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分析
1
作者 刘梦娟 王佳佳 +3 位作者 李春阳 王露 张心怡 李建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66-974,共9页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应用现状,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近10年8个中英文数据库和2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收录的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RCT,...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应用现状,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近10年8个中英文数据库和2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收录的中医药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系统分析结局指标应用情况。结果:共纳入77项研究,涉及57种结局指标,出现频次417次,前5位结局指标依次为临床疗效、不良事件、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症状积分和安全性指标。50项报告了西医诊断标准,42项报告了中医辨证参考标准,19项报告了主要结局指标,5项报告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结论:结局指标应用主要存在主要与次要结局指标欠明确、中医辨证参考标准及证候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安全性与经济学指标报告不充分以及患者报告结局指标关注不足等问题。建议今后开展临床试验时明确区分主要与次要结局指标,合理选择中医辨证标准,科学建立证候疗效评价标准,重视安全性与经济学指标,关注患者报告结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中医药 随机对照试验 主要结局指标 次要结局指标 证候诊断 疗效评价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出院后患者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明航 韩伟红 +2 位作者 毕丽婵 杨江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1007,共7页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常预后不良。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CAP出院(1周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疗效满意度情况。方法本研究...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常预后不良。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CAP出院(1周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疗效满意度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临床研究。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医院、郑州人民医院5家医院呼吸科2018年4月—2020年1月病房收治的老年CAP出院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央随机入组模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经中医辨证后给予相应中药颗粒剂进行治疗,气虚痰湿证给予补肺健脾化痰方,气阴虚痰热证给予益气养阴清肺方。对照组则给予与中药颗粒外观、重量、颜色、气味基本一致的安慰剂。治疗疗程为2个月,随访至治疗开始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的生存质量[采用中文版生存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价]和疗效满意度[采用肺炎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ESQ-CAP)评价]。结果纳入120例患者中,脱落8例,最终纳入符合方案集的病例112例,其中试验组54例、对照组58例。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出院后时间、中医辨证分型、CUBR-65评分、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对SF-36生理机能领域评分(F组间=5.057,P组间=0.027)、一般健康状况领域评分(F组间=7.286,P组间=0.008)、情感职能领域评分(F组间=6.858,P组间=0.010)主效应显著。组间比较:治疗2个月、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试验组SF-36生理机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SF-36一般健康状况领域、情感职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6个月,试验组SF-36精神健康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别对ESQ-CAP日常生活与能力领域评分(F组间=16.218,P组间<0.001)、方便领域评分(F组间=25.013,P组间<0.001)及ESQ-CAP总分(F组间=13.843,P组间<0.001)主效应显著。治疗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ESQ-CAP日常生活与能力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ESQ-CAP方便领域评分及ESQ-CAP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ESQ-CAP总体疗效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于老年CAP出院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辨证治疗方案 生存质量 疗效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梦娟 王佳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444-3448,共5页
