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的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仝岩 任伟宏 +2 位作者 赵航 孙蕾 赵志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4-857,共4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Treg和Th1、Th2、Th17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上CD64的表达水平,及它们与RA的活动性指标和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78例RA患者和21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Treg...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Treg和Th1、Th2、Th17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上CD64的表达水平,及它们与RA的活动性指标和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78例RA患者和21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Treg,Th1、Th2、Th17细胞)的变化。结果 RA的CD3+CD4+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增多,活动期RA组Treg比率高于缓解期RA组和健康对照组,缓解期RA组Th2细胞减少,RA中Th1,Th17细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reg和Th1、Th2、Th17细胞与RA的活动性指标(ESR,CRP和PLT)均无关联。结论 CD4+T细胞亚群数量异常可能与RA疾病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TH17细胞 TREG CD64 CD4^+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任伟宏 宫璀璀 +3 位作者 吴景兰 赵素玲 赵志娟 苏安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8-681,共4页
目的 :观察 8 Br cAMP和槲皮素 (quercetin)对Eca 10 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贴壁培养的Eca 10 9细胞随机分成 3组 ,Br组 :加 8 Br cAMP至终浓度为 2× 10 5mol/L ;Q组 :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 4 3μmol/L ;C组 :不加任何药... 目的 :观察 8 Br cAMP和槲皮素 (quercetin)对Eca 10 9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贴壁培养的Eca 10 9细胞随机分成 3组 ,Br组 :加 8 Br cAMP至终浓度为 2× 10 5mol/L ;Q组 :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 4 3μmol/L ;C组 :不加任何药物 ,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 3组在同等条件下继续培养 4 8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 ,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 ,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细胞DNA降解情况。结果 :2实验组细胞中G2 M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上升 (P <0 .0 1)。细胞凋亡百分率 :2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Br组和Q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中Br组和Q组皆呈DNA“梯样型”带 ,对照组未呈现DNA降解。结论 :8 Br cAMP和槲皮素皆可阻滞Eca 10 9细胞于G2 M期 ,并进一步诱导Eca 10 9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8-BR-CAMP 槲皮素 ECA-109细胞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CD80单链抗体的构建、表达及与抗原结合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昌友 郭静雅 +6 位作者 陈永井 陈明心 孙杰 张彦军 黄赛男 朱华亭 邱玉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构建及表达抗人CD80单链抗体(ScFv),并初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RT-PCR法从分泌鼠抗人CD80mAb的杂交瘤细胞株(4E5)中克隆VH和VL基因。用重叠延伸拼接PCR方法构建具有前导肽的L-VH-Linker-VL单链抗体基因,并亚克隆至pIRES2-E... 目的:构建及表达抗人CD80单链抗体(ScFv),并初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RT-PCR法从分泌鼠抗人CD80mAb的杂交瘤细胞株(4E5)中克隆VH和VL基因。用重叠延伸拼接PCR方法构建具有前导肽的L-VH-Linker-VL单链抗体基因,并亚克隆至pIRES2-EGFP表达载体,脂质体法转染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O),G418加压筛选。纯化抗CD80-ScFv,并分析其对膜型CD80的识别。竞争抑制实验分析抗CD80-ScFv与相应抗原的结合能力。MTT法体外分析抗CD80-ScFv对CD80介导的共刺激信号的阻断作用。结果:构建的抗CD80-ScFv基因全长为828 bp,经测序含有信号肽和连接肽。实验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SA-Ⅱ,其培养上清与L929-CD80细胞的阳性结合率达98%以上。抗体纯化后产率约为15.12 mg/L,其能够识别Raji和Daudi细胞天然表达的CD80分子,结合率分别为96.6%和95.0%。抗CD80-ScFv对鼠源亲本抗体4E5与抗原结合的竞争抑制率达98.67%,并能阻断CD80介导的共刺激信号转导,抑制PBMC的增殖,增殖率下降43.48%。