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调控细胞焦亡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段亚飞 石贤聪 +5 位作者 吕明真 徐江雁 张振强 苗晋鑫 谢治深 张效威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77,共7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es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细胞焦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DKD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消皮素(Gasdermin,GSDM)家族介导,并伴随大量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等的释放,从而导致...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es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细胞焦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DKD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消皮素(Gasdermin,GSDM)家族介导,并伴随大量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等的释放,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因此调节细胞焦亡在治疗DKD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中医药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调节细胞焦亡,在治疗DKD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研究发现,细胞焦亡途径治疗DKD的中医药以中药复方为主,中药单体为辅。聚焦于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将DKD与细胞焦亡关系进行综述,同时对中医药抑制细胞焦亡改善DKD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旨在探究更多有效治疗DKD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糖尿病肾脏疾病 中医药 肾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串话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中医药的干预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利华 赵晖 +5 位作者 贺红娟 王真真 王笑雨 李娜 高松 苗明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86-3096,共11页
抑郁症是严重的精神疾患,发病机制复杂,尚缺乏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神经元-小胶质细胞的串话不仅对大脑的发育和成熟至关重要,而且对成熟大脑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也至关重要,二者之间串话障碍是导致抑郁症的关键因素。此外,神经干细胞和小... 抑郁症是严重的精神疾患,发病机制复杂,尚缺乏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神经元-小胶质细胞的串话不仅对大脑的发育和成熟至关重要,而且对成熟大脑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也至关重要,二者之间串话障碍是导致抑郁症的关键因素。此外,神经干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也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调节二者相互作用可促进新的神经元产生。中医药防治抑郁症历史悠久,其可调控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化,保护神经元损伤、促进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发生。本文针对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互作机制及中医药对二者的调控进行探讨,为抑郁症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串话 中医药 突触可塑性 神经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功能阐释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2
3
作者 贺红娟 吉晓妍 +3 位作者 王笑雨 曹利华 王真真 苗明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04-3208,共5页
中医理论认为哮喘的病机在于肾精亏虚。很多补肾药物可以调节免疫抑制哮喘的发生。肾为先天之本,肾是“藏精之所,主骨生髓”,肾充则髓实,它的充盈关系到各脏腑气血的盛衰。肾充则髓实理论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 中医理论认为哮喘的病机在于肾精亏虚。很多补肾药物可以调节免疫抑制哮喘的发生。肾为先天之本,肾是“藏精之所,主骨生髓”,肾充则髓实,它的充盈关系到各脏腑气血的盛衰。肾充则髓实理论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分化修复潜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BMSCs迁移入肺可以抑制哮喘的发生发展,补肾药对BMSCs的增殖分化及迁移有明显调节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补肾药物可能通过刺激BMSCs的迁移影响肺上皮细胞抑制哮喘的发生。本研究将基于BMSCs功能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并分析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与调节BMSCs的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肾精 中医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气血屏障损伤与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4
作者 徐可心 刘杨 田燕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9-213,I0008,共6页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危害公众健康。肺气血屏障主要由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组成,是肺内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对于保持肺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肺气血屏障的功能与肺“主气,司呼吸”的生理机能高度相通,参与调节肺的气血津液,...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危害公众健康。