肺系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多有时间节律性。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防治中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子午流注、六经病欲解时、穴位贴敷等择时防治方法能有效防治具有时间节律性的肺系疾病,但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仍有待加强。系统梳理了中医时间... 肺系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多有时间节律性。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防治中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子午流注、六经病欲解时、穴位贴敷等择时防治方法能有效防治具有时间节律性的肺系疾病,但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仍有待加强。系统梳理了中医时间医学在肺系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呼吸疾病择时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医学 肺系疾病 子午流注 六经病 穴位贴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证结合模式下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研制的实践与策略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建生 冯贞贞 +1 位作者 谢洋 王佳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13-2519,共7页
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可为客观评价中医证候疗效提供依据,丰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目前尚缺乏统一、规范的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研制方法。借鉴国际量表研制规范及中医量表研究思路,依据中医证候特点,基于已研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 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可为客观评价中医证候疗效提供依据,丰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目前尚缺乏统一、规范的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研制方法。借鉴国际量表研制规范及中医量表研究思路,依据中医证候特点,基于已研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COPD-STES),初步提出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研制基本流程及关键技术,包括7个主要环节(成立研究小组、预设量表基本特征、构建理论框架及条目池、筛选条目、初步形成量表、确定条目权重及量表的考核)、3项关键技术(基于关联规则及隐结构分析的数据挖掘技术,基于经典测量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的条目筛选方法,基于随机森林法、因子分析法及百分权重法的条目赋权法),可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病因和病机 病因证候 治疗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候疗效评价量表 病人结局评价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滋肾方通过抑制PI3K/Akt/NF-κB通路改善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炎症反应
5
作者 王立明 陈宏睿 +5 位作者 杜燕 赵鹏 王玉洁 田燕歌 刘新光 李建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9-1422,共14页
目的明确益气滋肾方(YZF)的化学成分和入血成分,并阐明YZF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炎症的整合作用机制与药效物质。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轨道离子阱质谱(UHPLC-Q-Extractive-Orbitrap MS)鉴定YZF化学成分和入血成分。基... 目的明确益气滋肾方(YZF)的化学成分和入血成分,并阐明YZF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炎症的整合作用机制与药效物质。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轨道离子阱质谱(UHPLC-Q-Extractive-Orbitrap MS)鉴定YZF化学成分和入血成分。基于YZF入血成分构建YZF改善COPD的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进行富集分析筛选关键通路与作用靶标。通过香烟烟雾诱导构建小鼠COPD模型评价YZF抗炎作用及验证网络药理学富集到相关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50只C57BL/6J雄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YZF高、低剂量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组,10只/组。采用全身体积描记系统检测肺功能;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肺病理并进行肺泡和气道评估;ELISA法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PI3K、Akt、p-Akt、p65和p-p65的表达水平。结果从YZF中共鉴定出156种化学成分,包括26种黄酮及黄酮苷类、27种生物碱类、11种皂苷类等成分;从含药血清样本中鉴定出43种原型入血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YZF成分704个靶点和COPD 1199个疾病靶点;整合分析成分-疾病靶点后发现YZF缓解COPD可能与PI3K-Akt等信号通路相关;动物实验表明YZF可增加COPD模型小鼠的平均肺泡数和呼气峰流速(P<0.05);降低COPD模型小鼠的肺泡平均线性截距和支气管壁厚度和肺系数以及肺泡灌洗液的IL-1β、IL-6、TNF-α含量(P<0.01),并能够抑制肺组织PI3K、Akt、p-Akt、p65和pp65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YZF能有效改善COPD症状,缓解COPD炎症,机制可能与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抑制PI3K/Akt/NF-κB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滋肾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入血成分 网络药理学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6
作者 王晓雨 冯贞贞 +2 位作者 王军 郭小川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27-1537,共11页
