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脏病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中医药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志芬 张佳伟 +2 位作者 翟文生 刘卓雅 张文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5,共6页
慢性肾脏病(CKD)涉及多因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但其病理机制复杂,常规西医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常会出现肝肾功能损伤、骨骼病变等。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疗效。研究发现刺猬(Hh)、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慢性肾脏病(CKD)涉及多因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但其病理机制复杂,常规西医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常会出现肝肾功能损伤、骨骼病变等。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疗效。研究发现刺猬(Hh)、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Toll样受体(TLRs)/核因子κB(NF-κB)等在内的多种关键信号通路均在CKD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且中医药可发挥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因其作用多元化、靶点广泛,其治疗可展现出高安全性和良好耐受性,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中医药 调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中医药调控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志芬 张蒙蒙 +3 位作者 翟文生 张文 刘卓雅 杨荆雯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0-1225,1232,共7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基于免疫细胞功能紊乱和自身抗体产生的、涉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依赖于传统药物,但因其无法规避的向心性肥胖、易感染等不良反应,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基于免疫细胞功能紊乱和自身抗体产生的、涉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依赖于传统药物,但因其无法规避的向心性肥胖、易感染等不良反应,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疗效。研究发现,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Wnt/β-联蛋白(Wnt/β-catenin)、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核因子κB及Toll样受体(TLRs)等信号通路在SLE的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且中医药可通过调控上述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抗纤维化、抑制机体自噬过度以及抗炎等,具有多靶点、多机制的作用特性,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SLE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阴阳毒 中医药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 Wnt/β-联蛋白信号通路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苏杭 张淑孜 任献青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3,共9页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中医称之为“斑毒”“紫癜风”“葡萄疫”。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失衡、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凝血与纤溶机制紊乱等因素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中医称之为“斑毒”“紫癜风”“葡萄疫”。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失衡、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凝血与纤溶机制紊乱等因素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此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复发率高,肾受损比例高,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社会危害性大。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HSP临床疗效良好,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晰。近年来,随着HSP动物模型的建立,开展了大量的动物实验进行中药疗效机制的研究,但缺乏较系统的、细致的综述,故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HSP的动物实验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从中医药在缓解IgA1异常糖基化、调节Th1/Th2及Treg/Th17免疫失衡、减少循环免疫复合物、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作出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治疗HSP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启发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动物实验研究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用药规律及特点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芳琳 王淑敏 +3 位作者 刘晓 孟志强 王亚瑞 陈文霞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4-849,共6页
目的:系统整理并归纳总结儿童腺样体肥大(AH)的临床组方用药规律及特点,在中医药方面为治疗此病提供选方用药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自建库至2022年2月中药复方治疗儿童AH全部临床研究... 目的:系统整理并归纳总结儿童腺样体肥大(AH)的临床组方用药规律及特点,在中医药方面为治疗此病提供选方用药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自建库至2022年2月中药复方治疗儿童AH全部临床研究文献,建立中药复方治疗儿童AH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分析高频中药及其功效,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进行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并结合Cytoscape 3.9.1软件完成复杂网络的可视化构建,最后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软件进行高频药物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中药频次以甘草、夏枯草、辛夷、苍耳子、浙贝母应用最广。高频药物功效前3名分别为清热药、解表药及补虚药。关联规则分析中支持度>20%的药对有5个,置信度>90%的药对有7个。高频药物当截距为22,聚为5类时效果最好。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治疗儿童AH药物以清热为基本之法,同时辅以补气、解表、活血及化痰药可增强临床疗效,总结出消瘰丸、六君子汤、苍耳子散合升降散及其他药物组合,提炼其前方用药特点为肺脾同治及脏窍同治,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腺样体肥大 中医药 用药规律 用药特点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养血通络法论治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与Th17/Treg细胞平衡的相关进展