肺气血屏障主要由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组成,是肺内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对于保持肺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肺气血屏障的功能与肺“主气,司呼吸”的生理机能高度相通,参与调节肺的气血津液,其损伤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基于中西医对气血屏障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对肺气血屏障与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急性肺损伤、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关系及中医药治疗进展做一概述,为气血屏障参与呼吸系统疾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血屏障 呼吸系统疾病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国际联合实验室助力创新能力提升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紫娟 郝莉 +3 位作者 宋军营 谢治深 李瑞琴 张振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1-254,共4页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但中医药在实验设计及论证方法手段方面尚需借助外来力量验证其发挥作用的药理学机制。因此,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河南中医药大学——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及南安普顿大学...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但中医药在实验设计及论证方法手段方面尚需借助外来力量验证其发挥作用的药理学机制。因此,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河南中医药大学——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及南安普顿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以论证并确定能够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内在进程的胃肠道肽类激素和中药及小分子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为目标,采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对方经验的管理模式,改革实验室原有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引进先进的学术思想与科研技术,促进国际科技信息的流动,拓宽实验室学术领域,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并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联合实验室 中医药 资源共享 科技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口臭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恩慧 许二平 +7 位作者 张楠 李伟峰 关庆亚 李亚南 杨雪静 康丽杰 丁娜娜 李益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口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二版中以口臭为主治的方剂,建立口臭数据库,应用Excel 2019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的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药物剂型、服药方法等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口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二版中以口臭为主治的方剂,建立口臭数据库,应用Excel 2019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中药的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药物剂型、服药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目标方剂70首,涉及138味中药,高频药物依次为细辛、白芷、麝香、当归、丁香等。药性以温为主,药味多辛、甘、苦,主归脾、胃、肺、心经。设置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1,得到17对核心药物组合,聚类分析5类。中药剂型多为散剂、丸剂,服用方法以口服、含化为主。结论:古代医家治疗口臭多从脾胃论治,以升清降浊为主要治法,善用辛温芳香之品,临证配伍清热、行气、活血、化湿等药物治疗,重在调理脏腑气机,以平为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臭 中医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背景探析仲景名方白头翁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保光 白明 +5 位作者 陈毅恒 王国强 卢帅菲 张振强 苗明三 许二平 《福建茶叶》 2020年第5期26-27,共2页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一样,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国家传统文化急需复苏背景下,我们应大力推广茶文化和中医药文化,以确保其发挥应有价值。仲景名方白头翁汤,是东汉名医张仲景著名的千年药方,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白头翁...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一样,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国家传统文化急需复苏背景下,我们应大力推广茶文化和中医药文化,以确保其发挥应有价值。仲景名方白头翁汤,是东汉名医张仲景著名的千年药方,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白头翁汤中的主要药物成分包含香豆素类、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和皂甙类等,这些药物成分能够发挥一定的抗菌、抗炎和修复溃疡、免疫调节和抗腹泻等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上,该方在治疗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和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中医药文化 白头翁汤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损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赵高远 苗玉芳 +2 位作者 侯润苏 李康沉 田燕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37,144,共6页
骨骼肌功能障碍(skeletal muscle dysfunction,SM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常见并发症,导致患者活动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线粒体损伤是COPD合并SMD的主要机制之一,线粒体的氧化应... 骨骼肌功能障碍(skeletal muscle dysfunction,SM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常见并发症,导致患者活动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线粒体损伤是COPD合并SMD的主要机制之一,线粒体的氧化应激、能量代谢障碍、自噬异常等是引起线粒体损伤的重要原因:线粒体ROS的生成增多导致氧化应激,引起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体密度降低和线粒体呼吸功能(RCR评估)下降;线粒体膜电位降低、ATP合成酶活性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过度开放导致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严重氧化应激和全身炎症均能触发线粒体自噬异常,加快其降解和清除。中医药在改善COPD患者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近年来中医药相关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对改善线粒体损伤治疗COPD合并SMD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线粒体损伤与COPD合并SMD关系及其中医药治疗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骼肌功能障碍 线粒体损伤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内质网偶联结构探讨从肾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科学内涵
