与5 mg/kg均可诱导大、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综合存活率、肺功能、肺病理等各项指标,认为C57BL/6J小鼠的适宜造模剂量为5 mg/kg, SD大鼠的适宜造模剂量为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自噬调控上皮间质转化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琴 张晨曦 柯少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变化对调控肺泡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IPF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 目的探讨细胞自噬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变化对调控肺泡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IPF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作用于人源肺泡上皮细胞A549后其形态学改变;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对自噬和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诱导浓度及时间,建立纤维化体外模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5 ng/mL TGF-β1对A549细胞自噬的影响;造模成功后,将A549细胞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5 ng/mL TGF-β1)、RAPA组(10 nmol/L RAPA)、TGF-β1+RAPA(5 ng/mL TGF-β1+10 nmol/L RAPA)组,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加入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后,自噬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后细胞形态由不规则多边形转变为梭形且细胞分散开来,呈现出EMT的典型表象。CCK-8结果显示,在实验浓度范围内,TGF-β1对A549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TGF-β1浓度梯度诱导的各组Beclin1、E-cadherin的蛋白表达下调,p62、N-cadherin的蛋白表达上调(P<0.05)。TEM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GF-β1诱导后细胞形态向梭形转变,且自噬溶酶体数量显著减少。加入RAPA之后,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RAPA组Beclin1、E-cadherin、LC3蛋白表达上调,p62、N-cadherin、Fibronectin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TGF-β1可下调A549细胞自噬水平,促进细胞EMT发生,RAPA在提高自噬水平的同时可抑制EMT从而缓解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自噬 TGF-Β1 雷帕霉素 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