5
作者 范淑华 丁樱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57,I0027,共6页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疾病,中医把ITP归类为“紫癜”或“血证”,根据ITP病因病机,从益气养血和祛瘀通络分析探索ITP有效治疗方法,以期为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提供新思...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疾病,中医把ITP归类为“紫癜”或“血证”,根据ITP病因病机,从益气养血和祛瘀通络分析探索ITP有效治疗方法,以期为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提供新思路。探讨了Th17/Treg细胞平衡对儿童ITP疾病进程的影响,儿童ITP涉及免疫细胞平衡失调,尤其是Th17和Treg细胞的功能异常。Th17细胞通常与促炎反应相关,而Treg细胞则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功能,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中医通过养血通络法不仅改善血液循环,还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环境来恢复Th17/Treg细胞的平衡,促进Treg细胞功能,抑制Th17细胞活性。中医临床治疗儿童ITP通过整合益气养血和化瘀通络,全面调节体内环境,控制疾病的发展,强调对症治疗,审证求因,尤其在虚实夹杂病机时需兼顾治疗。对中医养血通络法论治儿童ITP与Th17/Treg细胞平衡总结梳理,从Th17/Treg细胞与儿童ITP、养血通络法治疗儿童ITP、养血通络法与Th17/Treg细胞平衡解析中医养血通络法对儿童ITP与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同时,总结中医药干预治疗的相关进展,为中药治疗干预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复杂作用机制解析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养血通络法 TH17/TREG 细胞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炎常见病原体、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楷沅 郭彩鸽 陈团营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常见病原体、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其关系。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患儿发病年龄、季节及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分析不同发病年龄、季节小儿肺炎感染病原体分...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常见病原体、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与其关系。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患儿发病年龄、季节及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分析不同发病年龄、季节小儿肺炎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不同中医证型小儿肺炎感染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小儿肺炎中医证型与发病年龄、季节的关系。结果细菌和肺炎支原体为各年龄段、各季节肺炎患儿主要感染病原菌;不同中医证型肺炎患儿主要感染病原菌种类包括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及混合感染;不同中医证型肺炎患儿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均存在差异。结论小儿肺炎主要感染病原体为细菌,其次为肺炎支原体,中医证型与病原体分布及年龄、季节均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儿童 病原体 中医证型 年龄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肺炎肺康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专家共识 被引量:5
7
作者 宋桂华 孙萌萌 +5 位作者 张冰雪 任明月 刘洁 彭明浩 于素平 张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58,共6页
重症肺炎是儿童时期急性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因其病程迁延、进展迅速、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肺康复是重症肺炎管理的核心部分,但目前国内尚缺少规范化、统一化的儿童重症肺炎中西医结合肺康复诊疗方案,为提高肺康复在儿童重... 重症肺炎是儿童时期急性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因其病程迁延、进展迅速、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肺康复是重症肺炎管理的核心部分,但目前国内尚缺少规范化、统一化的儿童重症肺炎中西医结合肺康复诊疗方案,为提高肺康复在儿童重症肺炎中的疗效,进一步规范儿童重症肺炎肺康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行为,遵循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采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调查问卷,并结合临床评价,最终形成《儿童重症肺炎肺康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儿童 肺康复 中西医结合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合二陈散减少咳嗽变异性哮喘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于素平 任献青 +5 位作者 徐炎 宋桂华 张岩 吕伟刚 陈小松 彭明浩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94-1698,共5页