背景急性肾损伤(AKI)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显著增加了ARDS患者的死亡率。目前临床对于ARDS并发AKI的认识及有效防治措施尚不足,探索可能的预测因子对于早期评估并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ARDS患者AKI的发生... 背景急性肾损伤(AKI)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显著增加了ARDS患者的死亡率。目前临床对于ARDS并发AKI的认识及有效防治措施尚不足,探索可能的预测因子对于早期评估并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ARDS患者AKI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系统评价ARDS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数据库中ARDS患者并发AKI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12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含61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OR=1.02,95%CI=1.00~1.03,P=0.007)、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较高(OR=1.17,95%CI=1.05~1.30,P=0.004),合并糖尿病(OR=1.40,95%CI=1.09~1.80,P=0.008)、高血压(OR=1.56,95%CI=1.26~1.93,P<0.001)、心房颤动(OR=1.76,95%CI=1.09~2.85,P=0.020)、慢性肾病(OR=10.31,95%CI=3.30~32.19,P<0.00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OR=1.02,95%CI=1.00~1.05,P=0.030)、血管生成素2(Ang-2)(OR=1.84,95%CI=1.73~1.95,P<0.001)水平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0 U/L(OR=2.27,95%CI=1.56~3.31,P<0.001),动脉血p H值降低(OR=0.83,95%CI=0.75~0.92,P=0.0006)、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OR=0.92,95%CI=0.86~0.99,P=0.020),机械通气(OR=2.53,95%CI=1.96~3.26,P<0.001)、体外膜肺氧合(ECMO)(OR=1.81,95%CI=1.43~2.28,P<0.001)治疗是ARDS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而性别(OR=1.17,95%CI=0.82~1.67,P=0.390)、BMI(OR=1.27,95%CI=0.77~2.09,P=0.350)、肥胖(OR=5.88,95%CI=0.51~68.28,P=0.160)、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OR=1.20,95%CI=0.99~1.46,P=0.060)、心力衰竭(OR=4.49,95%CI=0.58~34.70,P=0.150)、意识障碍(OR=1.83,95%CI=0.88~3.84,P=0.110)、胸腔积液(OR=1.16,95%CI=0.81~1.65,P=0.410)、氧合指数(OR=4.30,95%CI=0.69~26.77,P=0.120)、降钙素原(OR=1.08,95%CI=0.95~1.23,P=0.230)、白细胞计数(OR=1.56,95%CI=0.51~4.80,P=0.440)、血浆白蛋白(OR=1.07,95%CI=0.97~1.17,P=0.170)与ARDS患者并发AKI不相关。结论ARDS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一般因素(年龄增长)、整体评估(SOFA评分高)、疾病因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慢性肾病)、实验室指标(NLR、Ang-2水平升高,AST>40 U/L,动脉血p H值、GFR降低)以及治疗方面(机械通气、ECMO)。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局限,本结论仍需未来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横断面调查的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客观化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鄢子涵 王明航 +2 位作者 韩伟红 屠新敏 赵欢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8-555,共8页
目的:筛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中医证候相关临床因素及生物学标志物,为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临床调查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哮喘患者39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特征并检... 目的:筛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中医证候相关临床因素及生物学标志物,为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临床调查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哮喘患者39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特征并检测相关血清生物标志物。SPSS 23.0建立数据库,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3种方法中2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被筛选为相关因素。结果:共招募390例患者,分析资料相对完整的293例数据。外寒内饮证与年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相关,痰浊阻肺证与性别、吸烟史、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嗜酸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相关,风痰阻肺证与年龄、ACT评分相关,肺气虚证与ACT评分、血清HMGB1、血清γ干扰素(IFN-γ)、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相关,脾气虚证与ACT评分相关,肾气虚证与血清IFN-γ相关,肾阳虚证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关,肺脾气虚证与ACT评分相关,肺肾气虚证与年龄、ACT评分、病程相关,肺肾阳虚证与民族、ACT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MGB1、Eotaxin、IFN-γ、Periostin、TGF-β_(2)、TNF-α、IL-4可能是哮喘中医证候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性别、年龄、民族、吸烟史、病程、ACT评分与哮喘证候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研究结论有待于进一步全国多中心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中医证候 生物标志物 客观化 相关性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Γ干扰素 转化生长因子-β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研究现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春阳 