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免疫组化的突触素与嗜铬素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临床初步评价
1
作者 闫敏 宋军营 +5 位作者 曾华辉 袁永 张钟允 翟晋豫 张振强 刘文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制备突触素与嗜铬素A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期望可初步应用于临床。方法:设计Syn与Cg A融合基因,并构建至表达载体上表达获得融合蛋白。经过抗原免疫、细胞融合后筛选获得目标抗体。通过临床样本对比验证,研究Syn和Cg A两者的特异性... 目的:制备突触素与嗜铬素A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期望可初步应用于临床。方法:设计Syn与Cg A融合基因,并构建至表达载体上表达获得融合蛋白。经过抗原免疫、细胞融合后筛选获得目标抗体。通过临床样本对比验证,研究Syn和Cg A两者的特异性,评价相关系数。结果:通过筛选,共获得2株分别针对Syn与Cg A的抗体3D9和4A12。通过对比抗体试剂共同验证19种蜡块组织,统计结果分析,结果符合性较好,相关系数分别达到r=0.989 2与r=0.993 9。结论:该方法成功制备获得了可初步适用于免疫组化的突触素与嗜铬素A抗体,该方法可为免疫学抗体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素 嗜铬素A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抗人S100A9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2
作者 闫敏 米丹阳 +3 位作者 孙向东 张振强 曾华辉 刘文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克隆小鼠抗人S100A9单克隆抗体(mAb)可变区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从分泌小鼠抗人S100A9mAb的杂交瘤细胞株(ⅡD4B10)中提取RNA,采用逆转录PCR扩增出轻链可变区基因VL和重链可变区基因VH,并对VL和VH进行克隆测序与BLAST同源性... 目的克隆小鼠抗人S100A9单克隆抗体(mAb)可变区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从分泌小鼠抗人S100A9mAb的杂交瘤细胞株(ⅡD4B10)中提取RNA,采用逆转录PCR扩增出轻链可变区基因VL和重链可变区基因VH,并对VL和VH进行克隆测序与BLAST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小鼠抗人S100A9 mAb VL基因编码区291 bp,编码97个氨基酸,属于IGKV14-111*01家族;VH基因编码区324 bp,编码108个氨基酸,属于IGHV1-80*01家族。所获取的VH和VL序列有明显抗体可变区特征,具有骨架区和互补决定区。结论获得鼠抗人S100A9 mAb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为构建基因工程抗体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A9 单克隆抗体 可变区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β-淀粉样蛋白损伤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宋军营 袁永 +5 位作者 王丛笑 张钟允 宫洪涛 张振强 刘文弟 高爱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3763-3769,共7页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MSLDP)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损伤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六味地黄丸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4月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0只,按照随机数...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MSLDP)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损伤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六味地黄丸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4月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2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给药组,每组10只。制备MSLDP及Aβ25-35母液备用。根据Aβ25-35、MSLDP不同干预浓度将处于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分为0、10、20、40 μmol/LAβ25-35组和0%、2.5%、5.0%、10.0%、20.0%、30.0%MSLDP组,另取处于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加Aβ25-35和MSLDP)、模型组(加入20 μmol/L Aβ25-35制备AD模型)、MSLDP干预组(加入20%MSLDP+20 μmol/L Aβ25-35),显微镜下观察0%、2.5%、5.0%、10.0%、20.0%、30.0%MSLDP组及正常对照组、模型组、MSLDP干预组PC12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同上分组方法及步骤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C12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0 μmol/L Aβ25-35组PC12细胞存活率高于10、20、40 μmol/L Aβ25-35组(P<0.05);10 μmol/L Aβ25-35组PC12细胞存活率高于20、40 μmol/L Aβ25-35组(P<0.05);20 μmol/L Aβ25-35组PC12细胞存活率高于40 μmol/L Aβ25-35组(P<0.05)。