目的:探索玉屏风合二陈散靶向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减轻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玉屏风合二... 目的:探索玉屏风合二陈散靶向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减轻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玉屏风合二陈散组,使用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造模,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肺组织炎症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炎症介质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B)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NLRP3、ASC、Caspase-1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玉屏风合二陈散可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可降低CVA大鼠血清中IL-1β和IL-18炎症介质水平,降低肺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论:玉屏风合二陈散可通过降低NLRP3、Caspase-1、ASC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发挥治疗CV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二陈散 大鼠 咳嗽变异性哮喘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胱天蛋白酶-1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清热止血方治疗IgA血管炎性肾炎的机制
9
作者 徐闪闪 韩姗姗 +4 位作者 丁樱 代彦林 王龙 徐炎 张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2-771,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清热止血方治疗IgA血管炎性肾炎(IgAVN)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清热止血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Disgenet、Genecards OMIM、TTD数据库检索IgAVN疾病靶点,利用微生信在线数据库获...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清热止血方治疗IgA血管炎性肾炎(IgAVN)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清热止血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Disgenet、Genecards OMIM、TTD数据库检索IgAVN疾病靶点,利用微生信在线数据库获取交集靶点,并将信息导入Cytoscope 3.7.1软件和STRING分析平台,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治疗靶点网络;基于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取关键靶点及核心活性成分。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采用病证结合法构建IgAVN动物模型,药物干预后检测各组IgAVN模型大鼠的尿红细胞和24 h尿蛋白,观察肾组织的HE染色和IgA免疫荧光沉积,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肾组织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获得药物活性成分109个,药物靶点402个,疾病靶点1285个,交集靶点113个。蛋白质相互作用及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到核心靶点是IL6、TNF、VEGFA等,核心药物成分是槲皮素、芍药苷、木犀草素、山奈酚和黄芩素等。GO富集到基因功能2545个,KEGG富集到基因通路164条,清热止血方可通过调节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oll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等治疗IgAVN。动物实验: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尿红细胞和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P<0.05);血清IL-6、TNF-α和VEGF-α表达升高(P<0.05);HE染色可见肾小球系膜增生,毛细血管的管腔狭窄,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有IgA免疫荧光的沉积;肾组织TNF-α、p-p65和p-p38蛋白和TNF-αmRNA表达升高(P<0.05)。清热止血方干预后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5);肾脏HE染色改变改善、肾小球IgA沉积减少;肾组织TNF-α、p-p65、p-p38蛋白和TNF-αmRNA降低(P<0.05)。结论清热止血方中槲皮素、芍药苷、木犀草素等活性成分调控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降低IL-6、TNF-α和VEGF-α治疗IgAV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止血方 IgA血管炎性肾炎 网络药理学 TNF-α/MAPK/NF-κB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祛风消癜方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刘华 任献青 +5 位作者 李伟霞 邢琼琼 席乐迎 李一凡 杨满翔 丁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2-625,共14页
目的 研究祛风消癜方对过敏性紫癜的血清差异代谢物的调节作用,为过敏性紫癜中医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祛风消癜方低剂量组、祛风消癜方中剂量... 目的 研究祛风消癜方对过敏性紫癜的血清差异代谢物的调节作用,为过敏性紫癜中医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祛风消癜方低剂量组、祛风消癜方中剂量组、祛风消癜方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组以干姜、胡椒、荜茇联合卵白蛋白的方法构建过敏性紫癜大鼠模型,各给药组在造模成功后采用相应药物干预4周后,取血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UPLC-QTOF/MS)非靶向代谢组学筛选血清差异代谢物,之后进行数据提取与多元统计分析可能的代谢通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可能的差异代谢物有91个,对应代谢通路20条;与模型组相比,祛风消癜方组大鼠血清中可能的差异代谢物共43个,对应代谢通路15条。其中共有代谢通路12条。炎症代谢物如花生四烯酸、神经酰胺能够损伤血管内皮,模型组大鼠血清中花生四烯酸、神经酰胺等10个标志物较正常组明显异常,祛风消癜方能够显著回调该类代谢物水平,并在花生四烯酸代谢、鞘脂代谢通路上显著富集。结论 祛风消癜方对影响血管内皮损伤的代谢物如花生四烯酸、神经酰胺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祛风消癜方 代谢组学 大鼠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人参乌梅汤通过TLR4/MyD88/pNF⁃κBp65信号通路对腹泻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11
作者 管志伟 赵琼 +5 位作者 邱建利 徐炎 黄勤挽 周鸿雲 赵君琪 毋颖慧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4-952,共9页