结论:成功建立了抗CD80-ScFv CHO细胞的表达株(命名为SA-Ⅱ),该抗体能够特异识别细胞表面膜型CD80分子并介导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0 单链抗体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诱导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磊 荆鹏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在氟喹诺酮类最低抑菌浓度(MIC)下耐药性的产生,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32株临床分离的氟喹诺酮类敏感大肠埃希菌分别进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诱导性耐药试验;用琼脂稀释法...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在氟喹诺酮类最低抑菌浓度(MIC)下耐药性的产生,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对32株临床分离的氟喹诺酮类敏感大肠埃希菌分别进行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诱导性耐药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诱导前后敏感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用PCR方法测定耐药基因序列。结果:22株大肠埃希菌诱导出稳定的高耐氟喹诺酮菌株;与原株比较,耐药株的MIC分别增加了32~3000倍;进行测序的6株诱导耐药菌株均发生gyrA的83Ser→Leu、87Asp→Asn和parC的80Ser→Ile突变,而测序的1株敏感菌株未发现基因突变。结论:在低浓度抗菌药物的长期压力下,可诱导大肠埃希菌产生对氟喹诺酮类的获得性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氟喹诺酮类 诱导性耐药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任伟宏 宫璀璀 +2 位作者 吴景兰 赵素玲 顾侦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2-684,共3页
目的 :观察 8 Br cAMP和槲皮素对人食管癌Eca 10 9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的影响。方法 :将贴壁培养的Eca 10 9细胞随机分成 3组 ,Br组 :加 8 Br cAMP至终浓度为 2× 10 5mol/L ;Q组 :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 4 3μmol/L ;C... 目的 :观察 8 Br cAMP和槲皮素对人食管癌Eca 10 9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的影响。方法 :将贴壁培养的Eca 10 9细胞随机分成 3组 ,Br组 :加 8 Br cAMP至终浓度为 2× 10 5mol/L ;Q组 :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 4 3μmol/L ;C组 :不加任何药物 ,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 3组细胞同时培养 4 8h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3组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强度。结果 :对照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荧光强度为 5 9.2± 8.1,Br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荧光强度为6 3.3± 8.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Q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荧光强度为 113.3± 12 .5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8-BR-CAMP 槲皮素 ECA-109细胞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iNOS基因拷贝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任伟宏 宫璀璀 +3 位作者 吴景兰 赵志娟 顾侦芳 苏安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4-686,共3页
目的 :观察 8 Br cAMP和槲皮素对Eca 10 9细胞iNOS基因拷贝及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贴壁培养的Eca 10 9细胞随机分成 3组 ,Br组 :加 8 Br cAMP至终浓度为 2× 10 5mol/L ;Q组 :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 4 3μmol/L ;C组 :不加任... 目的 :观察 8 Br cAMP和槲皮素对Eca 10 9细胞iNOS基因拷贝及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贴壁培养的Eca 10 9细胞随机分成 3组 ,Br组 :加 8 Br cAMP至终浓度为 2× 10 5mol/L ;Q组 :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 4 3μmol/L ;C组 :不加任何药物 ,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 3组细胞同时培养 4 8h。采用原位斑点印迹法显示iNOS基因拷贝和mRNA的表达 ,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显示Caspase 3的表达。结果 :Br和Q组较C组iNOS基因拷贝和mRNA表达信号较强。Br和Q组细胞内Caspase 3免疫反应 (IR)性较强 ,Br和Q组与对照组相比 ,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 ;Br组的Caspase 3 IR强于槲皮素组 (P <0 .0 1)。结论 :8 Br cAMP和槲皮素皆可上调iNOS基因的扩增和表达 ,最终可都通过上调Caspase 3的表达 ,诱导Eca 10 9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INOS CASPASE-3 ECA-10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抗磷脂抗体皮下注射致妊娠丢失大鼠模型的改良 被引量:2