9
作者 王孟菲 高卫平 +4 位作者 袁永 贾亚泉 张振强 杜若飞 宋军营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55-3859,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起病隐匿,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内质网偶联结构(MAMs)参与调控磷脂代谢、钙信号转导与线粒体功能等多种细胞过程,与A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主藏精,精生髓,髓生脑,肾气虚是AD的根本病机,肾气不足则能量不充,从... 阿尔茨海默病(AD)起病隐匿,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内质网偶联结构(MAMs)参与调控磷脂代谢、钙信号转导与线粒体功能等多种细胞过程,与A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主藏精,精生髓,髓生脑,肾气虚是AD的根本病机,肾气不足则能量不充,从而发生代谢失调,这与MAMs介导的功能紊乱病理机制存在高度契合性。因此,通过阐述MAMs功能与中医“肾气”在AD中的相似性,从整体揭示AD从肾论治靶向MAMs调节异常的机制,为理解从肾论治的现代科学内涵和干预AD治疗挖掘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内质网偶联结构 能量代谢 肾精肾气 补肾方药 研究进展 科学内涵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
10
作者 李汉伟 赵晖 +3 位作者 宋亚刚 朱平生 苗明三 乔靖怡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198,共8页
目的 探索熊果酸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多光谱光声层析成像(MSOT)技术对肝组织进行特征结构和功能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熊果酸30和60 mg·kg^(-1)组、模型+联苯双酯5.6... 目的 探索熊果酸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多光谱光声层析成像(MSOT)技术对肝组织进行特征结构和功能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熊果酸30和60 mg·kg^(-1)组、模型+联苯双酯5.625 mg·kg^(-1)组,每组14只。各给药组连续ig给予相应药物7 d,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ip给予0.2%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于造模24 h后,各组取8只小鼠,称重,取血,取肝,并计算肝指数。制备肝组织匀浆,试剂盒微板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水平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酶学指标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各组剩余6只小鼠采用MSOT技术对肝组织进行特征结构和功能成像,分析小鼠肝氧合血红蛋白(HbO_(2))和脱氧血红蛋白(Hb),计算血氧饱和度,并通过分析吲哚氰绿(ICG)肝内分布判断肝损伤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GPT、GOT和α-GST水平及肝组织中MDA含量以及肝指数显著升高,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模型+熊果酸30和60 mg·kg^(-1)组及模型+联苯双酯5.625 mg·kg^(-1)组小鼠肝指数、GPT、GOT和α-GST水平及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和肝细胞坏死以及炎症细胞浸润,熊果酸和BF可明显减轻小鼠肝细胞的病变程度,脂肪变性明显减轻。MSOT成像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HbO_(2)水平及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Hb水平显著升高,模型+熊果酸30和60 mg·kg^(-1)组及模型+联苯双酯5.625 mg·kg^(-1)组小鼠HbO_(2)水平显著升高,Hb水平显著降低,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减轻肝细胞损伤后ICG染料探针肝内蓄积。结论 熊果酸对四氯化碳所致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MSOT成像分析发现熊果酸能够升高小鼠肝脏血氧饱和度,改善ICG代谢,减轻肝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肝损伤 氧化应激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多光谱光声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透射电镜体外培养细胞样品超微结构质量的细胞收集技巧
11
作者 张彩丽 刘湘花 +6 位作者 汪汇源 刘晨 徐冰倩 王志荣 王盼 高鸿建 孙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964,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能够提高体外培养细胞样品透射电镜图片质量的细胞收集技巧。方法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电镜中心2019年至2023年间送检的体外培养细胞样品336例,其中105例为送检人员自选方案收集的细胞样品,231例为依照本方案收集的细胞样品,... 目的探索一种能够提高体外培养细胞样品透射电镜图片质量的细胞收集技巧。方法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电镜中心2019年至2023年间送检的体外培养细胞样品336例,其中105例为送检人员自选方案收集的细胞样品,231例为依照本方案收集的细胞样品,按照统一的制作流程制成超薄切片,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器超微结构,筛选出超微结构损伤的样品,改用本方案重新收集样品后,按照统一制作流程制作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情况。结果231例依照本收集方案收集的体外培养细胞样品超微结构保存良好,图片清晰,送检人员自选方案收集的105例体样品中,80例出现超微结构欠清晰、组织不同程度自溶的情况,改用本收集方案重新收集后制作成超薄切片,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清晰。结论本体外细胞收集方案适用范围广,并可大大提高体外培养细胞透射电镜图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细胞 透射电镜 样品收集 制样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舌癌动物模型分析
12
作者 刘莹 安一珂 +2 位作者 赵日开 杨卉妍 苗明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1476,共6页