目的探讨加味人参乌梅汤对TLR4/MyD88/pNF-κBp65信号通路的影响,分析该方修复腹泻大鼠肠黏膜屏障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从48只大鼠中选取12只作为空白组(CK),其余36只选用复合方法制作模型。模型制备14 d后随机设置模型组(MC)、西药... 目的探讨加味人参乌梅汤对TLR4/MyD88/pNF-κBp65信号通路的影响,分析该方修复腹泻大鼠肠黏膜屏障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从48只大鼠中选取12只作为空白组(CK),其余36只选用复合方法制作模型。模型制备14 d后随机设置模型组(MC)、西药组(MV)、中药组(MRWD),4组分别给予相应措施干预7 d。ELISA法检测血清DAO、D-Lac、IL-1β、IL-6、IL-10、TNF-α、MUC2、MUC4、MUC6及结肠匀浆SIgA浓度;Western blot、Rt-PCR法检测结肠TLR4、MyD88、pNF-κBp65、Occludin、Claudin-1、ZO-1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1)肠黏膜损伤标志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DAO、D-Lac血清含量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组均能显著下调DAO血清含量(P<0.001),中药组可显著下调D-Lac血清含量(P<0.05);中、西药组间DAO、D-Lac血清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炎症指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LR4、MyD88、pNF-κBp65蛋白、基因表达及IL-1β、IL-6、TNF-α血清含量显著上调(P<0.05),IL-10血清含量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组均能显著下调TLR4、MyD88、pNF-κBp65蛋白、基因表达及IL-1β、IL-6、TNF-α血清含量(P<0.05),并能显著上调IL-10血清含量(P<0.05);中、西药组间TLR4、MyD88、pNF-κBp65蛋白、基因表达及IL-1β、IL-6、IL-10、TNF-α血清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肠黏膜屏障因子: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UC2、MUC6、SIgA含量和Claudin-1、ZO-1蛋白、基因表达以及Occludi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均能显著上调MUC2、SIgA含量和Claudin-1、ZO-1蛋白、基因表达(P<0.05),中药组可显著上调MUC6含量和Occludin蛋白表达(P<0.05);中、西药组间MUC2、MUC6、SIgA血清含量变化及Claudin-1、ZO-1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药组上调Claudin-1蛋白表达优于中药组(P<0.05),中药组上调ZO-1蛋白表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加味人参乌梅汤可通过调控TLR4/MyD88/pNF-κBp65信号通路对腹泻大鼠发挥肠黏膜屏障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人参乌梅汤 腹泻 TLR4 MYD88 NF-ΚB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伏毒”理论的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思路探赜
12
作者 范淑华 丁樱 管志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8,共9页
国医大师丁樱教授基于现代免疫学机制,运用中医取类比象法,化繁为简,将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的异常免疫反应称之为“伏毒”,认为伏毒内侵是ITP的发病基础,血损髓伤是ITP的病理本质,“毒-虚-瘀”转化是ITP的基本病机,并由此... 国医大师丁樱教授基于现代免疫学机制,运用中医取类比象法,化繁为简,将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的异常免疫反应称之为“伏毒”,认为伏毒内侵是ITP的发病基础,血损髓伤是ITP的病理本质,“毒-虚-瘀”转化是ITP的基本病机,并由此制定了“扶正、祛毒、化瘀”的治疗原则,重视藤类药物、炭类药物的应用,在临证中收获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伏毒 损血伤髓 病机 丁樱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菟丝子黄酮减轻雷公藤多苷生殖毒性的代谢组学分析
13
作者 韩姗姗 魏金辉 +3 位作者 代彦林 徐闪闪 孙利辉 丁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42,共12页
探究菟丝子黄酮干预雷公藤多苷生殖毒性的作用机制。随机将21只4周龄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雷公藤多苷组、菟丝子黄酮组,每组7只,连续灌胃12周。HE染色观察大鼠睾丸、附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 探究菟丝子黄酮干预雷公藤多苷生殖毒性的作用机制。随机将21只4周龄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雷公藤多苷组、菟丝子黄酮组,每组7只,连续灌胃12周。HE染色观察大鼠睾丸、附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建立大鼠睾丸组织代谢指纹图谱,通过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菟丝子黄酮干预生殖损伤模型大鼠的睾丸组织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应用Metabo Analyst平台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与雷公藤多苷组相比,菟丝子黄酮组各级精原细胞显著增加,生精小管排列更为规则。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共获得1-亚麻酰甘油磷酸胆碱、溶血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等47个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及代谢、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途径。本研究为菟丝子黄酮减轻雷公藤多苷所致生殖损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黄酮 雷公藤多苷 代谢组学 生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TEN基因下调的孤独症幼鼠模型构建的改良方法
14
作者 党伟利 梁绿圆 +4 位作者 曹佳蕾 丁申奥 魏炳琦 邱霞 马丙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2-471,共10页
目的构建一种丙戊酸(VPA)和PTEN腺病毒(ADV)联合应用的PTEN基因下调ASD幼鼠模型(VPA-ADV),并与VPA和ADV两种传统模型进行比较,证明此模型在针刺治疗ASD造模的优势。方法将怀孕12.5 d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VPA(600 mg/kg)和... 目的构建一种丙戊酸(VPA)和PTEN腺病毒(ADV)联合应用的PTEN基因下调ASD幼鼠模型(VPA-ADV),并与VPA和ADV两种传统模型进行比较,证明此模型在针刺治疗ASD造模的优势。方法将怀孕12.5 d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VPA(600 mg/kg)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VPA和正常组。记录新生幼鼠体质量、睁眼时间、尾巴畸形情况。正常组幼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设置为:正常(NS)组、病毒(ADV)组和病毒阴性对照(ADV-NC)组;VPA组幼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设置为丙戊酸(VPA)组、丙戊酸结合病毒干扰(VPA+ADV)组。观察5组幼鼠出生后的体质量、尾长、弯尾、负趋地性反射时间、骨骼畸形情况、21日龄神经行为学表现、脑组织电镜髓鞘结构;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q-PCR方法检测PTEN、PI3K、AKT、GSK3β、MBP表达水平。结果与NS组孕鼠活产幼鼠对比,VPA组孕鼠活产幼鼠畸形率显著增加,体质量增长慢,尾长增长慢,负趋地性反射时间长(P<0.05)。