7
作者 卫爱武 宋艳丽 +2 位作者 成琼 马存亮 倪婷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6-530,共5页
目的:制备异种抗磷脂抗体皮下注射致妊娠丢失大鼠模型的改良方法。方法:将80只10周龄SD孕鼠随机分为A~H组共8组(每组各10只),分别于孕8d、孕12d背部多部位皮下注射25、50、75、100mg/(kg·d)抗心磷脂抗体(ACA,A、B、C、D组)或狼疮... 目的:制备异种抗磷脂抗体皮下注射致妊娠丢失大鼠模型的改良方法。方法:将80只10周龄SD孕鼠随机分为A~H组共8组(每组各10只),分别于孕8d、孕12d背部多部位皮下注射25、50、75、100mg/(kg·d)抗心磷脂抗体(ACA,A、B、C、D组)或狼疮抗凝物(LA,E、F、G、H组)蛋白液,以注射健康人血清[75mg/(kg·d)]的SD孕鼠作为空白对照(10只),至孕15d处死后取材,计算各组孕鼠胚胎吸收率、胚胎质量,酶标仪测各组血清ACA的相对含量,以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来判定LA的活性。结果:造模后,孕鼠血清ACA、APTT、胚胎吸收率明显增加(P<0.05);胚胎质量明显降低(P<0.05);胎盘切片镜下见胎盘免疫复合物沉积、组织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内纤维素凝结及淤血等病理现象;且均与抗体蛋白液剂量呈正相关,其中以注射75mg/(kg·d)ACA蛋白液或LA蛋白液造模最稳定。结论:LA可作为复制本动物模型所需免疫抗体来源之一;75mg/(kg·d)ACA蛋白液或LA蛋白液为本模型所需免疫抗体的稳定有效量;改良后动物模型符合抗磷脂抗体致妊娠丢失患者的生化、产科特点及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 妊娠丢失大鼠模型 改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Br-cAMP对Hela细胞wtp53,mtp53,c-myc和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宫璀璀 任伟宏 +2 位作者 吴景兰 王文丽 刘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 8 Br cAMP对Hela细胞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Hela细胞分为 3组 :① 8 Br cAMP组 (Br组 ) :加至 8 Br cAMP终浓度为 2× 10 -5mol/L ;②阳性对照组 (60 Co组 ) :给予60 Co照射量 4Gy ,72 0s;③阴... 目的 :探讨 8 Br cAMP对Hela细胞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Hela细胞分为 3组 :① 8 Br cAMP组 (Br组 ) :加至 8 Br cAMP终浓度为 2× 10 -5mol/L ;②阳性对照组 (60 Co组 ) :给予60 Co照射量 4Gy ,72 0s;③阴性对照组 (C组 ) :仅加含体积分数为 10 %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各组细胞均培养 4 8h后 ,将 1× 10 7ml-1细胞悬液滴加至预先处理过的硝酸纤维素膜和载玻片上。应用原位杂交和完整细胞原位斑点印迹技术分别检测 3组Hela细胞中野生型p5 3(wtp5 3)、突变型p5 3(mtp5 3)、c myc和iNOS基因的表达。结果 :8 Br cAMP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上调wtp5 3和iNOS基因的表达 ,同时下调mtp5 3和cmyc基因的表达 ,P <0 .0 1。结论 :结果提示 8 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抑癌基因 8-BR-CAMP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模拟胰腺微环境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产生细胞 被引量:2
9
作者 牛德亮 常彩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0-963,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模拟胰腺微环境诱导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可以转分化为胰岛素产生细胞,并评价其功能。方法:采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2组。实验组将胰腺碎片整合到镍包被的微载体中,重建胰腺微环境,进行细胞培养,对照组为同期培养的... 目的:探讨人工模拟胰腺微环境诱导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可以转分化为胰岛素产生细胞,并评价其功能。方法:采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2组。实验组将胰腺碎片整合到镍包被的微载体中,重建胰腺微环境,进行细胞培养,对照组为同期培养的未经诱导的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微环境中培养3~4周后,观察是否有胰岛样细胞团形成。ELISA法检测细胞悬液中胰岛素含量,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团胰岛素和C-肽蛋白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胰岛素和C-肽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化的细胞在高糖环境下继续培养3周是否发生凋亡。结果:培养3~4周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胰岛样细胞团。实验组基础相胰岛素分泌量为(308.50±14.54)mIU/L,在高糖刺激下为(414.30±28.94)mIU/L,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P<0.01);高糖刺激下实验组的胰岛素分泌量高于对照组的(5.21±1.04)mIU/L(t=34.60,P<0.01)。分化的胰岛样细胞团表达C-肽和胰岛素mRNA与蛋白。分化的细胞在高糖环境下继续培养3周未发生凋亡。