目的归纳总结舌癌的造模方法以及成模条件,为探索更接近于中西医结合病证的舌癌动物模型奠定基础,进而推动现代临床对舌癌的研究与诊治进程。方法通过分析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以及PubMed数据库中舌癌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模... 目的归纳总结舌癌的造模方法以及成模条件,为探索更接近于中西医结合病证的舌癌动物模型奠定基础,进而推动现代临床对舌癌的研究与诊治进程。方法通过分析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以及PubMed数据库中舌癌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模型特点,评价其与中医证候和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度。结果总结发现,舌癌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有3种,分为化学致癌剂诱发模型、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以及遗传工程动物模型。其中,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的临床吻合度最高,其次为遗传工程动物模型,化学致癌剂诱发模型的临床吻合度最低。结论构建符合中医证候和西医病症特点的舌癌动物模型,是今后开展舌癌研究治疗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舌岩 动物模型 中西医 临床吻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芍药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抗炎作用机制
13
作者 刘湘花 李姗 +2 位作者 赵方言 周志文 闵远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7-345,共9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PA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途径与靶点,并进行实验验证。采用油酸钠(sodium oleate,NaOA)诱导的HepG2脂肪肝细胞模型评价PAE体外药效...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PA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途径与靶点,并进行实验验证。采用油酸钠(sodium oleate,NaOA)诱导的HepG2脂肪肝细胞模型评价PAE体外药效;网络药理学预测和筛选出PAE治疗NAFLD核心靶点;通过分子对接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RAW 264.7炎症细胞验证模型进行验证。体外脂肪肝细胞模型结果显示PAE可以缓解NaOA诱导的HepG2的脂质堆积;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PAE治疗NAFLD共预测60个潜在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发现获得Degree值前10的靶点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等;GO富集分析共涉及核心靶点可能通过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与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等炎症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AE与TNF、IL6、AKT等具有良好的结合力;LPS诱导的体外炎症RAW 264.7细胞模型结果显示,PAE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增殖,降低TNF-α、IL-6、IL-1β、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超氧化物(O_(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水平(P<0.05或P<0.01)。综上,PAE通过抑制细胞炎症与氧化应激,缓解脂质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脂肪肝 炎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读书丸对AD模型小鼠线粒体动力学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宏宇 李正敏 +6 位作者 翟璐珂 王博宇 凌媛 赵东涵 张娟 张振强 张紫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7,共13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读书丸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认知能力及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TCMSP等数据库预测读书丸的成分及其相应靶点、AD相关靶点。利用Venny网站获取读书丸与AD交集靶点;采用S...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读书丸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认知能力及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TCMSP等数据库预测读书丸的成分及其相应靶点、AD相关靶点。利用Venny网站获取读书丸与AD交集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分别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药物-疾病-靶点网络。运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双侧脑室注射Aβ_(25-35)建立AD小鼠模型,行为学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损伤情况,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通过数据库搜集整理后筛选出药物和疾病相关交集靶点共311个;GO与KEGG分析显示相关靶点集中在线粒体等组分,富集在ATP结合、MAPK活性正调控等通路。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线粒体嵴出现肿胀、断裂(P<0.0001),海马MAPK、Mfn2、OPA1蛋白表达降低(P<0.01),DRP1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读书丸中、高剂量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升(P<0.05),线粒体的受损明显改善(P<0.01),海马MAPK、Mfn2、OPA1蛋白表达增加(P<0.01),DRP1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读书丸能够减轻线粒体损伤,维持线粒体稳态,进而改善AD小鼠认知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β_(25-35)小鼠 读书丸 网络药理学 线粒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朋良 许二平 +4 位作者 张楠 张明远 康丽杰 刘贺轩 孟富山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143,共5页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系统疾病具有症状复杂且关联性强的特点。中医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以及不良反应小等优势。黄芩汤源于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具...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系统疾病具有症状复杂且关联性强的特点。中医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以及不良反应小等优势。