3个模型组较NS组体质量增长慢,尾长增长慢,负趋地性反射时间长(P<0.05),且VPA+ADV组表现最为显著。3组模型旷场试验跨中央格时间、跨边缘格次数、跨边缘格时间与N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捋毛实验中VPA+ADV组互动次数最少(P<0.05),且挖掘、自我捋毛次数最多(P<0.05)。三箱社交实验中,VPA+ADV组进入社交箱平均次数以及停留时间最短(P<0.05),其在水迷宫实验中找到平台所用的时间最长,穿越第三象限次数最少(P<0.05)。透射电镜观察胼胝体区髓鞘板层结构显示NS组结构清晰完整。与NS组相比,ADV-NC组髓鞘结构近似,3个模型组髓鞘结构分层、断裂,存在ASD病理改变及髓鞘损伤,其中VPA+ADV组髓鞘增厚、分层明显,严重的可见崩解。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q-PCR结果均表明VPA+ADV组的PTEN表达下调约50%,最为明显。AKT、MBP均表达增高,GSK3β表达降低(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表示3个模型组与NS组PI3K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但q-PCR结果表示3个模型组的PI3K-mRNA表达显著提高(P<0.05),其中VPA+ADV组变化最为显著。结论VPA+ADV新型PTEN-ASD模型更符合ASD髓鞘发育异常的表现,且较2种传统模型有着造模价格低、活产率高、PTEN基因下调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孤独症 动物模型 丙戊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肾轴”探讨肠道菌群失调在IgA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肖庆 丁樱 +1 位作者 徐闪闪 郭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6-451,共6页
目的基于“肠肾轴”理论探讨IgA肾病(IgAN)与肠道菌群及黏膜免疫反应紊乱的关系,归纳、列举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黏膜免疫反应及改善肠道微生态等方面治疗IgAN的中西医措施。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比分析健康者与IgAN患者之间肠道菌群各方... 目的基于“肠肾轴”理论探讨IgA肾病(IgAN)与肠道菌群及黏膜免疫反应紊乱的关系,归纳、列举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黏膜免疫反应及改善肠道微生态等方面治疗IgAN的中西医措施。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比分析健康者与IgAN患者之间肠道菌群各方面的变化及其对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继而对不同肠道菌群与IgAN的关系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本文汇总出包括厚壁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粪球菌等在内的不同菌群与IgAN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可对IgAN产生负向调控作用,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或可成为治疗IgAN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肠肾轴 肠道菌群失调 黏膜免疫 肠道微生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国内外指南或共识治疗方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沛东 翟文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6,共9页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肾脏疾病中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水肿、低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在儿童中多发。NS发病机制不明、患儿激素依赖...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肾脏疾病中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水肿、低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在儿童中多发。NS发病机制不明、患儿激素依赖、尿蛋白反复、激素不敏感、部分患儿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等仍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因此,科学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NS患者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机构针对NS制定了一系列指南和共识,明确了诊断、治疗等相关内容,对于疾病的认知不断深化,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争议,因此仍需继续探究更加灵活的治疗方案,寻找最优疗法。将国内外肾病综合征相关的指南或共识治疗方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NS中西医治疗最新进展,探讨更加灵活实用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明确进一步研究方向,以期为临床诊治及后期相关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指南 共识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抑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志芬 张蒙蒙 +3 位作者 翟文生 张文 刘卓雅 杨荆雯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25-1631,共7页
雷公藤多苷源自雷公藤根部提取物,其制剂雷公藤多苷片临床证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效,主要活性成分为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共同发挥抗SLE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雷公藤多苷治疗SLE的机制包括: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抗炎... 雷公藤多苷源自雷公藤根部提取物,其制剂雷公藤多苷片临床证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效,主要活性成分为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共同发挥抗SLE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雷公藤多苷治疗SLE的机制包括: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抗炎作用、改善微循环、调节激素水平以及抗纤维化等。而其主要活性成分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除了影响T细胞的分化和功能、下调B细胞活化因子(BAFF)及其受体的表达外,还可以通过减轻氧化应激、抑制机体自噬过度、抑制多条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活化等多种途径发挥抑制SLE的作用。首先回顾SLE的发病机制,并重点对雷公藤多苷及其主要活性成分抑制SLE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和阐述,以期为有关雷公藤多苷抗SLE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红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阴阳毒 抗炎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分析