结论:人工模拟胰腺微环境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分化为有功能的胰岛素产生细胞,有望替代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分化 微环境 胰岛素产生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PTK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关亭 张爱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22-1225,共4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不同亚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清PTK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诊断的临床价值。选择2012年5月-2014年4月在本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36例患者,按照细胞形态学将他们分... 本研究旨在检测不同亚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清PTK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诊断的临床价值。选择2012年5月-2014年4月在本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36例患者,按照细胞形态学将他们分成L1组(n=42)、L2组(n=45)和L3组(n=49),另外选择48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TK7 mRNA转录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清中PTK7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L1组PTK7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0)。L2组PTK7转录水平显著高于L1组(P=0.000)。L3组与L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23)。L1组患者PTK7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t=1.564,P=0.000),L2组PTK7蛋白水平显著高于L1组(t=1.437,P=0.003),L3组PTK7蛋白水平与L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0.821,P=0.312)。结论:血清PTK7蛋白表达检测具有诊断ALL的潜在临床价值,但对ALL分型不具有型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酪氨酸蛋白激酶7 MRNA 酪氨酸蛋白激酶7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和8-Br-cAMP对Eca-109细胞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伟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3-625,共3页
目的 :探讨槲皮素和 8 Br cAMP对Eca 1 0 9细胞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Eca 1 0 9细胞随机分成 3组 :①Br组 ,加 8 Br cAMP至终浓度为 2× 1 0 -5mol/L ;②Q组 ,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 4 3μmol/L ;③C组 ,不加任何药物 ,... 目的 :探讨槲皮素和 8 Br cAMP对Eca 1 0 9细胞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Eca 1 0 9细胞随机分成 3组 :①Br组 ,加 8 Br cAMP至终浓度为 2× 1 0 -5mol/L ;②Q组 ,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 4 3μmol/L ;③C组 ,不加任何药物 ,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 3组细胞同时培养 4 8h后 ,分别提取mRNA。将野生型 (wt)p5 3、p1 6和p2 1WAF1cDNA分别制备成生物素标记的探针 ,以mRNA斑点印迹阵列显示Eca 1 0 9细胞wtp5 3、p1 6和p2 1WAF1基因的表达。将 3组细胞分别滴片 ,同时进行分化染色 ,记数分化和增殖细胞比率。结果 :与C组相比 ,Br组和Q组wtp5 3、p1 6和p2 1WAF1mRNA信号增强 ,P <0 .0 1 ;Br组和Q组分化细胞比率显著提高 ,P <0 .0 1。结论 :槲皮素和 8 Br cAMP皆可通过上调wtp5 3、p1 6和p2 1WAF1基因的表达 ,抑制Eca 1 0 9细胞增殖 ,诱导Eca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细胞 WTP53 p16 P21WAF1 槲皮素 8-BR-C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部疾病患者红细胞及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天星 李继昌 +7 位作者 林晓银 张玉卿 油书恒 黄艳兰 邢陆伟 王秀彦 苗健 陈本懋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151-154,共4页
报告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伴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溃疡、胃及食管癌共262例患者的红细胞及组织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活性测定结果,组织中Cu-Zn SOD活性如上顺序依次降低,且与浅表性胃炎比较有显著差异... 报告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伴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溃疡、胃及食管癌共262例患者的红细胞及组织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活性测定结果,组织中Cu-Zn SOD活性如上顺序依次降低,且与浅表性胃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P<0.005,P<0.001,P<0.001)。红细胞Cu-Zn SOD活性在胃及食管癌、胃溃疡较浅表性胃炎有显著差异(P<0.05,P<0.02)。提示由于组织和红细胞SOD活性降低,使细胞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超氧自由基(O?)不能及时清除引起细胞结构及功能损伤,此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癌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炎 胃溃疡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相关基因的DNA拷贝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任伟宏 宫璀璀 +3 位作者 吴景兰 顾侦芳 朱皖晋 苏安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5-678,共4页