黄芩汤源于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具有清热止痢、和中止痛之功,因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当中。通过查阅黄芩汤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文献总结发现黄芩汤可通过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抗炎的效果。黄芩汤可以通过调控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transcription,JAK/STAT)相关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相关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相关信号通路等炎症相关信号以及调节巨噬细胞的表型转变以发挥抗炎作用,利用上述途径可有效减少血清中促炎因子含量。黄芩汤独特的抗炎优势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因人体炎症环境对疾病发展过程中“炎-癌转化”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该方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和急性肠炎等炎性疾病以及原发性肝癌、胃癌等癌症。就黄芩汤的抗炎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方在临床的扩展应用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汤 消化系统疾病 临床应用 抗炎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复元益肾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机制
16
作者 杜若飞 马慧芬 +3 位作者 王自闯 贾亚泉 张振强 宋军营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61-1671,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复元益肾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实验通过水迷宫评价携带5个转基因突变的转基因小鼠(5×FAD)小鼠学习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病理,透射电镜观...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复元益肾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实验通过水迷宫评价携带5个转基因突变的转基因小鼠(5×FAD)小鼠学习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病理,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LC-MS)表征复元益肾方化学成分,筛选其与AD共有靶点,构建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mTOR)、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己糖激酶2(HK2)、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元益肾方组可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P<0.05),增加穿越平台次数(P<0.01)和目标象限时间(P<0.01),明显下调海马区和皮质区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P<0.01),增加神经元数量,减少Aβ斑块沉积,改善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胞质形态。复元益肾方经LC-MS检测得到145种成分,与AD共有靶点320个;GO富集分析得到2 832条生物过程、152条细胞组分、293条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得到198条信号通路,涉及HIF-1α通路、P53通路、mTOR通路等。WB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复元益肾方组p-mTOR/mTOR、HIF-1α、HK2、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复元益肾方减少Aβ斑块沉积,改善神经元损伤和小胶质细胞形态,发挥治疗AD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mTOR/mTOR、HIF-1α、HK2、P53等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复元益肾方 网络药理学 小胶质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 抑癌基因53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己糖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应用特点分析
17
作者 金淼鑫 赵晖 +2 位作者 朱平生 苗明三 乔靖怡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目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鉴于相关的动物实验模型与临床症状贴合度较低,复制更符合临床实际的DILI模型仍需深入研究。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23年7月DILI动物模型相关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为构建与人类发病机制、与人体... 目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鉴于相关的动物实验模型与临床症状贴合度较低,复制更符合临床实际的DILI模型仍需深入研究。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23年7月DILI动物模型相关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为构建与人类发病机制、与人体肝脏代谢功能更接近临床实际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并筛选DILI动物模型相关文献资料,建立数据库并对文献资料中涉及的造模动物、造模方法、成模时间、阳性药物、检测指标等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在DILI动物模型中小鼠占比74.14%,其中C57BL/6小鼠占比27.41%,KM小鼠占比25.07%,ICR小鼠占比10.70%及Balb/c小鼠占比7.57%。对乙酰氨基酚为最常用造模药物占比63.57%。对所纳入文献中的常用造模药对乙酰氨基酚造模剂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小鼠造模剂量最多的是300 mg/kg,占比31.46%;大鼠的造模剂量多为1000 mg/kg。最常用的造模时间是24 h,占比40%;其次是12 h,占比23.24%;再次是6 h,占比16.22%。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腹腔注射,占比56.87%;其次是灌胃占比41.51%。常用的检测指标的方法有蛋白质印迹法,占比27.45%;其次是实时荧光定量PCR占比26.61%。主要用来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的变化。最常用阳性对照药物为水飞蓟素,占比37.61%;其次为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联苯双酯,占比分别为27.52%和26.61%。通过对所选造模条件进行赋值权重,提出最佳模型为6~8周的雄性C57BL/6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300 mg/kg,24 h后检测小鼠的表观指征群、血清和肝脏等各项指标,均符合临床表现即为造模成功,最佳模型占比56.42%。以6~8周的雄性C57BL/6小鼠为模型开展实验研究,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300 mg/kg建立DILI模型,通常24 h后即可造模成功;选用水飞蓟素、N-乙酰半胱氨酸或联苯双酯作为阳性对照药;用蛋白质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等水平,结合肝脏指数、肝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模型建立、检测与评价的最佳指标。结论:通过文献挖掘和系统化分析,对既往DILI模型建立规律及潜在问题进行归纳,筛选出DILI动物模型复制的最佳条件和评价指标,为建立临床吻合度高且重复性好的DILI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动物模型 数据挖掘 模型分析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滋肾方通过抑制PI3K/Akt/NF-κB通路改善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炎症反应