王佳佳 +1 位作者 卫梦雨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896-3904,共9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急性加重作为一种急性事件,严重影响COPD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经纳排标准共筛出69篇代表性文献,发现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急性加重作为一种急性事件,严重影响COPD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经纳排标准共筛出69篇代表性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报告结局的测评工具共23个,除COPD急性加重自我报告结局(EXACT-PRO)外均直接采用稳定期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可分为普适性、疾病特异性及症状特异性测评工具,主要涉及症状、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心理情绪、日常活动等领域。建议未来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生存质量研究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加强特异性测评工具研究,重视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及概化理论联合应用,重视测评工具最小临床重要差值研究,合理选择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量表 患者报告结局 呼吸道疾病 测评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塞颗粒阻抑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改善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被引量:2
9
作者 程蒙蒙 刘新光 +4 位作者 魏焱鑫 邢小香 刘览 辛楠 赵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95-2003,共9页
目的探讨通塞颗粒(TSG)阻抑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TSG组和莫西沙星+沙丁胺醇(MXF+STL)组,6只/组。第1~8周建立慢性阻塞性肺... 目的探讨通塞颗粒(TSG)阻抑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TSG组和莫西沙星+沙丁胺醇(MXF+STL)组,6只/组。第1~8周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第9周第3天,经鼻滴入肺炎克雷伯杆菌建立AECOPD大鼠模型。第9周的第1~2天和第4~7天,Control组和Model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TSG组和MXF+STL组分别给予TSG和MXF+STL灌胃,灌胃结束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MH-S,给予TSG含药血清及其代表成分干预,检测IL-1β、IL-6、TNF-α、环氧化酶COX-2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水平,磷酸化P38(p-p38)、p-p62、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Forkhead box O3(FoxO3a)及p-mTOR蛋白水平。结果TSG显著改善AECOPD大鼠肺组织损伤与肺功能,包括降低支气管壁厚度、肺泡平均线性截距及上调平均肺泡数(P<0.05);TSG明显抑制AECOPD大鼠肺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水平(P<0.01)。TSG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及相关代谢酶COX-2、iNOS的表达(P<0.05)。血清药物化学联合网络药理鉴定了TSG含药血清10种化学成分,其对应466个靶点核心功能分析显示,TSG干预AECOPD可能与其主要成分木犀草素、槲皮素、贝母辛、贝母乙素等调控MAPK、mTOR、FoxO、自噬等有关。体外实验显示,木犀草素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及相关信号如p-p38,调控自噬相关信号FoxO3a、mTOR,以及抑制自噬相关蛋白p-p62、LC3的表达(P<0.05)。结论TSG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缓解AECOPD,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38、mTOR、FoxO3a信号及抑制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塞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巨噬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中医证候测评工具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雯青 赵虎雷 谢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6-183,共8页
目的了解近20年中医证候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00年-2020年发表的证候测评工具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V5.5以作者和机构为对象绘制合作图谱,分析值得关注的科研人员或机构;以文献和期刊为对象分析... 目的了解近20年中医证候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00年-2020年发表的证候测评工具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V5.5以作者和机构为对象绘制合作图谱,分析值得关注的科研人员或机构;以文献和期刊为对象分析研究主题的演变;以关键词为对象绘制共现图谱,配合突变词功能,分析研究热点及研究现状;对关键词绘制时间线视图和时区视图,以展现文献的更新和相互影响,分析发展趋势。结果共检索到证候测评工具相关文献849篇,每年呈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收录最多的期刊为中华中医药杂志;发文量较多的作者和机构存在广泛的合作关系;研究中普遍运用德尔菲法,近期关注关联规则、中医证候积分等研究,神经心理学测评工具的研究持续不断,腹膜透析、肺功能、肺癌等研究是新兴领域。结论本文初步揭示证候测评工具研究领域的领军者、可合作机构及研究现状,为后续深入探索证候测评工具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测评工具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结合隐结构模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文献的基础证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冯贞贞 谢洋 +2 位作者 春柳 何雯青 李建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2-559,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常见基础证候分布及特征,为辨证规范及证候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8年12月31日COPD稳定期证候相关文献;采用SPSS 20.