18
作者 徐婷婷 张霞 +8 位作者 丁樱 徐闪闪 王龙 刘嘉贤 孟彦利 罗文杰 冉思琪 王追越 任献青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2-1378,共7页
通过整理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相关文献,并以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为例,结合中西医病因病机、临床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治疗,查阅文献对造模方法、造模动物、模型特点进行归类分析和综合评价。以微小病变型动物模型为例,此造模方法... 通过整理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相关文献,并以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为例,结合中西医病因病机、临床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治疗,查阅文献对造模方法、造模动物、模型特点进行归类分析和综合评价。以微小病变型动物模型为例,此造模方法以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最为常见,模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但此造模方法多依据西医病症特点,模型涉及因素过于单一,缺少以中医理论为主的中医造模方法,同疾病发病特点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未来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制备需朝着更加贴近临床实际的方向进行,除依据西医病症特点外,也要引入中医元素,这样的动物模型才能够为临床诊治及中西医药物研制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动物模型 中西医 诊断标准 病症结合 评价标准 辨证分型 中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风消癜方成分分析及其干预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预测和实验验证
19
作者 许爽 李伟霞 +6 位作者 席乐迎 蔡明阳 唐进法 宋纯东 王晓艳 邢琼琼 任献青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891,905,共14页
目的:快速分析祛风消癜方(QFXDF)的活性成分,探讨其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并验证。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技术结合UNIFI软件快速定性分析QFXDF中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 目的:快速分析祛风消癜方(QFXDF)的活性成分,探讨其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并验证。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技术结合UNIFI软件快速定性分析QFXDF中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OMIM、PharmGkb等数据库筛选QFXDF成分靶点和HSP疾病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法分析QFXDF中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作用,进一步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QFXDF对HSP模型大鼠关键通路及关键靶点的影响。结果:从QFXDF中鉴定成分41个,与HSP疾病共同作用靶点149个,关键靶点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胱天蛋白酶3(CASP3)、白细胞介素-2(IL-2)等;富集的主要信号通路有PI3K/AKT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VEGF信号通路等;QFXDF中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蛋白具有较强结合能力;动物实验证明,QFXDF可显著改善HSP模型大鼠皮肤及肾脏病理损伤,抑制皮肤、肾脏组织中EGFR和CASP3的高表达,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结论:初步证实QFXDF可通过对EGFR、CASP3等靶点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治疗HSP,为深入阐明该方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消癜方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过敏性紫癜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实验验证 PI3K/AKT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调节SIRT1/Nrf2/HO-1通路改善IgA肾病大鼠肾损伤的机制
20
作者 方虹 宋纯东 +7 位作者 张守琳 王旭 樊艳敏 季晗舒 卜继常 宋珂 陈晨晨 丁樱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7-853,共7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GTW)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改善IgA肾病(IgAN)模型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n=9...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GTW)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改善IgA肾病(IgAN)模型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n=9)、造模组(n=36)。造模组采用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脂多糖建立IgAN大鼠模型,第12周灌胃结束时随机选取2只造模组大鼠留取标本验证,造模成功;将造模组3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n=10)、泼尼松组(n=12)、GTW组(n=12);从第13周起灌胃给药,给药4周后留取大鼠24 h尿液、血液、肾组织。检测各组大鼠尿红细胞数、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 mRNA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24h-UTP、ALT、BUN、S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ALB水平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系膜区IgA沉积明显,肾脏病理损伤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组、GTW组尿红细胞计数、24 h-UTP、ALT、BUN、SC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ALB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系膜区IgA沉积减少,肾脏病理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TW可能通过激活SIRT1/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肾功能,改善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IGA肾病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