18
作者 王立明 陈宏睿 +5 位作者 杜燕 赵鹏 王玉洁 田燕歌 刘新光 李建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9-1422,共14页
目的明确益气滋肾方(YZF)的化学成分和入血成分,并阐明YZF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炎症的整合作用机制与药效物质。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轨道离子阱质谱(UHPLC-Q-Extractive-Orbitrap MS)鉴定YZF化学成分和入血成分。基... 目的明确益气滋肾方(YZF)的化学成分和入血成分,并阐明YZF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炎症的整合作用机制与药效物质。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轨道离子阱质谱(UHPLC-Q-Extractive-Orbitrap MS)鉴定YZF化学成分和入血成分。基于YZF入血成分构建YZF改善COPD的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进行富集分析筛选关键通路与作用靶标。通过香烟烟雾诱导构建小鼠COPD模型评价YZF抗炎作用及验证网络药理学富集到相关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50只C57BL/6J雄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YZF高、低剂量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组,10只/组。采用全身体积描记系统检测肺功能;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肺病理并进行肺泡和气道评估;ELISA法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PI3K、Akt、p-Akt、p65和p-p65的表达水平。结果从YZF中共鉴定出156种化学成分,包括26种黄酮及黄酮苷类、27种生物碱类、11种皂苷类等成分;从含药血清样本中鉴定出43种原型入血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YZF成分704个靶点和COPD 1199个疾病靶点;整合分析成分-疾病靶点后发现YZF缓解COPD可能与PI3K-Akt等信号通路相关;动物实验表明YZF可增加COPD模型小鼠的平均肺泡数和呼气峰流速(P<0.05);降低COPD模型小鼠的肺泡平均线性截距和支气管壁厚度和肺系数以及肺泡灌洗液的IL-1β、IL-6、TNF-α含量(P<0.01),并能够抑制肺组织PI3K、Akt、p-Akt、p65和pp65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YZF能有效改善COPD症状,缓解COPD炎症,机制可能与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抑制PI3K/Akt/NF-κB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滋肾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入血成分 网络药理学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的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及生产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黄诗涵 刘心语 +2 位作者 刘延鑫 徐华明 于一亭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98-411,共14页
葛根素作为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抗糖尿病、抗肿瘤、神经保护、骨保护、植物雌激素样作用、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物活性,被广泛地应用于保健及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生产中,发挥着广泛而良好的... 葛根素作为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抗糖尿病、抗肿瘤、神经保护、骨保护、植物雌激素样作用、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生物活性,被广泛地应用于保健及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生产中,发挥着广泛而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广泛查阅知网、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中近5年关于葛根素生产应用的中外文献并进行筛选汇总分析,总结葛根素的提取方法、生物活性以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并进行展望,以便为葛根素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葛根素 提取工艺 生物活性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介导肺癌耐药的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天琪 夏金婵 +4 位作者 曾华辉 许莹雪 薛忠慧 苏梦娇 韩佳乐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6-1664,共9页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的发生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作为肿瘤微环境(TME)中的主要免疫细胞,参与肿瘤耐药的发生与发展。TAMs可在不同信号刺激下极化为M1和M2两种亚...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的发生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作为肿瘤微环境(TME)中的主要免疫细胞,参与肿瘤耐药的发生与发展。TAMs可在不同信号刺激下极化为M1和M2两种亚型,研究表明,M2型TAMs与肺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通过促血管生成、免疫逃逸、肿瘤干细胞样改变、调节相关信号通路以及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参与肺癌耐药的发生。中药(TCM)具有多靶点、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已被证实可改善肿瘤耐药、延缓肿瘤恶性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本文综述了TAMs与肺癌耐药之间的关系,梳理了TCM及其活性成分调控TAMs改善肺癌耐药的研究现状,以期为靶向TAMs改善肺癌耐药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耐药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