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采用SPSS Mod...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常见基础证候分布及特征,为辨证规范及证候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8年12月31日COPD稳定期证候相关文献;采用SPSS 20.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4.1软件,基于Apriori算法,对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Latern 5.0软件,基于LTM-EAST算法,构建症状隐结构模型并进行综合聚类分析。结果①纳入COPD稳定期证候相关文献203篇,涉及基础证候20个,证素20个,症状130个。②频率≥10%且累计构成比≥75%的基础证候有:肺气虚证、肾气虚证、脾气虚证、痰湿证、肺阴虚证及血瘀证。③对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强关联规则7条,推断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等5个基础证候。④对频次≥3的症状进行隐结构分析,得到31个隐变量、62个隐类;进行综合聚类得到10个综合聚类模型,推断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等10个基础证候。综合上述方法,最终得出8个常见基础证候。结论COPD稳定期常见基础证候有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肺阴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痰湿证及血瘀证,以虚证为主,可兼见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规则 隐结构模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基础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修订版研制与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建生 谢洋 +1 位作者 王佳佳 冯贞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796-2803,共8页
背景基于经典测量理论研制的病证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ESQ-COPD)尚存在局限性,而联合应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可实现优势互补,为研制/修订测评工具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学支撑。目的研制病证结合ESQ-COPD修订版... 背景基于经典测量理论研制的病证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ESQ-COPD)尚存在局限性,而联合应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可实现优势互补,为研制/修订测评工具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学支撑。目的研制病证结合ESQ-COPD修订版(mESQ-COPD),并进行测量学特性评价。方法通过成立ES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修订小组、预设问卷基本特征、规范基本概念和术语、修订概念框架、建立条目池和评阅条目等环节,形成mESQ-COPD草表;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门诊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265例进行预调查,联合应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分析与筛选条目,形成mESQ-COPD;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6家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门诊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365例进行现场调查,评价mESQ-COPD测量学特性。结果最终形成的mESQ-COPD包括4个领域(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治疗效果)、19个条目。mESQ-COPD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9,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治疗效果4个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43、0.869、0.829、0.767;条目与所在领域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0.798、0.855~0.882、0.795~0.907、0.857~0.93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比较拟合指数、增量拟合指数均为0.94、非规范拟合指数为0.93,标准化残差均方根为0.07,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16;mESQ-COPD及各领域与COPD评估测试的相关系数为0.371~0.538,与改良版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的相关系数为0.329~0.564;肺功能1、2级与肺功能3、4级患者mESQ-COPD及各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接受率为99.5%,完成率为99.2%,平均完成时间为(6.13±4.59)min。结论mESQ-COPD由19个条目组成,包括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治疗效果4个领域,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临床可行性,为COPD疗效评价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病人满意度 治疗结果 经典测量理论 项目反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肺灸灸治时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的优化研究及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晓红 时新萍 +3 位作者 王明航 杨江 李素云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4145-4152,共8页
