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匮要略》论治呕吐述要
1
作者 赵云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7年第1期3-4,共2页
《金匮要略》治疗呕吐,其法灵活,用药独特,擅用半夏、姜。主要有温胃暖肝,降逆止呕;开结除痞,和胃降逆;燥湿降逆,化饮止呕;清解少阳,和胃降逆;补虚润燥,和胃降逆;通腑泻热,降逆止呕;健脾化饮,和胃降逆;温中散寒,降逆... 《金匮要略》治疗呕吐,其法灵活,用药独特,擅用半夏、姜。主要有温胃暖肝,降逆止呕;开结除痞,和胃降逆;燥湿降逆,化饮止呕;清解少阳,和胃降逆;补虚润燥,和胃降逆;通腑泻热,降逆止呕;健脾化饮,和胃降逆;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化饮降逆,舒展气机;温补脾胃,降逆止呕;安中益气,清热降逆;温阳化气,利水止呕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方论》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匮要略》论治腹痛述要
2
作者 赵云芳 《中医药学刊》 2001年第2期127-128,共2页
指出《金匮要略》论治腹痛主要为 :行气除满 ,泻下通便 ;和解少阳 ,清泄阳明 ;荡热解毒 ,逐瘀排脓 ;行气散结 ,活血止痛 ;温经散寒 ,泻下通便 ;破积散寒止痛 ;调和阴阳 ,镇潜固涩 ;甘温补脾 ,建中缓急 ;温补肾阳 ,振奋肾气 ;温中散寒 ,... 指出《金匮要略》论治腹痛主要为 :行气除满 ,泻下通便 ;和解少阳 ,清泄阳明 ;荡热解毒 ,逐瘀排脓 ;行气散结 ,活血止痛 ;温经散寒 ,泻下通便 ;破积散寒止痛 ;调和阴阳 ,镇潜固涩 ;甘温补脾 ,建中缓急 ;温补肾阳 ,振奋肾气 ;温中散寒 ,蠲饮降逆 ;温补脾胃 ,散寒止疼 ;温中散寒 ,补虚养血 ;养血柔肝 ;健脾利湿 ;调补冲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腹痛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疸病与小便——《金匮》黄疸病之讨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建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11,共2页
《实用中医内科学》指出“黄疸,……是以面、目、身肤熏黄,小溲黄赤为特征的疾患。而《金匮》则强调黄疸病“小便不通”、“小便必难”、“必小便不利”等,并有“黄疸病,小便色不变”的记载。
关键词 金匮 黄疸病 小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治疗概况
4
作者 宋建萍 葛素明 张翠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44-47,共4页
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规定,凡无任何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正常,HBsAg 血症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者称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简称 ASC)。在我国,ASC 人数很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牡丹汤临床新用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发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8-39,共2页
大黄牡丹汤首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篇。原方由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斤、芒硝三合所组成,为治疗肠痈之千古名方。70年代以来,本方不仅应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治疗。
关键词 大黄牡丹汤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效方:宣表祛痘汤
6
作者 臧海洋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201-201,共1页
关键词 痤疮 中医药疗法 宣表祛痘汤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