0、10 μmol/L Aβ25-35组VEGF-B蛋白表达水平高于20、40 μmol/L Aβ25-35组(P<0.05);20 μmol/L Aβ25-35组VEGF-B蛋白表达水平高于40 μmol/L Aβ25-35组(P<0.05)。0%MSLDP组PC12细胞存活率低于2.5%、5.0%、10.0%、20.0%、30.0%MSLDP组(P<0.05);2.5%MSLDP组PC12细胞存活率低于5.0%、10.0%、20.0%、30.0%MSLDP组(P<0.05);5.0%MSLDP组PC12细胞存活率低于10.0%、20.0%、30.0%MSLDP组(P<0.05);10.0%MSLDP组PC12细胞存活率低于20.0%、30.0%MSLDP组(P<0.05)。20.0%MSLDP组PC12细胞存活率低于30.0%MSLDP组(P<0.05)。显微镜下示0%MSLDP组PC12细胞形态规则,大小均一;2.5%、5.0%MSLDP组PC12细胞数目增多,形态正常;10.0%MSLDP组PC12细胞聚集成片状生长;20.0%、30.0%MSLDP组PC12细胞聚集成片状生长,边缘长出小的棘突,具有分化趋势。0%、2.5%、5.0%MSLDP组VEGF-B蛋白表达水平低于10.0%、20.0%、30.0%MSLDP组(P<0.05);10.0%MSLDP组VEGF-B蛋白表达水平低于20.0%MSLDP组(P<0.05);20.0%MSLDP组VEGF-B蛋白表达水平高于30.0%MSLDP组(P<0.05)。正常对照组、MSLDP干预组PC12细胞存活率高于模型组(P<0.05)。显微镜观察示正常对照组细胞形态规则,大小均一;模型组细胞数量减少,形态不规则,呈凋亡或死亡的萎缩状,有细胞碎片;MSLDP干预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部分细胞呈拉伸状有棘突。正常对照组VEGF-B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和MSLDP干预组(P<0.05);模型组VEGF-B蛋白表达水平低于MSLDP干预组(P<0.05)。结论 MSLDP可增加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的活性,并对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可增加VEGF-B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六味地黄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淀粉样β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抗人S100A9天然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米丹阳 段睿 +7 位作者 宋军营 孙向东 张钟允 闫敏 袁永 张振强 张改平 刘文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85-1490,共6页
目的:探索以白细胞为免疫原的鼠抗人白细胞天然蛋白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 Abs)制备与克隆筛选鉴定方法,制备鼠抗人S100A9天然蛋白单克隆抗体,并鉴定抗体性质。方法:用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免疫小鼠,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 目的:探索以白细胞为免疫原的鼠抗人白细胞天然蛋白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 Abs)制备与克隆筛选鉴定方法,制备鼠抗人S100A9天然蛋白单克隆抗体,并鉴定抗体性质。方法:用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免疫小鼠,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m Abs,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非特异性阳性筛选,有限稀释法进行亚克隆,应用免疫沉淀-质谱法进行mAb特异性鉴定,通过Western blot进行细胞株筛选,小鼠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单抗,亲和层析法纯化,ELISA间接法测定效价及亲和力,Western blot进行特异性鉴定及交叉反应性分析,免疫组化染色人乳腺癌石蜡切片。结果:获得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阳性多克隆细胞35孔,分泌鼠抗人S100A9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株11株,优选1株制备腹水并纯化鉴定抗体,抗体效价为1∶3.18×10^5,亚类为IgG1,轻链为kappa链,抗体纯度达95%以上,亲和力常数3.54×10^8L/mol,与S100A8的交叉反应率为0.12%,与S100A12和S100A13几乎无交叉反应,组化染色识别人乳腺癌组织中的S100A9蛋白。结论:成功制备鼠抗人S100A9天然蛋白单克隆抗体,该单抗具有高效价、较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能为其应用于免疫组化检测S100A9蛋白的表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S100A9 单克隆抗体 免疫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