背景前期临床研究显示益肺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专家调查问卷提示灸治时间可进行优化。因此,开展灸治时长与临床疗效和适宜性关系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益肺灸治疗COPD的相对适宜时间... 背景前期临床研究显示益肺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专家调查问卷提示灸治时间可进行优化。因此,开展灸治时长与临床疗效和适宜性关系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益肺灸治疗COPD的相对适宜时间,并进行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及适宜性。方法选取2017年6—7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AS分组方法,将其分为A、B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益肺灸,A组灸治1.5 h/次,B组灸治2 h/次,15 d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期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指标,主要指标为感冒次数,次要指标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肺功能、适宜性评价〔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20例患者,脱落29例,符合方案集91例(A组47例,B组44例)。本研究采用全数据集进行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对感冒次数、胸闷评分、CAT评分、VAS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A组治疗前后感冒次数、临床症状与体征各项及总分、CAT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感冒次数、临床症状与体征各项及总分、CAT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患者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益肺灸治疗1.5 h和2 h均能减少COPD稳定期患者的感冒次数,改善患者咳嗽、胸闷等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其中感冒次数、胸闷症状、CAT评分指标灸治1.5 h疗效优于灸治2 h,1.5 h患者的适宜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益肺灸 临床疗效 适宜性评价 灸治时间 优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康复临床研究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东 张海龙 +3 位作者 王露 郭雯 李宣霖 李建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2-898,共7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康复临床研究的文献特征和现状,为AECOPD康复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的AECOPD康复临床研究文献...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康复临床研究的文献特征和现状,为AECOPD康复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的AECOPD康复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2月1日,提取合格文献的相关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对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内容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文献246篇,包括期刊文献224篇91.06%、学位论文16篇6.50%、会议论文6篇2.44%。(2)224篇期刊文献分布在148种期刊上,其中中文核心期刊43种(56,22.76%),SCI期刊25种(35,14.23%)。(3)干预措施主要包括4类:西医康复(167,69.29%)、中医康复(35,14.52%)、中西医结合康复(10,4.15%)和其他(5,2.07%);干预时机多为急性加重住院期间(229,95.02%);干预周期多为出院前(70,29.05%),其次为12周(30,12.45%)和2周(26,10.79%)。(4)纳入的RCT整体方法学质量偏低;未发现与AECOPD康复干预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目前AECOPD康复研究日益增多,高质量证据有待进一步加强,获益的结论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康复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烟烟雾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小鼠气道上皮屏障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江宇航 梅晓峰 +2 位作者 贾利丹 田燕歌 赵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97-1303,共7页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CS)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小鼠气道上皮屏障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和CS组,每组36只。第1~8周CS组采用CS熏吸建立COPD模型,每4周检测肺功能,于第4、8、16周末...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CS)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小鼠气道上皮屏障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和CS组,每组36只。第1~8周CS组采用CS熏吸建立COPD模型,每4周检测肺功能,于第4、8、16周末取材。观察肺功能指标潮气容量(TV)、呼气峰流速度(PEF)及肺组织平均肺泡数(MAN)和肺泡平均截距(MLI)的变化;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闭合蛋白(OCLN)、闭锁小带蛋白1(ZO-1)、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磷酸化P38蛋白水平。另取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选取6 h和24 h时点收集细胞蛋白,检测样本中OCLN、ZO-1、磷酸化EGFR及磷酸化P38蛋白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CS组小鼠TV和PEF于第8周显著降低(P<0.05或P<0.01),并持续至16周。第8~16周CS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腔扩张、肺泡壁断裂融合及气管壁增厚等病理变化;与control组比较,第8~16周CS组小鼠肺MAN显著降低(P<0.05或P<0.01),MLI显著增加(P<0.05或P<0.01),IL-6和TNF-α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control组比较,CS组小鼠肺组织中OCLN和ZO-1表达降低,EGFR与P38磷酸化水平升高。