目的 :探讨 8 Br cAMP和槲皮素对Eca 10 9细胞wtp5 3、c myc、bcl 2基因的扩增、表达以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贴壁培养的Eca 10 9细胞随机分成 3组 ,Br组 :加 8 Br cAMP至终浓度为 2× 10 5mol/L ;Q组 :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 4 3... 目的 :探讨 8 Br cAMP和槲皮素对Eca 10 9细胞wtp5 3、c myc、bcl 2基因的扩增、表达以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贴壁培养的Eca 10 9细胞随机分成 3组 ,Br组 :加 8 Br cAMP至终浓度为 2× 10 5mol/L ;Q组 :加槲皮素至终浓度为 4 3μmol/L ;C组 :不加任何药物 ,只加入新培养液培养。 3组细胞同时培养 4 8h。以cDNA阵列技术显示Eca 10 9细胞凋亡中wtp5 3、c myc、bcl 2DNA拷贝和mRNA的表达 ,以免疫组化法显示VEGF的表达。结果 :Br组和Q组与C组相比wtp5 3DNA拷贝和mRNA信号较强 ,c myc、bcl 2DNA拷贝和mRNA信号较弱 ,VEGF表达较弱。结论 :8 Br cAMP和槲皮素皆可通过上调wtp5 3,下调bcl 2、c myc基因的扩增和表达 ,下调VEGF的表达 ,而诱导Eca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P53 C-MYC BCL-2 VEGF 细胞凋亡 ECA-109细胞 8-BR-CAMP 槲皮素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育症患者精浆男性抑制物质活性和抗精子抗体检测
14
作者 马存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7-939,共3页
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精浆男性抑制物(MIM)活性与抗精子抗体(ASAb)水平的变化。方法:非不育而需做精液检查者120例(对照组),年龄26~29岁;同期婚后2a以上、同居性生活正常不育者131例(不育组),年龄26~29岁;同期配偶流产组83例,年龄25~2... 目的:探讨不育症患者精浆男性抑制物(MIM)活性与抗精子抗体(ASAb)水平的变化。方法:非不育而需做精液检查者120例(对照组),年龄26~29岁;同期婚后2a以上、同居性生活正常不育者131例(不育组),年龄26~29岁;同期配偶流产组83例,年龄25~28岁。患者禁欲3~7d,以手淫方式取精液,在室温下自行液化做常规检查和测定。采用抗补体法检测MIM,采用ELISA试剂盒法检测ASAb。结果:对照组中119例MIM≥360U/mL,2例D(ASAb)>0.21。不育组中MIM200~U/mL33例,300~360U/mL98例;31例D(ASAb)>0.21,22例D(ASAb)>0.61;15例D(ASAb)>1.3。配偶流产组中MIM200~U/mL32例,300~360U/mL51例;18例D(AS-Ab)>0.21,12例D(ASAb)>0.61,7例D(ASAb)>1.3。3组精浆MIM活性、ASAb阳性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组患者精浆MIM活性与ASAb阳性强度呈负相关(r=-0.654,P<0.05)。结论:MIM活性降低、ASAb阳性强度增高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抑制物 抗精子抗体 不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在腹主动脉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艳 张业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05-1307,1311,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u-PA)和明胶酶A(MMP-2)、明胶酶B(MMP-9)在腹主动脉瘤(AAA)组织中的表达及产生的源泉。方法用u-PA和MMP-2、MMP-9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30例AAA组织和30例正常腹主动脉组织切片上检测u-PA和MM...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u-PA)和明胶酶A(MMP-2)、明胶酶B(MMP-9)在腹主动脉瘤(AAA)组织中的表达及产生的源泉。方法用u-PA和MMP-2、MMP-9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30例AAA组织和30例正常腹主动脉组织切片上检测u-PA和MMP-2、MMMP-9抗原(蛋白);用u-PA的寡核苷酸探针和MMP-2、MMP-9的cDNA探针以原位杂交方法,在上述AAA组织和正常腹主动脉组织的冰冻切片上探测u-PA和MMP-2、MMP-9的mRNA。结果u-PA和MMP-9主要在AAA组织中层和外膜巨噬细胞表达,在正常腹主动脉组织中无表达;MMP-2在AAA组织中主要由中层平滑肌细胞表达,在正常腹主动脉组织中无表达。结论由巨噬细胞产生的u-PA直接激活原MMP-2和原MMP-9,在AAA形成和扩张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 明胶酶A 明胶酶B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酶标仪定量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500例体会
16
作者 李艳 黄斌 高攀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5-956,共2页
关键词 普通酶标仪 定量测定 乙型肝炎 病毒表面抗体 免疫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