以外,CSE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气道上皮细胞OCLN和ZO-1表达,上调细胞中EGFR与P38磷酸化水平(P<0.05或P<0.01)。结论:CS可以损伤COPD模型小鼠气道上皮屏障,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GFR/P38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香烟烟雾 气道上皮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卫梦雨 王佳佳 +2 位作者 张莹莹 李春阳 李建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3725-3733,共9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与睡眠相关的呼吸障碍疾病,易诱发或加重多种疾病,常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不同程度下降。患者报告结局(PRO)测评工具可为患者生存质量评估及临床疗效评价提供有效途径。现有的OSA-PRO测评工具数量较多,...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与睡眠相关的呼吸障碍疾病,易诱发或加重多种疾病,常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不同程度下降。患者报告结局(PRO)测评工具可为患者生存质量评估及临床疗效评价提供有效途径。现有的OSA-PRO测评工具数量较多,多为国外研制,主要涉及症状、日常活动、社会活动、心理情感等领域,条目数为1~84个,应答尺度多采用Likert形式,其研制与评价采用经典测量理论。建议未来可开展OSA-PRO测评工具测量学特性及方法学质量评价研究;联合经典测量理论与现代测量理论研制、修订及评价OSA-PRO测评工具;加强OSA-PRO测评工具最小临床重要差值研究;研制凸显中医临床疗效特点的OSA-PRO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患者报告结局 呼吸道疾病 测评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刺激因素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模型肺小血管重塑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莉莉 梅晓峰 +2 位作者 卢瑞龙 徐可心 田燕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31,共8页
目的比较香烟烟雾(cigarette smoke,CS)、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和CS联合KP(CS+KP)三种方法建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模型肺小血管重塑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72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目的比较香烟烟雾(cigarette smoke,CS)、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和CS联合KP(CS+KP)三种方法建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模型肺小血管重塑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72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组)、细菌组(KP组)、香烟烟雾组(CS组)、香烟烟雾联合细菌组(CS+KP组),每组18只。CS组采用CS暴露(3000±500 ppm),KP组采用KP稀释液(5×10^(9)CFU/L,每7 d一次)滴鼻,CS+KP组给予联合处理,Normal组给予生理盐水滴鼻,共8周。停止刺激后观察至第16周,分别于第4、8、16周结束后取材。检测肺功能呼气中期流速(50%expiratory flow,EF50)、潮气量(tidal volume,TV),观察肺组织病理及肺小血管结构,包括管壁厚度百分比(WT%)、管腔面积百分比(LA%)和管壁面积百分比(WA%)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结果与Normal组比较,CS组TV第8~12周降低,EF50第8~16周降低(P<0.05),WT%第8~16周升高,WA%及VEGF蛋白表达仅第8周升高、LA%仅第8周降低(P<0.05);KP组肺功能无显著变化,WT%仅第8周升高,LA%第8周降低(P<0.05);CS+KP组TV第4~12周降低,EF50第8~16周降低(P<0.05),WT%、WA%、VEGF蛋白表达在第4~16周升高,LA%第4~16周降低(P<0.05)。与CS组比较,CS+KP组WT%及VEGF蛋白表达第8~16周升高,WA%第16周升高,LA%第16周降低(P<0.05)。与KP组比较,CS+KP组WT%、WA%及VEGF表达第8~16周升高,LA%第4~16周降低(P<0.05);CS组WT%第8周升高、LA%第8周降低,VEGF蛋白表达第16周升高(P<0.05)。结论CS、KP及其联合刺激8周小鼠均出现肺泡破裂、炎性细胞浸润、肺血管重塑等COPD病理特征,但各有特点:CS组第8周出现肺功能下降、肺泡结构断裂融合增厚,并在第16周仍存在,但肺血管重塑仅第8周明显;KP组肺功能下降不明显,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并持续存在,肺泡结构改变及肺血管重塑仅第8周存在;CS+KP组第4周即出现肺功能下降、肺泡结构的破坏及肺血管重塑,第16周仍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血管重塑 香烟烟雾 肺炎克雷伯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8
作者 武文静 朱思源 +4 位作者 桑星洁 张琴 赵鹏 张海龙 白云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6-824,共9页
目的:建立肺间质纤维化(IPF)急性加重期小鼠模型。方法:1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control)组、肺间质纤维化稳定期(IPF)组和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组,每组40只。IPF组小鼠分别于第0、14和28天经气管滴注低剂量... 目的:建立肺间质纤维化(IPF)急性加重期小鼠模型。方法:1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control)组、肺间质纤维化稳定期(IPF)组和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组,每组40只。IPF组小鼠分别于第0、14和28天经气管滴注低剂量博来霉素(3 mg/kg);AE-IPF组在IPF组基础上,于第56天气管滴注高剂量博来霉素(5 mg/kg);control组于不同时点分别滴注等量生理盐水。实验于首次造模后第57、59、63和70天取材,观察小鼠一般情况、CT影像学变化、HE与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检测小鼠肺功能、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AE-IPF组小鼠出现明显喘息气促,呼吸困难,体重下降;CT影像学显示,IPF组显示斑片状、胸膜下网状模糊影,伴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和小叶内线状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AE-IPF组在IPF基础上,有新出现的磨玻璃阴影和实变影;AE-IPF组小鼠肺功能通气量显著下降(P<0.05),肺指数显著升高(P<0.05),出现急性肺水肿;AE-IPF组小鼠HE、Manson染色改变符合AE-IPF病理表现;AE-IPF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与IL-6质量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采用不同剂量多次气管滴注博来霉素能够成功建立AE-IPF小鼠动物模型,可为研究AE-IPF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效果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急性加重期 博来霉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解毒化痰方对重症肺炎小鼠肺血管内皮屏障及VEGF/P38通路的影响
19
作者 程思远 白云苹 +4 位作者 程俞梦 万冉 邢小香 赵鹏 李建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4-533,共10页
目的:探讨清肺解毒化痰方(Qingfei-Jiedu-Huatan formula,QJHF)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诱导的重症肺炎小鼠肺血管内皮屏障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1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模型组(n=15)、QJHF组(n=15)和头孢曲松钠(ceftriax... 目的:探讨清肺解毒化痰方(Qingfei-Jiedu-Huatan formula,QJHF)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诱导的重症肺炎小鼠肺血管内皮屏障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1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模型组(n=15)、QJHF组(n=15)和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 sodium,CRO)组(n=15)。第0天一次性气管插管注入50μL浓度为1×10^(11)CFU/mL肺炎克雷伯杆菌制备重症肺炎小鼠模型。造模6 h后,QJHF组和CRO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其余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第3天灌胃结束后处死小鼠。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CD11b+Ly6g+细胞数;蛋白质组学及网络药理学分析药物作用机制;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闭合蛋白(occlud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磷酸化P38(phosphorylated P38,p-P38)蛋白水平。结果:QJHF可显著改善重症肺炎模型小鼠的精神状态,缓解呼吸促动等症状,降低死亡率,减轻肺组织病变,降低肺组织IL-6、TNF-α和IL-1β水平,减少BALF总蛋白、总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含量,增加肺组织VE-cadherin、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P<0.05或P<0.01)。蛋白质组学显示QJHF可逆转重症肺炎小鼠肺组织中129个蛋白的表达;网络药理学显示QJHF的14种主要入血成分的328个潜在靶点与1665个重症肺炎疾病基因共有125个交集基因。将逆转蛋白与交集基因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QJHF主要调控PI3K-Akt、MAPK和Rap1信号通路及VEGFR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QJHF可显著抑制肺组织中VEGF和P38表达(P<0.05或P<0.01)。结论:QJHF减轻重症肺炎模型小鼠肺病理损伤,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P38信号通路、保护小鼠血管内皮屏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解毒化痰方 重症肺炎 血管内皮屏障 VEGF/P38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演变影响因素研究
20
作者 李伟珂 伊明洋 +6 位作者 倪园园 闫丽祯 关建新 王世豪 王慧杰 李建生 王至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5年第8期2205-2214,共10页
目的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气虚证演变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范例。方法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演变影响因素研究调查表》,在全国10家三甲医院动... 目的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气虚证演变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范例。方法制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演变影响因素研究调查表》,在全国10家三甲医院动态采集650例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期第1天、第14天、危险窗期第1天、第28天、稳定期第1天、第90天临床资料;采用SAS 9.4软件,通过PROC NLMIXED过程,收集性别、年龄等8个基线数据;占比最高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3个合并症;风寒证、痰热证等9个兼夹证候作为固定效应,将个体水平作为随机效应,逐步拟合模型,筛选气虚证在疾病全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合格病例637例,动态采集其急性加重期第1天、第14天、危险窗期第1天、第28天、稳定期第1天、第90天临床资料,发现前一年急性加重次数、饮酒、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兼夹血瘀证、阴虚证、阳虚证、6分钟步行距离、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questionnaire,mMRC)影响气虚证的演变(P<0.05)。结论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从复杂多时点动态数据中揭示了影响气虚证演变的相关因素,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方法学 证候演变 影响因素 COPD 气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